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清城遗梦 » 第七十三章

第七十三章

    我国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计算机开始普及,随着办公或家用电脑装上了光驱这一外设,市场上光盘的需求量直线上升。对于工薪阶层而言,每月几百上千的家庭收入,买正版软件光盘基本是消费不起的,加之负责市场监管的工商部门管理不严,盗版光盘因售价低廉、而且破解了一些技术壁垒因此在市场上流行起来,津海市科贸街一时成为盗版光盘的集散地。

    此时市面上正版的软件光盘一般三、五百元一张,而盗版的只需三、五十,因为盗版光盘的制作成本极低,且进货价格一般不到五元,转手就是五倍、十倍的利润,因此制作、加工、批发、零售盗版光盘形成了一条灰色的产业链、一时间风靡于津海科贸街,而打击、销毁盗版也成了工商执法人员的一项重任。

    刘学明前些年就预测到家用电脑将来一定会广泛普及这一趋势,他自己有家用电器维修的这门手艺,来到津海科贸街的初衷也是搞电脑硬件维修,但当他看到卖盗版光盘如此赚钱,于是毅然地加入了售卖盗版大军。两口子在赛博大厦二楼租了一个柜台,在旁边的小区租了一套毛坯房当仓库,表面以电脑维修做幌子,拉拢客源的同时兜售着盗版光盘。

    到九七年底,刘学明发展了几十个销售下线,储存盗版光盘的毛坯房就租了三套,他雇佣三个伙计专门负责发货,而进货渠道一直由自己掌控。这个生意不费脑子、而且来钱贼快,两口子过春节时只歇了三十和初一两天,这两天他俩进行了年终结算,一年下来维修电脑挣了五万多,而卖盗版的纯利润有七十多万。面对这个惊人的收入,两口子欣喜的几乎要发狂了,学明虽有经营头脑,但不善于管理财务,从此,刘学明只负责经营生意,王艳负责后勤和财务。

    津海市区的房价在九八年并不高,较好地段的楼房售价大约每平米五千元左右,学明和王艳在春天花了一百多万买了一层对门的两套大平米学区房,又买了一辆松花江面包车用来代步和拉货,仍旧做着如火如荼的盗版生意。

    随着行政与执法部门打击盗版力度的加大,这个生意开始不好做了,学明的三个仓库在五月份被查抄了,所有的光盘被当众付之一炬,他也被罚了一笔巨款。两口子感觉这条发财路走到了尽头、不能再干了,没准哪天就得进去吃牢饭,商议之后决定转型回来,继续干电脑维修的营生,而剩下的那些盗版存货也暂时收藏了起来。

    今天,刘学明去二楼厕所洗刷线路板的时候,又目睹了工商执法人员查抄盗版的一幕,他不禁庆幸自己的正确选择。当他看到表弟韩清洋从三楼下来时,顿时叫住了清洋,多年不见的这对表兄弟,一时相谈甚欢。

    学明在得知清洋的来意后,主动邀请清洋留下来给自己帮忙,他想自己只请了一个学徒的确不够用,清洋来了可以一边学习,一边给自己干活,只需让媳妇给他开个学徒工资就可以了,是两全其美的事。而清洋有些顾虑,他感觉自己在表哥的柜台上打工有点不合适,但一时又不好说出口,只得暂时答应了下来。接下来的日子,清洋白天在学明的柜台干活,负责一些软硬件维护的工作,晚上还要去给小喆补课,从此,朝九晚九的生活开始了。

    所谓的软件维护主要包括这样一些工作,例如顾客的电脑系统或者某个硬件的驱动出了问题,清洋要将系统或驱动重新装一遍,这项收费一般是一百元。而硬件维修涉及的方面要多一些,例如电脑的软驱坏了,需要格式化软盘来维修,或者换一些小的元器件,一般收费五十元;如果光驱读盘能力不行,一般要拆开擦拭激光发射器的镜头,这一拆一擦一装的活,一般收费八十元;如果主板或显示器的线路板出了问题,学明会让伙计拆下来,然后拿到卫生间洗净吹干,再查找具体毛病所在,这种维修的收费一般很高;最麻烦的要数维修硬盘了,有时候需要导出原有的数据,如果格式化无法修复硬盘,只能拆开检修线路板或是更换盘片了。

    刘学明做买卖开始很实在,但是王艳觉得他这样干挣不了大钱,总是撺掇他灵活一点。例如一个女顾客说自己的电脑换了1G的大容量硬盘无法启动了,清洋分析后说机器的主板和硬盘不兼容,需要换一块主板或是换一块容量小一点硬盘。在研究解决方案时,王艳让学明接了过来,结果给对方换了一块价值一百元的小容量硬盘,那个替换下来1G的大硬盘被当做维修费,之后被王艳当新硬盘卖了一千块。

    做生意如果能发现商机并付诸行动,一般会挣钱。在我国北方,九十年代的电脑相关行业可以说是暴利产业。韩清洋在柜台打工时粗算了平均一天的进账,自己每天要维修20几个软驱,10几个光驱,装10个左右的系统和驱动,这方面的至少给学明赚三千左右的收入。显示器、主板、硬盘的维修每天也要有几千元的进项,除此之外,学明还收购一些出了毛病的二手电脑,维修一番转手出售至少能赚三五倍的利润,这样下来,一年至少有七位数的收入。

    在清洋到来后的一个多月,柜台的生意火得一塌糊涂,于是王艳在二楼不远处又租了一个柜台,又招了一个学徒。还有两周就要开学了,清洋提出要回学校了,学明让王艳把这一个多月的工资给清洋结一下。

    王艳看了看学明,又转了转眼珠,“清洋,这段时间你真是没少给你哥帮忙,你看咱都是一家子,这工资也不好算,嫂子这里大概还有五百张光盘没出手呢,你不如把这些光盘卖给你们同学,就当这些日子给我们打工的报酬了,你看这样行吗?”

    清洋看到表哥低下了头,便对嫂子说:“这些光盘进货是不是也有本钱啊?要不我卖完了把本钱给你们送来?”

    “那敢情好,我们进货是五块钱一张,现在一张三十、二十的都好卖,你先拿着,卖出多少算多少,等卖完了咱们再算!”说着话,王艳把两大提包,近五百张的光盘放在了柜台上。

    “表哥、那这些盘我先拿走了,等过一阵子再来!”韩清洋没有多说什么,提着两包光盘走出了赛博大厦。面对这个唯利是图的表嫂,他也想到了可能会是这个结果,虽然没得到工资,但这些盗版光盘也是钱啊!他想市面上的盗版光盘至少二十一张,自己卖十五应该不愁销路,每张赚十元就行。

    暑假尾声,津海大学、理工学院、外国语大学的学生陆续返回了校园,韩清洋趁这个时间,也装作一个刚刚返校的学生,游走在各个大学的男生宿舍里。如果赶好了,每天能卖出三十来张,如果行情不好也能卖出十几张。津海大学的男生宿舍里一般都有一台计算机,清洋每次来,这些学生都会以试盘的名义装很多张,但最后只买了一些,唯独建工学院的一个男生这次买了、下次不是退就是换,折腾了清洋好几次也没赚到钱。

    在清泽返校前,清洋抓空回了一趟家,他把暑假里干家教和卖盗版光盘挣的四千多块钱交给了母亲,并让母亲给清泽拿了一万块钱。

    “清泽,这些钱都是你哥这一年来打工赚的,交完学费剩下的两千块省着点花!”母亲在一旁嘱咐着清泽。

    “妈,您别让清泽太节省,该花钱的地方咱就花!”清洋抢着说,“清泽,我在津海这边打工挣钱很容易,足够你的学费还有咱家的挑费,如果不够你就往我宿舍打电话,我抓空给你送学校去!”

    “哥,我知道了!”清泽低着头,手里攥着这沓钱,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能想到哥哥这一年来有多么辛苦,但他没有办法,他知道自己的学业很重要,于是下定决心等毕业后一定要挣大钱,改变这个家的窘况。

    开学前的一天早晨,清洋去图书馆看书时遇到了系办的崔老师,他问清洋有没有时间帮他收拾一下实验楼的仓库。结果那天,清洋给崔老师出了整整一天的苦力,把仓库收拾得干干净净,里面的十多台针式打印机、几十台显示器、主机箱、保险柜等物件都清理了出来,堆在实验楼的门前。

    活一直干到傍晚,仓库的灰尘让清洋几乎变成了一个土人,崔老师笑呵呵地看着清洋,告诉他明天找个货车把这些东西都拉走卖废品,卖多少钱让清洋自己留着。清洋问崔老师能不能留下一些做研究,崔老师说这些东西都是坏的,一点用处也没有,想要多少就拿多少。得到了崔老师的默许,清洋给学明打了一个电话,问他要不要这些机器,学明一会就开着松花江来了,当晚他用车拉了两次,把显示器、打印机还有一些主机箱都拉走了。第二天,清洋找了个收废品的,剩下的物件当做废铁卖了四百多,他把钱如数地交给了崔老师。

    计算机系的同学陆续返校了,清洋把剩余的光盘在男生宿舍又兜售了一番,最后只剩下不到一百张了。十一放假那几天,清洋把剩余的光盘还给了王艳,并且和她结算了成本。学明在一旁说:“王艳,你把前些天卖打印机和显示器的那几千块钱给小洋!”

    “什么打印机和显示器?”

    “就是我那天晚上从他们学校拉回来的,修好了之后给卖了,你忘了?”

    “哦,那些东西不在库房里吗,还没卖呢!”

    “我怎么记着前几天都卖了呢?”

    “你整天忙得晕晕乎乎的,肯定是记错了!”

    “表哥,那个不着急,你们要是卖出去就给,卖不出去就先搁你们这,要没别的事,我先走了!”

    “你吃完饭再走吧!”学明还想说些什么,但欲言又止了。

    “不了,学校那边还有事呢!”说完,清洋头也不回地走了。

    “小洋,你等会!”当清洋走出赛博大厦,学明从后面追了上来,他拉住清洋,从兜里掏出了一把钱,数了数有五百多,“这五百你先拿着,剩下是我这月的零花钱,这事你别怪表哥啊!”

    “表哥,你说什么呢,这钱我不要,你留着吧!”

    “你听表哥的,要是嫌少就别收!”

    二人在大厦门口推搡了半天,清洋无奈地收下,然后和学明告别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