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回到宋朝当大文豪 » 第56回 谒张方平

第56回 谒张方平

    “妙!妙啊!妙不可言!”张方平开怀的肆意大笑,笑声响彻整个衙署大堂,其手里捧着一封派遣兵士递送回来的书信,爱不释手。

    种古被张方平的笑声感染,喜逐颜开地问:“大人,可是何人献上了锦囊妙计?”

    “正是!”张方平左手轻抚信件,视若珍宝地递给种古,“种将军,还请一观。”

    良久,种古叹服地深吸口气,不禁发出由衷的赞叹:“苏洵此人,真国士也!”

    张方平深感同受,随即面色一正,肃穆高坐大堂之上,指挥若定地发号施令:“种将军!”

    “末将在!”

    “令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四路及下辖所有衙署张贴告示,官府公开辟谣,宣布侬智高寇蜀实乃谣言;令邛部川限三日之内把所有造谣生事者均押解到益州城,斩首示众,再有妄言者皆斩。借此,以慑西南诸夷,以安蜀地民心;最后,再遣人去往眉州城诚邀苏洵明日一早前来益州衙署,我要亲自见他。”

    “末将得令!”

    “嗯,去吧。”张方平脸上再次恢复笑意,“我也是刚刚查知侬智高寇蜀的谣言就是始于邛部川译人。苏洵此人竟能足不出户就料事如神,真是让人佩服。”

    言罢,张方平最后冷哼一声:“窃谓蛮狄之性,好诈而贪利,邛部诸蛮,平时以马贷我,朝廷务于怀远,所赏必倍,彼类亦谕其意,得非仗寇之衅,矜己之忠,而徼我以惠欤?”

    当日夜幕低垂,月光洒下之际,那位佩刀兵士再次急驰到眉州城纱縠行,将张方平亲笔书写的邀请信件递交给苏洵,态度显得愈发恭敬。

    苏洵揽阅信件后表示明日一早必到,随后请二饼送兵士出纱縠行。

    当二饼返回后院书房时,苏洵父子三人正在商议明日拜谒之事。二饼直接在书房一旁坐下,细细听之。三人也并未有丝毫避讳二饼,因为互相都早已把对方当成了一家人。

    “阿爹,明日拜谒张方平张大人于您而言是天赐良机,您呕心沥血所著的《几策》、《权书》、《衡论》三书,终于有了用武之地。您明日务必要携三书而往。”苏轼万分真心替苏洵开心。此时的苏洵已四十又六,再过月余就四十七岁了。

    苏洵也是激动得情难自抑,千里马虽年长,但未衰。如能有幸遇见伯乐,定然还能有一番作为。

    “阿爹,孩儿有一个不情之请,还请阿爹能够应允。”苏轼稍显郑重地对苏洵说。

    “二郎,凡是你说的,阿爹都同意。”苏洵对于自己的这个儿子那是相当满意。如果没有苏轼运筹帷幄的三策,自己兴许就错失良机了。

    苏轼见苏洵谈笑同意,顿时心松下来:“阿爹,孩儿希望明日同您一道拜谒张大人。孩儿想跟张大人请令深入南诏大理国刺探侬智高寇蜀的实情……”

    “什么?!”未等苏轼说完,苏洵一声尖细刺耳的惊呼将其打断,貌似受到了极大惊吓,连忙拨浪鼓般地直摇头,“不行!不行!绝对不行!说什么都不行!这没得商量!”

    “是啊哥哥,你可不能去南诏,太危险了,可不能意气用事啊!”苏辙也是心如火焚地上前劝阻。

    只有二饼一直没有说话,既未阻止,也未支持,只是意味深长地看了苏轼一眼。

    苏轼没有接话反驳,耐心等待苏洵和苏辙惊吓情绪宣泄完以后,言辞恳切地说:“阿爹,张大人来信说策一和策二均已落实执行。至于策三,张大人正在组织挑选麾下的精兵强将去执行任务。阿爹也知道,我自小语言天赋异禀,精通邛部川蛮的语言,南诏语言也能简单沟通交流。再加上三策本就是我提出的,我当这个向导最好不过。并且,此事我早与弗儿商议过,她是支持同意的。”

    “可是……”苏洵还是忧心忡忡。

    “阿爹,您就放心吧。”苏轼打断了苏洵,把握十足地说,“您看,首先有张大人麾下精干得力的兵士同行保护。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侬智高借南诏兵寇蜀本就是谣言。如今邛部川蛮已被震慑,深入南诏大理国的话是不会有任何危险的。”

    好说歹说,过了半天,苏轼终于说服苏洵同意。

    苏轼心情大悦,又似想起什么,连忙千叮咛万嘱咐地对苏洵说:“阿爹,您千万别跟阿娘提及此事,哪怕丁点风声都不能泄露。虽说深入南诏腹地不会有任何风险,但是阿娘如今的身体每况愈下,再也无法承受任何过度的惊吓。”

    苏洵闻言也是内心一暗,面色灰败地点了点头。苏八娘早殁对于程夫人的身心影响太大。苏洵深深知道,程夫人一直未能从此事中彻底走出来,始终活在深切自责中。

    其实,苏轼的确有恃无恐。一想起昨晚二饼在自己面前表露的功夫,飞檐走壁、力能扛鼎,苏轼就叹为观止,惊为天人。至今已有两人让苏轼惊为天人,文有陈太初,武有二饼。法不传六耳,这是独属于两人的秘密,外人不知。

    苏轼昨晚瞠目结舌地问过二饼,这一身武艺从何而来?二饼没有隐瞒,如实相告,说是朱姓老尼从眉山县观音庵云游离去之前传授。说到朱姓老尼,苏轼内心就是天人交战。对方为何会有那枚观音玉坠?对方为何能料到那天程夫人要去观音庵还愿?对方为何要等自己?……总之,迷雾重重,剪不断理还乱。

    这次苏轼之所以坚持要随同苏洵拜谒张方平,除了请命担任深入南诏大理国的向导以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他未曾和苏洵说起。那就是苏轼要在协助张大人平定“甲午再乱”这件事情上,力求尽善尽美。他要张方平真心实意对苏洵刮目相看,生子如斯,其父乃何?苏轼要让苏洵真正一飞冲天,潜龙勿用、见龙在田,从而终有飞龙在天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