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再现大唐荣耀 » 第一百二十六章 五代诸葛成笑谈 英勇王子破都城

第一百二十六章 五代诸葛成笑谈 英勇王子破都城

    西路军攻克文州稳定后方之时,石守信率领部队回攻果州城。守城的武泰军节度使周青虽得百姓支持,为他提供人力,也只勉强守了四天。

    见到汉军拖出了攻城火炮,周青立即心虚了。和汉军周旋了这么久,他知道有这玩意的是汉军最能打的部队。第六日半夜,趁石守信攻城暂停之际,周青调集舟船,沿着嘉陵江顺流直下跑了。等到石守信再攻城,发现已经人去城空。

    这次,石守信不敢只留二千人,而是整顿部队,派了八千部队留守,自己则带领其余部队再次向遂州进发。与此同时,汉军怀德军和水师已经沿着长江逆流而上,先后轻松攻取了安州、万州和忠州。

    蜀国武泰军节度使周青顺着嘉陵江撤到了渝州,与渝州刺史合兵,希望利用有利地形阻击汉军。

    到了四月下旬,蜀军已经被全部压缩在涪江、嘉陵江以西的成都平原,地理和地形优势丧失殆尽。还剩下的三支部队,只有对抗西路军的王昭远还有斗志,其他两路将领和士兵都士气全无。已经开始有部将劝武泰军节度使周青,“趁着现在手中有城有兵,早早另谋出路。”

    周青想想也是,从黔州到通州,从通州到果州,从果州再到渝州,一路上犹如丧家之犬。好在他机灵并识时务,该守的时候守,该跑的时候跑。看看身边的赵崇柏、孙汉昭、李承勇,一个个都死了。到了该给自己留条后路的时候了。

    周青让堂弟带领三百军士,去黔州(武泰军治所)保护一家老小,并且嘱咐,只要汉军来了就立即投降。

    西路军刘继业整顿兵马,沿着山道一路前行。走出剑南山区,地势越发平坦,李孝连告诉刘继业,“现在已经达到了成都平原的边缘地带。”

    此时驻守在绵州的王昭远听说汉军已到,一跃而起,大呼,“上次在山地被汉军伏击,这一次要在平原地带和汉军决一死战!”他还心血来潮地跑到军中选取了几个身强力壮的壮汉,乐天地问,“壮士们武艺如何?”壮汉们都说,打三、五个不成问题。

    王昭远大喜,都封为亲军侍卫,就等汉军来时,到阵前跟他们单挑,准备像戏里唱的、书中说的那样,关云长、张翼德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

    刘继业这边率军刚把营扎好,蜀军的战书就到了,刘继业立即召集中高级将官决策。军官们都觉得,战书中说,二日后约战绵州城北。可此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我方地理还占优势,怕是有诈吧!大家仔细分析,就像汴京御花园中讨论的那样,平原地带既不好伏击、也不好火攻,只要记得,万一蜀军往山区撤退,千万别追进去就行了。

    于是,刘继业给蜀军回信,同意两日后决战。刘继业、折子悦、陆甬和另一个指挥使商量布阵,决定将骑兵集中在中间,冲击敌人正中,两边士兵策应、形成一个锥字形的冲击阵容,并将旗语、队形让士兵们提前练习。

    两日后,汉蜀两军在平原上拉开阵势。王昭远领军上前,目测似乎己方兵数还要多于对方,心中窃喜。王昭远正要上前大吼’来将何人’时,只听对面汉军隆隆的号角声响起,然后就是一阵阵雄壮的击鼓声。王昭远手足无措,心想,这,汉军不按套路出牌啊,上来就进军?!

    王昭远其实是个二货,根本不会打仗,《三国》戏看多了,说书听多了!实际战争中,谁跟你大将出来单挑啊!如果真这样,主将岂不是很容易被人击杀?!要是真这样,刘承讯、孟昶、李璟、钱俶、高保融、刘鋹、周行逢这几个帝王、大佬出来互殴一把,天下就这么定了,世上哪有那么多战争?就是《三国》书里,仗都不打,主将上来单挑的场面也是很少出现的。

    这边折子悦亲自走上击鼓台,使出浑身力气将鼓敲的震天响,刘继业也紧张地看着自己前进的部队,成败在此一举了。

    那边呢,王昭远还不知道怎么回事…李进提醒他,该击鼓进军了。王昭远只好下令进军。蜀军的鼓角才响起,王昭远人还在阵前正中呢,总不能跑出去吧,硬着头皮往前进。

    两军靠近,汉军刷刷刷地弓弩怒射,前排往前射击,后排向空中抛射。蜀军的弓箭射程短,王昭远见前面密密麻麻来箭,吓得勒马停止,就差掉头就逃了。幸好士兵们顶盾遮挡,逃过一劫。

    待到距离更近,汉军骑兵加速催马,手持马刀冲杀进来。一个冲击,就将蜀军杀得中间空了一片。刘继业见蜀军向两翼溃散,感觉形势大好,跳上战马,命令预备队人马跟上冲杀敌军左翼,并嘱咐留守都统,有紧急情况就请示夫人。

    王昭远命还挺大的,第一轮冲杀中仅伤未死。自比诸葛亮的王昭远怕是只有一计,“三十六计走为上”了。他见周围兵士有空隙了,调转马头就跑。负责主帅安全的卫兵就只好跟着往回。

    本来蜀军就打不过汉军,这下可好,主帅开跑了,蜀军纷纷丢盔弃甲撒欢了跑。

    赵崇韬眼见大事不妙,只能尽力收拢败兵。部将万兴权建议,可先撤往西北方地势高处,整顿兵马,还可再战。可此时的赵崇韬心灰意冷,对万兴权说,“你率领部队速速退往成都吧!这样,如果陛下还想再战,可保存一些实力。我与父王相距甚远,就不该当这大司马,也无颜再回去见皇帝陛下,你走吧。”

    万兴权抱拳向赵崇韬道别,率领约一万人向灌州方向撤退。

    不到半个时辰,刘继业率军杀到,只见赵崇韬平静地坐在地上,身边只有几个护卫。见汉军已到,护卫扔下兵器、双膝跪地、下马投降。

    刘继业的亲兵高吼,“见到节度使大人,还不跪降?!”

    赵崇韬淡定的说,“我乃蜀国大司马、山南节度使…”

    话还没说完,刘继业的亲兵嘲笑,“没见过你这种人,投降还这么有派头…”

    刘继业还是“很有礼貌”的将赵崇韬收押。

    此时,长了“兔子腿”的王昭远已经跑回绵州城。返回住所后,往胡床(折叠椅)上一坐,赶忙命人端上茶水。他又惊又怕,拿茶杯的手都在抖。吨吨吨吨吨,一连灌了数杯茶水,还是浑身跟筛子似的抖个不停。

    指挥汉军冲杀的都指挥使陆甬本来就因为杀文州百姓,多少觉得有点负罪感,想立功赎罪,作战更加玩命。陆甬可不会给王昭远留时间,整顿兵马,守卫绵州城的。

    三刻之后,陆甬率领汉军杀到绵州城下。绵州城门虽然关了,王昭远在家喘着呢,可“没空”组织士兵守城。有军士来禀告,王昭远腿软的站都站不起来,就只会说,“给我顶住,给我顶住!”

    直到又挨过了半个时辰,王昭远躲在家里,只听外面轰隆隆,到处都是人声,好像过了一年似的。终于,外面四散乱跑的军士有一个冲进来,禀告说,“不好了大人,汉军进了绵州城!”

    这下,刚才还站不起来的王昭远好像腿上一下子多了无穷的力量,撒腿就跑到府门口,蹿上马就想向南门逃。结果跑错了方向,朝北门而去…被进来的汉军抓个正着。

    攻下绵州城后,李孝连恳求刘继业,诛杀王昭远。一来,王是他父亲的主要政敌;更主要的是,万一王昭远逃回成都,李孝连担心全家性命不保。

    刘继业正因为上次的事情担心皇帝责怪,可又想到李孝连的归顺确实对自己帮助很大,就找折子悦商量。

    折子悦想了想,说,“可以满足李孝连的要求。王昭远既不是百姓,也不是降将,是个负隅顽抗的死硬份子。他是在逃跑过程中被俘虏的,没有必要优待他。万一真如李孝连所说,那就大错特错了。现在,得想个法子让李孝连觉得你很为难,不过还是卖了他一个人情。”

    刘继业依计行事,直接让李孝连带人去杀王昭远。

    休整仅仅一日后,一心想得破成都首功的刘继业立即收拢部队,带领昌武军主力快速向成都进发。行军在一望无垠的成都平原上,如入无人之境,仅用了一日,就奔袭一百五十里从绵州攻克汉州。此时,距离成都只有一百余里的路了。刘继业下令全军休整一日,全面准备攻城器械,准备一举拿下蜀国都城。

    蜀国武泰军节度使周青,在汉国东路军达到涪州后,得知此路汉军人数众多。对于周青来说,父母妻儿在成都,妾室和儿女在黔州,投降汉军父母妻儿难保;撤回成都,妾室和儿女难保。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周青更多地考虑到自己的前程,派出使者向汉国请降。

    正副主帅邱衡和高怀德给周青回信,接受他的请降,让周青三日后在渝州城下受降。

    中路这边,伊审征非常配合。一见石守信的军队开赴遂州,十多万人被三万多汉军“吓”得立即放弃遂州,退守离成都只有一百二十多里的简州。

    此时,蜀国的都城中,皇帝孟昶刚刚把第十部经书刻完,思来想去,孟昶觉得,看来时间还有一些,刻《孟子》吧!宰相李昊、枢密副使韩保贞都急得在议事厅干等。直到孟昶刻累了,才来到议事厅,问,“两位爱卿,有什么事情直说吧。”

    李昊急切地报告,伊审征退守简州,万兴权退守灌州,周青在渝州意向不明,汉军有一路已经达到汉州离都城只有百余里,汉军另一路达到遂州,离都城还有三百余里,请皇帝陛下速速决断。

    孟昶问,“我们还有多少兵力?”

    韩保贞回复,“都城现有一万兵,听说伊审征还有十多万。”

    孟昶说,“伊审征还有不少兵力啊!”

    韩保贞提议,命令伊审征迅速回撤成都,这样就有近十二万军队。还可动员城中百姓,成都城高粮多,汉军难以久耗,等到汉军撤退再号召两川之民,军民同心收复两川之地。

    李昊表面上不说话,心中冷笑,说的跟真的一样。李昊面有难色地劝说,“陛下,为今之计不如请降啊。”

    孟昶一听,怒视李昊,吓得李昊跪地求饶,表示说,“这也是为陛下着想啊。”

    韩保贞乘机劝李昊,“宰相的儿子都战死沙场(李昊谎报李孝连战死剑阁),此仇不共戴天,当以死拒敌!”

    孟昶让韩保贞给伊审征下达命令,速速撤回都城。李昊心想,看来皇帝是准备据守。

    出了皇宫,李昊觉得,这是自己再博荣华富贵的时候了,派心腹去见伊审征,让他速速回师,乘此机会控制成都、保护家人、挟持皇帝,万万不可回来之后进宫见皇帝。

    次日,蜀国伊审征的部队还在简州,汉国昌武军从汉州向成都进发了。当晚,汉军乔装到了成都南门。李孝连谎称是皇帝陛下调他回来勤王守城。守城军官没接到命令,回复说,我们去请示上官。李孝连让自己带的降兵们用四川话喊话,“十万火急的时候,再不开门,你就是延误军机!这里可是当朝驸马,进了城就禀明皇帝陛下将你斩首。”

    守城门军官被这一吓,命令开城。入城之后,李孝连随即控制守城将官。将官非常识时务,面对架在脖子上的刀,高呼,“我效忠大汉!”李孝连率领降兵引导汉军入城。

    见情况已定,刘继业派一名都统率领三千人随同李孝连一起去保护他的家小;又命令陆甬率领一万人在向导带领下去清理各处残兵;自己和则折子悦率领近二万人杀向蜀国皇宫。

    没想到李孝连还挺敬业的,只派遣心腹、带领部队和汉军一起去宰相府,看看老爷有什么安排,自己则坚决要求,跟刘继业一同去皇宫。

    这一回,刘继业对于李孝连有了重新的认识。之前这个年轻的驸马,拥有剑阁天险还有一万五千守隘士兵却不战而降,刘继业从内心深处看不起李孝连。随后两战,李孝连就像打酱油,跟着混混。直到今日,临阵不慌、骗开城门,方才体现了一个成熟将领的能力。

    战争,正如之前谈到的,信心很重要。这么多年以来,汉蜀打了不少仗,蜀国几乎一次没赢过,信心都打没了。李孝连的想法也有他的道理。能挡住一路汉军有什么用呢?迟早还是不行的,晚降不如早降。今日,面对守城的下级军官,李孝连的信心就回来了。

    另外,当初李孝连得知这个年轻人才是节度使刘继业的时候,有些后悔,投靠这人行不行呢?等到刘继业连败蜀国援军、诛杀陈哲、再败全师雄,李孝连体会到了这个年轻的节度使和他夫人是真的厉害。又听说连他父亲敬佩的乐安郡王也是折子悦射杀的,更觉得跟对了人,全心全意跟着刘继业混了。

    汉军在李孝连的引导下直奔蜀国皇宫,此时的孟昶如一个失落的小孩,正忧伤地躺在花蕊夫人的怀中。花蕊夫人将剥好去核的合江龙眼放入孟昶口中,孟昶抚摸着花蕊夫人的手,两眼泪汪汪地告诉夫人,“蜀军怕是撑不过端午节了!伊审征还有十万大军却按兵不动,怕是另有所图啊。”

    还在忧伤着呢,一名宫人冲进来,孟昶本想发怒,只听宫人扑腾一声跪下禀告,“陛下,大事不好,汉军已杀到宫门口。”

    “啊”一声同时从孟昶和花蕊夫人口中喊出,汉军竟然没有攻城就到皇宫了!!孟昶放声大哭,“我父子在蜀中二十余年,以锦衣玉食养士。到了此时,都城临敌,不能为我向东放一箭!昶虽想坚守,竟然无人为我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