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再现大唐荣耀 » 第一百二十三章 连环伏击败援师 瓮中捉鳖歼敌军

第一百二十三章 连环伏击败援师 瓮中捉鳖歼敌军

    王昭远引军北上,赵崇韬殿后。蜀军过了绵州之后,汉国昌武军节度使刘继业接到军情,大批蜀军往剑州而来。刘继业和折子悦分配任务。折子悦率领八千军主动出利州,逼退骚扰利州和剑州的全师雄和陈哲;刘继业则集中昌武军主力迎战蜀军。

    蜀军出了绵竹,结束了在平坦的成都平原上的行军,进入了剑南山区。副招讨使李进一再告诫王昭远要防止汉军伏击,起初,王昭远还能勉强听听。

    一日,蜀国大军突遇汉军骑兵骚扰,王昭远收拢部队准备迎战,汉军随即撤退。王昭远兴头立即就上来了,传令大呼,“蜀军大胜,冲啊!”蜀军快速追击。李进一看情况赶紧劝止,又冲到阵前急令部队停止行军。

    王昭远很是不悦。李进苦劝,“太师!要是汉军有重兵埋伏,不就遭殃了吗?”

    王昭远嘴上说,“据我观察汉军并无伏兵。”还是听从了李进的建议,停止了追击。王太师还真够厉害的!汉军几百人的骑兵撤退,重山之间、前方的路都看不到,有没有埋伏,随便用眼睛看看就能看出来了,这实在是够“料事如神”的…

    果真是料事如神,向前行进三十里路,一路小心谨慎也没见到汉军的影子。

    王昭远一个劲地啰嗦,“我说的没错吧!根本就没有汉军伏兵,白白让小股汉军跑了。”

    由于行军速度明显减缓,不得不在荒芜村落的鸡公岭安营扎寨。王昭远如一个碎嘴婆、反反复复数落李进,贻误大军进行速度。

    李进都快烦死了。真想不到,王昭远能把话反反复复来回说,说完一遍又一遍、跟念经似的。李进不知道,王昭远早年家境贫困,给一名僧人当童子,天天念经,所以练就了说话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的本事。武侯诸葛亮是舌战群儒、气死王朗;王太师这口才也真够牛的,快把自己人说死了。

    晚上安营,李进还是尽心尽责,察看夜间的防卫情况。半夜里一阵骚乱,王昭远被惊地从营帐起身,高声召来数员战将保卫中军大帐。

    王昭远问,“什么情况?”

    大将万兴权回复,“有汉军劫营,副统领李大人正在领兵驱离汉军。”

    等了约莫半个时辰,李进带着两名都统回来了,禀明太师,已经驱离汉军,请回帐休息也好明日继续行军。

    王昭远质问,“怎么没有派兵追击汉军,岂不白白让他们闹一场?”

    李进心想,你TMD有没有军事常识啊?这三更半夜、黑灯瞎火的,万一遇到汉军埋伏不死定了吗?就没有人半夜被劫营还要派兵追击的。李进心知,直接说怕汉军有伏兵,王昭远又不满意,只好说,“末将无法像太师一样洞悉敌军情况,怕有伏兵。”

    这下,王昭远算是满意了,让众将各自回去睡觉。他躺下来翻来覆去睡不着,索性让卫兵将李昊送他的酒拿了两坛子来,喝下后方才心满意足地安然入睡。

    等到再次被部下叫醒,已是日上杆头。众将都已经准备好,只等太师下令行军了。殿后赵崇韬部队都快赶上前军,派人来问情况。部下只好把太师叫醒。王昭远慌忙下令军队继续前行。

    下午,行军至园包山附近,又有汉军前来骚扰。王昭远再令前军追击。李进本想再次进言,欲言又止,果真还是没有汉军伏兵。

    折腾了不知道多少回,都是没有伏兵,搞得李进都困惑了。难道汉军真的是以逸待劳,在剑州与我军决战吗?

    二日后下午,汉军又来骚扰,王昭远二话不说命令前军追击。可这次没有追击成,就给打回来了。这一次汉军足足有二千多骑兵,蜀军五千步兵打不过,死伤数百被迫撤退。这下王昭远火了,命令全军出击。汉军见大批蜀军赶来吓得调头就跑,蜀军紧追不舍。

    追到一处山凹,此时天气已近黄昏,李进急忙环顾四周,只见此处两边山高险峻,心中有些慌乱。更加令人不安的是,此时已近人困马乏,到了该安营扎寨休息吃饭的时间了。而这里显然不适合扎营。

    王昭远在那里得意洋洋,“我说……”还没说出来,轰的一声,一块块巨石从山上滚落下来,闪起信号弹,蜀军大乱。紧跟着一支支冷箭从山上射下来,王昭远吓得掉马就跑。

    李进本想指挥部队反击,奈何黄昏之时,根本看不清汉军在什么地方,只好指挥部队有序撤退。好在此时是季春和夏季交替之时,草木郁郁葱葱,没法用火攻,否则蜀军可能一战就垮了。

    待到蜀军撤出山谷,王昭远已经跑到撤退阵形的最前面去了,跑的真是比兔子还快!李进命令都指挥使姚易刚殿后,带领其余大军尽快找个平坦之地休整并清点人数。

    夜已深了,蜀军后撤又过一山谷,竟然又遇到汉军伏击。又是一阵石块冷箭,给蜀军造成了一定的伤亡。原来,根本就不是汉军没有伏兵,而是时机不好,地点又不适合大量伏兵,只好少量伏兵在这里等着后撤的蜀军。

    这下,不仅王昭远,就连李进也慌了。李进想,指挥这路汉军的一定是个久经沙场的大将。不仅轻易攻下了剑阁,还在这里做了这么一个如此可怕的伏击圈,恐惧油然而生。

    李进不敢休息,强令部队必须立即撤退。部队惊险地又过了一个山谷,好在没有伏兵了。刚过去,又惊又累的王昭远问,“能不能停下来扎营休整?”

    李进摇摇头,“汉军不仅有伏兵,还会有追兵。如果此时汉军追兵赶到,我们的兵士已经快要没有力气再打仗了。”

    这一次,王昭远听进了李进的话。蜀军不敢休息,一路往后撤退,又被汉军小规模伏击两次。李进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伏击也罢、不伏击也罢,只管往回跑。

    好在跑到一处地势平坦的地方遇到了赵崇韬的殿后部队。赵崇韬命令部队做好布防,让王昭远尽快收拢部队,及时休整,再做商议。

    休息整顿不到两个时辰,殿后的都指挥使姚易刚被打得非常狼狈地也率领部队赶到。姚易刚气喘吁吁地向赵崇韬报告,汉军追击部队足有数万,即将追到!

    刘继业率领二万大军已然杀近,赵崇韬急中生智,命令蜀军在前方山谷处设置屏障,以弓箭手和长枪兵堵住山口,迫使汉军无法施展,杀不过来。

    刘继业两次领军试图冲破蜀军的阻击都没有成功,又见蜀军军士不似疲惫不堪,应该是还有殿后的蜀军。刘继业后方还有骚扰利州和剑州的蜀军,只好回撤。

    王昭远和李进整顿和召集失散的部队,清点下来损失近半。又和赵崇韬讨论再三,觉得汉军都已杀到这里,再去剑州已经没有意义了,决定率军返回绵州、再做打算。

    孟昶寄予厚望,也是最后一次希望的近卫军收复剑州很快成为泡影。他的两个重臣已经犹如惊弓之鸟、退守绵州,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刘继业收到战报:东路军至今还没突破夔州,中路军石守信面对十几万蜀军正在苦战。对他而言,现在进军蜀国都城还是比较冒险的。孤军深入不是好事。战败、战平、纳降,当然也打过胜仗,这些都经历过的刘继业成长的很快。

    就像这一次,在并不适合打伏击情况下,刘继业能够耐心再耐心,从而一举打退了蜀国的近卫军。王昭远固然是“神助攻”,但或许任凭李进施展,蜀军结局也好不到哪里去。现在,需要刘继业处理的,是如何斩断跟在后面的尾巴。不过此时,年轻的昌武军节度使并不着急,他有足够的倚仗,还有隐藏的利刃,可以用来对付文州顽抗的蜀军。

    返回剑州之后,折子悦回来和刘继业汇合,责怪他应该不惜一切代价、强行突破山口、击溃蜀军,说不定成都一战可下。

    两年多来,大大小小战斗打了太多场的刘继业,第一次站在了比折子悦更高的高度,想的比老婆更远。刘继业耐心的给折子悦分析,大汉国运昌隆,陛下把战略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往秦州、汉中。现在,我们打的蜀国连春耕都耕不起来,灭蜀只是时间问题,越往后其实耗不起的是蜀国。我犯得着冒险南下吗?!

    当初在通州,刘继业以为皇帝会派兵救他,可等了六、七天就没耐心了;结果,邱衡的援军也就晚到了十天。现在想来太幼稚了,没有好好利用皇帝陛下给他的底气,老想着速战速决。折子悦用惊喜的眼光看着夫君,她第一次被夫君说服了。

    先不管退走的蜀军,刘继业与都指挥使、都统等中高级军官制定了对文州的作战计划,一张针对全师雄和陈哲的网逐步拉开。蜀国援军已退,刘继业有了足够的兵力来攻打文州,当然他要利用信息的不对称,达到诱敌深入的目的。

    等了四日之后,蜀军再次骚扰利州。折子悦引八千余人出击,搞得动静非常大、四门之军皆出,沿途小心谨慎追击。

    利州处在成都平原的边缘地带,开始行军还算顺畅。到了文州境内,西渡羌水(白水江)之后,郁郁葱葱的崇山峻岭间,很快就失去了蜀军的踪迹。折子悦指挥部队在一处地势平坦之处安营扎寨,同时进行妥善的布置、以防蜀军偷袭。

    这一夜,折子悦预计可能将是不平静的。她卖了个破绽给蜀军,要让蜀军以为汉军守卫利州的军队倾巢而去,被带到了山区之中。这样,蜀军就赢得了攻取利州的大好机会。而折子悦本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就是,她有可能被蜀军伏击或者偷袭。晚上和凌晨是最佳的偷袭时间,折子悦命令一半将士休息,一半将士埋伏于军帐之中随时准备应战。

    一切布置妥当后,折子悦在部下的劝说下小憩片刻。快到午夜,部下按照命令叫醒了夫人(二品诰命官衔),折子悦立即起身。在营帐四周观察再三,命令百余军士向前方行进百米。见没有什么动静,立即下令,命正在枕戈睡觉的军士起身,用一刻钟时间完成了换防。睡觉的备战,备战的去睡一会。

    此后,折子悦不再休息,一直处于高度戒备状态。直到天亮太阳升起,熬过了艰难的一夜,睡了一个多时辰,下令部队立即撤退。

    就在这日凌晨,蜀将全师雄和陈哲率领主力部队甩开了折子悦的追击,绕到她身后,直奔利州而去。两员蜀将还是有点担心这会是汉军之计。全陈二人根据种种情报分析,利州汉军不到一万人,追击的汉军差不多就这个数字,于是谨慎地靠近利州北门,并派军士用钩爪爬上城墙。

    汉军驻守如同虚设。很快,蜀军就打开了利州北门,陈哲一声令下,大军冲入利州城。此时的全师雄多了一个心眼,命令一部分他的部将守住北门、不得进城。

    从地理位置来看,蜀军最不可能选的入城通道是东门,因此刘继业在东门留有重兵,其他三门则基本都是空的,就是要让蜀军入城,以便关门打狗。当然,东门不能空置,否则,万一蜀军真的冲进来,关起四门守城,那就弄巧成拙了。等汉军东门守军由暗处见蜀军大部队进城,立即发射信号箭,划破天空。

    瞬时,早已准备妥当的三万汉军从利州城东沿着护城河,向北门和南门围了过去。

    数刻后,留守在城门附近的蜀军发现不对劲,全师雄立即召集还未深入利州城的蜀军从北门撤退;而陈哲已深入利州,完全没有反应过来。全师雄知道,留给他的时间很少,此时再等陈哲也是等死,于是带了二千余人夺路而逃。

    很快,刘继业率领大部队到达北门,又派一员都统率领五千余人去堵西门。汉军很快重新控制了四门。陈哲率领军队顽强抵抗,奈何差距悬殊,蜀军根本无力抵挡。城中多有百姓于心不忍。在他们看来,蜀军是自己人,汉军是敌人啊!百姓们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将落单的蜀军将士带入家中隐藏。

    蜀军都指挥使陈哲在退往西门的路上,身中两箭无力再跑。部将劝他尽快藏入百姓家中以图劫后再战。陈哲摆摆手。他身负重伤,又是领军之将,藏身于百姓之家只会连累他人。今日战败,唯愿以死报国。听闻汉军不杀降兵,你们就放下武器投降吧!说完拔剑自刎,多有心腹之将随陈哲一同赴死。

    天色已亮,刘继业命令紧闭四门,实施全面戒严,四处张贴告示并派里长挨家挨户告知。命令蜀军残留在城中的官兵未时前到午市缴械投降,保证降兵生命安全。随后将开展清查。若被发现有私藏敌军者、不缴械投降者一律格杀勿论。

    折子悦率领她的诱敌之兵小心谨慎地沿途返回。途中遇到刘继业派出的信使,告知在利州歼灭数千,已经诛杀敌将陈哲,文州刺史全师雄可能跑了。一听此话,折子悦立即指挥部队停止撤退,快速前往文州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