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再现大唐荣耀 » 第一百四十六章 首领降汉获优待 人生必须会失败

第一百四十六章 首领降汉获优待 人生必须会失败

    两位首领进了凉州城,被没收了武器。齐藏珍将两人带进城。到了凉州大堂,两人向齐藏珍下跪认错。两位首领表示,他们本是真心要为大汉皇帝征讨河西的,根本不知道大统领想要刺杀皇帝陛下。可上了贼船没有办法,只好跟着。后来想想,再这样跟下去是一错再错。故这次趁大统领不备,带领部族将士归顺大汉。希望大汉、将军能收留他们,给他们部族一条生路。

    第一次西征时,齐藏珍虽然没来,也知道皇帝陛下差点在河西出事。看着这两人,他们到底是来归顺的,还是来诈降的呢?

    齐藏珍问,“你们说的大统领现在哪里?”

    两人如实禀告。“昨日半夜,我们往凉州来,大统领应该是往甘州去了。”两人把汉军兵临银州后,党项人部队的行踪一五一十禀告给齐藏珍。

    齐藏珍心想,倒是和白天收到的石守信派来的军校说的差不多,那事情可能不假,先这样吧。于是派人将两个首领安排住下,天明再说。

    次日早晨,天气晴朗。齐藏珍带领人马、带上两个统领,再登凉州城。往下一看,大概有一千多点骑兵,样子都很疲惫。齐藏珍命令这一千余人放下武器,然后打开城门,把他们放了进来。首先把这一干人等的大小首领请进了凉州城大牢,剩下的找个空地集体看管起来,又命人找些吃的来。这帮党项人一见食物,个个如狼似虎,很快将“牢饭”一扫而空。两个首领尴尬地表示,大家都两天多没吃饭了。

    齐藏珍这才注意到两个首领因为跟自己在一起,没好去一起吃,但也都看着饭菜跃跃欲试,肚子还隐约听到咕咕叫。他想,难怪来投降,简直一群讨饭的嘛!又命令守卫,给这一千来人每日按时提供两餐,但是不许走动喧哗,否则格杀勿论。

    两个首领连忙强调,他们是真心归顺,绝不是诈降。还嘱咐部族之人,在牢中的就安心待着,被集中看押的也不许乱走动喧哗,首领会看顾大家。但是不听号令的,死了活该。

    齐藏珍请他二人吃饭。到此地步,两人已略微心安了一些。席间,齐藏珍告诉他们,“我接受你们的归顺。不过呢,河西的事情比较复杂,你们也是知道的。我还要向大汉皇帝陛下请旨。你们就先暂住凉州。”

    正在吃着,有禁军侍卫来报,“石守信大人率军到了凉州城下。”齐藏珍让两人继续用餐,自己带人去见石守信。

    打开城门,石守信及几个守义军将领带着二十来个护卫到了。齐藏珍立即告知石守信,“节度使大人您追击的党项人有一部分来凉州城投降了。他们的两个首领正在用饭。”石守信立即表示要去见见他们。

    两位首领正在吃着呢,齐藏珍带着石守信进来了。石守信看着两人,突然吼了句“野利喜恒”。野利部首领说了句“哎”,石守信盯着他问,“你就是野利喜恒?”

    齐藏珍在一旁看着,不明就理;黑漠部首领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野利部首领单膝跪地,“罪臣野利喜恒拜见将军,将军莫非来自兰州?”

    石守信告诉齐藏珍,“就是野利喜恒派人到兰州,表示希望归顺大汉,并告知银州的兵马详情。”

    在一旁的黑漠部首领心想,难怪野利喜恒一路劝自己早做打算,原来他早已打算降汉了。

    齐藏珍听石守信这么一说倒是更放心了。

    石守信又问:“其他党项部落还有多少,去哪里了?”

    两人如实禀告。石守信和齐藏珍相视一笑。石守信命令一名都指挥使及两名都统立即率领一万骑兵向甘州方向追击党项残部。然后,安抚了两人几句,请他们继续用餐,齐石二人则继续处理政事去了。

    齐藏珍问,“大人,你看要不要告诉他们皇帝无恙的事情?还有现在甘州的情况。”

    石守信想了想,说,“暂时不要告诉他们甘州已经被大汉攻克。可以告诉他们大汉皇帝洪福齐天,让他们安心待着,别又生事端。”齐藏珍点点头。

    石守信又跟齐藏珍说,“既然你处无事,那我立即赶回兰州了。刚刚接受银州的投降,也怕楼兰人有变。”两人拜别。

    齐藏珍返回两名首领处,告诉他们,“我准备将看押起来的党项部族先安置在城外八九里某处,和之前安置的党项部落会合,让他们家人团聚。但是你俩得留在凉州。”

    两位首领表示,部族之人回家团聚就好,他们愿意接受。

    齐藏珍又问,“那两位首领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两人再次恳请齐藏珍帮他们说说好话,自己两人性命也就算了,只请求大汉皇帝陛下给党项部落一条生路。

    齐藏珍面无表情的告诉两人,“算了,我也不难为你们了!告诉你们吧,大汉皇帝洪福齐天你们的大统领枉费心机。现在他还执迷不悟,只有死路一条。”

    党项人首领虽然会说汉语,可是文绉绉的话就不明白了,根本没听懂“洪福齐天”是什么意思。见二人面色凝重,没有半点喜色,齐藏珍还以为两人做贼心虚呢!旁边的都统接了一句,“大将军,他们是不是听不懂洪福齐天是什么意思啊?”

    齐藏珍问两人,“你们知道洪福齐天是什么意思吗?”

    野利喜恒煞有见地表示听懂了啊,并高呼,“大汉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齐藏珍明白了,这就是两个棒槌啊!于是直白地说,“当年你们刺杀大汉皇帝失败了。皇帝陛下洪福齐天,没事呢!”

    两个首领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两年多来,党项人背负着弑杀大汉皇帝的压力,李彝景到死都不知道,他根本没有杀成皇帝。

    齐藏珍又安抚了两人一下,“大汉皇帝有草原一样宽广的胸怀,所以你们的部落就好好的在这里放牧吧!既然你们迷途知返,他不会为难你们的。”

    又过了一日,汉军将一千多名党项降军全召集起来,让他们带上一天的干粮,准备步行出发,马匹由凉州汉军暂管。有些党项人忐忑不安,嘟哝说,走去哪里啊?两位首领训斥道,“有吃有喝,命也保住了,还能回去与家人团聚,你想什么呢!”听到这话,党项人就吃下了定心丸,安心出发了。

    此时,牦牛城的莫罗而多可汗并没有刘承讯一般的淡定。尤其是汉朝派来了楼兰被俘的大臣,以汉朝皇帝给河西王下命令的口气,让他到甘州觐见大汉皇帝。可汗怒问,“凭什么让我去见他?他想见我,让他来牦牛城。”

    大臣向可汗禀报,汉朝给了二十天的时间。如果二十天之后,可汗不到甘州,每隔三天杀一名公主。杀完公主杀王子,杀完王子杀可孙。

    莫罗而多可汗大怒,气急攻心,晕了过去。等到将军们叫醒可汗,莫罗而多大吼说,“气死我了!立即带兵杀回甘州!”

    众将苦劝。“现在返回,别说中了汉军之计,拿不拿的下甘州,冻都冻死了。”

    莫罗而多开始后悔把大赞普一家人全杀了,不然还能跟汉军讨价还价、换回家人,或者拖延时日。有将军问,“能不能拿吐谷浑人换?”

    就有人说,“汉军换吐谷浑人有什么用?”

    又有人想到,可以请海东的吐谷浑人出面,请汉朝皇帝以可孙,王子和公主换吐谷浑人,一个换一千、三千,……,一万也行。

    当然,反对之声也高。反对的将领表示,海东的吐谷浑未必知道我们的困境。现在去告诉他们,就等于暴露了。

    想到老婆和孩子都落入敌手,无计可施的莫罗而多一下子病倒了。

    莫罗而多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年仅二十五岁,就纵横河西无对手了。作为四王子,十六岁时被可汗派去镇守凉州。去了不到半年,权臣浑邪王后悔不已。浑邪王没想到一个十六岁的年轻人能迅速掌控凉州的各个部族。随后几年,莫罗而多在凉州、兰州和银州等地吊打吐谷浑人,令河西各部闻风丧胆,被可汗封为勇冠王。顾名思义,勇冠三军!

    浑邪王执意率领大军进攻党项人的定难军,反而被汉军打得大败,汉军从而攻入了河西。当时的勇冠王莫罗而多信心十足,在凉州整顿兵马,要与汉军一决高下。可莫罗而多没想到,仗还没开打,可恨的大哥格罗斯竟然怂恿父汗向汉朝求和了。接下来,汉军退出了河西,在中卫建城,勇冠王莫罗而多又迅速把吐谷浑人打回了原形。在河西,吐谷浑人的势力就剩下了一座兰州城。

    老可汗病逝,传位于格罗斯,勇冠王莫罗而多显然不服,立即起兵造反。吐谷浑大赞普听说楼兰人打了起来,信心满满。一边命令兰州的军队进攻楼兰人,一边亲率大军从牦牛城出发,意图直取东楼兰都城甘州。

    吐谷浑人的消息严重滞后,加上莫罗而多打仗太猛了,吐谷浑大赞普还没到甘州,支持格罗斯可汗的部族就被打趴了。甘州换了可汗,内战迅速结束。

    莫罗而多知道吐谷浑人欲取甘州,卖了个破绽,让吐谷浑军长驱直入。自己则选择了一个完美的地点伏击,斩杀大赞普,并且一路反扑,直到攻破牦牛城。

    莫罗而多如此完美的二十五年人生,他什么都学会了。坚毅、勇敢、自信、武艺过人;他还是一个长情的男人,忠于伴侣,亲爱子女。当然,对待敌人,他也凶残无情。他唯一没有学会的是失败。

    在他的词典里没有“失败”这两个字。学会失败和隐忍是人生必不可少的经历。一个只能接受成功的人背负的压力最终将会把他压垮,因为没有人会永远成功。不懂得失败,莫罗而多更不会隐忍。此时,进退两难的莫罗而多终于抑郁成疾。

    而早早学会隐忍和委曲求全的刘承讯已经准备在甘州打持久战了。打不赢莫罗而多,也要想办法把他耗死。楼兰部落中本来支持格罗斯的一些人向汉朝皇帝报告,莫罗而多此人脾气暴躁,比较容易冲动。张浦心想,不知道第一个楼兰大臣去了有没有用,那就再刺激他一下吧!趁着大雪封山之前,又找来可孙娘家的仆人,写了一封楼兰语的书信往牦牛城送。

    可汗一病不起,占领牦牛城的楼兰军队只好暂时守在这里,保持高度警戒以防止汉军和吐谷浑军来偷袭。最苦的就是牦牛城的吐谷浑人了,本来生活就比较艰苦,现在还要养活二万楼兰军队白吃白喝。

    而吐谷浑到甘州的使者日夜兼程,绕了一大圈,又从甘州返回海东。即便天气寒冷,慕容辉念念不忘收复牦牛城,解救牦牛城的吐谷浑百姓。慕容辉到处招兵买马,可海东人口稀少,折腾了两月,也就凑了两万多人。慕容辉又派人去向吐蕃借兵,可一来吐蕃和吐谷浑关系一般,二来吐蕃也在内乱,根本没兵可借。就这点兵马,打不过楼兰人啊。

    有些一蹶不振的慕容辉收到了好消息。大汉皇帝几乎在楼兰攻破牦牛城的同时攻破了甘州城,而且伏击并诛杀了大量从牦牛城返回甘州城的楼兰军。估算一下,牦牛城大致还有两万左右的楼兰军。现在,因为即将大雪封山,皇帝陛下决定明年开春派兵大举进攻牦牛城,请宰相做好准备以策应。大汉皇帝还让使者给宰相送来了两名被俘的楼兰大臣,还有一个莫罗而多的儿子。

    压抑很久的慕容辉嚎啕大哭。他以为天神和大汉都已经抛弃吐谷浑人了,不想大汉皇帝一直在河西征战。楼兰人也没有讨到什么便宜,只是在困守牦牛城而已。慕容辉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没有什么能比皇帝陛下送来的礼物,更能解他心头之恨的了。

    慕容辉和莫罗而多打了七八年交道了,互相很了解对方。慕容辉认为,莫罗而多为人不留余地,不可能让吐谷浑王室活着离开牦牛城,怎耐当时储君不听。慕容辉虽然逃了出来,可也只剩下十几个亲信。

    几十天来,慕容辉一直盼望楼兰可汗派人来勒索甚至让他投降,毕竟,牦牛城和海东只有不到一百五十里地,骑马两天,甚至一天就能到了。如是莫罗而多派人来了,还能说明至少储君有可能活着。可是楼兰人根本没有来。储君怕是凶多吉少。他想,大汉皇帝真了解盟友最需要什么,把楼兰人当礼物送给多年的盟友,急我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