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篡汉 » 第十三章 挖墙角

第十三章 挖墙角

    冀州猛将是有不少的,可还是那句话,以现在董杨的身份,招募不来那些人,换作是四世三公的袁家,募兵大旗一竖,顷刻间就有无数谋臣猛士投奔。

    甚至不少冀州大族,为了能让自家子弟进入袁家帐下,恐怕都要自带干粮,送上数万石粮草、军饷、器械以表诚意。

    朱灵、孙礼,董杨是要招募过来的,至于出身长山国豪右之家的赵子龙,董杨现在可没没把握能招募到。

    赵家在长山国,虽然没有族人身居高位,但绝对是豪右之家,一般人,能随随便便就拉起来上千的义从乡勇,还能被本郡上下官吏,推举为这批义从的首领?!

    赵云出道时,没有投奔已经坐拥大半冀州的袁本初,而是投奔了公孙瓒,可想而知赵云的性情如何,而董杨现在的外戚身份,跟四世三公比起来,都还相差甚远。

    以失势的外戚身份,招募常山国的豪门子弟,想想都知道不可能,董杨只能徐徐图之,先从与赵云从小交好的同乡夏侯兰身上下手,再与常山郡赵家相交,只要锄头挥的好,没有墙角挖不倒!

    得了董杨命令的赵兴,就开始准备起礼物来,前往涿郡、清河、常山等地。

    除过以董太后的身份,奏请了让邢松任乐成县令,董杨就待在了这城外的军营校场内,跟士卒一同操练。

    河间国相府衙内,国相良就、主簿、郡丞等人都是面露愠色,良就将手上出自董太后的诏令竹简,重重的砸在了案牍上。

    “这董太后,未免手伸的太长了,初来河间,就插手我河间政务,未免太过儿戏了!”

    国相良就说完之后,河间郡丞也义愤填膺的说道,“乐成乃天下大县,县令之职,需尚书台任命,岂可私授!”

    能让掌管河间国相府的几人,如此愤怒的,自然是涉及到了他们的利益,董太后以救驾之功,要让邢松任乐成县令,打了良就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尤其是河间郡丞,他眼馋乐成县令这个千石县令官职,可是不知道多少年了,虽然贺县令离开之后,乐成县令,不一定能落在他的头上,但比起现在压根没他一点机会,让他更是气恼。

    而良就不满的是,董太后刚一来,就插手河间事物,长此以往,那河间上下,到底是听他良就得,还是董太后说了算?!

    河间国主簿,也无奈说道,“自董太后来河间,短短数日,那董家就仗势欺人,圈禁抢夺良田不下七十顷,抢夺十几家铺子、铁矿、铜矿、玉石矿等,甚至怕不是要垄断河间十一县的盐食供应!”

    郡丞也好,主簿也罢,基本上都代表了河间本郡的士族、豪右,董家借着董太后的名头,圈禁良田、抢夺矿山等,抢的就是他们手中的肥肉。

    尤其是盐铁供应,章帝时期,想要恢复这个作为帝国最重要的税赋,实行盐铁官营,但遭到大司农、尚书仆射等人坚决反对,哪怕章帝下诏书问责,将反对之人下狱,依旧反对声无数,没能推行下去,只能无奈取消,继续在各州郡中实行盐铁私营,但多少还能收点税。

    之后,盐铁之政,在大汉就开始糜烂起来,黄巾之乱后,就彻底失控了,盐铁之利基本上被各州、郡的州牧、太守等家族,还有士族、豪右等,共同把控瓜分了,压根不向雒阳朝廷缴纳什么盐铁之税了,这到嘴的肉,还有吐出去的道理?!

    现在河间国十一县的盐铁供应,也基本上是在河间国相府的官吏之家,还有各县的豪右之家控制着,董家突然抢夺河间的盐铁生意,自然是让一众河间豪右们不满意,却又不敢招惹有董太后当护身符的董家,只能向国相府这边告状。

    “不如向雒阳尚书台,弹劾董家之恶状,让雒阳朝廷和何大将军,为我河间上下做主!”

    河间郡丞向着良就说道,他们管不了何太后,可有人能管的了!

    良就有些犹豫不决,和心腹主簿对视一眼,哪怕是河间国相府这里,利益也不尽相同,郡丞、都尉还有二十六列曹,代表的是河间本地的士族、豪右的利益,而良就这个河间国相跟主簿,反而是外来户,他们平时需要倚仗本地士族、豪右,但不可能真就为了本地豪右门去趟雷。

    “这董太后初来河间,国相府就弹劾董太后,怕不是要让天下传出,我河间国相府不容董太后!”河间主簿替良就开口道。

    到现在,还有传出,董太后险些遇害之事,是何进干的舆论,何进为此,不得不诛了吴江、田冲满门,这时候弹劾董家,诚然会让河间本地豪右们出口恶气,能借着雒阳朝廷约束董家。

    可对于良就来说,这有什么好处,雒阳朝廷和何进兄妹,能因为,董太后就多圈了点田地,抢了几间商铺、矿山,抢夺了河间盐铁生意,就惩罚董太后?!

    这些东西,对于河间本地豪右们来说,是了不得东西,可对于雒阳朝廷和何进兄妹来说,这些东西也就那样罢了,不过是“些许小事”而已,怎么可能就为了这点小事,就下诏令惩罚董太后,还要不要孝道了?!

    叹息一声,良就无奈说道,“大将军现在正在招四方将领入京师为国除贼,正是关键时刻,这时候弹劾董太后,怕只会让大将军分心,耽误国事啊!”

    “那乐成县令得奏请?!”郡丞不死心的问道。

    “就,”良就摇头叹息,“就先依董太后诏令,向朝廷奏请邢松为乐成县令,封赏那董杨为河间郡司马!”

    看到郡丞等人的神色,良就宽慰道,“待到大将军铲除国贼,吾必将上书大将军和尚书台董家之恶行,还河间上下忠良一个公道!”

    听到国相良就这话,郡丞等人也只能无奈起身作揖,官大一级压死人,良就是河间太守,他做出决定,其余人都无法再反对。

    “这是不是有些太过了,河间其它几家,张氏、束氏、沐氏、骆氏等都对我们有些不满。”

    乐成城外得军营内,校场上操练喊杀声不断,但操练的士卒,已经超过了千人,这其中,除过八百士卒外,还有两百多人,是董家新组建的部曲!

    营房内,董平拿着董家的账簿竹简,神情中既有兴奋,却又有担忧,从董太后来到河间后,董家就在乐成还有其它几县,开始了大规模的兼并土地,当然,这是打着孝敬董太后的旗号进行的。

    这些兼并下来的土地、商铺、矿山,部分确实是孝敬给了董太后,以作为董太后平日的花费用度,毕竟堂堂帝国太后,还能饿肚子不成,那这河间上下,还有礼义廉耻孝吗?!

    但大部分兼并而来的土地,实际上都到了董家手中,以至于乐成县中,都开始传出“董半城”的传言来了。

    “无妨!”

    董杨拿着一份,整理出来的汉军操练典籍,这不是什么兵书,而是汉军这么多年一直流传下来的操练经验,包括部分常见的军阵站位、队列变换、熟悉旗帜金鼓,还有让每队士卒,都清楚代表自己身份的章、幡、负羽等,这些都是操练中,最基础的东西。

    另外就是士卒训练,包括蹴踘、角抵、投石来锻炼体魄,还在练习弓弩、矛戟、刀剑等,现在董杨手边能找到的“兵技巧书”,只有不到十几篇,在大汉帝国鼎盛时期,国力最强得时候,对于士卒训练是十分重视的。

    班固汉书中记载,那时候军营中光“射法”都有一百多篇章,还有六篇教授空手格斗的篇书,三十八篇剑法,二十五篇通过蹴踘、角抵、投石等来教授强壮体魄的书篇。

    当然,现在大部分操练典籍,都丢失不见了,董杨也是花费重金,才勉强找出来这十几篇,就算这些操练典籍都还在,估计也用不上了,因为按照典籍上面的要求操练,那投入实在是太大了,帝国鼎盛时期,赋税充足,还能玩的起单兵作战,可现在,朝廷得帑库空的耗子都没了,雒阳的南北军、宫廷禁军都疏于训练,打黄巾都要重新募兵,更何况州郡县得郡兵乡勇了。

    “阿翁,现在最重要的是,招募流民以屯田安民,如果河间屯田能成,那乐成、河间国的匪患盗寇之患,则能直接被解决十之七八了!”

    “至于其它几家士族、豪右,”董杨看着营房外操练得士卒,“它们又能奈董家何?!”

    “就算不拿那些田地,这次如果不是将董太后接回河间,阿翁觉得,张家等其它几家豪右,会容于董家吗?!”

    董平听着董杨得话,陈默片刻后,缓缓摇了摇头,兼并土地这种事,在大汉帝国在常见不过了,一直都是大鱼吃小鱼的游戏。

    诸侯王、外戚勋贵、宦官、士族之间互相兼并,而到了郡县地方上,豪右们兼并黔首丁户,让他们成为自己的佃户,这次如果没把董太后接回河间坐镇,那董家怕是要被河间几大豪右们,啃的渣都不剩了,现在只不过董家借着董太后的虎皮,圈了一些田地,用来屯田安置流民,实际上也是让董家成为河间郡大豪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