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回到宋朝当大文豪 » 第55回 进献三策

第55回 进献三策

    官员们纷纷将自己认可的贤士统统引荐给张方平。这是事关己身的大事,官员们没有丝毫保留。

    其中不止一人同时提及眉州处士苏洵,都说苏洵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是真正有才能贤德之人。

    处士常被美化为隐士,处士文化也因而被简化归结为隐逸文化。而实际上,处士真正的社会身份一般是山林乡野中有文化的富民、城镇市井中的医卜及文化技艺人。这些被有意无意淡化了真实社会身份的处士们所生产创造的文化,其实是涵盖了隐逸文化而更具农工商民间色彩、更具社会底层色彩且并不单一的文化。宋代的处士文化相当于明清时期的乡绅文化和城镇工商文化。

    在宋代,几乎所有不仕的各阶层、各行业的文化人都可以广义地称作处士。处士在当时其实就是非官方文化人的代称,处士文化也就成为民间文化的代称,成为与官方文化不尽相同的文化形态。处士文化虽然有些分散和隐蔽,但从理论上讲,其规模与态势应该超过官方文化,或至少能与之抗衡,这是因为处士数量绝对多余官员。

    宋人经常将处士与士大夫相提并论,以二者指代在野、在朝的所有士人,代表整个士人阶层。由此可见,宋人把处士看作是能与士大夫同日而语的在野力量。

    经过半日时间的衙署紧急议事,终于敲定了蜀地百人贤士名单,其中苏洵赫然在列,是张方平最为看重的前十之人。

    在最终名单出炉的同时,百名已经饱腹的陕西厢军兵士早已枕戈待旦。随着种古一声令下,百名兵士从益州衙署各自向着东南西北不同方向疾驰而去。如果从高空俯瞰,场面甚是壮观。

    益州城距离眉州城也就将近两百里路程,军马加鞭一个时辰左右即可到达。

    当日未时,延访苏洵的兵士一路疾如雷电就已赶到眉州城纱縠行。

    兵士急如风火闯入纱縠行的时候,只有二饼独自一人照看店铺。最近侬智高寇蜀甲午再乱的谣言疯传,眉州城绝大多数大户人家都已逃到益州城避难。其他未曾外出逃难的也极少出门。纱縠行生意冷清,门可罗雀。

    如今正是敏感时期,二饼见一位佩刀兵士冲进店里,眼睛微不可察地一眯。只是一眼,二饼就看出此人虽然身手一般,但必定见过血,身上带有一丝外人很难察觉的杀气。

    二饼没有先行开口说话。兵士抱拳一礼:“小官人好。请问苏洵苏处士是否在家?我家大人是新任益州知州张方平张大人,有十万火急之事向苏处士请教。还请小官人帮忙传告。”

    “在,请随我来。”二饼见兵士话语真切,不似有不轨企图,直接领着兵士进入后院书房。此时,苏洵正在教导苏轼和苏辙两兄弟读书。

    “阿郎,新任益州知州张方平张大人派遣属下军士有急事找您。”二饼把兵士领到苏洵面前。

    苏洵满脸疑惑不解,苏轼低头好似略有所思,苏辙则在一旁意兴盎然。

    “拜见苏处士!”兵士再度抱拳一礼,将事情的前因后果简明扼要说与苏洵,最后言辞恳切地说,“还望苏处士现在就提笔献策,救蜀地百姓出水火。我就在此等候,拿到献策以后快马加鞭赶回益州衙署,第一时间把献策呈送张大人阅览。”

    面对救蜀义举,苏洵当仁不让,毫不迟疑地说:“将军放心,苏某这就提笔献策,最多一个时辰即可。二饼,你带这位将军去客厅稍作休息。”

    佩刀兵士抱拳告退后,苏洵立马看向苏轼道:“二郎,你看此事如何?”

    苏轼喜不自禁地狠狠点头:“伯父曾言‘安道入蜀,如同孔明入川,是蜀人之幸。’丝毫不失圭撮。张大人新官上任三把火,其实就已经平息了蜀地大半动乱。最坏的结果就是坚守到过了甲午今年,短则三月、长则半年,用时间证明甲午再乱纯属子虚乌有,蜀地百姓便可自安。但张大人显然不愿被动等待,他要主动出击,将平乱时间压缩到最短,将蜀地百姓损失降到最低。阿爹,孩儿有三策,您酌情参考。”

    苏洵迫不及待地说:“二郎快快道来。”

    苏轼沈思默想片刻后道:“献策以‘以静镇之’为总纲,镇静对待各类谣言,处变不惊,临危不惧,是平息恐慌的最好良方。策一,坚定立场。无论是否有实证,官府都要当机立断出面公开辟谣宣布侬智高寇蜀纯属捏造,万不可信。一定要坚决地向蜀地百姓表明官府的态度。对于那些莫须有的事情,官府不要过虑,没有万一;策二,祸水东引。侬智高寇蜀,绝无可能。谣言四起的源头至关重要。张大人已基本排除谣言起于高良夫,他最多也就是借势而已。谣言的背后必然事关现实利益,邛部川蛮嫌疑最大。由于宋朝采取疏远南诏大理国的政策,双方直接交流较少,邛部川蛮经常代表南诏大理国与宋朝交涉通好,是南诏大理国与宋朝两方沟通的主要中介。因此,邛部川蛮在这一过程中上下其手、趁机谋利是很可能的。侬智高借南诏兵寇蜀,极有可能是邛部川蛮为了自抬身价、趁乱渔利而编造出来的。官府应直接下令邛部川蛮,让其交出造谣妄言者,斩首示众,震慑西南诸夷,这样对于平息恐慌、稳定局势会起到显著的效果。其实,这算不上祸水东引,我几乎可以断定这就是事实;策三,落实证据。私下派遣精干之人前往邛部川蛮寻找造谣铁证。如有可能,继续深入南诏大理国打探确认侬智高的实际情况,这就万无一失了。”

    苏洵拍手称快道:“吾儿大才!”

    苏洵遂提笔写道:人皆曰蜀人多变,于是待之以待盗贼之意,而绳之以绳盗贼之法。然甲午之乱非蜀之罪也,非岁之罪也,乃官政欺懦而经制败坏之罪也。淳化之乱,始于经制烬矣,赋税不均,刑法不明,吏暴于上,民怨于下,无关甲午。今观于时则大异,验于时则甚和,审于民则自安,度于兵则无状。验之以人事明也,甲午之说诚诞矣。今则好怪者必曰岁当然,无乃溺于用术而昧于知几乎?

    苏洵开篇明义后,就按照苏轼所言详细阐述进献三策,洋洋洒洒千字言,观点明确、析理深透、语言犀利、结构谨严、妙喻连篇,呈现出雄奇高古之风格。苏洵的文学创作成就主要是散文,文章大部分是议论文,往往直接针对北宋社会的现实而作。苏洵的散文在当时就颇具影响,对改变不良文风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