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再现大唐荣耀 » 第一百一十六章 儿媳四人办寿宴 姑侄二女看前程

第一百一十六章 儿媳四人办寿宴 姑侄二女看前程

    太后在皇帝这边受了挫折,给三儿子和三儿媳妇帮了倒忙,心中不悦。太后就想到了什么都听母亲的二儿子齐王刘承佑,莫名伤感,又跑到相国寺小住了几日。

    这一次,苏禹和王章的夫人都跟到寺中陪太后。太后提起大儿子不近人情,怎么都不肯原谅三儿子,给他恢复胶东王。

    苏禹和王章的夫人都帮着皇帝说话。太后你想错了,要是就几个人知道,皇帝或许可以假装没有这件事。当初迟迟不拥立皇太子即位,臣子们都心知肚明,是胶东王掺和到这里面来了。这种图谋篡国的罪名,都能轻易被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那皇帝颜面何存呢?!

    王章的夫人还直白地说,“胶东王实在是不像话。上一次闹出个事,太后您都陪着去喝海风。这还不知道收敛,又弄到了谋朝篡位。太后算了吧,您保他一命也算尽了母子情谊了。”

    最后,两位夫人再劝太后,“当初从晋阳来到汴京,现在还在汴京就剩我们三个人了。老姐姐你带着我们一起享受弄孙之乐吧,别再管那些管不了的事情了。”

    被两个相识多年的姐妹连说带劝,太后调整好了心情。马上六十大寿了,应该开开心心的。于是,没到初十,太后就回皇宫了。

    正月十五双喜临门,庆贺太后的六十大寿。皇帝和皇后领衔给太后祝寿,周王、公侯、朝廷重臣都来祝贺。太后在大明宫和慈宁宫同时大宴宾客。

    一改过去的节俭,这一次颇有些铺张。太后坐于寿宴正中间,皇帝带着皇贵妃坐于太后右手第一位,皇后领着贵人坐于太后左手第一位。然后是王公大臣与夫人们同席而坐,享用美酒佳肴,欣赏歌舞表演。

    唯二的破例是,唯有皇帝的桌上是白水和水果,因为二日后也是凤仪皇后十周年的祭日,皇帝要去主持祭礼,在此之前要斋戒三日;唯有徐国公董平是带着还没成婚的未来夫人钟云娘来的。

    宴席期间歌舞助兴,高潮出现在《双鹤舞》。杨乐一人走上中央,皇后萧淑沂、皇贵妃李沁和贵人钟芳芳随身而起,由萧淑沂和李沁跳舞,钟芳芳和杨乐双笛伴奏。舞曲结束后,四个儿媳妇同祝太后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本来觉得有些遗憾的太后非常高兴,乐得合不拢嘴。

    中午酒席之后,下午安排了戏曲。先是开怀一笑的几部参军戏以作娱乐;接下来是《兰陵王》、《踏谣娘》和《莺莺六么》等常见戏曲;最后的压轴大戏是《天缘记》。

    太后和众人都心想,怎么之前没有听说过这出戏啊,那应该是为太后大寿专门排的了。

    原来,《天缘记》由皇贵妃李沁提供素材,贵人钟芳芳撰写剧本,皇后萧淑沂总监制。当然,戏由戏班子唱。

    第一段:慧眼识英雄

    主人公刘朱安幼年丧父,奈何为生计所迫不得不在荒废的寺庙里生活,但是依然胸怀天下,寒庙苦读。同村的富人李大公有次路过寺庙,竟然远远见到刘朱安有白蛇穿其七窍。走近一看,哪有什么蛇呢?李大公认为,白蛇者龙也,这乃是帝王之气,就想把女儿李天凤嫁给他。李大公的三个儿子嫌贫爱富都反对。李大公不听,还是把刘朱安带进了家。

    第二段:朱安的奋斗

    李大公夫妇死后不久,三个兄弟夫妇虐待刘朱安、李天凤。他们设计,让刘朱安去看瓜园,因为瓜园有妖精。朱安打败了妖精,拿到了兵书和剑。想闯出一番大事业的刘朱安知道自己待在家里是没有前途的,就和天凤道别,到中州当兵。一开始,刘朱安在一名将军的手下当了一名亲兵,因屡立战功被封为九州安抚使。

    第三段:天凤的苦难

    天凤在家中被嫂子们折磨。她白天要负责打水做饭等家中各项事物,晚上还要去磨坊里干活。因为劳累过度,儿子在磨坊屋里就出生了。没有接生婆,只好自己用嘴咬断脐带。生下儿子那会儿,磨坊被紫气笼罩。邻居们都说,天凤的儿子将来一定会大富大贵。而嫂子们担心天凤的儿子将来会惩罚她们,乘着天凤干活的时候把他扔进荷塘。幸运的是孩子被窦公救了出来。

    天凤为了避免兄嫂的迫害,求窦公带着儿子投奔朱安,自己则逃到邻村独立生活。天凤的弟弟看姐姐生活艰辛,经常偷偷跑来帮助姐姐。

    第四段:一生的挚爱

    刘朱安派人回乡寻找天凤,兄嫂谎称天凤已经过世。刘朱安伤心不已,其间多有权贵想将女儿嫁与已经权倾天下的刘朱安,刘朱安都婉言谢绝,对他而言,天凤就是他一生唯一的挚爱。

    段尾:夫妻大团圆

    十五年后,儿子长大了。一天,他去开元寺打猎。他追逐着一只白兔,遇见了正在井边取水的李天凤。机缘巧合下,才知道李天凤是自己的亲生母亲,便回去通知父亲。刘朱安亲来迎接,与天凤团聚。

    这出戏,把太后看得热泪盈眶。太后心想,儿媳们对自己还是非常用心的,花了不少时间专门编了这一出戏。戏曲就是她辉煌人生的缩影,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主人公刘朱安暗指刘知远;李天凤就是太后李三娘。看完第一部太后就隐约感到,这不会演的是我吧!李业老婆祝月凑上来向太后禀告,这戏花了您四个儿媳妇不少时间呢!太后心想,难怪似曾相识。

    刘朱安当了九州安抚使,九州其实就是指天下,再一次暗指太祖。第三部完全是在胡编了,但是太后彻底明白了,儿子降生紫气东来,当然就是皇帝啦!偷偷帮助姐姐的弟弟就是李业。后两段昭示太后是太祖一生的挚爱,夫妻、母子团聚,皆大欢喜的结局,太后有泪更有喜。

    看完这场戏后,太后左手抱着萧淑沂,右手抱着杨乐,感动之极,喜极而泣。“母亲对你们两人不够好,没想到你们对母亲甚是用心。将来,母亲一定会像对待皇贵妃一样宠爱你们,还有新来的钟贵人。”

    苏禹和王章的夫人上来劝慰,“老姐姐,你看我们所说不虚吧!多好的儿媳妇们,大喜的日子别哭啦。”

    这还没结束呢!晚上,在皇宫摆设了六丈高的烟火,还有各色各样的彩灯。高兴之余,大家才想起来,今日也是元宵佳节。

    乘着各自赏灯之时,董平拉着钟云娘拜见皇帝,承讯哈哈大笑。“都是熟人,就是没想到你俩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朕这是空手套白狼啊!年前还想着云娘救驾有功,要不要封个二品或是一品夫人,董爱卿直接把你聘成国公夫人了。”

    萧淑沂接着问,“什么时候完婚啊?”

    董平回复,“前方事关国家安全,只敢在京师停留一日。准备返回之后,正月二十就完婚。”

    萧淑沂笑话董平,“徐国公真够急的啊!这急着回去到底是为皇帝陛下镇守一方,还是忙着完婚啊?”

    这句话在钟芳芳和钟云娘看来好似皇后在质问董平,实则不然。当年大家一起征战塞北,一路同行。路上君臣之礼没那么严谨,其实皇帝、皇后和董平除了君臣,还有友情。

    董平显然也没有那么惊慌,非常认真地回答皇后,“要是江南敢派兵过来,我就是穿着新郎官的衣服照样把他们打趴下。”

    承讯露出一丝笑容,“忠君之心可嘉,与敌作战切勿轻敌。”

    董平连说,“臣谨记陛下教诲。”

    钟芳芳表示要送些结婚礼物给钟云娘,两人单独去了熙宁宫。路上,钟云娘环顾四周无人,才小心翼翼地问钟芳芳,“现在这种情况,和江南的关系咱们怎么处理啊?”

    钟芳芳淡定地说,“我们一个是大汉的贵人,一个是大汉的国公夫人,支持夫君们一统天下的梦想,和江南没有任何关系!”

    钟芳芳此行的目的就是要告诉钟云娘,我不会提起在江南的身世,你也别提和母后之间的关系。

    钟云娘说,“陈王对我还不错啊,和你还是亲兄妹。”

    钟芳芳恨声说,“可是大哥是他杀的!”

    钟云娘大惑不解,“你说陈王杀了齐王嫁祸给皇太子?”

    钟芳芳告诉钟云娘,“听说现在江南的皇太子就是李从嘉,他忙得不亦乐乎呢!”

    钟云娘有点说不出来的感觉。这还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都说陈王纵情山水,原来是隐忍深藏不露啊!一击搞定皇太子和齐王,顺利登上储君之位。

    其实,一次很偶然的机会,钟芳芳被皇贵妃李沁拉着去选江南来的丝绸贡品。钟芳芳问李沁,江南的贡品是不是就是他们那边的皇帝送过来的?李沁给她解释,现在该叫江南国主。司礼监负责接收贡品的太监讨好她们,告知是江南国皇太子李从嘉派人送来的。

    钟芳芳大惊,现在的皇太子竟然是六哥?这下她完全误解了李从嘉。曾经李景达、钟芳芳身边的宫人和钟云娘都帮她分析,根据利益最大化原则,谁将来继承皇位,谁就是杀你大哥和二叔的凶手。最后一个相信的人,竟然是隐藏至深的大恶人,钟芳芳对金陵皇宫最后一丝感情和信心也没有了。

    钟云娘自我解嘲,“我们钟家三个女人真是可以啊!你娘为了当皇后,坑了钟氏一族;我呢,明知道前途渺茫硬要帮我爹延续香火,跟太子妃作对;你好嘛,江南公主跑到大汉皇宫当贵人,支持大汉灭江南。”

    钟芳芳看看钟云娘,“我们俩和她不一样。她是为了自己贪图富贵,我俩是坚持正义。”

    钟云娘哈哈一笑,“现在说不是贪图富贵都不行啦…”

    其实,钟云娘更恨江南唐国的皇室。血海深仇不共戴天,只是之前就是一名弱女子,没有想过、也不敢想复仇。现在,看到大汉的皇帝对她礼遇,而夫君董平还是专门对付江南的武宁军节度使,让她燃起了复仇的火焰。钟云娘等的就是钟芳芳不再承认与江南有什么瓜葛这句话。同时,钟芳芳还告诉她,曾经帮过她的陈王是钟芳芳恨透了的人,从此再无顾忌。

    钟芳芳给钟云娘备上了厚厚的结婚礼物,抱着钟云娘眼泪直流。“在皇宫之外,你是我唯一的亲人了。姑姑一定要保重身体,祝你与徐国公白头到老。”

    钟云娘安慰她,“不许伤感!现在你心想事成了,天大的好事还顺带把我带上了,我们都要开开心心的。”

    钟云娘回来之后,董平拉上她,介绍董羽夫人给她认识。

    “这是秦国公和夫人。”

    钟云娘还说,“你俩长的还挺像啊!”

    董平和董羽哈哈大笑,“我俩是亲兄弟!”

    又拉着去认识阮虎和夫人,“这是吴国公和夫人”……

    次日,董平和钟云娘一同返回扬州。钟云娘对董平说,“我与皇帝和皇后相处过,感觉皇帝和蔼可亲,皇后高冷陌生。夫君怎么敢跟皇后说笑,却严谨平实地回答皇帝陛下呢?”

    董平笑而不答,见钟云娘有些不满,就说,“你想的没错,这只是我的习惯。”

    董平这个人各种事情是知轻重的,既作战勇猛又明事理。就像上次张浦让董平出兵,董平非要张浦拿圣旨,没有圣旨就只好加急向皇帝请示。这次,他回汴京直接回自己的徐国公府,却不去找相距很近的兄弟董羽,而是在大庭广众的宴会上见哥哥和嫂子。同样,他从不在钟云娘面前谈军事和政事。这一次,他也不想跟夫人解释:皇帝和蔼可亲的背后是至高无上的君威,皇后高冷陌生的背后是和蔼可亲。他敬重皇后,更敬畏皇帝。

    回到扬州,钟云娘就开始操办自己的婚事了。她这婚结的有意思,别家都是男方负责操办,她的婚事是自己在男方家操办。去汴京之前已经忙活了一会,回来之后又开始打理。

    打理什么呢?原来跑船是一文钱一文钱地数。现在董平为官虽然清廉又体恤下属,不过好歹也是有封地有赏赐的徐国公,直升一千倍,按一贯钱一两银子地算计,忙着帮董平打理到底有多少家产…

    二日后正月二十,钟云娘戴上红盖头,坐上八抬大轿,从节度使府第前呼后拥出了门。此时的钟云娘偷偷地掀起红盖头,偷偷地透过轿子的侧帘,审视周围。她的夫君,大汉的徐国公让她感受到了做人的尊严。就像侄女所说的,她现在支持夫君为大汉皇帝荡平江南,她要以胜利者的姿态站在钟婉娘面前,告诉钟婉娘,你机关算尽到头来还是一场空。

    迎亲队伍绕着扬州城转了一圈,又回到了节度使府。新郎官董平出门接亲,然后拜天地,送入洞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