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再现大唐荣耀 » 第二百一十章 皕年割据终一统 千里跃进返西域

第二百一十章 皕年割据终一统 千里跃进返西域

    回到皇宫的钟芳芳成日打不起精神,正如当初萧淑沂遇到挫折时,刘承讯并不会去安慰人,只能用自己的陪伴来努力抹平爱人的悲伤。这次钟芳芳的问题,最终也只能由她自己解决,承讯只能有时间就默默的陪着她,同时嘱咐宫女们注意环境的布置和饮食调理。

    十一月,南吴传来好消息,潘美和王彦升联手诛杀了归而复叛的敌人,南吴的最后一个势力向潘美求和。双方以顺化城为分界线。顺化以北为汉,顺化以南为南吴。以此为界,取得了原南吴三分之二的州县,包括都城,算是一个不错的结果了。刘承讯授权潘美,同意南吴的请求。

    岁末,从西域传来可靠的情报,黑汗汗国四处讨伐,彻底惹怒了四邻。波斯萨曼王朝和黑汗汗国激战正酣时,于真与波斯人结成了同盟,两家联手、打的黑汗汗国疲于应付。于真又数次邀请高昌参战。高昌刚被黑汗汗国打得狼狈不堪,要不是大汉出兵,可能已经亡国了,所以高昌王非常犹豫。一面想打,一面又怕惹祸。

    高昌不敢打,刘承讯想打。如果又一个小霸王在西域崛起,必然削弱大汉在西域的影响力。现在,几个国家和黑汗汗国开战,正是消灭小霸王的绝佳机会。萧淑沂义无反顾的支持开战,萧干不太确定,平章事萧括则是跃跃欲试。萧干对皇帝说,“萧括说能打、就能打。”

    几日来,刘承讯反复衡量,是先解决东南还是先攻西域。赵普给皇帝建议,不如请钱俶来朝,试探一下。正在准备着,从扬州的董平处传来密报,吴越王钱俶率领使臣出使大汉。

    刘承讯立即召见内阁大臣和三个平章事,除了范质没有表态外,皇后以及其他人都觉得“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一定不能让钱俶再回吴越。赵普更是建议,立即派禁军大将率领部队前去“保护”钱俶、以防有变。赵普一说,王守成立即赞成,“赵大人言之有理,当立即派兵保护钱王。”

    商量既定,刘承讯立即传令张远征来见。此时,刘承讯已经把张远征当成了大汉的尉迟敬德。刘承讯命令张远征按照董平提供的行船线路,速带三千禁军骑兵前去护送吴越王来汴京。

    数日之后,张远征回来复命,吴越王已经离汴京不到五十里地了。徐国公董平亲自护送吴越王来觐见陛下,护卫的船队把吴越王所坐大船围个水泄不通,现在,禁军骑兵也在沿途护卫。刘承讯深感,诸将之中,就是董平最让人放心。

    吴越王钱俶到汴京后,立即被宣至皇宫大殿拜见皇帝。十八年前,太祖亲自走下台阶、接见来投的慕容彦超;十八年来,刘承讯破天荒第一次,亲自走下大殿的天阶,扶起跪地拜见的吴越王。吴越王钱俶向皇帝献上了两浙十三州、润州、常州、福州六十七万四千一百五十二户的户籍,纳地归降。刘承讯龙颜大悦,大赞钱俶深明大义,册封钱俶为汉南国王,并将原胶东王府收拾妥当,作为新的汉南国王府。

    安置了钱俶,赵普向皇帝建议,立即接管吴越国各州。刘承讯本想等等,张浦劝皇帝,吴越王此来就是表明了态度,如果稍有迟疑,吴越生变,夺取吴越就要再起刀兵,不如趁早!钱俶不在钱塘,保不准他的哥哥、弟弟趁机谋反,那就又是另一种态势了。

    本来怕吃相太难看的刘承讯深觉张浦说的有道理,迟则生变…于是立即命令董平即刻回扬州,率领武宁军接收润、常二州,然后往钱塘沿途接收吴越之地;又下令给金陵的曹彬和张永德,留下足够的守军后,调动部队往钱塘沿线接收州县,与武宁军会师于钱塘;下令水师全部听候曹彬调遣;命令幽州军接管吴越最南边的福州,其他各军备战待发。

    公元967年,天启五年正月,刘承讯大宴群臣。大宴的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欢迎吴越王来汴京。大臣们不时的恭贺大汉皇帝一统天下,四海臣服。刘承讯开怀大笑,言及年前大汉版图只差东南一角,吴越王识大体,实乃千古贤王第一人。刘承讯以此来化解钱俶的尴尬,大臣们明白了皇帝的意思,不时向钱俶敬酒。

    后宫之中,各家夫人忙着打探皇太子今年加冠后皇太子妃的人选。李沁婉言告知,陛下已经选好了。李沁的表妹心有不甘,怎么此前都说八字没一撇,今天都定下来了?

    李沁这几日心情很好,发觉自己此前想多了。当初听说长公主的驸马首选是阮虎的儿子,心里很是担忧,后来才知道皇帝早已安排好了一切。除夕,承讯告诉她,秦国公次女品貌端庄,配与皇太子正合适,让她年后抽空再考察一下未来的儿媳妇。心中的疙瘩解开了,今天李沁格外开心。

    慧妃钟芳芳心情还没有调整好,与夫人们一起吃了饭之后,就回宫休息了。钟云娘年前给钟芳芳写了一封信,把自己在扬州办的事情告诉了钟芳芳。起初几日,钟云娘觉得很快乐,仿佛压在心里多年的不满一下子得到了释放。可是静下心来想想,她与姐姐结下的仇怨,是谁造成的呢?又是谁为她解了心头之恨呢?

    一切都是男人们的事情。作为一名女子,现在荣华富贵都有了,还是别想那么多,相夫教子、平安度日吧!信的最后,钟云娘告诉钟芳芳,见过姐姐之后,她明白了一件事,母亲心中最疼爱的还是大女儿;即便二女儿养了她二十年,即便大女儿对她的生死不闻不问。不过不管怎么样,她都不怪母亲。如果慧妃娘娘见到了钟婉娘,就对她好点吧!就算她辜负了很多人,却从未辜负儿女。

    钟芳芳一直在纠结此事。正月初七,刘承讯不得不告诉钟芳芳,郑州刺史前来禀告,她母亲可能快要不行了。钟芳芳得到恩准,再次去看望母亲。

    钟芳芳陪了母亲两天,大都是钟婉娘躺着、慈爱的握着女儿的手,钟芳芳给她讲离开皇宫之后的事,从漂泊河西、搭救皇帝、征战河西,还告诉母亲,她的外孙的点点滴滴。

    到了初十,钟婉娘已经油尽灯枯。倔强的她紧紧拉着女儿的手,告诉女儿,大唐输了、李氏输了,可是她没有输,因为她的女儿是大汉的皇妃,她的外孙将是大汉的封王。随后,她一再请求女儿,不要记恨亲生父亲,照顾好弟弟从谦,然后溘然长逝。无论是至死不悟,还是最后的尊严,她都默默的走了,离开了这个让她在生命的最后阶段颠沛流离的世界。

    到了四月,清远军节度使陈洪进百般无奈的接旨来到汴京,最后一个割据势力宣告终结。公元967年4月,汉朝真正实现了天下一统(剩下南吴的一小股割据势力已在今越南)。

    在皇帝的统一指挥下,东南的各个部队开始重新调配。幽州军返回幽州,武宁军则移镇由钱塘改名的杭州,武平军调往番禺,怀德军调往善阐、与负责防御大理国的汉镇南军合并,昌武军、归德军暂回国都附近,水师改为镇海军调往顺化、防御南吴。

    林仁姝回京复命,钟芳芳在熙宁宫接见了她。林仁姝起初不解,难道是与皇帝有暧昧,引起了后妃的不满?见面之后才知道,原来她最好的姐妹李芳仪竟然是慧妃。钟芳芳把自己的经历告诉了林仁姝,林仁姝感叹,原来亡大唐的竟然是大唐的公主,一切都是天意吧!

    钟芳芳向林仁姝道歉,林仁姝善然一笑,既是各为其主、又何来歉意?好在姐妹又在一边了。钟芳芳心知林仁姝喜欢皇帝,低声问她,“姐姐要不要留在皇宫?”

    林仁姝本来就只是跟皇帝暧昧而已,或许是她单方面对皇帝爱意较强、可并不准备留在皇宫;现在姐妹是皇妃、就更不想留下了。林仁姝告诉钟芳芳,“水师大将军陈元亮现在升为镇海军节度使,我决定追随陈大人,为大汉守卫最南端的国土。”

    钟芳芳眼睛一亮,问道,“陈大人是不是很好?”

    林仁姝心知她想偏了,告诉钟芳芳,“来大汉后陈大人对我很是照顾,前些日子,还认我做了义女。”

    有一种爱叫相忘于江湖,林仁姝决定永远埋藏对皇帝的爱。钟芳芳叫来儿子,命他认林仁姝当干娘,林仁姝欣然接受了。

    这五个月内,刘承讯一直都没闲着,都在准备物资,直到陈洪进进京,一切尘埃落定。高昌宰相跑到汴京,一边盛赞大汉的国力强大,一边强调高昌绝对追随大汉。高昌宰相越说越直白,就是请求汉朝出兵。

    在这天下刚刚一统之际,刘承讯犹豫再三,又是想到了自己会不会成为扩大版的前秦,可是机会难得,还不甘心让黑汗汗国称霸西域。五月中,一直忙碌的刘承讯终于下定决心,向黑汗汗国宣战。

    枢密院已经制定好了作战计划,由王彦升任主将、刘继业为副将、高昌宰相也任副将,率领归德军和昌武军骑兵、步兵共计七万五千人入关中,经中卫、甘州,出玉门关到伊州,与陈向庭的部队汇合,再与高昌军队汇合,一同攻打黑汗汗国。

    五月底,刘承讯宣布御驾亲征,调动禁军骑兵三万,张浦、萧括、阮龙、王景崇、张远征、韩青州、丁忠汉、曹延红随驾出征。此次萧淑沂想陪着皇帝出征,被刘承讯拒绝了,让她坐镇汴京。刘承讯不让萧淑沂出征主要是担心,一旦自己出了意外,李沁控制不了政局,希望萧淑沂帮她一把。

    那么,皇后萧淑沂乘机掌控大权,让嫡长子刘继棕继位,有没有这个可能呢?

    人是自私的,身后之事管不了许多了,刘承讯想过这个可能性,不过他能够接受。能接受归能接受,刘承讯还是进行了妥善的安排:董羽和阮虎守卫京城,张浦和王守成统管、齐藏珍指挥殿前军。

    萧淑沂想的不仅是征战,还在遥想,皇帝会不会往塞北石延琪那里转一圈?此时的萧淑沂一如既往的被嫉妒挤掉了惯有的理智。正在左右为难之际,刘继樰闹着要随父出征,要比肩平阳公主…刘承讯当然不同意。本来他以为萧淑沂也不会赞成,其实不然…萧淑沂见自己去不成,煽动李沁一起请愿,让女儿在战场上选驸马,愣是塞了个大累赘给刘承讯。刘承讯有些无奈,人家司马懿出征都带儿子,他出征把儿子留着守家,让女儿出战…家里这帮妇孺个个都以为父皇(夫君)能搞定一切,绝不会有危险…好在曹延红随战出征,就把长公主交给她吧!

    王彦升这一路从河西进入西域,是为明修栈道。大军到达凉州之后,有部将感慨,原来西面竟有如此好地方,真是天然的草场,难怪大汉战马充足。还有部将连称,急行军十几天真是不容易!王彦升下令休息两天,然后告诉众人,大汉疆域就是如此宽广,现在只行军了一半的路程。

    休息两日之后,大军一路往西。河西的六月不像中原那样炎热,尚能忍受,不过行军速度还是慢了下来,从每日二百多里,降到了不足二百里。在甘州进行了补给,又到沙洲再补给。曹元忠向王彦升表示,朝廷西征,归义军也尽一些绵薄之力。征得王彦升和刘继业的同意,曹元忠又派两千人加入朝廷大军,一同西征。

    部队继续西行,到了玉门关外,王彦升很是自豪的向刘继业和折子悦介绍,西征返回途中,陛下令张枢密使立碑于此,见证了大汉的辉煌。今日我等再到西域,当建功立业,希望回来也能立碑于此!

    随着丝绸之路的打通,河西走廊的商贾逐渐变多,不过看着炎炎夏日下的一片萧瑟的旷野,折子悦还是忍不住感慨,“春风不度玉门关啊!”此时,连折子悦都忍不住问王彦升,“尚有上千里地要走?”王彦升点点头。

    丝绸之路畅通,沿途商贾早已把消息带到了黑汗、于真和波斯。黑汗汗国的大汗巴依塔什听说汉军往高昌而来,大为震惊!现在,他们正两线作战,同时与西面的波斯人和南面的于真人作战,如果汉与高昌同盟、再从东面而来,后果将不堪设想。大汗巴依塔什动员了全国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加强东面的防御,并集中兵力在南面,准备先击溃于真,再打波斯,最后对付东面的汉与高昌。

    在骄阳似火的六月末,大军到达伊州。王彦升气的不住发火,行进一个月余,还没出大汉国界,要是贻误了战机,陛下岂不要怪罪吗?他不断催促,加快行军速度。而此时的高昌宰相已单人轻骑带小部护卫先行返回高昌城,负责通报高昌各州,并让高昌的军队做好准备、一同征黑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