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农民的崽 » 中学3

中学3

    “老师和高年级的同学应该都知道,梁芹是我们学校去年的高考状元,以全市第十名的成绩进了我省的工业大学,”

    “小姑娘本来可以选择更好的学校,但她目标很明确,她要选择技术研究,因为她觉得国家之强大,离不开工业的创新,她想到了、做到了,不仅第一年就拿到学校的奖学金,而且提前入选学校重点学科研究室的后备人才,”

    此时掌声更加热烈,我一直在后面盯着梁伯,感觉他低头的那一刻是在擦拭眼泪,

    “梁芹的成功,与她自己的努力分不开,但我想强调的是,没有梁伯的支持和付出,没有他的格局和坚持,梁芹会跟许多普通人一样,很难走到这一步,”

    “用梁伯的话来说,自己已经留下遗憾,不能让女儿也跟着遗憾,就算再穷,也不能穷下一代的教育!”

    “这几年的学费,都是靠着梁伯捡垃圾,在我们食堂挑剩菜剩饭一点一滴积攒起来的,他的信念促使着女儿努力考上大学,成为国家有用之才,他的行动也感动着我们一中每一位成员,”

    “同学们,我们向梁伯还有千千万万,辛辛苦苦送你们上学的父母致敬,你们,该不该好好学习?”

    “该!”

    “要不要好好学习?”

    “要!”

    “能不能好好学习?”

    “能!”

    “那就让我看到你们的行动吧!”

    大家不约而同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在一中求学期间,我和小哥忘不了校长在这次开学时的讲话,没有典礼,没有刻意的动员,没有官话套话,但却刻苦铭心!

    初一的生活是紧张而充实的,我们的老师充满着激情和仁爱,他们有思想、有方法、有节奏、有情感,带领着同学们努力去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上课时的认真听讲、下课后的体育锻炼、晚上的学习交流讨论、社会美德思想畅谈,周末的美术、音乐、书法等免费培训,每个月的探望孤寡老人、伤残退伍军人及烈士家属,赴闹市街区协助清扫卫生,十字路口维持交通秩序,每季度一次的大自然和历史古迹探险、学雷锋活动,烈士陵园祭扫等,无不让我的求学生活开局便精彩。

    记忆最深的是参加天江源县瑶族乡“六月六”传统节日,每年的这一天,从湘粤桂各地奔赴而来的瑶族百姓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同胞齐聚一堂、载歌载舞,

    班主任和十位同学都来自瑶族乡,为了鼓励大家尊重民族传统文化,开阔民俗认知视野,遂组团带领我们自愿加入的同学来到其家乡共同庆祝。

    地点设在具有“南国雪乡”之称的天越岭,这里曾是天帝南巡时登高望远、高吟赞歌的主要场所,也是上千年来天越两地人民交流的必经之地,茶盐古道依山而过,石板路和风雨亭见证了经久不衰的两省人民贸易往来,

    当我们随班主任爬到山顶,深处云雾中,纵然仿入仙境,片刻,南风抚面,云雾散去,

    千万崇山跌宕起伏,美轮美奂,尽享眼底,而那山高处簇拥着茂密的斑竹,犹如天妃在妩媚的翩翩起舞,与天帝延续世纪之情,脚下包裹的千年苔藓,妖娆的变换着多彩的姿色,诉说着天越百姓的历史和奋斗历程……

    至此,我陶醉其中,难以自拔,情不自禁的仰头吟叹:

    “天下若有绝景处,人间当属天江源啊!”

    班主任和同学们都笑了,怎么爬到高处才发现你糍粑原来是个诗种,我顿时感觉失态了,连忙笑着说:

    “失礼失礼。”

    班主任告诉我们,等快到冬天的时候还邀请大家过来,那时可以看到成千上万的南迁候鸟在这栖息,这里不仅是天越人民的茶盐古道,还是众多鸟类赴南过冬的“千年徙道”,

    而当雪天到来之际,这里每天呈现出“云冰吻天、白雪抚地”的盛景,到时候还要请我吟诗一首。

    我双手合礼,

    “要得、要得,”

    大伙都乐开了。

    活动在村里的广场举行,首先是迎宾礼,大家近距离感受到了“边拦边迎”的瑶式敬酒,好不热情,

    身着瑶族服装的男女老少个个打扮得光鲜亮丽,男性“伞子舞”呈现出瑶族汉子对传统的坚守和奋斗不止的精神,“长鼓舞”则充分展示了瑶族姑娘的柔美与得体,

    篝火晚会的民族大团结集体舞让大家感叹历代各族人民紧紧相拥的力量和深情,也让我满面红光、心跳加速,

    因为第一次被两个瑶族姑娘拉着手,紧张、激动笨拙的跳着,时不时踩人家一脚、绊别人一下,

    更尴尬的是,改换竹竿舞的时候,我竟然粗鲁的把一根竿给踩裂,当时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但热情的瑶族姑娘换了竹竿后依旧扯起我的手继续跳……

    嗨到深夜,玩到忘乎所以时活动终究结束,大家被安排到瑶族同学家借宿,

    我和两位男同学有幸跟随班主任前往他家,穿过古道向下绕行200米,透过夜色可以清晰看见半山腰星罗密布着许多具有瑶族特色的吊脚楼,

    在星空的点缀下,家家户户错落有致的灯光交相辉映犹如仙人胜地,我真的被迷住了,仿入另一种仙境,与星为伴、与月相依,感叹真的不枉此行,瞬间萌生出定居在此世外山野之中的念头。

    或许是酒劲未消,亦或玩得过份,大家都毫无睡意,班主任给我们搬来竹椅,大家围坐在门前,一边观赏璀璨星空,一边听班主任讲述家乡的往事:

    “这里天美、山美、水美、人美,但也有很多阻碍着家乡人过上幸福生活的地方,首先是交通不便,原来我去上学需要翻5座山,淌2条溪谷,在我记忆中被蛇咬过2次,滚下山坡不下5次,被洪水冲到过几百米开外,”

    “之所以拼命学习,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想走出去,这里太穷、太偏、太落后,”

    “村里没有发展,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年轻人都跑去外地打工,有近十户人家走了再也没回来,家里的吊脚楼拜托邻居们打理,就算回来的在家也就过个年,然后把小孩接走,只剩下年迈的老人,上了年纪的人根节很重,都是不愿离开的。”

    “我现在有了工资,今年才把家里的吊脚楼从单吊扩成双吊,也帮助大家联系县城的买家把家乡的土特产销售出去,也争取到了“六月六”节到我们村举办,但我的能力有限,很多家的房子还是那么小那么旧,想建大一些、搭高一层,摆脱潮气和蛇虫侵犯谈何容易。”

    “不瞒你们,我准备考研,想继续改善这里的交通、这里的环境和家乡农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