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再现大唐荣耀 » 第一百三十三章 两川既平渡新年 陪儿带女去打猎

第一百三十三章 两川既平渡新年 陪儿带女去打猎

    时值冬月,中原大地多为寒冷,西川的温度还算尚好。刘继业和慕容彦超都希望在正月前结束战斗,好在春节向大汉皇帝恭贺西川叛乱已经完全平定。习惯了在西秦和河西一带作战的昌武军和朔方军,面对冷天并不是很在乎,这比西北的冰天雪地好多了,而早已衣食无忧的蜀军却不太适应。

    朔方军用了四天时间攻破资州,随后昌州请降。刘继业则率领昌武军进抵雅州,猛攻雅州城。占据雅州的吕翰全族都被李孝连斩杀了,誓与雅州共存亡。刘继业的昌武军从东、西、南三面围攻雅州,日夜攻城。这里晚上气温大约四五度,蜀军极不适应,而昌武军个个精神抖擞。

    连攻三日后,蜀军守城力量已经不足,百姓畏惧汉军,又不敢帮着守城。眼见无法再守,吕翰率军从城北面的青衣河突围,顺河而下、向东南撤退。

    刘继业命令一名都统立即带三千骑兵赶往嘉州堵截吕翰的部队。不料吕翰在途中上岸,进入峨眉山区。对地势不熟的刘继业不敢贸然进入山区追击,只得暂时退回雅州。吕翰本想从峨眉山绕出,甩掉汉军的追击,然后退守黎州;可他还不知道,金沙江北的大理国地域已经投靠汉国,撤往黎州是死路一条。

    还未到达黎州,吕翰手下的两员大将私底下商议,吕翰把自己一家害的家破人亡,现在就剩下他光杆司令一个人无所顾忌,我们不能给他陪葬啊!我们都有一家老小呢!

    两人商量已定,乘晚上睡觉时斩杀吕翰,控制了军队。众人皆知大势已去,都表示愿意向朝廷请降,解甲归田。

    到了冬月中旬,两川的叛乱已经基本平定了,所有州县都已归顺。三位大将联名上书,请皇帝陛下放心,两川已平,正在全力追拿匪首全师雄。

    完成了米仓道修建的赵普再一次在年关之际回京复命。赵普表示,虽然完成任务,可是对于大汉攻灭蜀国贡献不大。

    皇帝刘承讯笑道,“造福于民也是大功一件。何况,正是修建米仓道才把蜀军吸引到了东川,刘继业才能从西川快速攻取成都。”皇帝正式解除了张浦兵部左侍郎的职务,让赵普接任,并督促两人尽快交接。

    随后,刘承讯召集内阁会议,布置两川善后事宜。责成左右宰相,并联络中书令,让三人指示吏部,尽快出台方案,将两川的刺史和塞北刺史对调。当然,若契丹族担任塞北刺史的,就暂不调动,可以考虑其他官员。责成左右枢密使,制定两川的驻军方案。责成监察使加强督查,以防官员在调动过程中出现腐败现象。

    公元960年,启元五年正月初一,和往年一样,皇帝大宴群臣。男人们在一起,无非是大臣们恭贺皇帝得两川之地,降服大理、又得西南。再有就是武将们向皇帝请愿,早日挥师南进、一统天下。皇帝赞扬文臣武将为主分忧,并向大家宣布,慕容彦超、石守信和刘继业传来好消息,两川叛乱已平,正在做最后的扫尾。

    宣布了好消息之后,刘承讯笑道,“今日是春节,只谈风月不谈国事。”然后就是歌舞助兴。董羽、王景崇等大将私下偷笑,难得皇帝一改过去的一本正经,开口来了句“只谈风月”。

    皇太后宴请夫人们,唯有平章事范质夫人告假。夫人们的宴席一会就吃完撤宴了,主要节目是聊聊天、谈谈心、相互打探各种八卦消息。

    王章夫人问苏禹夫人,“怎么范夫人今日不来啊?”

    苏禹夫人小声说,“听说范家大公子得了重病,卧床不起啦!”

    “哎呀,听说范大人中年得子不容易,范家大公子还是个才子!他尚未娶亲,想和范大人结亲的人还不少呢。怎么病了?很严重吗?”

    监察使王波夫人虽是个外来的,很快也融入到了这个群体,早已在一边听两位夫人说话。她也来了句,“可不是吗,怪可惜的!”

    王章夫人追问,“什么病啊,这么严重?”

    苏禹夫人和王波夫人都表示不知道,范夫人不肯说。

    这一次宴会,皇后萧淑沂已有近八个月身孕,没有出席,由宫人们陪着在淑宁宫休息。躺着实在无聊了,皇后就让宫人们搀扶着出来转转,看看散养的两只白孔雀。她心中想着,凤凰居于淑宁宫,这下一定是儿子啦,抿嘴偷着乐。

    皇贵妃李沁和贵人钟芳芳则陪着太后。太后人前人后地夸,“这辈子没有女儿,有这两个比女儿还亲的儿媳妇就心满意足了。”

    夫人们都想,皇贵妃和太后是姑侄关系,一直陪着太后,深得太后欢喜倒也正常,可钟贵人就真是个厉害角色啊!才进宫第二年,太后已经把她和皇贵妃一样看待了。

    过了一会儿,太后的老姐妹们就围过来了。李沁和钟芳芳很快也就被年轻的夫人们缠住了。卫国公李洪信的女儿嫁给了晋、汉两朝元老——太保蒲前锡的儿子,因此小蒲夫人和皇贵妃是堂姐妹,关系一直挺好的。小蒲夫人悄悄问皇贵妃,“有没有考虑给皇太子定亲?”

    李沁笑骂,“从陛下一直到承勋,一直没有闲着。总算消停了几年啊…皇儿这才几岁啊?”

    不知远处谁听到了承勋,稍微说了两句,就有夫人来偷偷地问,“胶东…不不不,恕侯现在什么情况?”

    李沁摆摆手,意思是不谈此事。

    还有一些年轻夫人围着钟芳芳,各种旁敲侧击,想打探她是怎么进宫、封成贵人的。各家夫人本以为大汉皇室有“优良传统”,太祖、齐王和恕侯都是一妻并无妾室,当然啦齐王是没来得及,恕侯是各种折腾…皇帝十来年了就三个老婆,还有一个是追封的,弄的各家都没有想过要将女儿、孙女送进宫当贵人、当皇妃。结果突然冒出来一个,也没听说是哪家的大家闺秀,还这么快就博得了太后的欢欣。

    还有人消息更是灵通,问及,“听说贵人家中还有一位亲戚就是徐国公夫人啊?”

    徐国公夫人的位置可是让不少人家惦记很久了!后来不知是谁说徐国公不近女色,大家也就不惦记了。

    七嘴八舌的,一群人很快就把钟芳芳给说晕了。当初做公主的时候哪有这么多人会这么叽叽喳喳围着啊!都是投其所好的…好在李沁知道情况,就像当初解救萧淑沂一样,把钟芳芳拽了出去。钟芳芳借此机会,赶紧溜回熙宁宫躺一会,让宫人留个神,一会唱戏了再叫她。

    午宴过后,下午是看戏。太后还专门要求再看一遍《天缘记》。钟芳芳文字功底好,对太后和皇贵妃说,“天缘只一次,当属母后独有。难不准后世跟着翻唱,陛下追着一只神仙变的白兔找到了母后,不如改成《白兔记》吧!”

    太后心想也对,别弄得天下皆知,于是说,“芳芳此言有理。天缘只一次,以后就改名《白兔记》。”

    大年初二,皇帝带着皇太子刘继榶去打猎,这也是皇太子第一次出来打猎,长公主刘继樰也跟着来凑热闹了。并没有搞个隆重的打猎比赛,只是刘承讯之前答应儿子的请求,找个时间带着长子和长女一起出来转转。

    十岁的女儿,九岁的儿子都已经学习过了骑马,也能骑着马。不过毕竟年纪还小,在打猎场上会有突然事件。考虑到儿女的安全,长公主坐在车上,皇太子更是嘟着嘴骑在一匹吐谷浑进贡的优质矮马上,很是不满。

    到了猎场,先练练胆量,放出了人工饲养的小山羊,用一根两米长的绳子拴在一株灌木上。承讯亲自将一柄短弓交给了儿子,告诉儿子,“这只羊只能在十二米的圆周内跑动。现在试试你的箭术吧!看一看你有没有能力在百步之内射杀它。”

    刘继榶接过弓箭,这是他第一次面对射击的物体不是靶子而是鲜活的生命。其实人工养的羊并不怕人,不会惊慌失措的乱跑,只是低头吃干草,偶尔走两步,射中它并不比射中靶心要难。刘继榶开弓欲射,却迟迟不放箭。刘继樰在一边急的连吼,“弟弟!勇敢点,射死它。”

    刘继榶回头看看姐姐,又重新瞄准,姐姐还在那里鼓劲,“弟弟,快、狠、准!乱世之中,强者,我为刀俎,人为鱼肉;弱者,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一个十岁的小姑娘说出了这么有哲理的话,承讯看着长女,这三年来一直有的遗憾啊,她要是儿子该多好。

    刘继榶在姐姐的鼓动下终于开弓了。射术倒是不错,嗖的一声,深深地射中山羊的前腿中上方。“咩……”羊应声一跳倒地,然后倒在地上挣扎。

    刘继樰跳起来夸赞,“弟弟真是太棒了!”刘继榶却有些怅然若失。承讯走到儿子面前,拍拍儿子的肩膀,说,“好样的,姐姐说的对,要快、狠、准!”

    刘继榶回了回神,似乎更有信心了,问父亲,“那我是不是可以去打猎了?”

    承讯笑道,“还得学骑射呢!总不能自己跑到鹿群旁边放冷箭吧!”

    本来,承讯想自己教儿子简单的骑射,后来又一想,不能横插一杠子。加上长公主在一旁蹦蹦跳跳的要求父皇带她去打猎,最后还是把儿子交给了阮虎,自己则带上女儿去跑两圈。

    长公主坐在皇帝的马前,一手拿弓,一手拿箭,大叫一声,“走咯!”还不忘鼓励一下弟弟,“继榶,等我们回来时,你要能在马上射中目标了哦。”

    刘继榶颇有信心地回答,“放心吧,一定学会。”

    在丁忠汉的保护下,承讯带着女儿奔向猎场,追逐鹿群找寻目标。承讯一手握着女儿的手稳住弓,一手拉着女儿的手一起搭箭拉弦。嗖,然后又从背后箭匣中取出弓箭,再次开弓。长公主不住的欢呼,猎物都被惊跑了不少…虽然加个女儿,射箭的准头降低了,还是有些收获的,关键是开心才是最重要的。

    为了不至于太尴尬,承讯让丁忠汉也射十箭,果真十箭全部射中猎物,公主又大呼,“幸亏父皇只给丁护卫发了十支箭,不然小鹿们可就惨了。”

    有说有笑的在树林中骑射了三个时辰,正午的太阳已经略微西偏了,承讯带上猎物去和儿子一起吃饭。走着走着,霎那间,承讯对眼前的景色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十几年前,同样是在猎场,或许就在附近,刘承讯对慕容雪说,“让我们共享人世繁华”,可留下来享受人世繁华的就只有自己。一滴泪水滑过眼角,女儿似乎察觉到了什么,转身看着父亲,用手轻轻地擦去父亲脸上的泪水。刘承讯冲着女儿笑笑,他现在的樰儿甜甜地看着父亲,善解人意却没有多言。

    回到出发地,儿子刘继榶开心的奔来报告,“我已经能够骑射了!”这小子也不觉得饿,急着展示才艺,一把牵来小马骑上,疾驰而过。只听“嗖”的一声,然后是“砰”的一声,箭结结实实射在大约八十步左右的树干上。

    承讯猛夸,“果真是名师出高徒!走,我们先烤肉吃,下午就去猎场。”

    护卫们架起烤架,烤上了鹿肉和羊。烤好后,刘承讯用刀割下鹿肉分给两个孩子。烤的时候兴奋万分,吃的时候就兴致全无了。一口下去,除了淡淡的盐味,还有就是膻味。

    别看阮虎平时很是粗犷,居然还给皇太子和公主带了些糕点。岂知刘继樰看到糕点,摆手一推,“父皇能吃我们也能吃!”

    这一说,搞的本想换糕点的刘继榶也没好意思接。两人硬着头皮把一大块鹿肉啃完了。本来想再吃糕点的皇太子,听到姐姐大吼一声,“再来一块鹿肉!”简直欲哭无泪。刘继榶只好又跟着啃了一块小的鹿排,才开始吃糕点。

    吃过了饭,下午继续行猎。刘继榶也骑上了马,这一次刘继樰依然坐在承讯的马上,不过他们不打猎了。皇帝和公主远远望着皇太子骑马追逐鹿群,开弓射箭,整整忙活了两个时辰。夕阳西下,刘继榶从远处,有点垂头丧气的回来了。一问情况,漫射了五箭匣的箭,才打到两只鹿,而且还不是直接射杀。是射伤了,阮虎帮着赶鹿,才补射命中。

    阮虎和丁忠汉都来安慰皇太子,“骑射哪有这么好学呢!第一天疾驰而过就射中静止的树干已经算不错的啦!”

    承讯也安慰儿子,“大汉的两位神射手都是练了数年才有今日的成就。父皇也练了五年的骑射。你才几岁呢!很不错了!”

    这时刘继榶的心情才好了一些。见天色不早,虽然两个孩子都恋恋不舍,承讯还是说道,“再不回去,你们的母亲要担心了!”于是一行人返回皇宫。

    晚上,承讯在秀宁宫都快入睡了,二公主刘继榕非拉着宫人带路找父皇。承讯问,“朕的小公主,怎么啦?”

    原来,刘继榕本觉得猎杀动物挺残忍,因此不想去。谁知姐姐回来以后煞是炫耀了一番,让她颇有些后悔!她羡慕不已,闹了一阵,来找父皇要求下次打猎一定要带上她。承讯搂着小女儿安慰道,“下次你就是不去,父皇也把你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