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归魂使者 » 第三十一章 隗状巧言复皇命

第三十一章 隗状巧言复皇命

    宋毋忌要带张十一和徐采苓上山。

    隗状却喊道:“上仙且留步。”

    宋毋忌扭过头,“怎的,你想反悔?”

    隗状呵呵笑道:“晚辈怎敢反悔。只不过,上仙收徒,此乃天大的喜事。依我看,此事须得择个良辰吉日,好好操办一番才是。”

    隗状岂是要操办什么喜事,实则哄他跟自己回去见秦王。

    宋毋忌不悦,道:“现在他是我徒弟,我想怎么着就怎么着!”

    “前辈此言差矣。”

    隗状振振有词道:“既是我作的主,那此事就不能太草率,否则别人论起,我这秦国的丞相做事毫无章法,岂不是沦为笑柄,上仙你说可是这个道理?”

    这不暗地里骂宋毋忌行事草率?老丞相摆明的指桑骂槐!

    “哼!”宋毋忌冷冷一笑,“那依你所见,此事该如何操办?”

    “那当然是大操大办,能有多大排场就办多大排场。”

    隗状绘声绘色的道:“若让晚辈老夫来办,当是大张旗鼓,招摇过市,一路南下琅琊郡,以此昭告天下与民同乐,待见了徐氏君房长老,那也是面上有光皆大欢喜,待到那时,那徐父还能有有些许怨言?”

    徐采笭心道:“我这又不是嫁人,搞这么大排场怕是得把我那顽固父亲给吓着!”

    宋毋忌笑道:“小老儿嘴上抹蜜,说的我都动心了。好,就依你这么办。”

    隗状是个仔细人,道:“还请上仙择个吉日,晚辈也好多准备些聘礼来请。”

    “既是你做的主,当是你来选日子。”

    那老丞相本就没准备来两趟,说的什么礼物早就备好,道:“所谓择日不如撞日,依老夫所见,不如即刻启程?”

    宋毋忌笑嘻嘻看向张十一,问道:“徒儿认为如何?”

    “我……”张十一没有主意,道:“师姐同意我就同意。”

    “谁是你师姐?”徐采苓骂道:“我可没说要当你师姐!”

    宋毋忌笑道:“好,好。”问徐采苓:“你认为如何?”

    徐采苓心道:“我要不同意,他必定撸我上山,我却没个逃脱之术。倒不如先哄他下山在做打算。”

    “你要问我,我当然是选择即刻启程。”

    宋毋忌道:“好,好。即刻启程。”

    “好极,好极!”隗状大喜,道:“敢问上仙可有些随身物件,我好派人速速取来。”

    “我这随身就一副皮囊,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他说着挥了挥衣袖。

    “甚妙,甚妙。”隗状高叫,“来呀,驷马安车备上,恭迎上仙班师回俯见驾。”

    车马早已备好,隗状还要亲自去扶,宋毋忌早已钻进车内,却拉着张十一和徐采笭一并上了车。

    徐德落了个空,也只得进了自己的安车。

    待到车上,三人沉默了良久。

    徐采笭噗嗤一笑,肘了张十一一下,笑道:“怎么一直不吭声?”

    “我,我……”张十一支支吾吾道:“我只是,不知说些什么。”

    徐采笭笑道:“这也不怪你。那老丞相也忒能说,就连我那师叔也是半天插不上话。”

    宋毋忌岔嘴道:“这就叫‘巧手随嫁衣,巧嘴调撬人’。会办事的也顶多是别人的左膀右臂,会说话的,不管自己有没有手,反正可以借他人之手!”

    他说着抓起张十一的手臂上下摩挲。

    张十一颤得汗毛飞起,怪叫一声:“你摸我作甚!”

    徐采笭却不赞同,道:“老怪物,你是小瞧那丞相了。他虽嘴上能说,但本事也是有的,否则秦国人才济济,凭什么就他当了丞相?”

    宋毋忌嘻嘻傻笑,扭头看见俩骑马的,问道:“那他俩呢?”

    张十一一看,原来说的是卢慈石信二人。

    宋毋忌道:“他们又是凭的什么本事?”

    徐采笭心道:“你这话问的?我又与他们不熟,我哪知道他们有些什么本事?”

    但她不答即是默认,她可不吃这哑巴亏,指着宋毋忌道:“你不也能说会道?你说你有没有本事?”

    宋毋忌呵呵笑道:“我可没什么本事,就不知你们是怎么想到来找我的。我可要先说清楚,我是什么忙都指望不上的哦!”说着挑了挑两撇八字眉。

    徐采笭又怎会相信他的鬼话,一脸嫌弃的斜睨一笑,“你没本事?那谁有本事?”

    “喏!”宋毋忌嘟着嘴斜向张十一。

    “他?他哪……”

    徐采苓本想说“他哪有什么本事”,但恍然一想,这老妖怪又在挑拨离间,差点着了他的道,笑道:“他啊,他当然有本事,否则哪配得上当您这位——老鬼的徒弟!”

    宋毋忌得意地哈哈大笑,道:“这旁人当然看不出来,但我只要眼睛瞅上那么一下,便知你俩有股浩然邪气……”

    “是浩然正气!”徐采苓更正道。

    宋毋忌指着张十一道:“他呢,有股暴戾之气,虽平时人畜无害毫不起眼,只因体内那股邪气还没迸发出来。”

    又指着徐采苓道:“你呢,柔弱清纯,也看不出有什么厉害之处,但你举手投足之间透露出内心的坚强,果敢而又毒辣。”

    ……

    一行人浩浩荡荡敲锣打鼓,载着宋毋忌打道回府,返回邹城。

    是时已是薄暮时分,老丞相亲自为其安排接风下榻事宜。

    宋毋忌作为上宾之客,当是享有最高礼遇,随从侍女一应俱全。但他却一概不用,偏要张十一并徐采苓侍奉。

    翌日,秦始皇大摆酒席宴请宾客。邀的什么人?文武百官、齐鲁儒士、徐德师徒,最要紧的,当然是为宋毋忌接风洗尘。

    众宾客先到,主家秦王未至,各人按尊卑贵贱依次站定。

    徐采苓和张十一立于宋毋忌两侧。

    但听一声,“吾皇陛下圣驾到——”,一人头顶垂珠十二旒,腰挎圆首青铜剑,昂首踏足而来。

    张十一早憋着一股气,指着那人骂道:“你就是秦王嬴政?”

    嬴政一看,宋毋忌童颜鹤发,脚悬于地,头顶金光,身后侍着张十一和徐采苓两名金童玉女。

    张十一要对他兴师问罪,他却以为张十一训斥他不懂礼节。

    竟喜上心头,倒头就拜,高呼:“朕七国元首天下共主,秦人赵氏嬴政,恭迎圣仙长老,愿圣仙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群臣皆高呼:“圣仙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张十一满肚子的怨气,竟被如此浩荡的声势给吓回了肚子里,杵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

    宋毋忌快步迎了上去,谦笑道:“陛下多礼了,折煞我也,折煞我也!”

    秦始皇拱手称谢,示向中庭,道:“圣仙,请上座。”

    两人互相搀扶着登上否极台薄玉阶,依主客之道分坐于左右。

    嬴政见俩童子却还杵在那里,道:“两位仙童,请落座。”

    宋毋忌却制止道:“诶,小孩子家的,让他们站着就好。”招呼他们过来。

    这俩孩子铁青着脸,像两尊神一般立于宋毋忌身后,徐采苓是恼他不给自己坐,张十一却是真的吓着了。

    嬴政这才示意众人坐下。

    席间鼓乐齐鸣,欢声笑语。

    待到酒过三巡,嬴政道:“圣仙,承蒙大驾莅临,朕欲置些奇珍异宝以为谢礼,恐圣仙据之不屑,欲拜圣仙为上卿,又恐失了尊卑长幼,奈何寡人不过凡夫俗子一个,虽贵为一国之君,竟拿不出什么像样的礼物,昨夜思索再三,倍感羞愧!”

    宋毋忌笑道:“我道什么事?你这不已经给了我最大的谢礼了麽?老丞相请我来时,允诺的是美酒佳肴,今日既有美酒,又有陛下并诸位大臣相陪,实乃吾之大幸哉,夫复何求,夫复何求?”

    说着一卮酒咕嘟咕嘟下肚,“啊——快哉!”

    嬴政却装作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

    阶下丞相王绾道:“陛下莫愁,臣愿献上一策,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嬴政急道:“快讲。”

    王绾道:“陛下,臣闻言,古有登封报天,降禅除地之礼。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每事之隆,则封禅答焉,故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今圣仙居峄山,陛下何不效法先人封禅,于峄山立畤建祠,一来感天之戴德,二来聚万民驱朝拜,也不亏圣仙居峄山之寂寥。”

    嬴政大喜,“妙、妙!”转头问向宋毋忌:“不知圣仙意下如何?”

    宋毋忌道:“好是好,只是,这封禅是个怎么封法?”

    嬴政问向齐鲁儒士:“诸爱卿可有高见?”

    博士淳于越道:“陛下,臣闻言古之封禅,须用隅南之黍,北地之禾,作为祭天粢盛;用江淮生长的三脊茅草,作为荐神席子。东海来贡目之鱼,西海来贡比翼鸟,然后有祥瑞十五种不召而自至。”

    正当众人听得津津有味之时,淳于越却来了一句:“如今什么祥瑞都没有,凤凰麒麟没降临,嘉谷没产生,恶禽猛兽遍地走,而欲封禅,臣认为大为不妥!”

    嬴政甚是不悦,摆手示意他退下。

    鲁人公孙臣道:“古者封禅,作蒲草包裹车轮,因怕伤到土石草木;祭祀前先派人打扫除尘,席子用干草、禾稷,只因讲究一个简朴。”

    嬴政不吭声,看向宋毋忌。

    鲁人晏俺道:“臣闻襄公攻犬戎,作西畤祭祀白帝,用牺牲马驹、黄牛、羝羊……”

    “非也非也。秦德从水,水于五行中属黑,北方黑帝高阳氏颛顼也,理因照祭祀颛顼之理行封禅礼……”

    嬴政脸上越来越阴沉,又看向宋毋忌。

    宋毋忌赔笑道:“陛下,看来这个封禅也非易事啊。”

    嬴政道:“不知圣仙有无些许指点?”

    宋毋忌道:“指点倒是不敢当,不过我那里有一块参天巨石,方十丈,高耸入云,我时常在想,如此天造之物,如若不加以利用,岂不暴殄天物。”

    “陛下若不嫌弃,可否施以妙笔,着几个大字与我,一来当作礼物与我留念,二来,镌刻秦人之功绩,以此既昭告天下,流芳百世,岂不美哉?”

    “妙,妙!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我即刻着人去办,不,我明日亲自去办!”

    翌日,秦始皇假借封禅之名,与众臣携宋毋忌一并,上峄山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