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诗语词曲 » 4 小人天天啼 长天似乐奏

4 小人天天啼 长天似乐奏

    不觉夏逝秋至,夜晚,那衙门外面,风声凄厉。至九月暮秋,这日,苏小妹早起到书房外的园子里,满园茂盛的菊花,花瓣上浮着亮晶晶的露珠儿,便用树叶将那露珠轻轻地刮下来盛在坛里,准备封陈起来,明年的秋天取出来煮茶炊。具说这个可以明目养肝。

    在园子里劳作了大半天,抱着青花坛正准备回屋,忽然见到秦观急急急忙忙跑过来告诉她:“大哥东坡要过来了,说是已经到了路上……我得备马车去接他才好。”说完转身就走。这苏小妹听了一头雾水,跟着跑出去大声问道:“什么情况?”“听说皇上把苏大学士贬到我们这地方来了。”站在身旁的之前老县令的儿子告诉苏小妹。“咣当”一声苏小妹手里的青花瓷坛掉到地上,瓷片碎了一地。

    且说那苏东坡在朝廷到底是因为天性的使然遭到了小人的暗害。平时的他虽是满腹的才华为人处事却大大咧咧的性情中人。决不阿谀奉承交结酒肉朋友,喜欢独来独往。平时更是喜欢游历山水。一是因为自己有真才实学,受人推崇;二是能真抓实干,乐善好施,被百姓称颂;三是露真性情,令权贵不爽。这三条,集于苏东坡一身。

    他敢于坦露真性情,敢于直言犯上,不随波逐流,不经意间便暴露出像某些城府很深者所说的弱点、缺陷和不足,很容易被人抓住把柄。

    即使在皇上面前也是直来直去。皇上无比的欣赏他的诗词美文,所以一直留用自己身边。但是自那日率众臣游历艮岳之后听了谢景温的谗言回到宫中,百思不解;一日在宫中徘徊想道:“明明记得是上午时分,他苏东坡为什么诗里写道日暮二字,莫不是说朕的江山不长了……越想越觉得害怕。又无什么理由将他处置。不就是一首诗吗。再说那诗除了日暮二字外,不也是很美妙的吗。”

    又有一日,这苏东坡正在街上准备找一个小楼,眼见着那周姝己经长大成人,苏东坡也曾想介绍些个青年才俊与他认识,有心仪的嫁个人什么的,可那周姝则说自己宁肯守着先生一生一世也不嫁人,对苏东坡是尊重得不得了,一切阶照先生的行为作准则。既是自己的得意的女弟子,苏东坡一直在心里把她当成自己的学生,甚至像是自己的孩子。苏家人也是对她早己经有所耳闻,看在眼里知道而已,甚至他的夫人也是一心一意按照他的想法去做,从来未曾提及过那周姝一家人的事情。再说这苏东坡从来都是将自己的在朝中供职的供奉大都拿去行了善事,家里的开销也非常节省。苏东坡己是有一儿一女的两个孩子的父亲了,对于子女教育他只提供读他们衣食住行外就是读书。两个孩子又多受爷爷奶奶的接济,过的也是不错的。再说那苏洵一直在朝守着一个不起眼闲职年复一年的领着供奉,够维持一家人的生计的。

    苏辙呢,官越做越大,甚至又建了一座宅子,他夫人家是京都里的商家,也是比较富裕,这苏辙一连的生了三个女儿,精贵地养着,也是苏辙的娘家时不时的给些补贴。那苏辙知道哥哥家的情况,又不能直接给些补助,而是将自己的年奉交一部分给父母,也知道他们会拿出些去帮助哥哥一家几口人的生活用度。

    苏家人依然是高门大族地住在京城里。

    再说那日,苏东坡找到一处楼,竭力地盘了下来,准备开一个书院,让周姝作为一个事业,可以自立门户,那京城的有钱人家的子弟,即使看在他苏东坡的大名面前,少不了的学生的。心想也够她一家人的生计不说,尚或有了些名气,越做越大,自己的一生学问也是有用武之地了。

    看起的一座小楼,正在繁华的街头,那买家听说是苏东坡买了来开书院,二话不说直接廉价卖给了他,原来那家人也是读书的人家,只因儿子中试入外地做官便倾家荡产一起外迁的。又欣赏苏东坡的文采。

    这苏东坡买了楼出门来,正往对街对面他停放马车的地方走着。忽然一辆马车从自己身边扬鞭疾速而过,差点直接撞上苏东坡的身体。又是秋未多雨的天气,老是落雨的地上,石板的沟缝积水,那污泥浊水溅了苏东坡一身。

    苏东坡回头一看,正是那同撩谢景温的马车,见到他轰轰肆无忌惮的驶过。心里恨不得追上去,嗅骂他一顿。感觉晦气。回到家里便写下一首诗:

    小人真暗事,闲退岂公难。

    道大吾何病,言深听者寒。

    忧时虽早白,驻世有还丹。

    得酒相逢乐,无心所遇安。

    去年行万里,蜀路走千盘。

    投老身弥健,登山意未阑。

    西游为樱笋,东道尽鵷鸾。

    杖屦携儿去,园亭借客看。

    折花斑竹寺,弄水石楼滩。

    鬻马衰怜白,惊雷怯笑韩。

    藓书标洞府,松盖偃天坛。

    试与刘夫子,重寻靖长官。

    第二日上朝的时候直接送给了那谢景温。

    那謝景温因为忙了上朝,把诗装进䄂笼里。心里想道;以为是苏东坡终于有低下身子赞美自己了吧。准备退朝后回家慢慢欣赏哩。

    暮垂日不多

    暗夜似火昼

    小人天天啼

    长天似乐奏

    天气渐渐热起来。这谢景温下了朝匆忙回到家中,他的宅邸之阔,恐怕当朝除了他的姻亲的宰相王安石的邸宅外就数他家了,占地几百亩,還是在繁華的都市寸金寸土的地方的寬闊大巷內。路面青一色巨石板相嵌而成,通大型馬車,兩旁各家門庭皆是方正石頭巨大橫梁相嵌花木鳥獸精美浮雕圖案,寬闊高大,門為橡木,門上銅制把手,有用銅板相嵌為邊。經長年累月擦試閃閃發光。一條街住的非富即貴之人家。這謝家的門庭兩旁青石砌壘,門頂橫梁格外的與眾不同的是凃著深猩紅色,配以黃色金描的呈祥圖案。門口兩旁杵一雙石雕的獅子如嘯如呼。

    他就是一官四品的官员,不知道什么时候将自己貌如花的妹妹送给了宰相王安石为小妾。这一高攀就是连升两级,目前是朝廷的二品大官不说,家里开始经啇,专与那朝廷的啇贸往来。家有啇的船队,在正街上亦有许多啇铺,经营南来北往的货物贸易。

    大宅内占地几百余亩,除了一座巨大三层內井的四合院,还仿着皇家的艮岳建起一座树木茂密复郁的林子园林,住宅后面有一座终年花香弥漫的花园,其间亭台水榭一应齐全,回廊曲幽。那花园外连一湖碧水,清澈涟漪四散。这湖共通两家,筑墙分享着,另外一家便是那宰相王安石的豪宅。这湖亦是谢家特意开挖的时候故意连通宰相家的。连接方式就是一座巨大的拱桥横跨两家。桥下拱洞宽阔,可通船,谢家又造了两艘装饰华丽的船,一艘自用,另一艘送给了宰相家。平时里停在各家的水面。

    这谢景温赶回家里己经满头大汗,连忙脱了身上繁冗的朝服,坐在沉重的椅子上阅读苏东坡送给自己的诗词:

    小人真暗事,闲退岂公难。

    道大吾何病,言深听者寒。

    忧时虽早白,驻世有还丹。

    得酒相逢乐,无心所遇安。

    去年行万里,蜀路走千盘。

    投老身弥健,登山意未阑。

    西游为樱笋,东道尽鵷鸾。

    杖屦携儿去,园亭借客看。

    折花斑竹寺,弄水石楼滩。

    鬻马衰怜白,惊雷怯笑韩。

    藓书标洞府,松盖偃天坛。

    试与刘夫子,重寻靖长官。

    不看则罢,一看是七窍冒金星。气得他双脚发抖,浑身打哆唆:“这家伙……家伙……”连忙又穿上衣服跑去后面园子跑下拱桥,跳进那艘船中,撑杆向宰相家里那边划过去。到了岸边,将船栓在地上,连滚带爬地跑进王家大院里,转了几圈到了王安石的起居的地方,顾不得下人说通报不通报的事情直接跑到宰相的房子中,只见屋里窸窸窣窣脱衣服的声音,好像是自己的妹子正在伺候老宰相准备午睡。

    知道自己的妹子深得老宰相的喜爱,大白光天的也相互脱起衣服……顾不上那么多了,冲进去,“扑通”一下跪在地上说道:“我的大恩人呐,这次你不处理那苏东坡我这身官服都不想穿了……”那王安石正被小妾脱下外衣,见到,连忙问他为什么,这谢景温将苏东坡送给他的诗卷拿出来说是苏东坡让自己转交给他的。那王安石连忙打开看了,一下扔在地上:“回去等待时机吧。”这谢景温退出门来:“这真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吶”心里想道。沿途回到自己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