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再现大唐荣耀 » 第一百一十七章 勇将机智取阆州 储君懦弱帝妃忧

第一百一十七章 勇将机智取阆州 储君懦弱帝妃忧

    正月一过,不待刘承讯采取什么行动,大臣们尤其是武将们都在摩拳擦掌,向皇帝建议,乘着大汉军队已经达到巴州,加快灭蜀国的步伐。

    赵普达到汉中之后,并不是大规模的修建米仓道,而是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迅速平整从汉中到巴州已有的小道,将能够拓宽的道路先拓宽。指挥军士砍伐灌木,清理毒蛇猛兽,在汉中到巴州三百五十里的道路上修建了七处驿站,从而保障了汉中到巴州的道路通畅,便于朝廷随时可以增兵巴州。

    二月初四,赵普向皇帝报告,从汉中到巴州的简易道路已经修好,完全能够保障中等规模的士兵和物资运往巴州。接到赵普的报告后,承讯调集五千禁军步兵进入巴州,使得在巴州的汉军达到三万五千人。同时,将大量军事物资运到巴州,继续摆出要从巴州大举入侵东川的架势。

    石守信率领步骑兵不断骚扰通州,使得蜀国武泰军节度使周青闭门不开。石守信骚扰的力度不断加大,通州之民苦不堪言,到了春耕之时却没法耕种。于是,武泰军节度使周青向成都求救。再这样下去,通州迟早会失守的,毕竟老虎也会有打盹的时候。

    接到周青求救的孟昶接受了大司马赵崇韬的建议,在阆州增兵到了七万。以保宁军节度使李承勇为太尉统领全军,让他和武泰军互为犄角。还怕兵力不够,又从武信军抽调一万军士增援固守通州的武泰军。现在,阆通两州的兵力达到了十余万。

    因为石守信时常骚扰通州,李承勇以三万步兵抄小道准备偷袭巴州。

    二月十九,李承勇在接到周青报告,汉军再次大规模骚扰通州之后,立即向部队下达命令,向巴州进发。李承勇的计策还不错,避实就虚、偷袭巴州以截断汉军退路;如果成功则有希望全歼进入东川的三万五千汉军。可是李承勇忘记了,汉军攻取西秦四州之时,多次采用围城打援的策略。

    石守信的围城打援就是以少量部队骚扰通州给蜀军造成假象,诱使蜀军进攻巴州。巴州汉军对于蜀国来说,就像一根钉子扎在东川。石守信知道,蜀国一定急于拔起这颗钉子,他就是要不断地引诱。

    阆州到巴州行军距离在三百六十里,不过要走小道的话只有一百二十里,但是沿途山岭众多,非常容易打伏击。可是并不熟悉蜀国地理的石守信没有早早地发现阆州过来的蜀军,等到这支部队逼近巴州才被汉军发觉。

    石守信和李承勇两个人都发生了误判。李承勇立即猛攻巴州城,一攻就发现巴州城经过汉军改建后非常坚固,而且守城设施完善,李承勇进攻不利立即下令撤退。而石守信也吓了一跳,慌忙之中命令部队全力守城,很快就发现蜀军没有想象的那么多,应付起来绰绰有余。这下,擅长打野战的石守信不干了,集结骑兵出城引战,一举击溃了李承勇部。

    李承勇率领败军撤退,石守信带兵一路追杀。数次要冲到李承勇的中军,好在李承勇都组织起了有力的反击,打退了汉军的进攻。等到蜀军撤到山中,石守信也怕被蜀军伏击只得退回巴州。损兵折将的李承勇垂头丧气的退回到阆州,现在他发现了,乐安郡王能击败汉军,确实比他强。

    阆州方向的部队撤退后,石守信在这一路加强布防。在接收一万禁军援军后,石守信心生一计,立即猛攻通州。这次,将禁军的攻城火炮全部调到了通州北门。这一下,火炮,攻城锤,云梯全部都用上了,猛攻通州北门。

    通州守将周青向阆州求救,李承勇有点犹豫不决了。他既想再次攻打巴州,又想派兵支援通州。手下的将军们也是意见不一,有人认为应该全力支援通州,有人认为应该全力攻打巴州,还有人认为应该分兵。当然,分兵就分散力量,也不是个万全之策。

    衡量再三之后,李承勇决定求稳,率领主力向通州进发。此时,周青已经力不从心了,好在援军及时赶到。

    李承勇吸收了上次败给邱衡的教训,没有选择与汉军相互冲杀,而是步兵列阵,稳步推进。兵力有明显优势的蜀军占据了上风,稍微一进攻,汉军就有组织的向平昌方向撤退。

    蜀军没有急着追赶汉军,周青更没有率军出城,而是抓紧时间修复城门和城墙,并带领少数护卫出城迎接援军。

    李承勇在周青的盛情邀请之下进入通州,通州百姓都来感谢太尉为通州解围。李承勇非常高兴,心中却有疑虑,为什么汉军退得这么快?

    李承勇追问周青,“你不是说汉军猛攻通州吗?怎么这么快就退了?”

    周青说:“汉军用了火炮。第一天攻城不克后就连日以炮轰城,太尉再不来就难以守住了啊。”

    李承勇心知不妙,和周青寒暄了几句之后,立即命令,停止追击汉军、部队全面收拢到通州。

    周青追问缘故,李承勇忧虑地说,“怕是上了汉军的当了!我把主力全调到了通州。可是刚才解围,感觉汉军并不多,他们别是去偷袭阆州去了。”

    李承勇的猜测一点也不假。石守信觉得通州城守将的警惕性很高,这样轮番攻,就算攻下来,损失也不会小。于是,他以一万军配上禁军的火炮佯攻通州;以五千军镇守巴州;调动三万军队,其中包括一万五千精锐禁军沿着阆州军过来的路线偷袭阆州。乘着夜色,阆州军士疏于防范之际,强攻阆州。

    一则阆州也就剩下一万多人,二则没有想到汉军会在半夜强攻阆州,大部分士兵都在睡梦中呢!城上的军士并不多。等到反应过来,汉军已经攻上城墙、打开城门。石守信亲率大军一举攻破了阆州。

    东川打得热火朝天,汴京皇宫的刘承讯却忧心忡忡。他对石守信有信心,继续增调一万禁军确保米仓道从汉中到巴州一线的安全,给石守信以足够的兵力保障;心中担忧的还是皇太子刘继榶。

    背书水平弱,承讯后来也调整了心态。光背书也没什么用,不会应用死记硬背也是白搭。可承讯越来越发现自己的儿子性格上有很大的缺陷。如果当个王爷也没什么不好,可是他将来是要继承天下的…

    刘继榶做事没有担当,什么事情出了问题,哪怕是父皇多问一句,立即往身边的宦官和宫女身上推。比如有一次皇太子牙疼,刘承讯和李沁去看他,只问了一句,是不是又吃糖了?刘继榶赶紧说,是宫女让他吃的。吓得宫女当即下跪认罪。当时,承讯只觉得有些好笑,没有要责怪的意思。后来发现,只要有一点、哪怕是小小的问题,刘继榶都要把责任推给其他人,而且能够快速地找到“责任人”,总之不怪他。

    这也就算了,刘继榶每次被姐姐刘继樰欺负,只会哭哭啼啼地跑去找母妃求助。等到李沁把他哄好了,他又去找刘继樰玩。李沁和杨乐不明就理,还夸皇太子性格好。

    而每次刘继樰和刘继榕吵架,刘继榶就在一旁看着。有一回承讯问他,“榶儿,你喜欢大姐还是二姐?”

    让承讯难以接受的是,刘继榶回答,“二姐,因为二姐不欺负我。”

    承讯追问,“上次二姐与大姐吵架,二姐气得离开了,你为什么不跟着二姐走或者回东宫呢?”

    刘继榶开始就是不说话。在承讯的一再追问下,儿子才回答,“怕大姐以后不跟我玩了。”

    从这些事情上,皇帝深刻体会到了儿子性格懦弱,没有责任感、没有血性,竟然能被大姐控制得死死的…要说没人教,那刘继樰控制弟弟的能力,还有刘继榕的反抗能力,难道也是别人教出来的吗?两个女儿,无论哪一个的性格都比儿子适合当皇太子,连性格都要努力再次培养,这能行吗?

    承讯分析,这很大一部分可能是遗传基因问题。刘继榶继承了他父亲的和蔼可亲,平时里笑嘻嘻的,对谁都很友善,可是他没有继承父亲骨子里的刚毅与果敢,而是继承了母亲李沁的妥协和退让。一个外在和善,内在妥协和退让的人,不是一个当皇帝的料啊!

    刘继榶现在的问题,在皇帝刘承讯看来就是汉元帝刘奭的缩影。汉元帝刘奭看重的儒生被宦官杀了,刘奭只是责怪了这个宦官,仅此而已!这样的皇帝威严何在?刘承讯觉得不能重蹈覆辙,想以汉宣帝刘询为鉴,可是也没有太子可以换。刘继枫还小,也是李沁的儿子,到底性格会不会和刘继榶一样也说不定的。

    暂时不换,刘承讯还觉得于心不忍。皇太子的学习是很苦的。若刻苦之后只能是个临时的摆设,帮着父皇巩固了皇权,将来被一脚踢开,承讯觉得这样对儿子来说是不公平的。想到皇位的继承人问题,年仅二十九岁的皇帝苦恼万分。更让他郁闷的是,这个苦恼无法去求助于别人来解决。

    终于,二月十七傍晚,一场三个娃娃之间的吵架把皇帝心中的苦恼彻底引爆了。刘继榶、刘继樰和刘继榕在一起吃饭,刘继樰和刘继榕吵架了。吵架的原因是刘继樰让弟弟喊他姑奶奶,刘继榕说,“姐姐不该这么欺负弟弟!”

    刘继樰耍大姐的脾气,“我高兴、我乐意!又没让你叫,你管得着吗?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这一次,刘继榕想拉上弟弟刘继榶,结果刘继榶依然选择了隐忍。气得刘继榕质问刘继榶,“她就这么欺负你,你一点也不反抗吗?”刘继榕还直骂弟弟,“你一点用也没有,根本就不是个男子汉。我以后再也不和你玩了。”

    刘继榶哭哭啼啼地又跑去向母妃李沁告状,李沁带着刘继榶到皇后萧淑沂那里告状。恰巧刘承讯也在萧淑沂这边。萧淑沂听说此事后让宫人去叫长公主和二公主,并向李沁表示,两个女儿太不像话了。不料,皇帝跟宫人讲,不用去叫两个公主。

    承讯问萧淑沂和李沁,“榕儿错在哪里了?大姐欺负弟弟,二姐才八岁都知道要保护弟弟,可是李沁,你的儿子在干什么?他除了哭就是找母后,还能干什么?二姐保护他,他却退缩了。榕儿说得对,这样的孩子将来能有用吗?还有樰儿,孩子之间胡闹,大孩子欺负小孩子这不也算正常吗!幸好有樰儿做的事情提醒朕,榶儿根本不适合当皇太子。被姐姐欺负都不敢反抗是小事,将来要是这么轻易地被女人掌控,武祸之鉴就不远了!”

    皇帝的话引起了萧淑沂的警惕,她赶忙说,“讯哥,这事可不能冤枉长公主啊,这样我和婉儿姐姐还怎么相处呢?”

    承讯让宫人先送皇太子回东宫,表示这不关长公主的事,更与皇后无关,让李沁一起去太平宫谈谈。

    离开淑宁宫,承讯谈起皇太子的性格问题,叹了一口气,“婉儿,你有没有想过,榶儿这样的性格还是当个王爷比较合适。”

    皇帝是不会随口说这样的话的。既然说出来了,说明已经在皇帝心中酝酿有一段时间了。李沁双膝跪地,“臣妾错了,皇太子也错了,请陛下原谅。”

    承讯扶起她,“婉儿没错,榶儿也没错。可是婉儿啊,你想过没有,我俩不能永远陪着榶儿。有朝一日,你的儿子被一个女的,或者一个权臣控制的死死的,江山还是大汉的江山吗?”

    李沁泪流满面,承讯心有不忍,“你也别急,我想换也没人可换,换的话还是首选枫儿。”

    李沁又要跪下,承讯赶忙扶着她。李沁哭着说,“榶儿也是非常努力的!他吃的苦我这个母亲看在心里,恳请陛下给榶儿更多的耐心。”

    这下,反成了承讯安慰李沁了。“好吧,我们一起好好培养他吧!要努力改变榶儿没有担当,怯懦的性格。”

    承讯擦干李沁的眼泪,“别哭了,这件事没有谁对谁错的问题。”

    其实,李沁是个明白人。以前承讯曾经跟她讲过,要不是自己从晋宫活着回来,齐王根本管不住一帮太祖的旧臣。李沁从柴荣、李英和李豪身上亲身体会到了,下定决心要好好努力,培养、改变榶儿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