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再现大唐荣耀 » 第一百一十五章 川蜀地阴雨密布 江南国紧锣密鼓

第一百一十五章 川蜀地阴雨密布 江南国紧锣密鼓

    从年终到新年,蜀国皇帝孟昶就没有安稳过。东川一直处在高度戒备中,时不时有战报汉军大举压境,等到孟昶召集大臣们开完会准备迎战,才发现是虚惊一场。汉军在巴州城的统兵之将是禁军猛将石守信,打仗的风格更加硬朗,已然从平昌到通州城下来去自如。

    负责通州城防卫的武泰军节度使周青,安稳固守、高度戒备,通州城只在晴朗的天气才打开城门。大年初四之后,就有消息传到成都,汉国开始大规模修建米仓道,这是一条对蜀国非常不好的消息。

    朝堂之上,孟昶问策于重臣,重臣们的想法都是一致的,汉军应该是要从米仓道大举入侵东川,先攻东川再攻西川。

    对于汉军的战略,重臣们提出的应对策略却截然不同。枢密使王昭远最是积极,主张汉军准备大举从东川入侵,西川必定防御薄弱,可遣一员大将领军出剑阁夺回西秦四州,迫使汉军撤出东川,同时固守通州和阆州。战势好,就夺回四州,实在不行缓解东川压力后可以再退守剑阁,然后集中兵力夺回巴州和平昌。王昭远还煞有见地,这是先围魏救赵,再声东击西。

    对于王昭远的宏伟战略,宰相李昊的评价是纯属扯淡。汉国初立我们都打不过,要是现在打,王枢密使你确认能打得过?

    王昭远说,“可以派李承勇为将。上次他在通州打的就还行吗!”

    李昊不屑一顾,“拉倒吧!我说肯定是乐安郡王跟人家打了个平手,人家丢了通州,乐安郡王被人家暗算了,你信不信?你看李承勇,一出兵跟汉军打就败了,这种水平能收复通州吗,不可能的,王大人。”

    那么,李昊的策略是什么呢?增兵通州和阆州,固守剑州和夔州。

    王昭远鄙视李昊,“你这简直是守、守、守,缩头乌龟啊!守不住怎么办?”

    李昊反讥王昭远,“守都守不住,还能指望攻出去啊?”

    两人吵个不停。大司马赵崇韬两边打圆场,宰相的策略太过保守,枢密使的策略太过激进,建议固守剑州和夔州,在通州和阆州集结重兵,两路进攻平昌和巴州,争取把汉军逼出东川,并伺机夺回汉中。

    现在蜀国的国情是这样的,除了不缺钱以外,其他什么都不行。蜀国人民风和善,不擅长冷兵器作战。当年驰骋两川的悍将多为北方人,现在都老的老,死的死,没有精兵强将。现在,汉国已经突破到了巴州和平昌,正在修米仓道,不断弱化蜀国的地理优势。

    蜀国为什么不缺钱?首先得益于孟知祥从北方带来的手下数员大将赵廷隐、孙汉韶等人勇猛作战,快速掌控了两川之地。孟昶即位后把大将们基本铲除,唯有赵和孙二人得以保命,二十多年蜀国境内无征战,休养生息、成都平原内风调雨顺,百姓生活富足。

    其次,蜀国得益于唐朝时期开通的茶马互市,一直沿用至今。因康藏属高寒地区,海拔都在三四千米以上,糌粑、奶类、酥油、牛羊肉是藏民的主要食物。在高寒地区,需要摄入含热量高的脂肪,但没有蔬菜,糌粑又燥热,过多的脂肪在人体内不易分解,吃了这么多肉仍然面黄肌瘦。而茶叶既能够分解脂肪,又防止燥热。因此,藏民在长期的生活中,需要大量的茶叶,还创造了喝酥油茶的高原生活习惯。但雪区不产茶,就需要从蜀地购买。

    而在蜀地,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都需要大量的骡马,供不应求,雪区则产良马。于是,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即“茶马互市”便应运而生。这样,雪区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和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等等,在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流动不息。

    蜀地从南平和南楚的二道贩子那里买了高价的汉国铁器,加工成日用器皿卖到雪区,甚至通过雪区卖到喜马拉雅山南麓。川藏两地经济互补性很强。茶马互市道路上的商人川流不息,带来大量的财政税收。

    针对上述的国情,对于三种策略孟昶一个也没选,而是采取拖字诀,再等等看,先过几天好日子。

    蜀国第一木刻家母昭裔被汉国扣留了,孟昶接过了他的衣钵…汉军的连连入侵让皇帝心力憔悴,也无心游览,孟昶开始沉浸于刻木板书以消除心中的郁闷和不安。

    孟昶已经完成了《易经》、《诗经》、《周礼》三本西周时代经书的木刻,下一步的目标是木刻《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仪礼》、《尚书》和《论语》六本春秋时代的经书,再有时间准备把西汉的《礼记》也刻完。文学大匠在和战略家们做时间的赛跑,看谁能“跑赢”谁。

    孟昶在拖,大臣们也在各自打算。非常崇拜诸葛亮的王昭远一心想战,摩拳擦掌希望能够有机会大干一场。在他看来,自己熟读兵书,蜀国又人口众多,五谷丰登有继续作战的资本。

    与王昭远想法一致的,还有私吞乐安郡王功劳的同平章事李承勇。上一次败下阵来发现蜀军的不足,他倒是个实干家,在阆州练兵,也开始训练骑兵和骑射。

    大司马赵崇韬、武泰军节度使周青和宁江军节度使高彦俦这些人心知蜀国怕是撑不了多久了,但是两代人都受两代蜀主厚恩,尽人事知天命吧。

    宰相李昊是个考虑长远又实干的另一类人,他秘密派人送信给守卫剑州的儿子李孝连,只有寥寥几句:千万不可贸然出击,一切听从皇帝命令,若东川不保,一定要固守。然后,李昊在信中放了一片当归和一个马菜叶子。

    李孝连先看父亲的书信内容,有点困惑,父亲这有点啰嗦说的啥?大违平日作风。不可贸然出击,东川不保还要固守,这不重复吗?想到父亲文字功底很好,不会乱写的啊。再看,当归和马菜,这什么意思呢?李孝连冥思苦想,马菜又叫马齿苋(家乡音han),他明白了父亲的真实意思。一旦收到父亲东川不保的消息之后,立即降汉以保全家(当归马归苋——应当马上归汉)。至于“一切听从皇帝命令,固守”这些词句完全是混淆视听的。

    赵崇祚生病在家,已经告诉儿子们,自己怕是时日不多了。几年前,我就去过汉朝,再看看现在的蜀国,大势已去。不要学你们的叔父赵崇韬,要安安心心做个文人。等到汉军入蜀就降吧,记得祖父宋王是天水人,降了汉朝能回天水就回天水吧!把祖父和我的牌位都带去,也算落叶归根了,要有机会顺带看看母宰相。

    整个蜀国笼罩在一片悲观的气氛之中。孟昶的骨气就体现在不管如何,坚决不向汉国求和与称臣。正月十日,孟昶收到了南平王高保融的书信,大家都知道高保融智力有问题,这封信实际上是他弟弟、实际掌控南平的高保勖写的。信中先做了个类比,东晋用秦岭淮河以南之地与北方十六国抗衡,只能自保。现在塞北、中原、江淮稳固一统,天下大事已定,长江以南五国两地宛如风烛残年,与其被灭、不如请降以换取荣华富贵。

    这是高保勖招呼孟昶一起纳地降汉。高保勖其实也不甘心把祖宗基业交予他人,是在试探一下孟昶的态度。蜀国比南平国大得多,蜀国是皇帝,南平是依附汉朝的封王。如果孟昶都能甘心降汉,高保勖也就认命了。

    当然,孟昶是不认命的。他想既然高保勖能招呼我降汉,为什么我不能联合唐国和南汉国一起对抗中原呢?于是,孟昶写信给李璟和刘鋹,以唇亡齿寒的道理劝说两位大国的君主一起共御中原暴政。

    孟昶的联络信到了南汉之后,当然没人看,掌控朝政的宦官和女官才没有这么长远的眼光呢。刘鋹和孟昶一样忙着他的艺术事业,以珍珠编制各种复杂的艺术品,顺便玩玩整蛊,找些机会和兄弟们一起喝喝酒,偶尔也给刘庆兴和刘崇兴赐酒,吓唬吓唬这两个弟弟。不过刘鋹为人倒是没他父亲刘晟那样足够狠,并没有杀两个弟弟。也可能是兄弟还剩下三个,还有一个是亲弟弟,这么快就杀光了,后面没的玩了吧…

    南汉皇帝刘鋹没有回信,江南唐国的皇太子李从嘉却以储君的身份给孟昶回信了,表示接受孟昶的建议,唐蜀结盟共同对抗中原汉国。孟昶的书信达到金陵之后,燕王李景达先看,之后转给李从嘉,又召集新的朝廷重臣枢密使魏岑、大学士冯延鲁、大司徒兼枢密副使周宗、御史中丞严续和枢密副使林仁肇商议对策。

    总的来说,江南唐国新的统治集团是励精图治的架势。原来的五个人中,比较有本事的魏岑和冯延鲁留下了,周宗和严续算是比较正直的文臣,林仁肇更不用说、带兵打仗水平还是过硬的。

    御史中丞严续先开口。他表示,应该想办法以唇亡齿寒的道理劝说,与吴越达成和解,这样才能联合对抗中原。和蜀国结盟完全没有必要,两国隔着南平和南楚,中原攻打任何一国,都很难达到共御强敌的目的。

    林仁肇同意严续的观点,不过阴谋家魏岑却有不同的见解。他认为,现在汉国先对蜀国动手,还是先对大唐动手,形势还不是很明朗,不如虚情假意秘密与蜀国结盟。如果汉国先攻蜀,我们则袖手旁观,加强战备以自保;如果汉国先攻大唐,就向蜀国求救,万一蜀国能出兵也是一件好事。

    冯延鲁竖起大拇指,“魏大人妙计。”

    李从嘉认为,这样怕是不太好吧,堂堂大国怎么能不讲道义呢?

    李景达劝说李从嘉,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都是尔虞我诈,尤其是在乱世之中,讲道义是不行的。

    精通军事的林仁肇顺着李景达的话,“魏大人的计策不失为上策,到时候我们出不出兵可以再商量。”

    经过劝说,李从嘉同意了魏岑的建议,由冯延鲁执笔回信,署名大唐皇太子、监国李从嘉,并派使臣与蜀国信使一同去往成都。

    忙了一天的李从嘉颇为劳累地回到东宫,体贴的周娥皇给他捶背揉肩。李从嘉抓住周娥皇的手,有些疑虑地问她,“我好像不太适合掌管军国大事。”

    李从嘉讲了今日蜀国来使之事,感觉不太喜欢这种尔虞我诈。周娥皇安慰李从嘉,既然是天命,就该顺天应命。皇叔他们的策略是对的。又劝慰李从嘉要多跟皇叔学习,将来君临天下才能不被奸臣和敌国戏弄。

    现在南唐的情况要比蜀国好很多,唐国还是能与汉国一战的。燕王李景达和枢密副使林仁肇都是比较厉害的战将,又有长江天险可以北拒并不擅长水战的汉军。唐国的问题在于缺钱。南平,吴越和南楚都与唐国断绝了往来,南汉忙着打劫不需要和唐国贸易往来,唐国还得高价买汉国的盐。这一切使得原本富庶的江南日趋贫困。

    虽然缺钱,但是江南国努力利用已有的一切条件改善长江防御体系。林仁肇建议,再将金陵附近防止战船登陆的木桩向外扩展三米,李景达也接受了他的建议。

    李从嘉、李景达以及一干重臣上下一心,即便遇到一些事情还是能够相互妥协的。周宗和严续建议,重新起用被罢官回家的常梦锡。一开始,魏岑和冯延鲁强烈反对,李景达也不同意。李从嘉从中打圆场,常梦锡毕竟是个可用之人,安排个吏部侍郎的职位还是可以的。一是不好驳了皇太子面子,二是不想和周宗和严续针锋相对,也不算重用,魏岑和冯延鲁也就勉强同意了。

    谁知常梦锡被罢官期间日日借酒浇愁,虽然重新起用,酒瘾没下去。一不小心,才起用两个月就喝多了,喝死了。周宗正提及请求恢复他大学士之位呢,这下好了,也不用再帮他了…

    其间,严续又请求重新起用萧俨。这一次,李景达坚决反对。毕竟严续一直受李景达照顾,也就没有坚持。即便如此,李景达还是将萧俨从舒州副使晋升为刺史,算是照顾了一下严续颜面。

    汉国在川蜀和江南的情报机构将所掌握的情报上报枢密院,对比两国的国力,汉国皇帝刘承讯选择了先攻弱的,决定用一到两年的时间灭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