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景祐新风 » 第五十二章 影响

第五十二章 影响

    景祐三年二月立春。

    天气刚刚转暖,汴梁就发生了一件大事。

    年后的大朝会上,赵祯突然下诏,“诏许坊间开设商铺”。

    这个诏令的下达,意味着从坊市制度,在大宋法律层面上,被废除了。

    但是吧,仁宗朝嘛,总有着仁宗朝的特色。

    “天下士庶之家,凡屋宇非邱店楼阁临街市之处,毋得为四铺作、闹斗八;非官品,毋得起门屋;非宫室寺观,毋得采绘栋宇及间朱黑漆梁柱窗墉,雕楼柱础。”

    这一条,是对临街店铺道路侵占问题的补充,对一些侵占街道的行为做出了限制。

    “复太祖旧制,令京城夜市至三鼓以来,不得禁止。”

    这条,算是放宽了对宵禁的限制,百姓可以在夜晚呆到三更天再回家,但依然还是保持了宵禁的传统。

    这大概就是仁宗朝特有的施政特点——改革,但不完全改革。

    仁宗朝的很多政令,都有这样的特点,赵祯也好,革新派也好,都想要改变如今国家疲软的现状,但往往最后颁布的政令,却始终带着一股子妥协的味道。

    这次的诏令也是如此。

    赵祯在法律层面,正式废止了坊市制度,但是呢,他依然还是保留了坊市的布局和宵禁时间限制,并没有完全放开限制。

    对于侵占街道的问题,赵祯也做出了限制,但并没有彻底的规划出经营范围,只做出了简单的禁止令,也没有彻底拆除坊墙,打破分隔。

    就,有一种做事不做通透的憋屈感。

    不好说这是赵祯的问题,还是吕夷简的问题,但不管怎么说,随着这个新诏令的颁布,坊市制度被丢尽垃圾堆,也不过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这事儿,赵祯和吕夷简都觉得自己干的挺不错的,就一个人,觉得这事儿干的不地道。

    王曾。

    别误会,王曾不是说废除坊市制度不地道,他是觉得吕夷简这个人做事不地道。

    王曾这个人吧,是一个谦谦君子,在他看来,废除坊市制度这么大的事情,官家不在朝堂上众议,听取百官的意见,猛然间乾纲独断,下达诏令,实在是有些欠妥。

    但回头一打听,合着这不是官家的问题,而是吕夷简深夜入宫,私下上奏,说动官家,然后官家才下诏的。

    王曾顿时对吕夷简充满了意见——这么大事情,你吕夷简不通知我这个宰执也就算了,连正常的议政流程你都不走,选择私下上奏官家......你吕夷简想干什么?!

    要当权臣,独霸朝纲么?!

    王曾因此,对吕夷简是越加不满了。

    以前王曾是欣赏吕夷简的才华,多有维护和推荐,但如今看来,吕夷简继续执政,对国家来说,未必全都是好处。

    因此,王曾就此事上奏,弹劾吕夷简独断专行,逼得吕夷简不得不当庭奏对,辩解所为......两人的矛盾,彻底公开化了。

    这事儿吧,吕夷简也觉得自己委屈......废除坊市制度的事情,吕夷简不是不想通知王曾,而是吕夷简知道,就算自己通知了王曾,王曾也是会一力反对的。

    到时候别说说服官家下诏了,就是跟王曾扯皮,也能扯出个把月去。

    倒不如用这种方式把事情做成,事后再跟王曾解释......但可惜,王曾不给吕夷简这个机会,他忍吕夷简很久了。

    当朝两大宰执当庭互辩,汴梁京城内倒是有新的乐子看了,但赵祯头都大了。

    虽然说吧,赵祯也不希望自己的宰执们个个都和睦相处,但问题是,你们吵成这样,会显得我很呆的好嘛。

    这事儿,最终还是在赵祯的干预下,不了了之了。

    赵祯当然是选择了袒护吕夷简,毕竟废除坊市制度的诏令他都已经下了,这时候如果帮王曾,那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嘛。

    再者说,赵祯还是愿意相信吕夷简的,虽然吕夷简做事有时候确实不合法度,但到底是一片为国之心,这点赵祯还是能看清楚的。

    所以吧,这事儿,就这样吧......维持体面就好。

    朝中发生的这件事情,在民间,倒是没有大肆流传。

    倒不是北宋年间的八卦消息不给力,主要是热搜榜第一,全被官家允许百姓坊间经商的事儿给霸占了。

    这事儿,不仅关系到大部分百姓的未来生活,也关系到很多达官贵人的身家涨幅......能住在御道两侧和东西大街的人家,哪个不是非富即贵的。

    这条诏令的颁布,几乎得到了东京城内,下至平民百姓,上至达官贵人的一致好评......早这么干就对了!

    就一个人,现在非常的头疼。

    权知开封府的范仲淹。

    老吕这么一搞,压力就全到了开封府这边......上面的政策是制定了,但下面具体执行的怎么样,就看开封府能不能打好这个样子了。

    说实话,吕夷简搞这么一手突然袭击,固然有为了做事减少麻烦的原因,但其实吧,未必就没有给范仲淹找麻烦的心思。

    也是吕公著不好,他提醒了吕夷简,这事儿,还真的能用来搞一下范仲淹。

    当然,下作的手段老吕不会用,但是,只要促成了坊市制度的瓦解,那么对开封府的行政职能,也是一大考验。

    如何去规范坊间百姓开店,如何加强监督,如何制定税收标准,甚至制定了标准能不能真的收上税来,可就全看开封府的本事了。

    虽然这么一来,注定会给开封府增加很多的权限,导致开封府的权利增大......但说实话,就吕夷简对范仲淹的了解,他手里的权利大不大,根本不耽误他弹不弹劾人。

    而范仲淹呢,也确实想把这个事情做好。

    废除坊市制度的必要性,其实范仲淹也看的明白,站在百姓的立场上,范仲淹也是支持废除坊市制度的。

    同时,范仲淹也清楚,官家虽然下诏要废除这个制度,但具体能不能执行到底,还得看下面的官员执行的情况如何......如果执行的不好,官家再下诏禁止,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

    大宋啊,从来不缺这种前后自己打脸的诏令出现。

    而执行法度如何,效果如何,首当其冲的,就得看开封府。

    开封府把事情做好了,天下府县才能照猫画虎,解决这次废除坊市制度中出现的问题,这个利民的国政才能真正的推广开来。

    这点上,范仲淹看的很清楚,所以,他现在压力虽然很大,但也是打出了十二分的精神来,准备迎接这个挑战。

    至少在范仲淹看来,这事儿,虽然难度比较大,但也不是做不好。

    之前治理开封府的时候,范仲淹收拾了一顿皇亲国戚和勋贵二代们,又用手段打服了城内的青皮混混,威严已经立起来了。

    最大的问题解决了,后面很多事情,范仲淹做起来,就会顺手很多。

    不过在那之前,范仲淹觉得吧,自己还有另一件事情,需要先做一下。

    让自己的大儿子范纯祐去找顾深,把顾深叫到了开封府衙的后院内,范仲淹也没客气,直接质问道。

    “你最近干了什么好事儿?!”

    给顾深都问懵了。

    最近自己干啥事儿了?!

    “师伯,小子最近在家读书,偶有外出,也不过是参加一些学子聚会......仅此而已。”顾深仔细回想着,回答道。

    这段时间,顾深还真的就是经常干这些事儿。

    毕竟,马上就要春闱了嘛,抓紧读书肯定是必要的,而外出参加学子聚会,是为了结交人脉,万一将来考上了,这些人脉关系,也许就能用得上了。

    这是这时代应试学子经常干的事儿,当年范仲淹进京赶考的时候,也是这么做的。

    但也正因此,范仲淹更奇怪了。

    你啥事儿没干,官家能特意把我叫过去问你的情况?!

    不对劲,这小子,肯定是瞒着一点什么事儿呢!

    范仲淹继续开口,询问道,“近日可有与他人往来结识?!”

    范仲淹现在开始怀疑,是不是官家从什么人的嘴里得知了顾深,知道自己和这小子有旧,所以才招去问一下情况。

    可顾深仔细回想了一下,说了几个名字,也全都是江南东路来的考生而已......没什么特别的。

    范仲淹都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想多了?!

    “......哦,对了,最近因官家下诏允许百姓坊间经商,故而学生常去一家馄饨摊,结识了一老一少,年少者,乃司马御史之子司马光,年老者姓吕,却不知什么身份,只称呼其为吕老。”顾深磨叽的说道。

    “嗯?!吕老?!”范仲淹很敏锐的抓住了重点。

    顾深则点点头,说道,“说起这位吕老,学识广博,难得的是,似乎对朝廷历代政令都颇为了解......学生猜测,此人许是前朝致仕官员,这些时日,倒是受吕老点拨,于时政策论上,受益匪浅。”

    致仕官员?!

    可拉倒吧,那老家伙,前两天还跟王相吵了一架,现在指不定多欢腾呢。

    行了,现在范仲淹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官家找自己过去,专门询问了顾深的情况了。

    这个吕夷简,指不定憋着什么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