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再现大唐荣耀 » 第一百五十二章 河西关系乱中理 汉武功业触手及

第一百五十二章 河西关系乱中理 汉武功业触手及

    岁末年关,准备在甘州过年的刘承讯等来了归义军的使者。在甘州皇宫,刘承讯别出心裁的让张浦领衔、将军们站一排,楼兰首领们站一排。

    使者上殿后,刘承讯质问,“朕应归义军之求,不远万里从汴京来到甘州,所到之处各部族顺天应命,归顺大汉。曹元忠为何迟迟不肯来见朕?归义军送给朕的两州户籍是干什么的?!”

    使者双膝跪地,战战兢兢地高呼吾皇万岁,然后语不成句地向皇帝解释。这使者翻来覆去,唠唠叨叨,说了半天,大家总算听明白了他的意思。

    他说,归义军节度使曹元忠大人忠诚于陛下,接到圣旨后,一是归义军害怕是东楼兰的阴谋,不敢往甘州来;二是西楼兰正在攻打沙州,归义军疲于应付。曹大人早早就派出使者去汴京给陛下恭贺新年了。知道陛下可能身在甘州,又命我前来。

    刘承讯一脸正色地对使者说,“归义军的瓜沙二州是大汉的领土,西楼兰胆敢入侵,就是与大汉为敌。朕在甘州有数十万骑兵,随时可以出嘉峪关拱卫大汉国土。”

    使者却拐弯抹角,表示不敢劳驾王师。归义军与西楼兰军正在相持,西楼兰已有撤兵的迹象。等到自己回去之后,一定告知节度使大人,皇帝陛下就在甘州,让节度使亲赴甘州拜见陛下。

    刘承讯沉默地看着使者,楼兰两位首领跳出来说,“陛下,无需劳烦大汉将军们出征,我二人可领本部族人马前去救援。如果陛下不放心,还有嘉峪关守军五万,共计十万大军,救援瓜州绰绰有余!”

    皇帝刘承讯心想,这两个楼兰首领还真能胡扯。两个部族加上嘉峪关守军充其量一万余人,说有十万。既然如此,那就再试探一下吧!于是,刘承讯问归义军使者,“来使意下如何?”

    使者一脸快哭了的表情,连忙说,“不用不用!如此一来、劳民伤财、又是何必!请陛下放心,曹大人一心向着大汉!一定会来拜见您的!”闹了个不欢而散。

    使者走后,朔方军指挥使慕容琪和楼兰首领都请命出征,请皇帝同意武力攻打归义军。张浦则向皇帝禀明从凉州返回的禁军带来了第二批粮草。刘承讯手中有粮心不慌,起身说道,“唐诗云’春风不度玉门关’,朕要让大汉的春风吹尽嘉峪关外!”

    退朝后,一位楼兰首领问张浦,“陛下所言何意?”

    张浦告诉首领,先安稳过个新年,陛下决定在明年开春全取瓜沙两地。

    西祁部首领大笑,“近来我的汉语越发长进了,张大人解释的跟我理解的一样。”

    见过使者,刘承讯返回内宫,钟芳芳在忙着安排新年活动。这方面钟芳芳的能力显然不如李沁,就剩几天要过年了,各方面的事情都没有协调好。好在皇帝把活都交给臣子了,自己没啥事,就带着钟芳芳一起忙活,协调歌舞等助兴活动。承讯告诉大家,到时候不要拘束,各种活动不求好只要热闹就行了。

    大年二十九,刘承讯决定了,待冰雪一消融就兵发沙州和瓜州。此时,礼部员外郎带着皇后的书信和西楼兰的使臣来到了甘州。

    西楼兰的使臣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语,向大汉皇帝陛下自我介绍,他姓陈。刘承讯问,“你是汉人?”

    使臣恭敬的告诉皇帝,西楼兰一半以上人口都是汉人。此话着实让刘承讯困惑了,西楼兰不是楼兰人建立的国家?

    使臣一一向皇帝道来。大唐安史之乱后,高昌国逐步脱离了大唐的统治,不过仍一直对大唐称臣。

    刘承讯问,“高昌是否就是大唐的西域都护府?”

    陈向庭回答,“陛下所言甚是。”然后继续介绍高昌国的变迁。到了唐末,高昌归属归义军,大批楼兰人从塞北向高昌迁徙。刘承讯知道,那时楼兰人被更北的一个国家还有契丹双重打击,不得不向南迁移。

    起初,拥有整个河西走廊的归义军联合吐谷浑人抵抗楼兰人,导致楼兰人在河西乃至高昌都没有什么作为。唐朝灭亡之后,归义军选择了和忠于大唐的晋王李克用联合,与朱氏梁朝交恶。梁朝数次讨伐归义军,加之归义军因为继承人的问题发生了内讧,楼兰人乘机夺取了高昌之地。此时,河西的大片土地也都被楼兰占领了。

    进入高昌的楼兰人选择了一种温和的民族共存模式,并没有奴役原来高昌国土地上的汉人和其他民族。楼兰人在原来唐朝西域都护府的土地上建立了一个以楼兰人为主导,多民族共存的国家,汉人的数量比楼兰人还多。

    陈向庭向皇帝禀告,陈氏一直为伊州刺使,以保境安民为己任守卫伊州,州里百姓大部分都是汉人,还有少部分楼兰、鲜卑和匈奴等族人。

    陈向庭还说,西楼兰是归义军和中原的叫法,国家其实还叫高昌国,国王称为阿斯兰汉,意思就是狮子王。听起来很猛很强大,实则实力很一般。面对塞北契丹国咄咄逼人的西侵,进入高昌的楼兰人选择与汉人联合、多民族共荣。即便如此,狮子王的军队被草原新的王者打得一败涂地,阿斯兰汉多次向耶律阿保机和耶律德光祈求和平,祈求向契丹国俯首称臣。

    听到这里,刘承讯明白了,西楼兰是向辽国纳贡称臣的。

    陈向庭继续介绍说,耶律阿保机和耶律德光占领荒漠和草原占到了手软。尤其是耶律德光,他觉得不远数千里打高昌劳民伤财,还是中原好,懒得再往西了,就接受了阿斯兰汉的纳贡称臣。后来,大汉攻灭了契丹国,西楼兰就自得其乐,一边和归义军搞好关系,一边抵御西边的黑汗汗国。

    刘承讯问陈向庭,“你们西楼兰和归义军关系很好?”

    陈向庭回答,“不敢说有多好,至少从未有过纷争。”

    刘承讯质问陈向庭,“可是朕听归义军说,西楼兰正在进攻归义军?”

    陈向庭大呼冤枉。“怎么可能?!沙州的西面是高昌的沙漠,北面就是我陈氏家世代镇守的伊州(今哈密市)。大家都是汉人,在这民族交杂的地方,双方互有好感,怎么会交战?而且,我此行的目的是代表阿斯兰汉向大汉皇帝表达向您称臣、愿意成为大汉属国的强烈愿望。”

    刘承讯平静地问陈向庭,“怎么,你们阿斯兰汉自由了这么久了,没有到汴京感谢朕攻灭契丹,十几年后想通了,跑来向朕称臣?”

    陈向庭恭敬的向皇帝表示,自然还有一事相求。什么事情呢?黑汗汗国正在攻打西楼兰,阿斯兰汉恳请大汉出兵援救。

    这下,归义军的谎言被完完全全的戳穿了。西楼兰被邻国打得都向中原皇帝求救了,还请大汉军队去西楼兰,怎么可能此时入侵归义军呢?!

    刘承讯心想,陈向庭你出使大汉,你们的阿斯兰汉向我称臣,还求我出兵,什么礼物都不带的吗?就凭大家都是汉人?这几千年的缘分有这么好使嘛?

    沉默了一会,刘承讯想起来还有信,于是打开了萧淑沂的来信。信中,萧淑沂详述了她和李沁对讯哥的相思之苦,儿子和女儿们都好,太后身体也挺好。唯有宰相苏禹病的很厉害,已经数月不能上朝了。萧淑沂还在信里向皇帝禀告了西楼兰的情况。

    十多年的夫妻了,刘承讯对皇后非常了解。萧淑沂其实挺贪的…不过,作为契丹大贵族之女、皇后,她从来没有被钱所困扰过,因此不屑于贪财,可是有好东西、她却一定要独占。比如贡品丝绸,她觉得无所谓,所以李沁分多少就多少。不过白色各种宝石雕刻,她全要了,谁想分?一个都别想!李沁也别想!当然,李沁也明白皇后的性格,李沁对这个无所谓,也不和皇后争,算是两人之间的一种妥协。

    再比如攻灭蜀国时,刘继业把蜀国的宝物全送来了。说好了皇后先选五样,萧淑沂把五块白色宝石雕刻全拿走,等到上了黄金板,发现是件无价之宝时立即又要。可是已选中的却一样也舍不得拿出来。萧淑沂愣是让钟芳芳用一个指标把她看好的东西全拿回去,还说把母昭裔送的画转赠钟芳芳。结果回去之后又后悔,随便找了个贡品糊弄。钟芳芳那时候急切盼着算是讨好皇后,自然也就算了。

    信的最后,果然如承讯所料,皇后告知皇帝,高昌王送来了十块价值连城的和田宝玉,每一块都不亚于当年钟贵人送您的那块玉。当然还有其他玉石雕刻总共五十件。刘承讯心想,淑沂啊,原来你还惦记着芳芳送我的那块双鲤玉佩啊!这下子满足了是吧,还“每一块都不亚于那块玉”呢,比方打的真好!

    刘承讯看懂了皇后的潜台词,告知陈向庭,现在天气寒冷,等到二月(注:农历二月一般相当于现代的三月或四月)气温达到零度以上就立即出兵。天寒地冻,刘承讯留陈向庭过完春节再走,陈向庭感激万分。不过他直言,出使这么久了,思乡心切,见到大汉皇帝也好回去复命了。他再次恳请皇帝出份官文,让他从嘉峪关返回。刘承讯同意了,命令王彦升操办此事,由他出具一份官文,让嘉峪关的守军放行。

    送走了西楼兰的使者,皇帝召见张浦详谈大汉下一步战略变化。刘承讯告知张浦,未来的敌人不是西楼兰,更有可能是归义军,请张浦有时间想想留守甘州的计划。

    张浦问,“陛下决定亲征归义军?”

    刘承讯告诉张浦,“高昌王,也叫狮子王,已经向朕称臣了,高昌国请朕去,朕要不去转转岂不让人笑话。”

    刘承讯心想,中华名言“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果真一点不假。早起步十来年,各方势力都没有形成。趁着辽国最弱的时候把它打掉了,其他的事情真是水到渠成。刘承讯突然想到了一点,问张浦,“爱卿,汉武功业、朕是不是已经做成了啊?”

    张浦思索了片刻,赞扬皇帝,“汉武帝穷其一生的追求,陛下半年之间就实现了,他只能遥望您的项背了。”

    刘承讯微微一笑,“张卿啊,这样说有点过了!汉武帝一生的追求,是打通河西走廊,并捍卫这片领土。朕打到这里也用了十数载。现在只是看起来形势大好,能不能守的住,后面的路还很长。”

    刘承讯的意思是,汉武帝为打通河西走廊做了大量前期的准备,而刘承讯这十几年来所做的一切,与辽征战、伐唐、灭蜀,所有的努力,当然也是征战河西的铺垫。何况,这已是第二次来河西了。怎么能说仅用半年就实现了汉武功绩,将昔日的天之骄子抛在身后呢?

    钟芳芳入乡随俗地给两人送来了热奶茶,然后静静地坐在刘承讯的身边。刘承讯又对张浦说,“人贵有自知之明。汉武帝从未踏上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土地,而朕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就差点把生命留在了这里。汉武帝运气不好,当然’一只鞋’运气更不好。”

    “一只鞋?”旁边的钟芳芳忍不住掩嘴一笑,刘承讯也淡淡一笑,“昔日的伙伴被我留在了大漠。正是他教我如何记住匈奴单于名字的谐音。汉武帝遇到了鼎盛时期的匈奴,硬生生的夺过了河西走廊,把匈奴打得由盛而衰,朕的运气很好,没有遇到耶律德光。”

    张浦认真的说道,“陛下如果和耶律德光遇到,那就是一场龙虎斗了。”

    刘承讯点点头,“时机真的很重要!皇后常对朕说,契丹如何如何厉害,意在赞扬朕厉害;再看河西各部都对昔日契丹畏惧如虎,朕也曾觉得飘飘然啊。但其实一切都是时也!”

    张浦想,皇帝真是过谦,事实如此,陛下确实厉害啊。

    刘承讯查过后唐和契丹的史书。萧淑沂敬仰的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曾有入侵中原的打算。携征战塞北大漠全胜之势,不到一万契丹骑兵击垮二十多万楼兰骑兵,成竹在胸的辽太祖刚迈出挺进中原的第一步,以数万骑兵对阵李存勖的五千人,结果就惨败。辽太祖之后就再也没有入主中原的想法。耶律德光的成就,一是他确实厉害,二是他没遇到李存勖这么厉害的对手。

    想到这,刘承讯颇有感触地说,“朕的成就固然有自己的因素,更重要的还是没有遇到耶律德光这么厉害的对手啊。”

    钟芳芳在一边说道,“陛下凡事常自醒,实乃圣明之君。”

    刘承讯说,“朕不喜佛教,却记得神秀大师的名言,’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常扶拭,莫使惹尘埃。’”

    钟芳芳甜甜的说,“陛下的悟性不够啊。”

    张浦对佛教更无研究,没有插话。

    刘承讯又道,“朕非佛祖,也非圣贤,当如芳芳所说,常自醒。心中无物,纯粹的境界之说,于君于臣于国于民毫无意义,朕的悟性不够,留给仙人和高僧吧。”

    刘承讯告诉张浦,“爱卿,你是朕的心腹,也当像芳芳,记得要在朕面前说真话啊。”

    被皇帝委婉的批评了,张浦连忙表示,臣当鞠躬尽粹,辅佐陛下全汉武之功,成汉宣之业。

    这才是实话。刚打到甘州,瓜州和沙州还没有实际控制、只是名义上的归顺,离汉朝和唐朝所建立的西域都护府尚差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呢,现在还是在望着别人的项背。刘承讯激励张浦并自勉,“你我君臣任重道远,自己能解决的,最好不要留给后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