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蛛丝煤尾 » 第二章 第一根线

第二章 第一根线

    纳亚离开后,HR将面试完的候选人简历一字排开,老板娘拿起纳亚的简历,端详着照片,默念着:“像,真像……”

    她和女儿也有一年没见了。

    至于儿子,哎,她不想提。

    纳亚以安茹的假身份成功入职宏璘集团。中午,一个眼熟的身影从自己身后经过去了小休息室,正是那天面试自己的HR,纳亚立马拾掇了东西跟在她后面。

    小休息室只能坐两三个人,纳亚看门虚掩着,悄悄推门进去,标志性假笑道:“您好,我可以坐这么?”

    HR嚼着东西“嗯”了一声。

    “怎么称呼?”纳亚拉开椅子,把饭放下问道。

    “偌偌。”

    两人很快陷入一片沉寂,纳亚扒拉着饭,漫不经心地找话题:“什么外卖啊这么香。”

    “快餐呗,之前我们有一次办比赛就是他们家赞助的,量大还特别实诚。”偌偌刷着手机嘴里含糊不清地回答。

    “那挺好,现在我们还在和他们合作不,明天我也点这个,作为赞助商可不可以打折啊?”纳亚感觉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也不是一直合作,本地办比赛少,没捞着和他们合作几回,其实比他们家好吃的店多着呢,但毕竟,便宜嘛。”

    “钱应该都用在刀刃上了吧。”纳亚打量了一眼对方试探道。

    “刀刃上的钱也是羊身上薅出来的,就像我这个人事明天还得去外地出差干比赛场务。”偌偌说这话的时候有些烦躁。

    “可能老板想培养你,先锻炼你一下,再说你不想去可以拒绝啊。”纳亚故作轻松地细嚼慢咽道。

    “……”

    前几天老板娘把偌偌叫过去,让她多干一个人的活,只说过阵升主管,加钱倒是只字不提。

    可我要个空位置有毛用啊?传出去尽让人笑话。偌偌越想越气,但这些话又不能对新人说,只能皱起眉头用筷子扎了好几下饭菜。

    纳亚见偌偌表情不对,转移话题道:“好啦好啦不说这个了,哎我过来的时候看见那些墙上的照片了,这么多老外和老板合照,他的英语应该很好吧。”

    “这种事请个翻译不就行。”

    “那他们关系这么好老板一定有什么过人之处吧?”纳亚一脸不相信地问。

    偌偌撇撇嘴,说道:“也对,反正整个圈子都知道他和局里的高官一个阵营,要啥有啥。”

    “做生意还是需要靠人脉哈哈。”纳亚笑道。

    偌偌察觉到纳亚一直在为老板说话,又是猎头推荐的,顿时收敛起来打起了人事腔:“新人带着滤镜来很正常,很多事今后慢慢也就了解了。”

    “嗯,那你明天要去的比赛是不是忙的不行,我也去帮忙吧。”纳亚话锋一转。

    偌偌看着纳亚愣了好一会才回答道:“你不会想去的,再说了你不是还要忙着做系统么,我们部门一直归老板娘管,老板娘和总经理朱总的关系一直不太好,所以不太受别的部门待见你可得挺住。你慢吃啊,我还有点事,先走了。”偌偌收拾好碗筷,快速走出了休息室。

    纳亚两口吃完了剩下的饭,回想着刚才偌偌的话似乎有了点方向,擦了擦嘴,看着红色的口红印笑容很快消失,又恢复了面无表情的样子。

    接下来的日子里,纳亚借着确定需求走访了几乎每一个部门。部门经理们的态度极其一致,没一个正眼看她,非常敷衍地指定了个下属给她对接,甚至连个客套话都懒得说。对接的部门同事看领导都这个态度,自然也是爱答不理,毕竟新东西意味着学习成本,这份怨气自然就被撒在了纳亚身上,沟通也从讨论系统需求慢慢变成“你们部门怎么还是招不到人是想忙死我们么”的大声抱怨上。部门经理坐在后面一声不吭地默许了这种抱怨。

    纳亚总是露出AI般程序化的微笑细声细气地统一回答:“抱歉这个我也不清楚呢,回去替您转达哦。”除了几个关键的功能问题以外,纳亚其实并不怎么和他们沟通,平时对接的人多次推说太忙没时间搭理她。

    这反倒降低了纳亚的行动难度,整理网线的时候她顺利地将监听器扣在网线上,看上去和塑料扣差不多,纳亚就坐在每个部门边边角角的工位上一边写1.0的流程代码,一边调试电子附脑和监听器同频。

    晚上纳亚照着惯例边运动边点开电子附脑,在监听的内容里筛查有用信息,直到找到了一组聊天记录:

    “你说他们部门的人变来变去,我们这样对那个新来的,指不定一两个月就跑了。”

    “她看着还挺小的啊,我觉得快了,想想之前走的几个,年轻人都沉不住气,你们看她都不怎么说话,心里肯定憋屈的很。”

    “憋屈啥啊,她来了以后每天中午都能看见她和他们部门的人一起吃饭,有说有笑的,指不定在和其他人说我们坏话呢,但人家工作确实没被影响,模块功能方案都发给我了,这回啊采购部彻底没风头可抢喽。”

    “哈哈,难得老板娘压了孙经理一头,那孙经理那个采购模块不得刁难死那个新来的。”

    “管他呢,反正有好戏看了。”

    纳亚鼻子里冷哼了一声,摸了摸脸反省了一下自己有但不多的演技。

    工作还是推进到了采购模块,采购部的经理姓孙,在公司干了小十年,工作抓得有条不紊,但一直没有什么出色的成绩,对于三十五岁的人而言,危机感可想而知。

    如果这次可以把上系统的事交给自己,自己再找外包,吃到回扣的同时还能增加自己留下来的筹码,这样的机会绝对不能放过。孙经理心里盘算着。

    纳亚打开功能需求表和孙经理指定的对接人沟通了没几句,对接人就被孙经理叫了过去,一去就是很久。纳亚当然知道这是孙经理故意搞事,但还是坚持每天去找孙经理落实计划,对方每次都故意避开自己。这样几天下来,开发进度几乎停滞。

    经过几天的观察,纳亚发现朱总经理虽然是孙经理的直属上级但两人的关系非常一般,对老板倒是非常敬重。要去找老板娘出面解决么?不对,要是这招有用,前面几个人也不会走。老板娘回复自己的消息弹了出来,果然就三个字:“多沟通。”

    终于一周快要结束的时候,老板秘书发起一个群聊,起名“系统研发进度汇报群。”总经理、各部门部长都在群里,后来又陆陆续续拉了些对接人。

    “我们部门的开发周期表怎么还没发过来?”孙经理表示出对这个工作特别上心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