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拯救大宋:从汴梁保卫战开始 » 第3章 提拔张叔夜,怒斩耿南仲

第3章 提拔张叔夜,怒斩耿南仲

    张叔夜是土生土长的开封人,蒙父荫出仕吏员,后来因为政绩显著,被赐进士出身。

    大宋文官全都鄙视武将,但在文官群体之中,同样也有一道鄙视链。进士出身的文官看不起那些只有举人身份的文官。举人出身的文官则看不起那些蒙荫出仕,被赐进士出身的文官。

    他们认为这些文官全是滥竽充数之辈。

    而蒙荫出仕的文官同样也看不起进士出身的文官。

    在这些文官看来,进士出身的文官除了写一首好文章,根本没有几个人有真材实料,大多都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只会吟诗作赋的无能之辈。

    张叔夜就很看不起耿南仲白时中之流。

    史员出身的张叔夜,以精明能干著称于朝野。

    七八年前,张叔夜在京东路的海州担任宣抚使。

    当时宋江正领着三十五个弟兄,带着数千草寇纵横京东河北等地。

    所到之处,州县要么被攻破,要么只敢死守城池,根本不敢出城迎战。

    宋江还曾经得意地写了一首打油诗,以示梁山泊的兄弟义气深重,战力强大。

    “来时三十六,去时十八双。若是少一个,便是不还乡。”

    写出这首打油诗不久,宋江带着弟兄们前往海州劫掠。当时的海州只有二千厢军,连一个能打野战的正规军都没有。

    宋江本以为海州城手到擒来。

    然而张叔夜却不慌不忙,在民间招募了三千勇敢,利用高超的指挥艺术,愣是把宋江一伙逼到了一处死地。

    最后宋江无奈,只能举众而降。

    因为梁山好汉中有十几个都是原来的大宋边军将领,投降朝廷后又都被委以重任。

    宋江身边只剩下不到二十个老弟兄,依然不老实,试图举众再反。

    结果又被张叔夜先下手为强,在海州之南挖了一个坑,直接把宋江这伙人给活埋了。

    这就是宋江在历史上的真实下场。

    正是因为平定宋江之乱的功绩,张叔夜被任命为京东西路宣抚使。

    金军第二次围攻汴梁,耿南仲和白时中等人因为担心激怒金兵,竟然向四方传令,不许勤王。

    其实他们想多了,就算他们下诏勤王,也不会有太多人前往汴梁。

    张叔夜也收到了这份不许勤王的诏旨。

    张叔夜看到诏旨的内容,当即笑道,

    “此乱命也,臣不敢奉诏。”

    他招募了两万京东壮士,由两个儿子统领,由海州出发,千里迢迢来援汴梁。

    行至颖昌府时,完颜宗弼与完颜银术可领着两个万人队前去截击。

    历经大小十八战,二万壮士折了八千人,方才杀退金兵,成功地由南薰门突进汴梁。

    按照常理来说,这样赤胆忠心又懂用兵的大臣率兵勤王,理应得到朝廷重赏和重用。

    但是靖康年间的北宋朝廷的一系列作为根本不能用常理推断。

    耿南仲认为张叔夜有抗旨的嫌疑。

    白时中和吴敏等人则认为张叔夜与金人打了那么多仗,干死了三千多金兵,肯定已经激怒完颜宗望了。

    为了平息他们想象中的完颜宗望的怒火,

    张叔夜刚进汴梁,就被文官群体卸掉了兵权,只能每天站在朝堂上,听一群文官想方设法地商讨议和大事。

    但是老张不甘心哪。

    他认为自己的指挥才能不亚于姚友仲,两个儿子的武勇也不亚于姚友仲,只要给他战守大权,他就有信心守住汴梁。

    所以,明知道耿南仲之流视自己如仇寇,不可能让自己重掌兵权,面对赵桓的询问,张叔夜还是挺身而出,自告奋勇,愿意充当新郑门和宣化门的守城主将。

    赵桓知道张叔夜的大名,深知这个倔老头有真本事。

    面对张叔夜的主动请缨,赵桓当即笑着说道,

    “朕素知张卿之能。当年张卿凭借三千勇敢,就成功地剿灭了声势浩大的宋江之乱。如今朕把城中仅有的七千西军,外加爱卿带来的一万二千京东健儿,全部交由张卿统率。

    你可有信心为朕守住汴梁?”

    张叔夜想了一下,方才昂然说道,

    “老臣虽然无用,没把握击溃金兵,但是老臣有把握坚守汴梁四个月不失。”

    “四个月啊?”

    赵桓哈哈笑道,

    “足够了。金狗出自北方苦寒之地,素来喜寒畏暑。只要爱卿能够坚守到五月份,金狗就会自动退兵。”

    一群文官听到张叔夜承认没把握击退金兵,只能坚守四个月,正想出言攻击,听到赵桓的分析,这些文官顿时都闭上了嘴巴。

    一些比较机敏的文官心中暗道,原来金狗不敢在中原过夏天。

    既然如此,为什么非要脸面丢尽地与金兵议和呢?

    孙傅则长出了一口气。

    因为他现在担任的官职正是汴梁四壁防御使,可以统管汴梁城的所有兵力。如今官家既然要把兵权交由张叔夜,明显是准备让张叔夜替代自己了。

    但是孙傅却没有任何意见。

    因为他知道自己是个纯粹的文官,根本不通战阵之道。平时战守之事皆是姚友仲做主。

    如今姚友仲死了,他已经六神无主,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应付金兵。

    现在张叔夜主动接过这个烫手山芋,可谓正中孙傅下怀。

    赵桓把目光转到了孙傅身上。

    “孙爱卿,你是纯粹的文官,不通战阵。朕现在就拿掉你的四壁防御使,任命你为礼部副侍郎。”

    孙傅躬身说道,“谢官家厚恩。”

    赵桓又把目光转到一脸沉着的张叔夜身上,高声说道,

    “拟旨,任命张叔夜担任兵部侍郎,兼汴梁四壁防御使,全权负责汴梁战守之事。”

    “老臣感谢官家厚恩。”

    张叔夜谢过赵桓后,又向赵桓要了两个副手。一个是禁军统领王宗楚,一个是曾与姚友**同守御新郑门的大将王燮。

    赵桓一一应允。

    看到耿南仲白时中等人正在交头接耳地议论,赵桓面色一冷,看着殿下的群臣说道,

    “从现在开始,汴梁战守大事皆由张叔夜一人主持,其他官员不得干涉。我不管你是宰相,还是枢密使,若是敢外行指导内行,不懂装懂,休怪我不讲昔日情面。”

    赵桓这话明显是在警告这帮子主张议和的大臣了。

    这些大臣哪里会让张叔夜独揽兵权,他们根本不在乎赵桓的警告。耿南仲自恃是赵桓亲信,再度挺身而出,向赵桓拱手说道,

    “官家的安排不合祖制!

    自太祖皇帝开国,汴梁的兵权皆由亲王和文官共同掌握,从来不曾委与一人之手。

    如今官家把汴梁的守御全部交与张叔夜,明显违背了我皇宋以文驭武,事权分散的祖制。

    万一张叔夜起了异心,不等汴梁城陷落,皇宋江山就要改姓。”

    耿南仲这话说得太狠了。

    张叔夜听完,当即跪在金殿上,大声说道,

    “耿南仲此乃诛心之论。老臣一腔赤胆忠心,惟天可表。”

    赵桓霍然起身,缓步走下九个台阶,走到张叔夜身边,伸手把他搀起来,笑着说道,

    “我如果不相信张卿,就不会让你担任四壁防御使了。”

    随后他转头看着耿南仲,勉强压抑着心头的怒火,沉声说道,

    “张叔夜也是文官,何尝违背以文驭武的祖制!”

    耿南仲冷笑道,

    “一个被赐进士出身的小吏,算得上什么文官?”

    “放肆!”

    如果是原来的赵桓,面对耿南仲如此放肆的话语,说不定还会看在往日的情面上忍气吞声。但现在的赵桓最讨厌的就是耿南仲。

    作为赵桓的头号亲信,此人力主不惜一切代价议和,可以说正是靖康之耻的最大推手。

    赵桓本来准备过几日再找他算账。

    现在他既然不愿意让张叔夜掌握兵权,甚至在金殿上与赵桓当众顶嘴,立即被赵桓抓住了把柄。

    赵桓看着耿南仲骂道,

    “不管是考中进士,还是被赐进士,皆是皇家恩典,同等待遇。

    耿南仲,你这厮看不起被赐进士出身的张叔夜,分明就是看不起皇家的恩典。

    你这分明是大不敬!”

    耿南仲本以为在自己的犯颜直谏下,赵桓会收回对张叔夜的任命。结果他怎么也没想到赵桓竟然当庭直斥自己大不敬。

    这下子耿南仲终于慌了。

    北宋一朝,虽然有不杀士大夫的潜规则,但大不敬则不在此例。

    苏东坡之所以在乌台诗案中差点被砍头,正是因为御史大夫给苏东坡安的罪名就是大不敬。

    赵桓说完这句话,也不理会耿南仲,转头看着新鲜出炉的礼部侍郎孙傅。

    “孙侍郎,大不敬该当何罪?”

    “罪当斩首,夷三族。”

    孙傅说完,赶紧说道,

    “官家,耿尚书也许并非……”

    赵桓一抬手,止住孙傅的话,随后厉声吼道,

    “殿前卫士何在?”

    两个殿前卫士当即走上前来。

    赵桓指着已经被吓愣的耿南仲说道,

    “此人当庭诽谤忠良,又无视皇家恩典,犯了大不敬之罪,立即给我拖到校场上斩首示众。”

    耿南仲这才发现赵桓竟然要玩真的,立即吓尿了,再也没有半点文官的清高骨气,身子一软就跪在了地上,一边哭一边说道,

    “官家,微臣刚才口不择言,误触圣上,实则出于一片赤胆忠心。希望官家看在微臣十年东宫陪伴的份儿上,饶恕微臣一命。”

    赵桓根本不看耿南仲,只是看了两个殿前卫士一眼,冷声说道,

    “你们也想抗旨吗?”

    两个殿前卫士吓得浑身一哆嗦,再也不敢迟延,立即架着哭泣不止的耿南仲出了文德殿。

    面对赵桓突然的暴怒,刚才还一身硬气的文官群体突然哑了下来。

    白时中和唐恪李邦彦等人明知赵桓的处置违反了皇宋法律。因为耿南仲就算有罪,也要交由大理寺三堂会审后才能定罪。

    但是他们却都没有勇气出来为耿南仲说话。

    反倒是张叔夜挺身而出,劝赵桓暂息雷霆之怒。

    但是赵桓已经打定了杀猴儆鸡的主意,他根本不理会张叔夜的劝谏,乾纲独断,命令开封府尹聂山派人前去抄耿南仲的家。又让内监总管李浑带着十个内侍与聂山一同前往。

    聂山和李浑带着人出去后,赵桓方才重新回到龙椅上,用一双通红的眼睛看着殿下哑默的群臣,厉声说道,

    “朕也知道,此番处置有违皇宋祖制,有违皇宋法律。

    但现在不是太平盛世,现在是金兵围城,国破家亡的紧急时刻。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

    祖制虽好,却不能帮我们击退金兵。

    如今大战在即,除了抗金,再无其他大事儿。

    不管是法律还是祖制,都要为抗金让路。

    金狗一旦破城,我辈皆成猪狗。

    我再在这里重说一遍,从今天开始,汴梁战守之事皆由张叔夜一人负责。各位爱卿,谁赞成,谁反对?”

    群臣尽皆哑默无语,明显是在用沉默抗议赵桓的暴虐。

    赵桓笑道,

    “既然众位爱卿都不说话,我就当你们同意了。

    张叔夜,你现在就前往新郑门,视察防务吧!

    对了,我陪你一起去。”

    浪子宰相李邦彦这时候又找回了勇气,他赶紧出列阻止赵桓的这个想法。

    “城头炮矢横飞,非安全之地。官家乃万金之躯,岂能身临险地?”

    赵桓笑道,

    “守住了汴梁,朕才是万金之躯。若是守不住汴梁,朕就会变成金狗的一个牧羊奴。

    对了,诸位爱卿也是一样。

    如果你们真的担心我的人身安全,就随我一同前往新郑门视察防务吧!”

    这时候,一个殿前卫士用一个托盘托着耿南仲那颗血淋淋的人头走了进来。

    “官家,耿南仲已斩!”

    “悬于新郑城门示众!”

    “是。”

    殿前卫士十分利索地转身离去。

    看到刚才还是尚书左丞的耿南仲已经变成了死人,群臣全都心底发寒。

    面对赵桓提议同往新郑门的建议,没有任何人有异议。

    “臣等遵旨!”

    他们担心自己不去,会被赵桓也扣上一个为臣不忠的大不敬帽子,然后叉出去砍掉脑袋。

    “既如此,吾等君臣就随张叔夜一同前往,且看看那些金兵是不是都长了两颗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