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再现大唐荣耀 » 第二百零八章 忙于江南善后事 暂缓吴越兵戈止

第二百零八章 忙于江南善后事 暂缓吴越兵戈止

    西边大破李景达,东边攻破金陵,南边远在昭州的潘美向皇帝禀告,江南国赣州百胜军节度使、建州永安节度使向大汉请降。建州本是原闽国之地,闽国有五州,福州、建州等,如果两州投降,那么江南国就只剩下西都洪城了。

    大喜之余的刘承讯没有感到多轻松。昌武、守义和归德三军正在围攻洪城,南楚、江南和岭南大片新得的土地有大量的人口,比当初攻占塞北那数百万平方公里更难处理。

    张浦已经向皇帝提议,武宁军返回扬州、禁军骑兵和步兵掌控金陵、水师进驻宣州,加上驻扎在饶州怀德军,如果建州的永安军投降,就命令永安军暂时加强防御、原地待命。非常积极的张浦已经拿出了详细的对吴越国的作战计划,不过刘承讯暂时不想实施。

    江水以南诸地尚未稳定,更重要的是吴越自刘承讯即位以来,在汉朝最困难的时候选择了向朝廷称臣、与关系尚可的辽国断绝来往。李煜多次想与吴越和解共同对抗朝廷,都被钱俶拒之门外。李煜给钱俶的第一份国书,钱俶看了之后转送汴京,此后李煜再给钱俶的国书和书信,钱俶都是连拆都不拆就送给皇帝。李煜的主题无一例外,都是以“唇亡齿寒”为由,煽动钱俶联合江南,共御中原。做人做到了这个份上,刘承讯对钱俶颇有好感,不想这么快翻脸。

    军事商量过后,皇帝又和左右宰相萧干、范质,监察使王波,还有平章事赵普、柳永嘉着手安排新入国土各州的官员任命。朝廷急需人才,刘承讯催促范质和赵普加快科举考试的进程,录用人数可以再扩大。平章事萧括被“晾”在了一边,塞北一切安稳,萧括只要按部就班的行事就可以了。

    江南国缴获的物品,刘承讯一日既往的转到内宫。皇贵妃李沁和慧妃钟芳芳负责清点入库,两人按照老方法,先把认为无用的金银铜铁等器皿挑出来,这些直接转给户部熔炼或置换成金银货币。(有了金银货币,商品才能流通,国家的经济才能繁荣,留下当作文物对于当时的社会经济没有任何价值。)

    接下来是清点其他的东西,把品质低下的、没有文学价值的、认为不值钱的也一并挑出来转交户部。钟芳芳看着这些有的似曾见过的宫廷用品五味杂陈,整理到玉器的时候,看到了一个碧绿的玉制胭脂盒。钟芳芳拿在手里,看得出神。这是母亲最喜欢的胭脂盒,当初我要是不离家出走,也会一样成为阶下囚吧。

    钟芳芳正在想着,李沁问她,“芳芳喜欢这个胭脂盒?”

    李沁凑近一看,“唉,似乎它应该归我啊。”

    盒子上刻了一个工工整整的“婉”字,钟婉娘的婉,李沁的乳名叫婉儿。钟芳芳有些不舍的递给李沁,“既然姐姐想要,当然是姐姐的了。”李沁并没有接,“不用了,先入芳芳之手,芳芳拿着吧,姐姐跟你开玩笑的呢!”既然李沁一再推却,钟芳芳就没有再推辞了。

    正说着,皇后萧淑沂乐呵呵的来了,看了一圈没觉得想要的,发表了观点。江南皇宫的东西文学气息倒是挺浓的,不过比起蜀国的奢华,还是差了不少。萧淑沂对被称为江南国宝的《韩熙载夜宴图》根本不屑一顾,能入皇后之眼的大致有如下特征:真正的独一无二、表里无比震撼、价值连城的白色物品。

    为何蜀国的皇宫更奢华呢?因为蜀国是突然灭亡,而唐国是被耗死的。孟昶为帝后,蜀国少有战乱,五谷丰登,百姓富足,更何况是皇宫呢!李璟为帝,四处征伐,东、西、南三面打了个遍,略有开疆扩土,却没得到实质性的好处,纯属劳民伤财。等到李璟打完了,北面中原腾过手来把唐国一通猛揍,东面、西面都帮着中原一起揍唐国,唐国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

    萧淑沂告诉两人,听说江南的国主以及后妃这两日就到汴京了。此话正是钟芳芳有点想问,又无法提起的。萧淑沂说完,李沁心领神会,说了“一致对外”四个字。萧淑沂扑哧一笑,向两人告辞,临走说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没有能及我的’天朝华夏图’十之五、六的,还是算了吧!”原蜀国以黄金为版,以宝石镶嵌的蜀、汉、唐、吴越、南汉、楚、南平、清远,还有契丹、大理等各国的地图,萧淑沂得此宝物之后,给它取名天朝华夏图。

    一日之后,人还在离汴京一百里的路上,江南俘虏的名册已经摆在了皇帝的桌案上。太监一个个的报,“江南国主、江南太后……”皇后萧淑沂、两位枢密使张浦和王守成、参知政事赵普在一旁听着,刘承讯听了几句,说,“后面你把姓名和年岁一并报来。”

    “清源郡公,李仲寓,八岁;……玉山公主,李从荷,三十三岁…”

    好久没见萧淑沂吃醋,人生都有些不适应了…听到这里,刘承讯又发言了。“停,张卿、王卿,玉山公主李从荷,此女是不是当年朕初为皇太子,江南国想来联姻的那个女子啊?”刘承讯不紧不慢的道来。王守成压根不知道此事,张浦嘛,与皇帝一起在和州接见张晟的时候,听张晟说过。从年龄上看,比皇帝小两岁,当时皇帝十八岁、玉山公主十六岁,应该差不多,不过张浦支支吾吾,不表态。

    萧淑沂倒是不怕,听皇帝说过此事,当初连看都没看,现在还能再看上?她才不担心呢!大方的来了句,“陛下要是挂念此人,将她安排到尚服司去,让她每天为陛下洗衣服。我看可以!”

    刘承讯呵呵一笑,顿了顿说,“还是当着国主的家人,一并安置到郑州吧。”

    所有人听过俘虏名单之后,决定让李煜自己在妃嫔中选两人,兄弟中选一人,带着玉山公主一起安置到郑州,与周保权、高继冲当邻居。另外,李景达一家子之前关在天牢,和萧俨冯延鲁及其子四人一并关着。这些人就不要再送到汴京来了。直接把冯延鲁一家四口斩首,其他的囚犯都发配到云内州去开矿。七十岁以上的一般官员再送回金陵,让他们回家养老吧!战乱百余年,死的男丁实在太多了,现在不缺女人,主要是缺男丁,因此,适龄女囚也拉去开矿。

    此事交给禁军张远征去处理。因此,张远征再次在距离汴京九十里之外的杞县与两董遇上了。张远征出示了圣旨,第一件事就是把冯延鲁父子四人拖出去斩首。冯延鲁一路上都在想着如何跟皇帝解释,可惜刘承讯根本不想听他解释了。

    冯延鲁被杀引起了不小的恐慌。张远征安抚李煜和众人,“冯延鲁一边出卖大汉、一边出卖你们江南,此等两面三刀之人,结果就是一刀!其他人、陛下都赦免死罪。”

    有了张远征说陛下赦免他们不死,众人稍事心安…然后,众囚被分成三批。七十岁以上一般官员跟二董返回金陵;跟李煜走一批;去塞北云内州的一批。对于李煜而言,人生痛苦莫过于此…跟自己走的妃子除了周明佳,还选谁?兄弟又选谁?此前只是受苦,现在到了要生离死别的时候了,李煜一夜头发都白了许多…最终,他无奈的选了妃子黄氏,一母同胞的弟弟李从谦。其他一干皇亲国戚都全部由张远征的部将负责押送,往塞北的云内州而去。

    张远征亲自押送要犯去汴京,将李景达一家人、萧俨送进汴京天牢,再把李煜等人送到郑州,最后回汴京复命。

    十一月,皇帝准备将给各方的嘉奖下达到东线。参知政事赵普注意到阮虎的儿子从亲兵直接被封为都统,私下求见皇帝。他表示,自己本不该过问皇家的事情,不过听说陛下欲招阮虎之子为驸马,是否合适,请陛下三思。

    刘承讯问赵普,“有什么要三思的?”

    赵普说,“萧宰相之子娶阮豹之女,长公主招阮虎之子为驸马……”

    刘承讯问赵普,“萧干的儿子娶了阮豹之女?”

    赵普回答:“陛下明鉴!”

    刘承讯示意赵普先退下。此前他并没有关注到萧干的儿子娶了阮豹之女的事。知道之后,李沁都会担心的事,刘承讯更会想到。把萧、阮两氏拉成联姻同盟,不仅皇贵妃忌惮,皇帝也不想。

    赵普走了之后,刘承讯沉思、反复平衡,决定将阮虎儿子从都统降成牙门将军,把董平长子的都虞候提成牙门将军。刘承讯意在向众人表明,鼓励大将们培养子孙为国征战,而不是培养成皇帝要的驸马人选、联姻对象。

    为了尽快结束西线的战斗,刘承讯派特使去了洪城,将金陵的降表以及齐王妃给李景达写的信交给李景达,同时令左枢密使王守成写信给李景达,命令李景达五日之内放下武器投降,保他及全家性命,否则格杀勿论!

    自饶州带着不到千人败回洪城,李景达非常颓废。他一生谨慎,却仍然是一败涂地。西线的军事力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汉军围攻洪城、百胜军降敌、永安军降敌…为大唐流尽最后一滴血的信念支撑着李景达。看到金陵已被攻破,夫人被押送到汴京,李景达彻底绝望了。十一月十六日,齐王李景达下令,放弃抵抗,开洪城大门投降。至此,汉唐之战宣告彻底结束。

    汉唐之战后,石守信率领守义军全部返回兰州;原唐投降的百胜军迅速编入潘美的武平军,使得编制严重不满的武平军至满编;解散永安军、由刘继业的昌武军接管建州;陈末的幽州军继续守卫江州;王彦升的归德军暂驻洪城、听候调遣。

    从年初一直打到年终的公元965年即将结束了…好在腊月里不用打仗,汉军除了守义军回到兰州,剩下的全都靠向东部驻扎。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吴兴郡王钱弘偡将攻取润、常以及金陵抢来的宝物献给吴越王钱俶,钱俶看都不看,直接让八哥把宝物分成三份,正月送一份到汴京、端午送一份、中秋再送一份。

    钱俶想的明白,不是自己的东西、看了也白看。不用拖累钱塘百姓,拿江南唐国的财富献给朝廷,能过一天是一天,自在为王总是好的。

    十二月底,江南的齐王李景达以及一干将领全被押送到了汴京。做了这么多年的对手了,刘承讯决定见一见。李景达被带到御书房,双膝跪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帝请李景达起来,仔细端详了此人。李景达身高约有五尺三寸,脸色圆润,山羊胡子,看起来还挺有精神的。

    “你们江南人氏,个子还挺高的啊!”五尺三寸约有一米八,在刘承讯原本想来,江南人的个子应该是比较矮的。

    “回禀陛下,景达是徐州人氏。”李景达恭敬的回答。李景达一说,刘承讯想起来了,当初见过不少江南国、蜀国的开国功臣,都是从中原迁移过去的。刘承讯看人面相水平实在不行,看过了李景达也没看出什么特别的,两人也没有什么可谈的。毕竟,李景达是开城投降的,不是城破被俘虏,总要给些优待。于是,皇帝下令,将李景达安置到郑州。

    送走了李景达,郑州刺史前来禀告皇帝,李煜自被送到郑州以后,才一个月的时间就很不安分。他拿出监视李煜的士兵抄下来的诗词递交给皇帝。

    《望江南·多少泪》:多少泪,断脸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喜迁莺·晓月坠》:晓月坠,宿云微,无语枕频欹。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啼莺散,馀花乱,寂寞画堂深院。片红休埽尽从伊,留待舞人归。

    写的都是一些寄情于景的诗词,在刘承讯看来,不过是些泪、醉、深秋、流水、梦断的只言片语,随他去吧。皇帝又问,高保权和周继冲都在干什么?刺史禀告说,他们两人倒是安分的很,每日除了吃吃睡睡,没干什么出格的事情。刘承讯赞赏了刺史,并让他不要放松对三人的监视。

    刺史不忘再次禀告皇帝,天缘寺现在建的很好、香火旺盛。刘承讯再次挥挥手,刺史恭敬的领命而下。这下,刘承讯对此人印象更深了,数年前交给他的事情,他一直不忘,还在做着。刘承讯不可避免地想起了香兰和石延琪。听来香兰过的挺好的,而塞北还是太苦了…现在天下既定,还是得找个机会说服淑沂,把石氏一家换个好点的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