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拯救大宋:从汴梁保卫战开始 » 第31章 有多少爱卿同意这样的议和?!

第31章 有多少爱卿同意这样的议和?!

    李邦彦把蒲察石家奴一行人带进了蕃人馆。这是宋朝专门负责接待外国使节的地方。

    这时候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李邦彦把蒲察石家奴等人安置稳妥,又让蕃人馆的招待使去遇仙正店买最好的酒肉,再喊几十个最漂亮的粉头,前来侍侯蒲察石家奴等人。

    然而招待使往遇仙正店跑了一趟,确实买来了最好的酒菜,但一个粉头也没喊来。

    因为遇仙正店的老板,国舅爷朱正彦发话了,绝对不允许他店里那些千娇百媚的粉头陪侍女真野人。

    李邦彦想不到朱正彦竟然也敢与自己顶着来,登时大怒,心中暗道,

    张伯奋,朱正彦,你们以为抱住赵桓这条大粗腿就高枕无忧吗?

    等金兵退走,太上皇会在第一时间复辟,到时候老子让你们见识一下俺的手段。

    李邦彦向蒲察石家奴告了罪,当即与张邦昌吴敏一道赶往皇城,准备把这份议和书连夜呈递给赵桓。

    三个人坐着轿子,赶到皇城门口,却被守卫皇城的殿前司小校给拦了下来。

    李邦彦让小校进宫,告知赵桓金人同意议和。

    李邦彦认为赵桓只要听到这个消息,绝对会把他们放进皇宫,甚至连夜在议和书上盖上玉玺。

    虽然金人的议和书写得很过份,但赵桓绝对会毫不犹豫地同意全部条件。

    小校带着议和书赶往皇宫。过了一刻钟,小校又回到了皇宫门口。

    他向李邦彦拱手说道,

    “官家已经接了议和书,并让我转告三位大人,明日早朝再与百官商议此次议和。三位大人这就回府安歇吧!休误了明日早朝!”

    “啊?”

    李邦彦张邦昌吴敏对视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诧异。

    赵桓看了议和书竟然如此淡定,竟然不把他们三个股肱大臣召进皇宫商议,实在是出乎了他们的预料。

    不过赵桓不接见他们,他们也没有任何办法。

    身为大臣,如果不经圣命,夜闯皇城,那就是形同叛逆!

    三个人在皇城门口分手,各自回府。

    张邦昌和吴敏全都回了自家府邸。

    只有李邦彦让轿夫转了一个圈子,来到了艮岳的一个入口处。他想进入艮岳,与赵佶再商议一下金兵退去后,到底该用何等操作让赵桓自行退位。

    然而,他下了轿子,却发现站在入口的十几个守卫不再是内侍,而是十几个身穿戎装的京东大汉。

    一个大汉更是走到他面前,满脸杀气地问道,

    “你到这里想干啥嘞?”

    李邦彦心里打了一个突,连忙自报家门。

    得知李邦彦是当朝宰相,大汉的脸色好看了一点,不过他拒绝了李邦彦进入艮岳的请求。

    “李相,俺们奉了艮岳看守使秦大人的命令,负责保卫太上皇的人身安全。如果俺们不经秦大人的允许,私自放人进入艮岳,俺的脑袋就保不住了。”

    不过李邦彦如何威胁这位大汉,这位大汉就是油盐不进,就是不放李邦彦进去。

    李邦彦无奈,只能坐轿赶回相府。

    李邦彦还不知道,他刚一转身,秦桧就从艮岳里面走了出来。秦桧笑着夸奖了那条大汉,

    “张威,你干得不错。继续守在这里。俺这就前往皇宫,告知官家,李邦彦有挑拔太上皇与官家的嫌疑。”

    李邦彦虽然怯懦,智商并不低,当他发现赵桓开始隔绝赵佶与外界的联系后,他立即就知道赵佶的复位想法只能是痴心妄想了。

    这厮回到府上后,当即在心里琢磨到底该怎么抱赵桓的大腿。

    如果赵桓知道李邦彦的想法,肯定会回以冷笑:李邦彦,你想多了。在朕的必杀名单上,你可是名列前茅的货色。

    皇宫,灯火通明的御书房。

    赵桓读完金人拟定的议和书,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别国议和都是互相争吵十几天,甚至几个月才能谈妥。李邦彦张邦昌吴敏倒真是能干,竟然只用了二个时辰就谈妥了这份丧权辱国的议和书。朕真的要好好奖励他们!”

    嘴上说着奖励,话语里却透出一股无法遏制的杀气。

    陪在赵桓身边的朱琏都听得身上一寒。

    朱琏不知道赵桓为什么如此恼怒,但是当她偷偷读完摊在桌案上的议和书后,同样也气得满脸胀红。

    她恨声骂道,

    “这些金狗太嚣张了,竟敢提出这样的议和条件,分明不把我们皇宋放在眼里。”

    赵桓并没有计较朱琏偷看议和书,他只是把朱琏揽在怀里,十分严肃地说道,

    “娘子,你知道吗?如果我们守不住汴梁城,这上面的议和条件都会变成现实,甚至会比这上面所写的还要凄惨十倍。”

    朱琏把牙齿咬得咯咯响。

    “妾身现在终于知道金人有多恶毒了。官家,咱们一定不能与金狗议和。因为光看这份议和书,就知道金狗没把皇宋放在眼里。就算我们满足他们的所有条件,他们也不会遵守合约。”

    赵桓笑道,

    “娘子不用担忧。朕已经不是往日的赵桓了。明日早朝,朕要用雷霆手段,把这些丧权辱国的主和派一网打尽,抄家灭族。”

    虽然赵桓说的话明显违背了祖制,但朱琏却没有半点劝谏的意思。恰恰相反,她现在也认为这些主张议和的大臣全都该死。

    如果让他们继续活在世上,享受荣华富贵,才是最大的不公平。

    赵桓在回寝宫休息之前,派庞冲带着一份议和书前往太学院,把这份议和书交给陈东观看,并让陈东带领三千太学生做好在明天伏阙上书的准备。

    为了争取用最快的速度挽回汴梁民心,赵桓又让庞冲叮嘱陈东,最好在明天上午,召集十万百姓有序进入皇城。

    赵桓要对汴梁百姓发表演讲。

    庞冲虽然不理解赵桓为什么如此看重升斗小民,但他还是不打折扣地完成了赵桓的指示。因为担心陈东看不起汴梁百姓,不肯让太学生发动百姓,所以庞冲当晚就住在了太学院,与陈东商议种种细节。

    陈东和欧阳澈都很激动。

    因为他们发现这一次官家要掀起一场朝堂风暴。这场风暴过后,朝堂上的官员会出现很多空额。到时候他们这些太学生,也许就有机会身穿紫袍进入朝堂了。

    太学生有这种想法很正常。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这是所有儒生的终极梦想。

    一夜倏忽而过。

    次日早上,赵桓身穿龙袍,头戴天子冠冕,腰挂天子剑,离开了朱琏温暖的怀抱,走进了文德殿。

    看到赵桓出现,正在窃窃私语的群臣当即安静下来。

    李邦彦张邦昌吴敏脸色淡定,显得胸有成竹。

    他们今天起了个大早,在皇城门口就与众多交好的文官透了口风。他们有信心让赵桓在议和书上盖上玉玺。

    赵桓让群臣上奏时,李邦彦张邦昌吴敏当即闪身出列,异口同声地说道,

    “官家,金人议和使节就在皇城门口等候,是不是先让他们进来?”

    “不急!”

    赵桓从龙椅上站起身来,双手展开议和书,用听不出喜怒的语气说道,

    “诸位爱卿,朕前日授命李邦彦张邦昌吴敏三位宰执担任宋金议和使节,就是看中了他们的能力。

    朕本以为,想要谈妥所有议和细节,至少也需要十天半个月。

    但是三位爱卿的能力还是超出了朕的预料,他们只用了半天时间,就与金人谈妥了所有条件。

    现在,朕就把这份议和书读与诸位爱卿一听。”

    说到这里,赵桓特意停顿了一下,随后高声念道,

    “臣桓叩首大金国皇帝:臣桓背盟兴兵,实起宋金之衅,今愿割地赔款,以息大金儿郎之怒。

    今来画疆,两国合以黄河为界,黄河之北州郡,尽割属上国。

    另愿赔黄金两千万锭,银五千万锭,粮草五百万石,绢帛三百万匹,仕女五万人。

    并愿将柔福帝姬,茂德帝姬为首的二十名帝姬献与上国,以通和亲之款。

    若蒙恩造,许备籓方,世世子孙,谨守臣节。

    每年上国皇帝生辰并正旦,臣桓遣使称贺不绝。岁贡银、绢一百万两、匹,自靖康三年为首,每春季差人送至燕京交纳。

    有渝此盟,明神是殛,坠命亡氏,踣其国家。臣桓今既进誓表,伏望上国蚤降誓诏,庶使弊邑永有凭焉。”

    赵桓把这封议和书完全读完后,方才放到桌案上,随后看着殿下的群臣问道,

    “诸位爱卿,你们都听完了这份议和书上的内容,不知道有多少爱卿同意这样的议和?!”

    “老臣反对!”

    张叔夜当即从武将队列中走了出来。老张本来是个文官,但是现在受到绝大多数文官的排挤,老张干脆在上朝时站进了武将的队列。

    “官家,这根本不是一份议和书,而是一份投降书!官家绝对不能同意啊!”

    李若水的脾气更为火爆,他从文官队列中走出来,指着李邦彦张邦昌吴敏三个人的鼻子骂道,

    “你们这三个奸相,辜负圣恩。官家是让你们与金人议和,不是让你们去向金人投降。

    你们把这样的议和书带回来,交由官家圣裁,就已犯了卖国之罪。”

    随后李若水向赵桓拱手说道,

    “微臣请官家治李邦彦张邦昌吴敏三人卖国之罪。”

    李邦彦哪里会把李若水放在眼里,他振振有辞地说道,

    “李若水,你不过一个空谈之辈,根本不懂国家大事。我们之所以同意这样的议和条件,实在也是出于无奈。

    金国五十万大军把汴梁城围得水泄不通,完颜宗翰又一直反对议和,说是今天就要率五十万大军全面攻城。

    我们正是为了保住汴梁城,为了保住官家安全,才不得不忍气吞声,同意了这份议和书。

    因为我们现在最紧要的,就是哄骗金人退兵。

    只要金人退过黄河,我们就有了喘息之机,到时候我们励精图治,整军经武,严守黄河南岸,也就不再害怕金人再度毁约南下了。”

    “李邦彦,你就是一个不懂军略的无知之辈!”

    面对李邦彦的指责,秦桧同样挺身而出,大声说道,

    “李邦彦,你身为大宋宰执,竟然连基本的防卫要点都不知道。黄河不比长江,每到严冬必结冰。欲守黄河,必守河北。

    若河北不守,黄河不过就是一道没用的堑壕。

    金狗提出这样的议和条件,根本就是欲亡我皇宋。而你与张邦昌吴敏竟然好意思把这样的议和书呈递给皇帝,你们枉为大宋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