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反本能读书笔迹 » 09 晴转多云

09 晴转多云

    天变凉了。

    是冬天那种凉。

    盖好被子,进入梦境。

    再睁开眼,看到了卫蓝。

    我说,好久没见了。

    卫蓝说,确实有点久。

    我说,上次见仿佛在夏天,还是接着上回说吧,怎么才能给大脑延迟享乐的动力。

    卫蓝说,在这之前,我们要明确一个问题。

    我说,什么问题?

    卫蓝说,大脑喜欢什么。

    我说,为什么要搞清这个?

    卫蓝说,你要给大脑动力,就要投其所好,跟送礼一样,喜欢酒,就送酒,喜欢烟,就送烟,这样大脑才能接收指令。也就是说,我们要搞清楚大脑是怎么做决定的。

    我说,噢。

    卫蓝说,大脑也是有所图的,不可能免费为你服务。所以不能24小时处于兴奋状态,就像心跳,不可能总是保持120次每分钟,我们也不能对同一件事情一直产生兴奋感。

    我说,那怎么办?

    卫蓝说,虽然不能一直保持兴奋感,不过我们会有兴奋的时间段,找到这个时间段,激发大脑的兴奋感。

    我说,怎么找?

    卫蓝说,有一个实验,能说明这个问题。

    我说,什么实验?

    卫蓝说,一次偶然情况,一位社会心理学家将电极植入到了小白鼠大脑中,你猜发生了什么?

    我说,小白鼠死了?

    卫蓝说,没,小白鼠不仅没死,并且受到电击的时候,很乖巧的待在原地,好像在等待下一次电击。

    我说,为什么会这样?

    卫蓝说,后来证明,小白鼠被植入电极的大脑区域,是它的快感中心,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多巴胺系统。

    我说,多巴胺系统?

    卫蓝说,对,这个系统能释放一种叫做多巴胺的神经递质,让动物产生持续这种行为的动力。

    我说,这种神经递质,让小白鼠享受被电击。

    卫蓝说,对,如果可能的话,小白鼠会主动寻求电击。实验人员设置了一个杠杆,当杠杆被按压时,小白鼠快感中心就会感受到电击。小白鼠一旦发现杠杆的作用,就会开启自虐模式,不停的按压杠杆,直到用尽力气,甚至死去。

    我说,有什么办法让小白鼠远离杠杆吗?

    卫蓝说,没有,即使用肉引诱小白鼠,它们也不想离开。

    我说,这说明什么?

    卫蓝说,动物长期处于兴奋状态,结果就是提前死亡。

    我说,人也一样。

    卫蓝说,嗯,如果一个人一直处于兴奋状态,那他就无法长久生存,自然会在进化中淘汰。

    我说,可是我们并不会这样。

    卫蓝,那是因为在长期进化中,我们大脑和身体系统,形成一种机制。一种可以很好规避这种情况的机制。

    我说,什么机制?

    卫蓝说,我们体内,除了兴奋递质和激素,还有大量的抑制性递质和激素,两种递质和激素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

    我说,就像跷跷板一样。

    卫蓝说,对,抑制递质和激素控制着平衡,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容易对一件事感到疲劳,半途而废,或者拖延,就是抑制激素平衡的结果。

    我说,这个机制具体是怎么运作的?

    卫蓝说,主要通过设定动作电位的刺激阈值,触发神经元发送信息需要一个阈值,这个阈值会帮助我们过滤大量的小刺激,避免一些刺激和动作。我们身上大多数能量不是供我们运动和思考,而是去维持身体神经系统的静息电位。所以,想要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是一件非常消耗能量的事情。

    我说,如果一直刺激神经元,会怎么样?

    卫蓝说,持续刺激,神经元的动作电位就会慢慢降低,甚至降到静息电位的水平,然后不再有任何反应,这时我们就不会消耗更多的能量去消除不适感,这个过程叫感觉适应。

    我说,也就是说,由于持续同一刺激,感觉神经反应下降了。

    卫蓝说,对,就像刚走进电影院,我们能闻到爆米花的味道,过了几分钟,我们就会慢慢察觉不出这个味道了。

    我说,除了味觉,其他感知能力也一样的吧。

    卫蓝说,嗯,数据显示,对于重复出现的物体,神经的激活水平会线性下降,6到8次的重复会让神经元的激活水平降低百分之五十。同理可得,当我们一直接触相同的事物,产生了感觉适应,我们大脑对信息的加工会本能的自动跳过这个过程,甚至排斥和抑制,慢慢的对它不再产生兴趣,并打不起精神。

    我说,大多数人对某一件事只有三分钟热度,就是这个道理。

    卫蓝说,我们对一件事物最感兴趣的时候就是刚接触时,当刺激,也就是新鲜劲一过,我们就很可能会变的厌倦,这种现象称为内卷化效应。

    我说,如何才能不内卷?

    卫蓝说,很困难,就像冬天起不了床是一样的。所以我们要了解大脑的决策系统。

    我说,大脑是怎么决策的?

    卫蓝说,大脑的决策系统非常复杂,而决策路径相对较为固定。

    我说,决策路径是什么?

    卫蓝说,可以总结为:场景信息的吸收,情绪加工,记忆和经验抽取,认知思考,决策,行为。

    我说,信息是怎么吸收的?

    卫蓝说,信息刺激感官阈值,进入大脑,一般是到“爬虫脑”的丘脑组织,将信号“翻译”成大脑能够解读的语言。再提取边缘系统的海马体中的经验信息,形成一定的场景记忆,这样就完成了信息的粗加工,可以做出简单的应对行为。

    我说,你说的粗加工,那更精细的加工呢?

    卫蓝说,更精细的,需要理性的新大脑皮层进行认知思考,并结合过往的经历和知识,判断这种场景或相似场景以前的选择。几乎同时,大脑杏仁体产生一定的应激情绪,通过经验和记忆,做出当下认为的最合适的决定。再把信息传给小脑及大脑警卫网状结构采取应激行为。

    我说,动物没有新大脑皮层,它们是怎么做出反应的?

    卫蓝说,动物不经过新大脑皮层,也能够产生应激,更多称它为无意识行为。生物学家曾切除小鼠的大脑皮层,发现小鼠依然能够进行情绪学习和行为反应。

    我说,所以说,潜意识是存在的。

    卫蓝说,对。

    我说,搞清楚了大脑做决定的原因经过,不就可以指挥大脑按我们的想法做事了?

    卫蓝说,虽然知道了,执行起来也是很困难的,因为这个行为反应的路径,并不像大马路一样畅通无阻,反而像迷宫一样复杂,大脑皮层区域本身就是150亿到230亿个神经元,还有数量巨大的神经胶质。决策路径在经过每一个特定区域时,就会经过一次新的加工。每到一个交叉口,都会面临各种选择,只要走错一步,有意识的行为就很难发生。

    我说,那如何才能不走错呢?

    卫蓝说,影响我们选择是否拖延的关键,就是对一个事物的认知和记忆,也就是对过往经验的提取。通俗来讲,就是大脑对走过的路,能提取出来,就能产生意识的行为。

    我说,那大脑是如何提取过往经验的?

    卫蓝说,直接提取,简单粗暴。

    我说,大脑不是很精细的吗?

    卫蓝说,大脑虽然精细,提取经验却眉毛胡子一把抓。

    我说,具体是怎么抓的?

    卫蓝说,今天就先讲到这,下次,带你了解我们这个简单粗暴的潜意识大脑。

    我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