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诗语词曲 » 6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6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第二日,这太子宋依然是乔装打扮成一枚精致的小女子,由贴身的侍驾车陪伴下去东坡书院读起书来。

    这一瞬间,书院忽然来了个千娇百媚的妙龄女子,看那车马用度都知道是那京城中数一数二的富贵人家的公子。

    再说这书院,大都是京城里非富即贵人家的公子,小姐在此读书的。那些公子哥儿们不自觉地把眼光围着太子宋身边转悠。仿佛又多了一个奋斗的目标,之前是看着那周姝而来的,现在又多了一个目标就是太子宋。

    书院除了平时里有些教授的课程之外,天气好的时候也有去郊游,互相吟诗作赋玩耍。

    一日,这苏东坡引着这些学生去城外爬山,平时里他只在男生课堂中教学,因为是出游,这日便是男女一起出游。大清早,书院的马车结队而出了京城。

    平时里,这太子宋只是静静的看着周姝,举手投足还处处拘谨,因为周围皆是女子。少有机会与周姝独处。远离京城,到了郊外。天气晴朗,车辆依次排列在山脚下,往那山口门而行,到了,大家三五结伴地爬山。苏东坡在前,一干人随其后,浩浩荡荡地杂沓而行。今日苏东坡仅穿着平常的礼服,是他临行前,他夫人嫌其太寒碜,便又在外面给他添了件锦绣的衬袍。此时的苏东坡正置三十来岁,身长八尺有余,形若汉马,肤如白玉。眼圆而眼角微上翘起,眉若山峰,鼻若悬胆,口方唇红,脸若银盆,乌发如新丝,眼含春光。俊朗潇洒英武中不失温文尔雅。因为酷爱诗词,动则提笔,词句惊人。且行事规矩正直,品德高尚,己是名灌天下的大词家。

    师生一干人往山上缓缓而行,沿途山花烂漫,绿草如茵,走至山上,登高望远,黄沙白尘树木苍翠,竹林深处瓦屋炊烟缭绕。大家别有一番心情。

    此时苏东坡更是站在山边峭岩边吟诵起诗道: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学生们听了,无不啧啧称赞。也知道先生是读给自己最得意的弟子也是女子班的老师周姝听的,大家或许都早己经知道这师徒之间的感情关系是有些复杂。但是男先生只是认准了一个自己的一个女弟子而己。也感慨女先生周姝的执着与多情。但是却更中这这太子宋的心思了。在他眼里苏东坡无疑是一个君子。兴致之下,他竟然走至苏东坡的附近,高声读道:

    那日初登山,江上悬着下弦月,半明半透半皎洁。春雨柔滑飘洒,层林倒映水中,小窗对月华。悠思繁冗一遍。诗与江流。月浸江天,光艳婉转。人生不负流年。余音绕梁白帆点点。我仰天长啸。日月缠绕。江天一线。月光幽远。晶莹澄明。唯情不解风月,江水连绵孤单。水拍沙滩,月华如练。

    今我登这山,斜阳照片,山青水婉,树郁枝染,有女子似林间花木,欲醉欲痴,情满人间。

    这苏东坡听了,转身下看,见到一侧身女子的半个颜面,忽然觉得这个面庞有点熟悉,又不知在哪里见过,正惆怅,忽然天空瞬间下起大雨,春雷滚滚而来。又见那女子忽然侧身一滑滚下山去。吓得苏东坡飞身扑救,两人竟一起滚下山,途中一株大树挡住二人,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这太子宋男扮女装一时的被揭穿了,宫廷大哗。那皇上听了一气之下将那苏东坡贬出了朝廷。

    16.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且说那日太子宋与苏东坡滚下半山,被一棵大树挡下免了伤亡之灾。当众人将他俩扶着下山的时候,那太子早己露出了马脚,一双男子的大脚,鞋头上套着的女子的绣鞋早己跌落。当时苏东坡即看出了端倪,一见是太子宋,顾不上自己身上的伤痛,连忙将他背着攀爬出来到了一平顺的坡地问他:“太子你这是为什么呢?”“不就是慕你的大名而来这书院的吗?”“那为什么男扮女装?”苏东坡随即用调侃的口气道。太子宋见无言以对便承认自己对周姝的特殊感情。殊不知那苏东坡大笑道:“如若你们有缘那便是我这个当老师的福份了。“那先生既然这么说了,回宫后我便向父皇提及收她为太子妃。”之后众人赶到现场,那太子宋的侍卫一看事己败露,背着太子宋下了山驾车扬鞭回皇宫去了。

    回到宫中,皇帝知道了此事立即传了太子宋过来。

    太子宋因并没有受到什么伤,回到宫中被侍女们七手八脚地洗净换了衣服后族拥着到了皇帝寝宫中。

    再说那皇帝年近五旬,身体抱恙。忽对鬼神之学说痴迷起来,成日烧香筑神,在自己的寐宫就筑起了一座高大的神台,成日烟火纡绕的不说,时时从朝庭回宫,望那神台上的香烟随着屋宇循环至房子外的空中,他是目不转睛的盯着烟飞,直视天空,时不时冲那天空呐喊:“我大宋江山当真如这烟熏火烧吗?”又日夜颠倒地听身旁的一群明哲保身进退自如的臣子吹虚鬼神,乞求上天保佑。害怕自己那一日眼睛闭了,只有这一个儿子,又是那么的不堪重任。为了一个女子竟然男扮女装混入苏东坡的书院。此时他正在神坛边上跪着求神,双目紧闭,口中叨叨着。听太监总管说太子宋己到,立即传他到神坛这边来。

    见到太子宋穿着悠悠飘飘的便服,一副大大咧咧的模样,己经气不打一处来。立即侧颜吼道:“还不下跪,乞求神灵保佑!”于是过去跪在那里。

    一会儿,父子俩一起起来,才坐下来开始说话:“你身为大宋太子,不务正业干出这等事情来,你这分明是丢我皇家的脸面。”“什么脸面不脸面,我太爷爷不是挖地道暗度陈仓去那妓院过吗。何况我是的是书院。”“放肆!”皇帝大恕。

    此时宰相王安石求见,皇帝让宣。见到王安石:“立即将那苏东坡给我撵出京城。”

    17.富贵荣华一场梦

    身不由己万事休

    这苏家一时间乱了套,更为严重的是那苏东坡的父亲苏洵听到皇上指令贬了大儿子,气急攻心,当日晩上的时候一口气上不来便咽了气。临去前,告诉跪在地上的两个儿子说:“随着自己的心性生活吧。只要不为难自己即好。”苏东坡听了泪流满面。送了父亲丧,苏东坡不敢耽误,匆匆的上了赴任的路。

    一日,天色破晓,苏东收拾了行装,告别了妻儿老母,准备往那不茅之地的邺州去上任。

    那苏辙更是将兄长送至出了京城,临別时告诉兄长,无论如何凭自己的一己之力也要把妹夫秦观一家人弄来京城,好共同照顾老母,等待兄长的归来。两人倾心诉谈,讲得甚多。苏东坡除了感激兄弟的话语外,慎重地对苏辙说:“我从今以后随着自己性情而生活。无论天涯海角,有时间我会常回来探望你们。我的事你就不用太多费心了。”这苏辙知道兄长的脾气,再忍声无语。看到兄长的马车即将启程,苏辙又问道:“那个书院怎么办?”“随她吧!”苏东坡一边喊车夫开走,一边掀开轿厢帘子回答苏辙。

    苏辙是有些心里悲哀。想到父亲新亡大孝在身,又与兄长告别,一去万水千山的遥远,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平安相见。站在那里相送,至苏东坡的马车消失在弯曲的山路上。

    苏东坡一路颠簸,辗转坎坷地眼看将到上任之地,翌日傍晚,路过一个山坡,时值残阳映山,暮野苍霭,山色清幽。迷冥之中,虫鸣聒噪。路旁草木竞芳,随风摇曳,亭亭多姿。见到眼前秋色缤纷,炫人眼目;又听见附近山涧流水潺潺,似寒浸肌肤;时又山风呼啸,凄厉惊魂;听山后松涛翻滚,腾挪跌宕起伏。忽涛声如洪声贯空,山谷悠鸣。苏东坡心里一阵惊呼连连:“人神浑然相融的感觉啊!大自然是如此的庄严肃穆而美好。”感慨万千,冥思沉沉。虽然心里无比的孤寂。不仅诵道: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8.

    莫嫌荦确坡头路

    自爱铿然曳杖声。

    见到己经天色渐暗,苏东坡便将马车停靠在路边的树林旁边。靠在草丛中仰卧着,朗月照空,万物披辉。看见附近的山庄屋檐甚矮,银光洒照,晓雾无法遮蔽,似觉与屋外相通。这僻静的山中还有这等的人家,好奇便起身大踏步钻进前面的矮树丛与灌木林之间,想前去观看个究竟。如有人家便借宿一晚,明早继续前行去迎接自己的大舅子苏东坡。走出一片灌木丛生的地方,果然见到面前一片庄舍。泥土筑墙,灰瓦白墙,还有尚未关闭的格子窗户,灯火摇晃。慢慢走近,见到两扇蕀藤编织的柴门,轻轻推开,走进那园子里,但见屋后落日薄山,余辉冉冉,石壁上藤蔓缠绕随风拂动,如此情景令人心广神怡。顾不得那么多了,往那格子窗户里面而望;只见一年轻女子,着家常便服,身子甚是瘦削。由宽松的䄂部显见到其手臂纤细修长纤弱无比。衣香馥郁,娇体美妙可爱,仿佛绵柔之情蕴蓄其中。教人好生怜惜之情。再见屋里的书案虽是有些粗糙,皆是蕀藤所编制,上面堆满书籍。同样粗糙的泥土墙上挂着一副字,字迹秀隽:

    雨洗东坡月色清

    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

    自爱铿然曳杖声。

    这不是我的一首词作吗。苏东坡看了后想道。连忙转身下来,准备往前面门口进去寻那人家主人,探个究竟。再说那女子的身影还在他头脑中浮现不止哩。才过一片竹林地,又听见身后屋里传来悦耳琴声绵绵悠长,似诉非诉。琴声与夜月交融合一,甚是凄清。这样的女子落入这深山老林僻静之地,若是在那繁华的京城又是怎样一番情景。苏东坡想着,又想起周姝的书院,昔日辉煌的时候,心里阵阵叹息。正在此时,听见一个老者的声音:“喂喂喂!你什么人自己闯进别人家的地方来了。”抬头一看,见是一个中年老汉,庄家人打扮,站在那里喝叱自己。“我乃苏东坡也。赴邺州上任,路过此地,见到门是半掩所以进来,想借贵地投宿一晚。”“原来是苏大学士。请进,恕老身无礼了。”

    19.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进入屋内,跟在那老者漫不经意地走着,进了屋,再看那屋内,不过就是三五间茅屋,屋梁横竖支着粗壮的木头,顶上呈人字形结构铺满厚厚的茅草。家里用具皆是粗糙,那老者引苏东坡走进另一间屋子,只见屋子异常的宽大,从地上至屋顶都是书橱,里面搁满都是书籍,令苏东坡迷惑不解的是,在这离京城这么远的穷乡僻壤之地竟有这样的藏书人家,怪不得刚才看到的那个女子是那么的可爱而优雅的斯文,定是这老者的亲人了吧。

    “这些书中,你们苏家父子三人的书籍我都有收藏。”那老者说道。“敢问老先生是……”话未落地:“说了不怕你笑话,我是前朝诗人辛弃疾啊,因看不惯朝廷的腐败自己离开了那繁华是非之地到这离皇城天高地远的地方隐居的。身边有一孙女儿与老翁同住,也算享那天伦之乐。”这苏东坡听了,似有些迷糊。

    那辛弃疾又呼出孙女儿来煮酒,二人坐下对饮。饮至五更,苏东坡醒来,不见了老者,看那屋外,晓雾初开,见那女子跪于地上,仰天呼喊:“爷爷你陷我于何地,你于心何忍!”娇斥之态,妩媚动人。我把你送至到了那苏东坡面了啊!我还是回到南宋去吧……”

    这苏东坡才恍然大悟,立即起来走出屋门口去将那女子扶着起来:“我叫苏曼。”女子说。“我与你取一名叫曼书吧。”

    苏东坡仿佛明白了自己到底想要做什么。心里喊道:“我那是走仕途的料啊!”

    天大亮,苏东坡携手曼书前往赴任路上。

    20.

    金雀觚稜转夕晖

    飘来一叶坠衣裳

    出门尘涨如黄雾

    始觉身从天上归。

    且说秦观驾着车出来沿着来时的路去接苏东坡,己经到了苏东坡此时的所在地盘,两个人的马车往不同的方向行驶着。因为赶路行程口渴,到一山涧边,听见轰鸣声中,见一飞湍瀑布悬空而落。连忙停车下马去捧水喝。几片树叶随风飘舞坠落潭中,他顺手拾起一片树叶勺了水咕咕饮着。正是午后,斜阳映照,于是坐在水潭边的一块石头上准备休息一会儿再赶路,心里想着苏东坡第一次到这偏远的地方来,道路不熟,生怕他迷路,更何况他是那样的心情,因为他出来之前己有朝廷传信,让他回朝担任苏东坡的大学士一职,正是这样让他内心忐忑不安,内疚感油然而生。想自己一穷泊书生有了今日不都是有了他苏东坡的帮助吗。又想到自己因为苏东坡而回京城,心中悲喜交织。想到这里心里念道:

    金雀觚稜转夕晖

    飘来一叶坠衣裳

    出门尘涨如黄雾

    始觉身从天上归。

    正在此时,听见前面有马蹄的匆忙声,欣喜,站起身来眺望;果然见前面不远处驿道上一辆马车往这边行驶而来,马车还未来得及停稳,只见苏东坡掀了车帘露出大半个头来,发出爽朗的大笑声,令秦观又惊又喜。

    车在秦观面前停下,又见苏东坡先行下来,随后又挽扶着一美貌女子下来,秦观以为是那书院的周姝,但是仔细一看非也。苏东坡向妹夫介绍了曼书的来历。见到苏东坡疲惫的一脸的爽朗,秦观心里的阴影瞬间消散。

    二人一起回到衙府。苏小妹见到哥哥仿佛比之前更心情愉悦的样子,把一颗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苏东坡自然是让他们将曼书安顿好了,并且告诉了他们自己与曼书的偶遇。此时在苏东坡的心里,虽然他对曼书心呈爱意,但是他绝对没有要纳她为妾的意思。他心里放不下自己的发妻。这在曼书看来,这好运气总是才一露面便飘然远飏。

    不几日,苏东坡又送妹妹及妹夫秦观上路返京城。临行前苏小妹将自己身边所有的银两皆是留下给了哥哥,又听苏东坡说了父亲去逝了,因为她俩路途遥远未曾即时通知她们回京挂孝,那苏小妹呼天抢地大哭一场。知道家中皆是因出了哥哥这当子事,父亲着急而亡,无可奈何。出了衙门,临上马车,这苏小妹走到苏东坡面前轻声说道:“古人说,这世上的事情,得意失意皆在自身。”苏东坡听了,知道妹子还是与自己的之前一样的天真,一心希望秦观仕途顺利高升的人,无所厚非。而自己是渐渐地看淡了仕途,与其这样坎坷地失去,不如顺其自然与自己的心意而活吧。听了妹子的话,只是笑了笑。可苏小妹必竟是他的亲人,又关心他一个人远在天涯他乡,生活上没有一个女人照顾,又对他说:“我昨晚上已问过了那曼书,她是愿意的事情,我作主将她收为你房里的人了,有她在身边陪伴照顾你我们方才放心离开。你若不同意,我便让秦观回京赴任,我留下来照顾你。”苏东坡听了,知道妹子是逼自己纳妾。到如此地步,也无话可说了:“我们回京,我亲自去告诉我那贤良的嫂子,一切皆由我承担。”

    见到妹子与妹夫秦观的马车驶远,这苏东坡心绪万千,诵道: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心里亦是祝福他们万事顺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