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地下档案室之帆过无痕 » 第10章回首风起时

第10章回首风起时

    那批畔县刑警已经不知去向了小半天了。

    档案室二人算是偷得浮生半日闲,在镇上瞎逛。大部分地方还是人烟比较稀少,但房屋修得规整,一道道白线印在青湛湛的柏油路面上,格外显得干净整洁,小而舒适。他们在龙王庙旁边的空地上遇上了露天集市。海边小镇,最丰富的物产自然就是海鲜。李希大手笔地买了好一些海货,身材苗条的带鱼,喜欢纠缠的鱿鱼,活蹦乱跳的螃蟹,不一而足。

    晚饭时间,李希说由他请高平吃饭,让先到避风镇一步的这个下属,充当了自己的向导,带他找打牙祭的地方,把今天买的海货统统加工做掉。高平说当地餐馆里肯定都有海鲜菜肴,但李希坚称自己现买的才新鲜。高平少见李希今天这没事找事的样子,但迫于上级的淫威,只好照办。到了一处饭馆,高平好说歹说,店老板拒绝提供来料加工的服务。最后李希无所谓地表示按菜单价格付全价,老板这才碎碎念地接过李希手里的菜。

    高平他对小镇其实也是生人地不熟,领着李希警官来到的,只能是他刚来第一天时、于一掷带他来的那家餐馆。想着就在前天,桌子对面坐着的还是那个热情、虚假的坏警察于一掷,小心翼翼又胆大包天地吹嘘,劝酒,如今就已经不在人世了。但他的名字不会被写在荣誉墙或者纪念碑上,而是会被许多这个镇上的人唾弃,终于敢放声谩骂,直至慢慢遗忘他,一切归于沉寂。高平不胜唏嘘感慨。生来为人,死后为土,无声无息。

    李希则在对面专心致志、大快朵颐,一边吃还不忘一边数落高平:“这地方口味真不错,师傅手艺可以。你刚来,怎么就晓得这么好的地方?肯定你臭小子来这里后没少腐败。”

    “哪儿有!”高平是个十分在意风评和形象管理的人,立即举起一根手指,“我来这里就被请过一次饭……”然后他立马又想起前晚栾石在弄堂口给他端的那碗馄饨,——虽然最后这客请得不大地道,——他于是又添了一根指头,“两次!”

    上下级之间正在研究“纪律作风”问题,一个人影闪过,翩然入座,旁若无人,抄起高平吃过的筷子就去夹菜。“饿死了饿死了。”

    “栾、栾警官!”高平吓了一跳。

    “等等,等我先垫点东西。”他无暇为说话分出多余的口舌,适时地阻止了高平的发问,又往嘴里拨了好几口吃食,最后喝了一大杯水,把食物冲下食道,这才作罢。他打了绵长的一个嗝,心满意足地说道:“有重大收获。”然后就这么好整以暇地看着高平。

    高平心领神会,咬牙切齿,帮他把桌上的碗筷推到一边,收拾出一块“空地”。

    栾石这才把一份打印文档摆在上面。“这是镇上气象所详细的海洋天气监测记录。”他翻动一页,解释,“这是风向和风速的记录。前天,8月20号,也就是案发当天,是当晚20点开始刮风的,22点风停,这段时间里,风向是东南风,风速是2级,足够帆船张帆。在这样的风向和风速条件下,从20点到22点,何汗青有非常非常非常充足的时间把巅峰号开到南深水点;

    “22点到23点15,一丝风都没有;23点15以后又开始刮风,东南风,风速升到了4级,一直吹到了第二天凌晨。”

    高平在脑中回想上次的经历。当晚从离开旅馆暗访时的微风拂面,到弄堂鏖战时穿堂风骤停,再到折过“起始点”时打的寒意冷颤,自己的亲身体验和这份当晚的风力监测,是吻合的。

    栾石继续说:“23点15以后才又开始刮风,所以高平23点因为要去树林而离开南深水点后,巅峰号帆船最早都还要在15分钟后才能出发。”

    “那来得及吗?何汗青来得及赶到树林吗?”高平担心时间上有什么诡计无法坐实何汗青的行踪。

    栾石又把搁在腿上的一卷地图铺开在桌面上,他把昨天给高平演示搁浅滩地形时,在楔形上做出的两条边的延长线的顶端,用笔画了一道线连起来,“整个搁浅滩从内陆一直支进东海,是一个狭长的楔形。就算涨潮后,水面最多超过搁浅滩半米,船从上面走是会搁浅的,这就是搁浅滩名字的由来。船必须从海面绕行搁浅滩最东端,——从南深水点往海洋方向行驶,绕过搁浅滩东端边缘,再往大陆方向行驶,到达北深水点。”他又从南深水点画了一条线,绕过楔形大头的一端,连上北深水点,“我们这小半天可没闲着,已经邀请来一个专业帆船驾驶员当顾问,进行了测试,在东南风向和4级风速的条件下,巅峰号那样型号的运动帆船,从南深水点绕到北深水点,只需要15分钟左右。如果巅峰号从南深水点23点15出发去北深水点附近的树林,——你在树林里听到有人穿林的声音是几点?”

    “23点40左右。”

    “你看,23点半之后船到北深水点附近,走进树林搜寻一段时间,和你相遇。时间足够。”

    “这么算下来,”李希插话,“也就是说,不论是用脚,还是用船,——算上船等风起的时间,——从南深水点到北深水点,其实都相当于需要半个小时,对吧?”

    “那要看现场有没有机动船,不过机动船引擎声,当晚的环境下,高平在海岸或者海岸防护林里是可以听见的。”栾石问高平,“你又听见过引擎声吗?”

    “没有。”

    “那就是了。从南深水点到北深水点本来有四种方法。游泳,从滩涂里游不了,要从海上绕过去,那得泳到下个礼拜去,这种方法想都不用想就可以排除;开车或者骑车,在没有路的岩岸上用车,只会比其他的方法更慢,也可以排除;所以还剩两种方法。

    “走路的话,要从陆上绕行,需要花半个小时;驾船的话,没有机动船,靠手划桨也得划到下个礼拜去,所以只能是帆船,帆船在当晚的风力条件下,加上等风起的时间,相当于从23点枪响的时刻开始,也要过半个小时才能到北深水点附近。”

    “那返回小畔码头呢?”高平提出心头疑虑,“东海这个季节都是东南风,是从东南往西北刮,船从小畔码头到搁浅滩,从南往北航行,我可以理解;但是要从北边回到小镇南段的码头的话,帆船能开起来吗,开得回来吗?第二天早上是有镇上的人看到了帆船就停在码头原地的。”

    “我不想跟你解释,想深入钻研的话自己百度,伯努力原理。”

    高平毫无防备的求知欲让他没有顶撞什么,倒真的掏出手机搜索起来。

    “不百度也没问题。”栾石看他今天这么温顺,就放过了他,“总之记住结论就是:帆船在任何风向下都能行驶,甚至可以完全逆风行驶,最多会影响速度。我们测算过,凶手杀完人后,最快只需要1个小时,就能把船从北深水点开回南边的小畔码头了。当晚风又起后,是一直吹到了第二天凌晨2点;从23点到24点之间杀完人布置好之后,到第二天凌晨的2点,怎么样都够时间把船开回小畔码头。

    “而这里是海边嘛,气象所每天、每半个小时都会更新、发布未来一周的详细的天气预报数据,何汗青又是个帆船运动员,完全能在杀人计划里把握天气状况。”他说完挑衅地瞥向李希。

    李希当他顺毛驴,赞叹道:“才半天不到的工夫就查到了这么多信息,这效率够可以啊。——这份资料能不能送我一份。”他贪心地用手扒拉桌上的纸张。

    栾石大方地摆摆手表示“拿去”!他又一举手向餐馆服务员示意:“怎么都是海鲜?——这一桌加单,有没有馄饨?上一份,大碗的。”

    高平在一旁默默敬佩他对于馄饨的执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