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回到宋朝当大文豪 » 第79回 横渠四句

第79回 横渠四句

    苏洵一行四人游览完毕武侯墓后,直接去往褒斜道石门。四人点燃火把,逐一欣赏崖壁上精妙绝伦的石刻作品,耗费将近一个时辰才走过仅有16米长的石门隧道,这才踏上了最为艰难的蜀道。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长达500余里的褒斜道,充分验证了这句诗的写实性。

    褒斜道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道路之一,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过重大作用,在交通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褒斜道的通行,改变了南北方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不平衡的状态。中原社会变革的新趋势,通过褒斜道传播到巴蜀,推动了汉中、四川等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中国历史上,蜀道是沟通我国以长安为中心的西北与以四川为中心的西南的重要途径。褒斜栈道把西北和西南连成一片,促进了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

    苏洵一行四人走走停停,花费半月有余的时间才走完这500多里的褒斜道,意味着最为艰难的蜀道已被众人抛在身后。他们进入了与成都平原迥然不同的关中平原。虽然同样坦荡如砥,但二者的景观与风物却有极大区别。关中平原降雨不多,植被较为稀少,都是旱地;成都平原降雨较多,河流密布,植被丰富,水田居多。

    刚刚走出重重大山,秦岭北麓,渭河南岸,苏洵一行四人就已临近京兆府路郿县境内六镇之一的横渠镇。

    面对一望无际的宽广平原,苏辙撒欢儿狂奔,欢呼雀跃地说:“阿爹,哥哥,二饼,我们终于走完漫漫蜀道,到达关中了!哈哈!”

    三人见苏辙得意忘形地手舞足蹈,都是会心一笑:是啊,终于走完那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了!

    苏辙狂奔一圈后返回,眉开眼笑地说:“阿爹,伯父在阆州城时提及横渠镇的张载,说其先父在夔州路知涪州时与伯父既是官场同仁,又是私交好友,希望咱们路过横渠镇时如果时间允许能够代替伯父去看望张载,及其弟弟张戬,还有其母亲陆氏。咱们去不去啊?”

    “去!一定要去!”未等苏洵答复,苏轼抢先应承下来,其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双颊泛红,眼中如同繁星闪烁,仿佛有一股力量在体内不断涌动。

    “呃……哥哥,你这是怎么了,为何心情如此激荡?”苏辙有些不明所以。

    苏轼兴奋地摇头笑道:“子由,说了你也不懂。”此时的张载,虽然已经三十七岁,并且在当地凭借其渊博学识和远大志向小有名气,但其还未到提出“横渠四句”一战封神之时。

    苏轼迫不及待地拉起苏洵的衣襟大踏步前行:“阿爹,快走,伯父说起张载虽然将近不惑之年,但至今仍在横渠镇的书院崇寿院求学。咱们这就前去拜会,顺道看看能否在崇寿院借宿一晚。”

    苏辙嘴角微微一撇,不敢触苏轼的霉头,只能暗自嘀咕:这都快四十的人了,还在书院求学。拜会张载此人,用得着如此欣喜若狂吗?

    苏轼没有责怪苏辙的小动作。如果他不是两世为人,他也不会在意此时的张载。

    张载提出的“横渠四句”,一经提出就一直被人们传颂不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为天地立心:天地本无心,但人有心,人的心也就是使生之为人能够秉具博爱济众的仁者之心,和廓然大公的圣人之心。为天地立心,是为天地立人心,而非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为生民立命:通过修身致教,最后如果能而达到不管一个人的寿命是长是短,都能保持自己性体全德的境界,那么这个生命个体就可以说已经安身立命了。为生民立命,是为吾国吾民来立命,其立命在于教;

    为往圣继绝学:对儒学而言,孔子固然是集大成者,而宋的濂、洛、关、闽诸大家,则把儒学拓展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阶段。真能阐扬承继孔孟先儒之道统者,惟有宋儒;

    为万世开太平:万世太平所表达的是先儒也是宋儒的永恒政治理想。民胞物与,全体归仁,才能让蔽惑无明的人重新回归率性诚明的太平盛世。

    “横渠四句”含义深刻,涵盖了立心立命、继往开来的思想。这四句话强调了读书人的责任和追求,即读书人应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继承发扬往圣之绝学,为万世开创太平基业。

    苏轼每每默念“横渠四句”之时,脑海总是天雷滚荡,轰鸣不绝。无须其他任何修饰,单单就这四句话,只要你每天用心默念一遍,就定会感觉全身如同被电流穿透,精神意志必定能够不断升华。

    苏轼一行四人行至横渠镇崇寿院,经过书僮禀告后顺利得见崇寿院山长。山长闻听众人千里迢迢从蜀地眉州城出发去往京师赶考,是为同道中人,待之很是热情,主动要求众人能够留宿一晚,一起探讨学问。四人一时竟有宾至如归之感。

    山长安排四人在书院庐舍住下后,在苏轼的恳请下,山长安排书僮带领四人去拜会张载。张载此时就在书院里面。

    崇寿院某处,在书僮的引领下,只见上穿一身玄色直袍,下穿青布直裤的中年书生正在手捧书卷闭目沉思。

    好似察觉到众人的到来,张载缓缓睁目,眼中如有日月星辰循环往复,仿佛一眼就能震撼寰宇。

    张载青年时文武兼修,籍籍无名却强烈关注频遭西夏侵掠的边地形势。21岁时即向陕西招讨副使并延州知州范仲淹上书《边议九条》,请缨收复失地。范仲淹慧眼独具,劝说他弃武从文。张载从此在横渠深入钻研儒道释及天文和医学,融会贯通。

    苏洵首先微笑开口:“子厚,我们来自益州路眉州城,我哥哥是苏涣。”

    张载闻言放下书卷,平和但不失欢喜地笑道:“竟是苏伯父的弟弟,想必您就是苏洵伯父吧。苏伯父以前跟我提到过您,您是真正贤良才能之人。今日得见,实乃幸事。”

    苏洵开怀笑道:“此次,我带着二郎和三郎赴京赶考,正好经过横渠镇。家兄特意嘱咐要代他过来看望你们全家。”

    张载笑意愈浓,言辞恳切地说:“我阿爹当年在涪州知州任上病逝后,不说人走茶凉,只要没有落井下石就不错了。唯有苏伯父至今还惦记着我们张家,张某真是感激不尽。我弟弟在前些年就已登进士第步入仕途,如今正在外地为官。我阿娘目前就住在太白山脚下的大振谷口。如果苏洵伯父不嫌路程辛苦,我明日就带您过去。”

    苏洵开怀大笑:“肯定不辛苦,那说好了,咱们明日就去。”随后,苏洵将苏轼、苏辙、以及二饼介绍给张载认识。大家都是同道的读书中人,很快就互相熟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