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再现大唐荣耀 » 第一百七十一章 分化瓦解平楚唐 荆南内斗再登场

第一百七十一章 分化瓦解平楚唐 荆南内斗再登场

    十月二十四日,慧妃钟芳芳在熙宁宫为刘承讯生下了四子,刘承讯为儿子取名刘继榛。

    随着河西走廊的全线打通,以及与黑汗汗国、高昌国三国城下之盟的签订,陆上贸易已经全线贯通。管理塞北事务的中书府已经开始回迁汴京,中书令萧干、平章事萧括已经到内阁报到,开始在汴京工作了。

    徐国公夫人钟云娘为董平生下一子。百日之庆,董平欢天喜地的宴请武宁军将士和扬州、和州等地官员。钟芳芳写信向钟云娘道贺,同时告知好消息,她被册封为慧妃,也生了个儿子了,皇帝给取名刘继榛。

    钟云娘回信道喜,还告诉钟芳芳,夫君千好万好,就一点不好:对军国大事守口如瓶。前些时日听说江南欲伐我大汉,形势一度很危急,不知道什么情况。

    钟芳芳回信告诉钟云娘自己随着皇帝一路征战所见所闻。没想到自己能到了比中卫城还要远离中原的河西。在遥远的河西,自己彻底明白了,缘何江南各国都怕中原。楼兰、党项、吐谷浑,各色各样的胡人,在那里与大汉硬碰硬的较量。都是虎狼之邦!在那里,自己才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血与火的征战。而这些虎狼之邦都是陛下的手下败将。江南各部诚然不足为惧。

    写到这里,钟芳芳很有趣的把“部”字又划去了,改成了“国”。还补了一笔调侃自己,自己在河西呆久了,全是部族,都快分不清国家与部族的概念了。信中最后一句给钟云娘打气,写了八个字:云娘淡定,大汉无忧。

    钟云娘当然不是害怕江南唐国会把汉国怎么样,她一心想着的是大汉何时能攻灭江南。武宁军节度使一家都在摩拳擦掌,都盼着皇帝尽快攻打江南,准备大干一场。董平知道夫人家和江南李氏有血海深仇,一心想着给夫人出气。钟云娘两个改姓董的儿子才知道,母亲一直瞒着他们,原来母亲也是江南大将之女,家族惨遭李氏灭门,也是义愤填膺。武宁军大批往泰州调,钟云娘的大儿子自动请缨,跟着去了泰州。

    大儿子原来是想学文的,听说了母亲的血海深仇,毅然弃文从武。钟云娘一边高兴,一边又心有余悸,不舍得大儿子随军出征,希望他跟着徐国公、节度使董平在一起,这样才安全。不料大儿子,毅然向父亲请战,豪言,“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大儿子豪情壮志,董平一拍桌子,夸赞儿子有志气,同意了儿子的请求。

    夫君很贴心,可是真要是下决定,钟云娘也是不敢反对的。大儿子走了之后,董平安慰钟云娘,“你也别过于担心,可能没你希望的那样,大汉和江南可能一时半会打不起来。”

    钟云娘又不甘心的问夫君,为何?董平笑笑对她说,“别问为何。凭借我十五年追随陛下和皇后的经验。”

    钟云娘不解,“那你忙活来忙活去,不是准备打仗,那是在干什么啊?”

    董平神秘的笑了笑,“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我这是在配合陛下的攻心之策。”

    既然江南唐国不准备和谈,刘承讯决定开始实施经济制裁。封锁里运河不准进入长江,切断江南的盐路,同时命令清远军节度使留从效不得卖盐到江南国南部。

    南平王高保勖早早派人向大汉皇帝送礼,刘承讯借此要求南平彻底与江南国切断商贸来往,同时命令高保勖退去荆州之水,以便利南北通行。刘承讯向高保勖承诺,保他“一城之安”。刘承讯意思就是告诉高保勖,你别折腾了,一会决长江之水,一会加高荆州之城,皇帝保你荆州城不会受到大汉军队的攻击。

    王守成不明白皇帝为什么要给南平王如此的承诺,刘承讯告诉他,“高保勖是掩耳盗铃不假,此事正暴露了他担心大汉会攻灭南平国。如果听之任之,高保勖说不定就会有萌生联合江南诸国对抗朝廷的想法。进而,还可能再走原南楚检校太师刘言的老路,暗地私通江南以图对抗大汉。现在,给南平王一个对于朕来说毫无约束力的承诺,就等于是朕来帮他堵住耳朵、蒙上眼睛,使得高保勖降低对中原的忧虑,放弃联合江南的幻想。”

    刘承讯的承诺没有任何意义。历史上有多少比刘承讯更狠的誓言都可以改。比如春秋霸主郑庄公“不到黄泉不见母”的誓言,即便对于母亲怂恿弟弟造反的行径有多愤怒,可是许诺之后过了些许年,郑庄公就后悔了,毕竟是亲生母亲。颍考叔听后,向庄公提议,掘地见水即为泉,依此打了地道过去,不也就是黄泉之上了吗?于是乎,郑庄公和母亲就“黄泉”相见了。说是变通,其实就是鬼哄鬼。要是到了该攻灭南平国的时候,只要把荆州城一围,困个一年两载,一城之安又有何用呢?

    王守成向皇帝禀告一则来自农垦司二部的绝密消息。检校太师、节度使周行逢病的不轻。王守成的一句话一下子“惊醒了梦中人”,被坑了战将高怀德和水师三万多军队的大汉皇帝刘承讯心想,难道周行逢还是会在今年死?历史上,他到底是不是今年死呢?只是依稀还记得相关的事件,可是年份和过程哪里能记得清楚呢?何况,还存在自己改变的偏差,甚至是完全的颠覆。

    大汉在河西走廊、西域的高昌城下、安庆的江水边阵亡了十余万将士,刘承讯宛如一个刚被狠狠宰了一刀的财主,更希望是有白捡的便宜,而不是再去硬生生打一仗。不管怎么说,成功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刘承讯立即命令王守成传旨给昌武军节度使刘继业、怀德军节度使邱衡,立即备战。

    王守成慌忙记下,又问皇帝,“如此怕是不妥吧?”

    刘承讯问他,“有何不妥?”

    王守成说了两个字“南平”。经王守成一提醒,刘承讯觉得有道理。刚准备给高保勖弄颗定心丸,让他安稳一下;昌武军和怀德军现在一个在南平的西面、一个在北面都在积极备战,万一被高保勖察觉,叫他如何想呢?皇帝刘承讯陷入沉思,万一南楚有个风吹草动,派何人为将合适。

    如果不派禁军前往,王守成建议皇帝调动幽州驻军,以慕容延钊为将。刘承讯对此人没有太深的印象。慕容延钊原是郭威的部将,在北伐辽国的时候把他留在了幽州。再后来,慕容彦超调任朔方军,抽掉了幽州军队的骨干及一万军力,留下的两万五千人,派遣了赵姓主将,慕容延钊任副将。再后来,主将去世,由慕容延钊接任。除了禁军,也没有很合适的可以调动的军队,正好塞北还比较稳定,刘承讯决定抽掉幽州的驻军,将二万五千余人先调到汴京来,随时准备南下。

    没想到掩耳盗铃的高保勖,接到了皇帝的旨意后大喜,天真地以为得到了皇帝的承诺,再怎么说也会把荆州城封给他。想想也行,于是心情愉悦,下令退去荆州城外“北海”之水,长江又恢复了原状,便利了商贾。高保勖派弟弟高保寅再向朝廷进贡,同时向皇帝复命,表示南平王接到皇帝的旨意后就立即退去了长江之水。

    十二月,王章纠集了一批大臣上书歌颂皇帝定中原、平塞北、通河西,结束中原百年战乱。大汉幅员万里,陛下功盖三皇五帝。请求皇帝效仿秦皇、汉武,登泰山以封禅。

    刘承讯觉得江南未平,何以敢妄称功盖上古明君?而且,此事打脸啊!他曾经说过,唐高宗半个亡国皇帝也敢封禅,封禅已然成了鸡肋。后来深读唐书,刘承讯才知道,唐朝的版图在唐高宗时最大,一度竟达到一千二百多万平方公里。后来,因为突厥复国,建立后突厥汗国,唐朝版图缩到九百多万平方公里。刹那辉煌,足以永恒!大唐盛世在唐玄宗时代达到顶峰,可是版图也未突破千万。

    嘲笑完了泰山封禅是鸡肋,现在轮到大臣劝刘承讯去了…他只好以江南未定、天下还积弱,应该谨慎,拒绝了封禅之事。不过,觉得应该纪念一下自安史之乱后两百年来终于打通了河西走廊,于是改元泰封。

    公元962年,泰封元年,皇帝宴请大臣。萧干和萧括虽是第一次在汴京过年,倒不需要皇帝介绍什么,毕竟封后大典的时候,中书令和驻外的平章事都是回京的。事实上,萧干第一次在汴京过年还是十五年前,辽军攻灭后晋,那时候汴京还叫东都。岁月流逝,一晃十五年了,萧干可能打死也想不到会是这种结果。

    皇后宴请各家夫人,欢欢喜喜过大年。夫人们的宴会上,萧淑沂终于不再孤单了,两位萧氏夫人,萧干的老婆,萧括的老婆,皇后一一介绍给夫人们,顺便解释了夫人们的疑惑:为何都姓萧。范质夫人倒是有心,多看了慧妃钟芳芳几眼,心想,容貌果真与皇后有的一拼。

    萧淑沂陪着两位夫人跑淑宁宫拉家常,钟芳芳忙着照看刚出生的儿子,其余夫人们照旧围着太后和皇贵妃。李沁快要招架不住了,打皇太子主意的越来越多,只好推说皇太子的主,她这个皇贵妃也做不了,得听皇帝的。这样才打消了那些乱七八糟的人的想法。

    新年过后,大年初六假期结束,各部门开始正式工作。初八,皇帝接见各国使臣。吴越和南平都派王弟来向皇帝恭贺新年,南楚同平章事、节度使张文表来向皇帝道贺。

    张文表上朝面圣后,还请求私下觐见皇帝。刘承讯年前听王守成汇报,有可靠的情报,南楚之主、检校太师周行逢病的不轻,现在南楚的二号人物来私下求见皇帝,肯定有所图谋。南楚二号人物私下求见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陆陆续续当上二号人物的王进逵、周行逢、包括张文表本人,都有过派人或亲自求见皇帝的先例,刘承讯心想既然如此,那就见见吧。

    出乎刘承讯意料,张文表见到皇帝并行礼之后,首先汇报的是南越的潘崇彻被撤职,强令告老还乡了。刘承讯从来没有听说过此人,问道,“潘崇彻是何许人?”

    张文表禀告皇帝,“此人实乃岭南第一将,南楚和江南国大将们都很惧怕此人。”

    刘承讯不知道张文表为何要说此事,问他,“那岂不是说明南越刘鋹昏庸?”

    张文表赶紧说,“陛下圣明。”

    张文表还挺精明的,一直在说南越,不说岭南汉国,以讨皇帝欢欣。等到此话题的最后,刘承讯明白了张文表的用意。南越皇帝昏庸,把南楚和江南唐国都惧怕的名将潘崇彻都给撤了,正是攻灭南越的好机会。刘承讯听过春秋晋国假道伐虢的故事,甚至想重演一次历史。可是南越、南楚和南平三国来个串串烧,不太好掌控。跨越千里、中间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汉军都会前后无援,被包个饺子。

    张文表还建议,如果朝廷不想借道,还可以从夔州进入武安军的辖区,武安军愿为朝廷大军的先锋。

    刘承讯心想,绕道东川,再出东川到南楚南部,再去打岭南的南越,这绕来绕去,太远了。他表示,太过麻烦了。

    然后,张文表进入正题。希望皇帝能让他接替周行逢担任检校太师。

    刘承讯断然拒绝,表示周行逢历来忠于朝廷,无意更换南楚之主。

    张文表连忙向皇帝解释,他不是想谋周太师之位,只是希望在周太师幼子和他之间,选择他来为皇帝守卫南楚。张文表还向皇帝承诺,如果朝廷任命他为南楚之主,愿意将涪陵江以北的大小播州、夷州,沅水以西的辰州、锦州和溪州共六州都献给朝廷,以示他的忠诚。

    刘承讯看着张文表,其实张文表的做法就像石敬瑭当初割让幽云十六州,许诺的全是周行逢的东西。将这些州给朝廷之后,南楚的门户洞开,可是许诺之地又不是自己的,拿别人的城池下血本、以换取自己上位,又何乐而不为呢!

    刘承讯故作不知,问张文表,“怎么,周行逢病入膏肓了?”

    张文表密告,“周行逢得的是不治之症,时常吐血,怕是命不久已。”

    刘承讯心想,看来王守成的情报不假,张文表倒也消息灵通。不过转念又想,在南楚内部,知道消息也正常,比如刘言派个人去江南唐国,此种消息都能被透露出来。

    如何回复张文表的请求,皇帝刘承讯反复思考与衡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