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清城遗梦 » 第三十九章

第三十九章

    第二天早晨,韩清洋起床后才发现身体好像不听使唤了,一举一动都牵得浑身酸疼,这时他才知道昨天运动过量给自己带来的后遗症,就这样一瘸一拐的上下楼、排队打饭,甚至下午去医院看罗慧敏也是清泽驮着他去的。

    经过一夜的休养,罗慧敏终于恢复了神识。早晨,他看到谢晓美躺在一旁的折叠椅上酣睡便没打搅她,她穿好衣服下了床,感觉自己的膝盖、额头有些疼,可能是昨天摔伤了。当她走出病房,看到郭凡就躺在楼道的长条椅上,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他多希望是韩清洋躺在这里呀!

    郭凡在睡梦中感觉病房的门开了,便睁开了眼睛,当他看到罗慧敏站在病房门口那一刻,他马上从椅子上跳起来,然后扶住了慧敏。

    “你终于醒了?可把我担心坏了!”

    “谢谢你,郭凡!”罗慧敏按了按郭凡的手,“我没啥事了,就是想去个厕所。”

    “我扶你过去!”

    “不用了,我自己能走,真不用你扶!”

    俩人半推半就着来到女厕所门前,郭凡在门外候着,等慧敏出来了,便又扶着她回了病房。

    谢晓美也被吵醒了,三个同学就坐在病房里小声聊了起来。

    “晓美,昨天还有别的同学过来吗?”

    “哦,昨天前半夜是雨婷看着你,后半夜才是我,杜老师昨晚走后说早晨过来给咱们送点吃的,班长还带了几个同学来过,还有几个别的班同学来看过你,当时你在睡觉,所以没叫醒你。”

    “郭凡,清洋他们来过吗?”

    “哦,他们来过,还有张文、明菲、清泽一起来的,昨晚上回去时说今天下午可能还要过来。”

    “唉!出了这事,下周四的期中考试可让我怎么弄呀?”

    “你就别想考试的事了,先把身体养好再说吧!”

    “吱扭”一声,病房的门打开了,杜老师提着一个小锅和三个塑料袋走了进来,她给三个学生带来了亲手做的包子和小米粥,然后让仨人洗手吃早餐。

    “慧敏,这两天你先好好养伤,我和咱们学校申请了一点助学金,可能周一就拨下来了,钱也不多你别嫌少。还有就是住院治疗的费用咱们报了意外保险,不用你担负一分钱。”

    “谢谢您,杜老师!”手里拿着包子的罗慧敏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她感谢老师和同学们对她无私的关怀与照顾,她感叹自己不幸的遭遇和命运,即使再要强的性格,她在那一刻也忍不住让泪水决堤了。

    “赶快吃饭吧,我先回学校,一会有同学来接替你们。”

    “杜老师您慢走,您让他们女生勤换着点就行,我和慧敏是亲戚,照顾起来更方便!”郭凡把杜老师送到门外,随口说着。

    下午四点,清洋一行四人又来到病房,大家看到慧敏恢复得很好,便放下心来。

    “慧敏,你昨天可把我们吓坏了!”张文在一旁说,“我们看到你都不认识大家了,以为你和电视剧里的女主角一样,失去记忆了呢!”

    “真的呀?我的样子是不是很可怕?”

    “可怕倒不至于,反正挺吓人的。我们真担心你不能恢复记忆呢。”清洋说。

    “我不想呆在这里了,郭凡,你回去和杜老师说,我明天就想出院,下周四就该考试了,我得回学校好好复习。”

    “行,到学校我和杜老师说,你就放心吧!”郭凡看了看大家,“慧敏也没什么事了,大家要不就回去吧?一会就有同学来接替我了。”

    四人又聊了一会,六班的赵树森和另外一个女生推门进来了,看到这么多熟悉的面孔,赵树森也很激动,“没想到你们都来了,郭凡,你和张莹先回去吧!清洋、张文,你们要是没事咱们就多待会?”

    于是,郭凡和那个叫张莹的女生离开了,剩下的六个同学陪着慧敏又聊了一会。大约五点半,清洋四人和慧敏告别,安慰她好好养伤,罗慧敏好像还要和清洋说些什么,但欲言又止,只好目送几人离开了。

    “我请你们仨吃烩饼,怎么样?”明菲大方的提议道。

    “啊?又吃烩饼啊?”清洋抱怨着。

    “烩饼多好吃?你要是不愿意吃,就请我们吃别的?”

    “好吧?那就吃烩饼吧!”

    “哈哈哈......”

    明菲笑了,张文和清泽却不知道怎么回事,于是又在那家快餐店,几人吃着烩饼,明菲又让清洋讲起了小慈和阿旺吃烩饼的故事。

    周日上午,罗慧敏出院了,当她走进六班的时候,同学们送给她雷鸣般的掌声,掌声不仅惊动了对面的五班,也惊动了正在上课的三班和四班,于是罗慧敏又在泪水中回到了座位。

    转眼间,三天过去了,周一和周三的下午还是枯燥乏味的化学培训课程。罗慧敏和韩清洋在周一都是一瘸一拐的去上课,但在周三已经健步如飞了。胡新还是在课间和清洋聊着计算机的一些奇闻趣事,譬如伟大的科学家图灵是怎么死的?苹果电脑商标上的苹果为何缺了一角?二进制是怎么来的?胡新侃侃而谈,旁边的人听得如痴如醉,但最后总是崔主任的呵斥把大家拉回了现实。

    从周四早晨开始,期中考试就如火如荼地开始了,学生在考试期间,有的稳如泰山、有的却像热锅上的蚂蚁,终于在周六上午结束了考试,全校放假,而且赶上五一,学生有两天半的假期。

    清洋、明菲、郭凡、清泽四人如往常一样,骑着车驮着换洗衣物和学习材料往家走。在路过马庄中学的时候,几人看到在马庄中学的围墙上站立着几个人,为首的一个还朝清洋打招呼。几人定睛一看,这人不是马海龙吗?

    “海龙,你们几个干什么呢?”

    “没啥事,我们不是不上了吗?赶上高中放假,我们来这凑凑热闹!”

    “啊?你们怎么不上学了?”

    “嗨!我们比不了你们,我们脑瓜不好使,学习也不行,老师不待见,这不就不上了吗?”马海龙看着从校园里出来的熙熙攘攘的人群,“不上是不上,我也得回来看看老师和同学们!”

    “我说海龙,你回来看老师和同学也不用站在墙头上啊?”

    “我不站在高处,他们怎么知道我回来了啊?”

    “对了海龙,海亮还在马庄这上吗?”清洋问。

    “海亮哥上高三了,还是体育生,看他那意思应该能考上体育学院。”

    “唉,咱们一年多没见了,同学们都好吧?”

    “都挺好的,就是屈四去年得尿毒症死了。”

    “什么?你说的是我们班的屈建南吗?他怎么死的?”

    “嗨!人长得帅,胡嘬呗!最后得了尿毒症,家里治不起,不就死了吗!”

    “唉......”

    其间又有几个高中放学的初中时同学过来打招呼,几人又聊了一会便回家了。

    “五一那天你表哥结婚,咱们家都得去,你大姨她们一家三口这次也从东北回来了,咱们几家这回终于能凑齐了!”吃午饭的时候,韩老婶对四个孩子说。

    这个要结婚的表哥就是清洋大舅刘乃善的大儿子刘学明。刘乃善有一儿两女,大儿子叫学明,比清芬小一岁,两个女儿分别叫学红和学珍,学红比清芳小一岁,学珍又比清洋和清泽小一岁。可能是换亲的缘故,这三个孩子和春生家的孩子一样,从小就特别聪明,小学考试几乎都是年级第一,尤其是刘学明,从小特别喜欢鼓捣一些特殊的玩意。例如大舅家里的闹钟,因为学明换了一个又一个,邻居家的闹钟几乎也遭了他的“毒手”,如果谁家有个半导体,只要看到学明来了,会马上藏起来,生怕被这个小祖宗看到。

    1986年春节前,八间房的刘大拿买了一辆小卡用来运货,结果在过年的时候,车上的半导体被盗了,派出所来人调查,走访了10几户村民,才调查出小学明趁着大家猫冬的时候,自己用工具拆了刘大拿的汽车,这可是一个刚上六年级的小孩子呀!在乃善的一顿毒打之后,学明才交代他把卸下来的半导体藏在下坡的牛棚里,准备年后好好研究一下,最后在派出所和刘大拿等众人惊愕的目光下,小学明把半导体原封不动安回了汽车上。

    1988年,学明在初中二年级就辍学了,他对书本里的知识不感兴趣,天天磨着父亲说要去学无线电技术,可乃善哪知道什么是无线电技术呀!最后还是学明通过一些途径,如愿去了石家庄一个无线电培训学校,临走时只带着铺盖卷和父亲给他的100多块钱。别人至少要用三年才能学成的无线电技术,学明不到一年半就出师了,而且在学校里当起了指导老师。

    1990年,与学明同龄的孩子初中毕业后正在为找工作而发愁的时候,学明已走街串巷,用一个扬声器播放着:“修理半导体收音机、修理冰箱洗衣机、修理电视机电风扇,修理一切家用电器......”

    清洋和清泽上小学时,学明最忙了。大东路的落成让交通更加便利,学明每天都会奔走在大东路上,去各村维修电器。每当这个时候,韩老婶会多准备一些饭菜,有时长贵会在家吃,有时郭凡兄弟也来蹭饭,更多时候是因为大侄子要来吃“推门饭”了。

    家里人经常看到学明带来一些特殊的半导体、单放机、电机等东西,有时候派出所的用的报警器或者电棒、强光手电坏了,也找学明来修理。这个八间房的“小盗窃犯”摇身一变,成了继他二伯刘大拿之后村里的第二个“能人”。

    那时,农村一个劳动力每个月能挣一、二百块,可学明挣钱比他们要容易得多,每次来大姑家,学明都要买好多东西,家里每个人几乎都接受过学明的礼物。有时候长贵、郭凡兄弟也能沾点光。春生经常教育自己的外甥一定要学会过日子,花钱不能大手大脚,虽然现在挣钱容易,不代表日子总这么好过。学明从小主意正,对自己大姑和老舅的教育阳奉阴违,依旧我行我素。

    1994年,学明已在大蒲洼站稳了脚跟,他在集市上买了一个二层的商业门脸,门口牌子上写着“学明家电维修”几个大字。大蒲洼附近几个乡镇,远到冀州的一些地方,老百姓只要有修不好的家电都会带到这里,让“能人”给“治治病”。

    学明在大蒲洼干了两年,已经不满足在一个小乡镇或一个小县城施展拳脚了,他有更大的理想。也就在这两年里,学明在他经常理发的发廊里交了一个女朋友,女孩叫王艳,大蒲洼街里的人,有一手理发的好手艺,人长得漂亮,交友更是广泛。当学明把女朋友领到父母面前的时候,父母对这个浓妆艳抹的发廊妹并不看好,但乃善两口子知道儿子主意正,说再多也没用,只要儿子喜欢就随他去吧!

    于是在今年年初,乃善两口子和女孩家长见了面,给俩孩子定下了婚事,婚礼就定在今年5月1日,农历四月初二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