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安平自传 » 12.西旗镇贸易

12.西旗镇贸易

    围墙建好之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储备水和食物了。爹把安村所有人分成了几部分,一部分在村里造水缸,村里大夫刘老豆的儿子曾经在西旗镇跟匠人学过做泥瓦罐,所以成了这次造水缸的带头人;一部分去外边打猎,给村里积攒足够的食物,每天早出晚归,最是辛苦;还有另外一部分人,要去安村周围挖野菜和其他所有能吃的东西。

    所有人都行得动起来了。

    我跟着爹,每天都要去打猎东边、西边、北边,我们哪里都去,只是不敢再在草原上过夜,草原上猎物其实很多,我们一行二十多人,弓箭、飞矛、长枪都配备齐全,只要出手,就绝没有落空的可能,只要不是超大规模的兽群,根本不敢主动攻击我们。

    本质上,草原人也是野兽的一种,而且还是会利用工具的强大野兽群。

    弓箭离开弓弦,急速飞行,稳稳地扎进猎物的皮肉,然后看着猎物挣扎着躺倒。这样的过程在我眼前重复了上百遍,我已经成为了合格的猎手,能拉开安村最重的硬弓,能射中疾驰的伊羊,也能在和狼的单挑中不落下风,在同龄人中,已经很少有人能比的过我。

    这样持续了半个多月后,我们的打猎活动被喊停了,阻止我们的正是安非爷爷,他说:

    “够了!食物已经不再缺乏,再继续贪婪地捕猎,必然会引起草原神的愤怒,你们听不见夜里狼群的嘶吼吗?”

    客观来说,我们捕猎太多,会让大型食肉野兽的口粮减少,确实会增加安村被大型野兽攻击的几率。

    所以爹听从了安非爷爷的建议,暂停了捕猎。而我已经习惯了捕猎的生活,停下来以后有些无所适从,不过很快就有更新奇的事情吸引了我。

    我们要去西旗镇换粮食。

    草原上是不长粮食的,草原人世世代代以肉为主食,要吃粮食,就得去距安村百里之遥的西旗镇换,平时很少有人去。但是粮食比肉便宜,用兽皮兽肉换粮食,可以让我们在大旱中活得更久。

    日上三竿,我们才出发了,带着两大车处理好的上等兽皮。拉着货的车和单人骑马的速度不能比,从安村出发往南,我们要走一天一夜才能到西旗镇,算算时间,我们会在第二天的中午到达西旗镇。

    我从来没有去过西旗镇,和我年龄差不多的小伙子们也很少有人去过,大人们偶尔去西旗镇办事,也不会带着我们,这次应该算是例外。

    南边野兽少,但也需要时时提防,我经常前后左右的跑出去打探,挥霍着属于年轻人的旺盛精力。这次带队的是老呆叔,老呆与爹要好,他底下只有一个闺女,一直想要一个儿子却总不能如愿,所以对我就像对自己的亲儿子一样。我也喜欢跟老呆在一块,他会纵容我做一些爹不让做的事情,就比方说现在,要是爹看我这样骑着马来回乱窜,一定会抽我一鞭子,再说两句“不恤马力”之类的话。

    一路上都出奇的顺利,第二天中午时分,我远远地就能看到一片高地上的城郭,目测不大,方圆三千米的样子,筑起六七米高的城墙,城墙上还能看到警戒的甲士。

    队伍来到北城,北城一共有三个城门,老呆领着队伍朝边上最小的城门走去。

    我凑到老呆跟前:“呆叔,为什么要走最小的城门?”

    老呆给我解释说:“这是规矩,最大的城门是当官的走的,第二大的城门只能走镇里人,像咱们要进西旗镇,只能走最小的门,还得收费。”

    “真麻烦。”我不由得嘟囔道。

    说归说,但其实我发现守门的甲士是不屑于为难我们的,尤其是老呆叔给每人递上一张红羊皮的时候,心情大好的守城官甚至还给我们指了道。

    西旗镇里果然别有一番洞天,整齐街道上铺的都是青石板,又平又整,胜过我房间的地面,比玉台庄好一万倍。路两边一排排石头和木头搭成的两层小楼格外气派,住起来肯定比低矮的石头房子舒服。

    牵着马走在路上,不断有穿着各色长衫、显得无比端庄体面的西旗镇人从旁边走过,和穿着短衣短裤草鞋的我们一比,差距真的不是一般的大。有些已经来过一次的小伙子,都很自觉地把头低下来,脚底蹭着地皮往前走,连身后吆喝马匹的老呆,声音也小了很多,好在拉车的马没有趁机捣乱——也许它们也害臊,不想捣乱引起别人的关注。

    没羞没臊的继续左看右看的,可能也只有我了,我看着西旗镇的繁华,感受着这与草原完全不同的世界,连路两边支撑房子的柱子都让我新奇不已,我几乎要忘了自己来这里的目的。

    好在老呆叔没有忘记我这迷失的羔羊,他把我们带到了一片专门用于货物交易的地方——贡易园,贡易园靠近北城墙,所以我们没走一会儿就到了。几座二层的小楼围着一块大空地,余出三辆马车进出的大通道,用两人高的木栅栏门拦着,栅栏里面有两个人把手,见到我们的车队,也不开门也不搭理,就像没看见一样。

    我正要上前去喊门,却被老呆拉住了。老呆转身从车上拽出两张红羊皮,隔着栅栏门往里面塞,看门的两个守卫仿佛刚刚有了眼睛和耳朵,脸上的神情也变得格外慈祥亲民,在极其和谐的气氛中,安村的车队顺利进到了贡易园的大门。守卫甚至还帮忙喊了一圈商户,热心至极。

    老呆叔跟我说,贡易园的小楼谁都可以住,给租金就行,但大部分都住着前来收购特产的大商人,像我们这样的,即便有那个钱,也不舍得花在这里。

    我们把车停在阴凉处,已经有一些伙计过来看货了,在车上翻翻捡捡,发出赞叹或者不屑的声音。其中有一个矮胖的中年男人,掂着肚子,一步一晃悠的走到车前,很熟练地从兽皮堆底抽出一张来,在太阳底下翻看。

    “这几车皮子,我惠东商队全要了。”

    矮胖中年男人扔下手中的兽皮,大声地喊到。

    正在应付几个小伙计的老呆一听这话,连忙跑过来招呼,“原来是惠东商队的老板,这次可真是得着了,老板怎么称呼?”

    “这是我们陈管家。”陈管家边上的一个小伙计介绍说。

    “幸会幸会,见过陈管家。”

    说着话,老呆和陈管家的手就握到了一块,陈管家宽大的袖子遮住了两个人的手。

    “我看过了,皮子还不错,值这个价。”

    “低了低了,起码要这个价才行。”

    “现在行情没那么高。”

    “一分钱一分货。我们这可都是好皮子。”

    老呆和陈管家你来我往,我看着他们袖子遮住的两只手动来动去,不明白他们说的“这个价”和“这个价”到底是多少。

    “行了行了,折个中,这个价怎么样,再高我可就不要了。”陈管家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头上青筋爆着,咬牙切齿说出一句话,我怀疑袖子里老呆的手都要被捏碎了。

    “好好好,就这个价,现在就点货,哈哈。”老呆丝毫不见压力,反而有一种黄鼠狼偷到小鸡仔的快乐。

    老呆老呆,其实一点也不呆。

    “愣着干什么,快帮陈管家点货呀。”老呆冲我们几个年轻小伙子使眼色,我们才反应过来,赶紧和几个小伙计把车上的兽皮搬下来,一类一类的码好,一个年纪大点的伙计一边点数,一边查看兽皮的质量,然后报给一旁的陈管家。

    陈管家早让伙计们搬来桌椅,桌子上放了一叠黄纸,陈管家坐在椅子上,伙计报一句,陈管家在纸上划拉一下,用的是一根绑着软毛的小棍子,在一碗黑水里沾一沾就能在黄纸上画出一些这样那样的图案,一列列的排整齐,很是好看。我从来没见过这种东西。

    费了好长时间,两车兽皮才清点完,陈管家在一个伙计耳朵旁边说了一句,那伙计就跑回房间,再出来的时候已经抓了一袋子钱,哗啦哗啦的响,好听极了。

    “谢谢陈管家,还多给了半个度伦呢。”老呆叔把钱倒出来一个一个地数了一遍,才心满意足地露出憨厚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