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农民的崽 » 中学11

中学11

    高中的重点班,大家的学习劲头果然不同于其他普通班,从一开始就陷入紧张和拼命,仿佛高考即将来临,

    课桌上的书堆得几乎盖过鼻梁,上课时大多数人直着腰挺着胸抬着头,眼神坚定的越过群书,注视着黑板和老师,犹如战士将要跨过堑壕发起冲锋,

    这种氛围,我既喜欢又恐慌,喜欢的是可以近朱者赤,恐慌的是优秀的人依然如此努力,垫底的我可能依旧垫底,

    当然,突如其来的意外让我无暇顾及学习的压力。

    一天我正在上晚自习,父亲突然到学校来找我,声音很低沉,

    “已经跟班主任请好假,快跟我回去,外公在等你!”

    我隐约感觉到了什么,到了外公家,发现很多在外面打工的亲戚都已经回来,大家原本围在客厅中央,看见我进来后纷纷让出中间道,

    我看到了外公面色苍白的躺在凉席上,眼睛已经闭上,但依然有微弱的呼吸,我急忙走了过去,跪在地上抓住外公的手,轻声的唤着他,

    一听到我的声音,外公突然睁开了眼睛看了看我,嘴巴也动了好几下,仿佛有很多话要对我说,

    但最终却发不出声音,随后手用力的抓着我的手,持续不到10秒钟,突然松开,呼吸急促直至停止,眼睛彻底闭上了,我知道此刻外公已经走了……

    整个屋子里的人都在哭喊,炮竹声响起,哀乐也播放了起来,而我,不知为什么却没有掉下一滴眼泪。

    外公走了,回忆起他的日常,不多话、不多笑,两只手喜欢背在后面,驼着背到处散步,他是老党员,是村里公认的好人,当过几年村干部,干了很多实事,

    那时候家里一件衣服从大姨开始穿,一直传到最小的满姨,而外公在任期间每年都要送吃的、穿的给村里那些揭不开锅的贫困户和因病至贫的穷人家,

    正因为如此,外公的葬礼全村的人都来悼念。

    使我更伤心的是,外婆说外公一到每个月的最后一周总是盯着马路,看我是否放月假,确认我回来后就叮嘱外婆一定要煮一大锅新鲜猪肉让我上家里来吃,而他从来都不会让我知道,

    外婆说其实这么多外孙中,外公最自豪的就是我,逢人会说他三女儿那儿子以后会有出息,听到这,我羞愧不已。

    外公走了,再也见不到了,不知不觉失去了最亲的人,难过,悲痛,他的子女们更是伤心,尤其是我的母亲,把声音都哭哑了。

    外公对自己的儿女都很疼爱,虽然女儿们都出嫁了,但是免不了还经常把一些好吃的东西送过去,送完后就走,很少留在那吃饭。母亲经常跟我说,

    “你外公在其他姨家都吃过饭,唯独我们在本村却很少来,他知道你跟姐姐上学都要钱,每次来也是送一些吃的就走,真是对不住他!”

    听到这,我回忆起外公在自己家吃饭的次数真的是寥寥无几,父母为了送我和姐读书,拼命的赚钱,把精力都花在我们身上,却冷落了老人家。

    外公走了,最伤心的是外婆,两人相守了五十多年,拉扯了7个小孩,就在外公走的那一刻,外婆突然神经错乱,不停地说有朵花在她面前飞,母亲紧紧的抱住她,安抚了很久才平静下来,而母亲自己也哭成了泪人。

    我听姐说,其实外公是可以抢救过来,他因为一直有高血压,在干农活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跤导致脑出血,抬回家后,儿女们就不敢往医院送了,镇里医疗水平无法急救,需要转至县医院,而农村的说法是如果人走在外面,就无法在家里办丧事,这种风俗使得外公在家痛苦的躺了三天三夜,

    一直等到我回来见他最后一面,儿女们也带着孙辈们眼睁睁的看着老人家不舍的离开人世,悲哉,痛哉。

    几位姨变化最大的当属满姨,初中毕业就去了外地打工,几乎很少回来,再次见到她,与以往判若两人,

    我才想起外公走的时候旁边跪着的是满姨和她大女儿英子,两人眼睛都哭肿了。

    满姨刚毕业的时候是村花,放弃上大学后到外地打工,几年不见,现在变得枯瘦如柴,而且有了3个小孩,

    老大叫英子,老二叫芳子,老三叫海子,各相差一岁,这三个孩子都挺可爱,作为最小的老表也深受大家的喜爱。

    我最喜欢的是英子,虽然说不出她有什么优点,但感觉她第一次见外公就能把眼睛哭肿,是个讲感情的崽,而英子也特别喜欢粘我,自然就更加怜爱,

    送外公的这几天,英子到哪都跟着我,经常耍娇,我也很用心的呵护她,给她买冰棍,带她去抓鱼,还经常背着她去仁德坪看乌鸦,

    当她跟着乌鸦“哇哇哇”的傻叫时,也短暂的让我在与外公的离别伤痛中解脱片刻。

    外公走的当天,大姨丈就从县里找来了号称最厉害的“阴阳先生”,一番“纸笔墨刀剑”操作和“糯米飞天撒地”动作后,把封棺、道场、出殡的时间和下葬地点都定好了,

    当时我仿佛见到了《僵尸先生》的电影场景,而整个班子的人也跟九叔、文才和秋生等神似,

    当然,我知道自己的走神对外公不敬了,赶紧借着上茅厕的理由离开片刻。而封棺的时候几个儿女又是一顿悲伤和抽泣,好不凄惨,

    我在想外公看到这样的情形走得安心吗?听到围观的大妈们大声议论,才知道一定要大哭,哭得越伤心越好,因为这样才能体现出孝道,我也无解了。

    每天守灵的时候母亲都要通宵,我不忍心,鼓动姐把母亲拉去休息,然后自己就一直守着,外公的两个亲孙子因为胆子小早早就跑去睡觉了,其他老表更是不知去向,

    而我,听外婆那么一说,自己再认真回忆,感觉确实与外公相处的时间太少,于是我连续守灵了五天,就当是补过,亦或是回馈老人家对自己的默默关心。

    到了第六天晚上,熬人的道场终究让我快顶不住了,当孝子孝孙围着外公的灵柩转了不知道多少圈,下跪了多少次以后,

    我发现每转一圈都会有人转到其他房间,而跪的姿势也出现了各式各样,自己每次都老老实实的跪着,膝盖已经肿了,

    当沿着进村路口往回“招魂”时,很多老表已经没有跟着,而三跪九叩我也快支撑不住,终于熬到了结束,

    大伙都跑进各个房间找床躺下,舅舅只能交代我给戏班子的师傅送一下夜宵,几个老师傅边抽烟提神边问我,

    “你是老人家的孙子?”

    我摇摇头:

    “我是外孙,”

    “老人家没有白疼你!”

    我点点头……

    葬礼进行的那天,下起了漂泊大雨,村里人都说,这是老天在为外公哭泣,也是在为外公洗尘,好人走得干净。

    大伙觉得遗憾的是未给外公开追悼会,都在埋怨现任村支书不作为,当然,不折腾也是好的,能够让外公早点入土为安,他生前也交代过,不要搞什么追悼会,村里只要多数人不骂他,他就心满意足了,当然,外公也希望让子孙们少受些折磨。

    葬礼结束,过了头七,大人们又各自奔赴打工的地方,而我也即将返校,

    正准备登车,舅舅气喘息息地跑过来叫住我,然后递了一袋还在冒热气的豆沙糍粑,上面夹着一张纸,说是从外公枕头下面找到的,差点连同被褥一起拿去烧掉,多了个心眼才发现是外公写给我的。

    坐在“天妃镇-天江源”的班车上,我小心翼翼地打开纸张:

    满崽,豆沙糍粑是你最爱吃的,每年到我家,你舅舅买回来,十几个老表抢的时候,你都让在一边,我想着这次你放月假就单独买一次,也算是奖励你谦让的行为,只有你考到了县里,要好好学习,给他们当榜样,争取走出农村,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这是外公第一次叫我“满崽”,却未曾想是最后一次,冥冥之中这成了外公送我的遗言。

    我拿起竹签挑起糍粑一个一个往嘴里送,一口一个,也不管它有多么滚烫,泪珠不断的往下掉,旁边的老乡很是诧异,

    “小伙子,慢点,慢点,别噎着。”

    我满眼泪花的点点头,直到十个都吃完,再回头望向村头,已经看不到属于外公的任何地方,车轮带走了一切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