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清城遗梦 » 第四十八章

第四十八章

    韩运才走了,留下了一个老母亲,韩台因此又多了一个孤寡老人。四高台历来有照顾孤寡人群的政策,乡亲们可怜老人,平日里也会经常接济老人。

    处理完运才的后事,村子又如往常一样的宁静,只是那个被吓坏青年的母亲经常来四高台,询问村子里是不是有个无头的怪物。有热心的村民便告诉她,可能是村里的一个傻子,白事那天头顶一个孝袍子,因此吓坏了青年。据说青年的母亲回去和青年说了,又请有灵验的大仙招了魂,后来那个青年居然逐渐地康复了。

    七月十六日上午,清远一中高三学生返校,还是在大操场上,全体学生在领到一份标准答案和招生报后席地而坐。首先,崔主任向全体学生分析了本次高考的整体情况,然后由高三各科精英教师分析试卷,讲解各科估分的具体方法。最后由石主任介绍了一些主要院校的招生信息和填报志愿的方法。高三学生屏气凝神,认真地倾听着。各班学生在会后返回教室,班主任给每人分发了一份高考志愿填报草表,详细讲解了志愿的填报方法。

    七月十八日上午,全校学生重返学校填报志愿。志愿书中可填九个学校,每个学校可报三个专业,在很多同学正在研究与考虑的时候,韩清洋已上交了志愿书,因为他只填写了一个望京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教育专业。当他走出教室,发现罗慧敏也从六班走了出来。

    “你这么快就填完了?”罗慧敏问清洋。

    “你不也一样吗?对了,你报的哪个学校?”

    “我报了望京师大数学系,你呢?”

    “我报的计算机系,咱们又是校友了。”

    “唉!别无选择!”

    “报完了就别想了,你要有时间就去帮郭凡检查一下,我去看看清泽和明菲。”

    “好!”

    于是罗慧敏回班给郭凡检查了一下,韩清洋又分别去了三班和一班。大约一小时后,几个人的志愿书都上交了。

    “清洋,我们班的丁柏新好像报的首都师大,崔主任和他说,需要交六千块钱的保证金,你知道这事吗?”明菲问清洋。

    “我们班赵树森好像也要报首都师大,他说得交六千块。”郭凡也说着。

    “你们别说了,当初我和慧敏签协议的时候,就知道这事了,我们就不交那六千块了,在哪都一样。”

    七月底,学生们通过查分热线陆陆续续得知了自己的分数和考上的院校,清洋考上了望京师范大学的计算机系,清泽考上了首都财经大学的国际金融与国际贸易专业,郭凡考上了望京警察学院,明菲考上了望京外国语大学。

    八月初,当四人从学校领回录取通知书时,村书记张金贵带着人到村口放了一通鞭炮,好不热闹。一时间,从一个小村子考出来四名大学生,整个大蒲洼都轰动了。轰动之余,村委会拿出了2000元给四个孩子发奖励,之后郭成经过和刘大拿商量,又从地毯厂和冰棍厂账上支出了8000元,每个人最终得到了2500元的奖励。尤其是春生家,俩儿子一次得到5000元奖励,相当于抽奖得了一个特等奖。钱是次要的,主要是这么光宗耀祖的事情让两口子感觉十几年的辛苦没有白白付出,这辈子也值了。

    四人除了清洋,从拿到录取通知书那一天就笑得合不拢嘴,八月的一个下午,四人依旧像往常一样,在郭凡家的土坯房里吹着电扇、吃着郭成放在冰箱里的冰糕,谈论着自己将来的理想。

    几人要数清泽的口气最大,他说:“我将来要做一个银行家,像李道桐老先生在电视剧里演的一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国家有难,挺身而出。我要走遍全世界,给咱中国人争口气!”

    “到时候你可别犯错误,要不我把你抓起来!”郭凡在一边打着诨,“明菲,说说你的想法,将来大学毕了业想去哪?”

    “我将来想做一个外交官,成为像撒其尔夫人那样的政治家。”

    “你的理想真伟大,我将来给你当警察局长行吗?”

    “想给我当小弟啊,那现在就得听我的,去!给我们仨买几包棒棒冰!”

    “遵命,我的撒其尔夫人!”

    “哈哈哈哈......”几个伙伴又恢复了往日的欢笑。

    “你们几个说什么呢?这么热闹?”郭成从外面走了进来,手里提着几个塑料袋,他打开了其中一个塑料袋,从里面拿出一个小纸包,“这是我刚从望京带回来的夹馅桂花糕,你们都尝尝。”

    “郭成,你现在总去市里吗?”清洋问。

    “也不是,这不是给冰棍厂送货吗,有时三五天得开车去一趟。”

    “那你现在开车技术咋样?”

    “还行吧,我觉得开车和你们上学一样,慢慢地就会了。”

    几个人东一句、西一句的聊着,吃完了桂花糕,二丫要回家,清洋和清泽也要走,郭成给二丫拿了一包桂花糕,又给清洋和清泽拿了四包桂花糕还有一包酱货,说是望京的美食,让老伯老婶,还有大姐二姐都尝尝。

    三个伙伴走了后,兄弟俩开始做饭,还是郭凡烧火,郭成炒菜蒸饭。饭快熟的时候,玉才回来了,当他看到桌子摆了好几个菜,很是开心。

    郭成炒了两荤两素,摆上了刚从望京带回的酱货和一盘凉菜,又从包里拿出两瓶蚌埠,“爸,今天咱爷仨喝两口吗?”

    “喝点就喝点!”

    郭成拿了三个杯子,用牙咬开瓶盖,给三个人都倒了满满的一杯。

    “爸!这些年您辛苦把我们哥俩拉扯大,我和大哥先敬您一口。”说着,郭成拉着郭凡一起敬父亲。

    玉才很高兴,看着眼前的两个儿子长大了,一个还考上了大学,尤其是刚刚得到2500元奖学金,像是天上掉馅饼一样,便喝了一大口。

    “大哥,你考上了大学,给咱家争气,也给咱祖宗争光,我敬你一口。”

    “好!”

    哥俩每人喝了一大口酒。

    “小成,这六年我上初中高中,要是没有爸和你供给我,我真不知道能不能上下来!”可能是酒精的缘故,郭凡有些哽咽了。

    “赶快吃菜吧!都凉了!”玉才在一旁说。

    爷仨就这样一边喝着酒、一边吃着菜,言谈话语让酒香溢满了老屋。两杯酒快见底的时候,郭成说:“爸,大哥,我有个事想和你们说。”

    “有事就说,一家人干嘛还磨磨唧唧的?”玉才抿了一口酒。

    “我看上一个姑娘。”不知是酒精的缘故,还是别的原因,说完这句话,郭成的脸特别红。

    “谁家的姑娘?”玉才问。

    “就是我们毯厂的赵凤娟。”

    “没听说过这个姑娘,她家是哪个台的?”

    “她家不是咱本地的,她老家是兰陵的。”郭成慢吞吞地说。

    “哦!不是咱本地的......你俩好多长时间了?”

    “大概有一年了吧!前年毯厂招工,她过来的。”

    “就是一块招了十几个外地姑娘那波,对吧?”

    “嗯!”

    “小成,爸问你一句话,你要老实回答。”

    “行!”

    “你和这个凤娟是不是有孩子了?”

    郭成沉默了,没有回答父亲的问题,把头低得很低......

    “小凡,这事你怎么看?”过了良久,玉才询问郭凡对这事的看法。

    郭凡一直在倾听,没有搭话,这时他看了看父亲询问的眼光,又看了看弟弟恳求的眼神。

    “爸,我觉得吧,现在都讲究自由恋爱了,咱家的条件您也知道,您拉扯我们哥俩的确不容易,要是有哪家姑娘看上我们哥俩,咱也得感激人家不嫌弃咱们。小成说的事太突然,您和我都没准备。”郭凡吃了两口菜,沉默了一会,接着说,“我想说三点,第一呢、我赞成小成自由恋爱,现在凤娟也有了咱郭家的骨肉,虽然说出去不好听,但怎么说也是咱家的福分,这个凤娟要是身体和脑子没毛病,我觉得这门亲事没问题”

    “爸,凤娟人好着呢,长得好还心灵手巧,您看这是她平时用攒下来的毛线给您织的毛衣。”说着话,郭成从一个塑料袋里拿出了一件褐色毛衣递给了父亲。

    “先搁炕上吧!这大热天也穿不上,回替我谢谢这孩子。小凡,你刚才说有三点,这还有两个呢?”

    “哦!这第二吗,我将来要出去上大学,小成要是结婚了,您没人照顾不行,凤娟要是和你结婚,不能分家,你们这几年得照顾咱爸!”

    “这没问题,我早就和凤娟商量好了,他同意大家一起住,伺候咱爸。”

    “还有这第三,他这么小来这边打工,老家应该也不富裕,咱家的光景你也知道,我这六年是咱爸和你供应的,将来上了大学,我可以自己打工,自食其力。但是她老家那边什么情况咱也不清楚,你们俩结婚生小孩后要有很多挑费,不能让咱爸拉扯完咱俩,再跟你们两口子受罪啊!”

    “嗯,这事我想过,我和凤娟想先把婚事办了,把孩子生下来,过几年再领证给孩子上户口。这几年在毯厂和冰棍厂上班,我也攒了一点钱,想自己干点事,成家后凤娟也能帮着我,给我出个主意,帮我照顾一下家里。”

    说到这里,郭成看着自己的父亲和大哥。

    “今天的酒劲头不小,这事先说到这,哪天把姑娘领咱家来,让你老伯老婶也过来看看。”

    “好嘞!”郭成说着,又给三个杯子续满了酒。

    第二天,玉才就带着郭成来到了春生家,把郭成和凤娟的事说了一遍。春生两口子打心眼里替郭成高兴,让这几天就把凤娟领家来。

    又过了两天,在玉才家的大土坯房里,郭成带着凤娟来“相家”了。早在前一天,韩老婶就带着两个女儿把玉才家收拾得干干净净,连玻璃都擦亮了。

    凤娟是个农家妹子,来的时候带了四包枣子,两包小枣、两包大枣,说是她老家的特产,其中两包给了韩老婶,说枣子的滋补功效很好。

    韩老婶仔细端详着凤娟这个孩子。凤娟大约一米六五的身高,脚下是一双黑布鞋,穿着制服裤子和短袖衬衫。她留着齐肩短发、皮肤有点黑,是那种健康的肤色,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透露着一股朴实的气息,又黑又大的眼珠像是会说话一样。韩老婶第一眼看到凤娟,就十分喜欢这孩子,她仿佛从凤娟的身上找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于是拉着凤娟的手问长问短。

    相亲的过程非常顺利,郭成和凤娟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谈论婚期的时候,韩老婶提议把婚期定在国庆节那几天,婚前让凤娟和郭成回一趟兰陵老家,如果婚事那几天能把亲家接过来最好了。对韩老婶的提议,凤娟都一一答应了。就这样,第一次“相家”就把小两口的婚期定了,除了凤娟有了孩子这事,好像一切都是那么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