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后宫月如传 » 第三章:尊封

第三章:尊封

    这一日,离丧仪结束的日子也不过差了五日罢了,皇帝已经几日不再召见朝臣,也未去太后所住着的令嘉宫请安了。众臣、马氏一族、皇帝和太后,每一个都打着自己心里的小算盘。

    月如与陆欢在韵香阁中喝茶,月如提起马氏尊封一事,陆欢说道:“如今朝中,暗流涌动,母亲传书来说,陛下最近烦扰无比,不仅不再召见朝臣商议丧仪事宜,连去太后宫中请安也不去了。”

    月如关心皇帝,说道:“马氏尊封一事,陛下左右为难,也是有苦衷的。”

    陆欢对着月如说道:“姐姐对陛下的爱,真是浓烈。可惜我没有这个命,只能羡慕姐姐与陛下了。”

    月如看着陆欢失落的样子,安慰道:“陆欢,不用失落,若是宠爱,迟早会有的。”

    陆欢倒是不在意:“姐姐,我这些年还是清白之身,若不是当年我娘给陛下当了贴身侍女,我随我娘入了王府为婢,后来陛下看我年轻就收了我为侍妾,这么些年,对我不闻不问,无宠孤独的日子,我已经习惯了。”

    月如劝道:“这承宠的日子总会有的。当年先帝的瑚太嫔选秀入了宫,先帝迷上姑母与太后,并未理她,她便一直是个贵人,后来先帝无意间想起了她,宠幸了她,晋她为瑚嫔,又将已故莘嫔之子肃王殿下交由瑚太嫔养着。”

    陆欢不在多言,月如便说:“不知怎的,太后最近对我,愈加苛刻,似有敌意,也不知为何?”

    陆欢捋了捋鬓角的散发,安抚道:“姐姐不必多想,或许是太后悲泣先帝驾崩,心情不好罢了。”

    月如听着陆欢这样说,便不再多想了,安静地喝起了茶。

    此时的轩宇殿中,皇帝总算召见了朝臣,黄仁泽站在最前,对皇帝说道:“陛下,臣前些日就说,马氏必须有个名分,不然来日陛下正式继位,先帝的嫔妃都将搬至定安宫居住,可马氏待在锁珠宫,站着宫院,确实不妥。”

    礼部尚书来睢林也附和道:“陛下,马氏娘娘到底未被废黜,只是禁足,更何况先帝也未明说新帝登基,不许尊马氏娘娘为太后,所以臣以为,还是尊马氏为嫡母皇太后较好。”

    皇帝仔细看了看黄仁泽、马雍和等几人联名上书的奏折,轻轻叠起,放在桌上。

    “可是,若尊锁珠宫马氏为嫡母皇太后,那母后又该如何安置。”

    还未等来睢林要说,马雍和就抢着说道:“可将皇贵妃尊为皇贵太妃,加以封号,以作区分。在一定意义上,也可算作两宫并立了。”

    来睢林心中怒气,看了马雍和一眼,马雍和自知失言,立刻跪下说道:“陛下!陛下啊!臣失言,望陛下恕罪啊!”

    皇帝一向仁厚,说道:“马大人不必惊慌,朕不介意。”

    马雍和这才放心,倒是辅国公田和笑道:“马大人此言,是在只太后于何地?太后是陛下的生母,怎能屈于皇贵太妃之位呢?马大人此言,是对太后的大不敬!”

    马雍和不与田和争辩,只是黄仁泽跳出来为马雍和开脱道:“马大人只是一时失言,辅国公大人为何言语之间如此咄咄逼人呢?”

    田和倒是无力反驳,只能指着黄仁泽骂道:“你!”

    此时老大臣季道含却替田和解释道:“黄大人、来尚书与马大人说得话都没有错,遵照礼法,才能以礼治天下。但马大人与来尚书一个是马氏的弟弟,一个受过马氏一族提拔,很难不让人觉得是为马氏与马氏一族的利益着想。”

    执掌京中巡防营的将领霍桑卓连声应道:“对!陛下,前些日子京中有元津大盗趁先帝丧仪时,在京中行窃,为非作歹。当时先帝丧仪事宜与大盗一事让陛下无暇顾及宫中嫔妃传往外处的书信,臣已查明,大盗所出处正是马府。臣斗胆猜测,指使大盗行窃者或许正是马大人!”

    马雍和自己也是有口难言,只能不停解释道:“陛下,臣不敢,臣冤枉啊!”

    皇帝用手示意马雍和起身,说道:“朕信马大人,朕自幼便听父皇说,这前朝与后宫是别无二致,阴谋算计、栽赃陷害,朕见多了。霍桑卓。”

    “臣在。”霍桑卓应道。

    皇帝吩咐道,神情严肃:“给朕好好查查此事,你们巡防营给朕在京中加强军防。给朕好好验验出城的所有百姓,不许漏掉一个!”

    “是!”

    说罢,霍桑卓领了旨意,径直走出了大殿,身影渐渐模糊,最后与殿外的景致融为一体。

    皇帝望着霍桑卓远去的背影,对众大臣说道:“好了,诸位,今日之事都奏完了,那就退朝吧。”

    说罢,皇帝跟等不及似的,拂袖而去。众臣皆还未反应过来。只是王德一句提醒“退朝”,众人这才缓过神来,在这轩宇殿散去。

    皇帝坐着轿撵,到了嘉隆宫门口,只见两个女人站在嘉隆宫门前,前面的女子看着有主子的样子,被后面的女子扶着。再走近些,皇帝这才看清,正是月如与她的侍女馨儿。

    “月如!”皇帝不甚惊喜,“停轿!”待轿子停下,皇帝下了轿,同一个孩子一般抱住了月如。月如被紧紧抱住,勒得紧,只得不停提醒:“陛下,这么多奴才看着呢?”皇帝这才松手,关切道:“你怎么来了?”

    月如与皇帝坐在了紫檀圆凳上,皇帝命人去沏了茶,让王德端了过来。

    月如小小抿了一口,打趣道:“这可是‘西湖龙井’?”

    皇帝笑道:“正是。”

    月如说道:“这西湖龙井,产自杭州,也是杭州名茶。陛下爱茶,这文武百官素来知晓,想是杭州贡品,浙江巡抚进献。”

    皇帝答道:“正是。有何不妥之处吗?”

    月如又抿了一口,说道:“如今正是先帝大丧,浙江巡抚冒然进献,势必陷陛下于不仁不义不孝之地。浙江巡抚不知,陛下就看不出来吗?”

    皇帝恍然大悟,震怒道:“大胆!”月如忙起身,俯身下跪道:“陛下息怒!”皇帝说道:“好一个浙江巡抚,如此大胆,在先帝大丧期间进献,妄图陷朕于不仁不义之地,来人!”

    王德听到了皇帝震怒的声音,忙进来候道:“陛下,奴才在。”

    “传朕旨意,给朕将浙江巡抚伍泗正捉拿至京城归案,交由朕亲自处置!”

    皇帝看着月如,又转至温柔:“月如,你别笑朕痴,主要是如今前朝不安宁,为着马氏尊封一事,朕已经够累了,实在无力思考这事,还是你细心。”

    月如也担心皇帝:“那陛下可勿要太劳累伤身了。臣妾身在王府,无法日日见到陛下,可别让臣妾见到陛下时,陛下憔悴不堪,似个花甲老人般!”

    皇帝听着月如这话,绷不住笑意,说道:“你可真是顽劣,这话都敢说出口!”

    月如毫不在意,“怎么不敢了?陛下既不计较,那臣妾就多说点!”

    “看你这样!”皇帝嬉笑道。“陛下!”月如提醒道。王德在屋外听到屋里的吵吵,露出一种似老父亲般的无奈。

    月如回到了韵香阁,陆欢看到了远处的人影,不顾澄薰的劝阻,冲向月如,一把抱住了她:“姐姐,你终于回来了!你入宫的时候,我还担心呢。现在看你平安回来,我就放心多了。”

    月如安慰道:“陆欢,你不必为我担心,我不会有事的,只是入宫而已,并无什么大事。”

    陆欢大不这样觉得:“姐姐,不论你去哪里,我总是想念,只有见到姐姐,才会稍稍心安。”

    月如对着陆欢说道:“好了,时候不早了,快回屋睡吧。”陆欢问道:“不用膳吗?”月如答道:“在陛下的嘉隆宫里早用过了。去睡吧。”

    月如让陆欢去睡下,自己却睡不着。月如装作在床上躺下,待琛玲熄了蜡烛,就轻轻从床上起来,那声音轻悄悄的,生怕被发现。月如开了窗,望着窗外的月亮,想起了很多事。

    想起了皇帝选了自己为正妃,却被先帝阻止因而成了侧妃;想起了离开相府时祖父、父亲母亲和哥哥对自己的嘱咐;想起了希嘉被晋了侧妃与自己平起平坐……

    月如又想起姑母,为着先帝驾崩而终日闭门不出,也只有上次太后去时方才开了门。

    飘飘然的云遮住了月亮的光华,月如只得作罢,看着整个王府。想着王府的全部布局,从府门进来看着的正是王府的正堂,一直未变,即使后来皇帝做了正郡王、正亲王还有太子,都还是一样的。后头的后殿,是王妃----皇后曾经的住处,又数了数院落,王府大概有二十四间屋子。住着各式各样的人。侧妃希嘉倒是心高气傲,琳琅是皇帝最早的侍妾,资历最老。雾辰是除月如和希嘉外,最受宠的。安兰不受宠爱,但是也是先帝当年看重,赐给皇帝的。凌霜也是年轻漂亮,倒是最近很受皇帝宠爱。云汐虽是小官家出身,但也是个才女,默默无闻,与安兰大抵相似。剩下的洛芬是夕阆侯爷的女儿,佳染是个官家小姐,曾被太后相中,给皇帝做了侍女,后来被皇帝封作了侍妾。柏氏、江氏、金氏,一个是商贩之女,一个是医女,还有一个是平民人家。剩下的霖婷与陆欢,都是奴婢出身,被皇帝看上了,才成了侍妾。

    月如想着这一切,也略有了些困意,也不想多看了,就上了榻,睡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