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后宫月如传 » 第十五章:封赏

第十五章:封赏

    太后自从先帝驾崩后,很少出门,众妃嫔清晨的请安、傍晚的请安都给免了。

    皇帝的御驾停到了颐宁宫外,里头的太后听见了声音,郑翰公公进来禀道:“太后娘娘,陛下来了。”

    郑公公说完,皇帝便从殿外进来,对着太后行礼道:“儿臣参见母后。”

    太后让皇帝起来,问道:“皇儿,你知道哀家不喜打扰,今日来颐宁宫,所为何事啊?!”

    皇帝笑道:“母后真爱打趣,儿臣自然知道母后不喜打扰,只是今有要事,为礼法孝义,不得不前来打扰母后了。”

    太后听完,也不在怪罪:“也罢,反正哀家一个人住着颐宁宫这么大的一个宫殿,除了平日里与太妃们说些闲话,便只有礼佛了。便是你过来,也能让哀家这儿,热闹热闹。”

    皇帝边走边请罪道:“儿臣不孝,因政务繁忙,儿臣没有日日来向母后请安,端王弟又因为驻守南境而不能回京,慧安妹妹也大了,也不可日日在颐宁宫陪伴母后,都是儿臣之过,还请母后恕罪。”

    太后也不计较,坦言自己不喜被人打扰,先帝在时,自己尚能与先帝相伴,如今先帝已去,自己也不想理会外面的事,也孤独惯了,就让皇帝不用日日给自己请安,逢个年节或是初一十五来即可。

    皇帝说道:“儿臣明白。”说完,皇帝扶着太后坐下,又说道:“儿臣是想来告诉母后,黄河两岸大捷,端王弟与池井军主帅苏樗平定了苏阮与陈哲叛乱,不日便将回京。”

    太后脸上顿时显出喜悦,说道:“真的!那是大喜!弘远带兵平叛是好事,这样说来,哀家倒想替你弟弟想你求个恩典。你弟弟如今虽然才十四,但也是英勇善战。哀家看他既然有了军功,就留在京城,顺便将婚事也了了。皇儿,你觉得如何?”

    皇帝震惊,劝道:“母后,弘远才十四,怕是……过早了吧。”

    太后反而一脸不屑,说道:“十四怎么了?你当年十二便大婚,怎么弘远十四了,还不行?!”

    皇帝有些敛了神色,说道:“那好吧,等五弟回京后,儿臣会下旨晋封他为亲王,至于王妃、侧妃与侍妾的安排,就劳烦母后了。”

    太后听到皇帝这般说,自然喜悦,说道:“哀家也不麻烦什么,倒是你,来找哀家,所为何事啊?”

    皇帝这才入了正题,说道:“这苏樗,是苏氏一族之人,苏氏当年谋反,被先帝灭族,只留了苏樗、苏琦和苏阮这三兄弟,如今苏琦已死,苏阮叛乱被擒,儿臣想给苏樗一些恩典。”

    太后听完,又严肃道:“恩典自然要给,但谋反的,是苏樗的弟弟苏阮,为防以后生事,也不宜给太重的恩典,皇儿你想给苏樗什么样的恩典啊?”

    皇帝知道太后这话,不是针对苏樗,而是介怀先帝的佳贵妃苏氏,太后与苏氏不和,皇帝也是知道的,自然不会让苏氏的后人得意,也如同太后对马氏一族。

    皇帝明知这点,但还是说道:“当年先帝憎恨苏氏一族谋反,佳贵妃自裁,便没有给予佳贵妃任何追封,不葬入皇陵,不奉香火。儿臣想苏樗深明大义,为了国家依旧将自己的弟弟擒获。儿臣就想,给佳贵妃追封,并葬入皇陵,后世供奉香火。”

    太后大惊,手上的茶杯不自觉地掉落,与地面碰撞的一刹那,茶水四溢,茶杯碎裂,太后被吓了一跳,头上的黄金红玛瑙步摇晃了几下,皇帝也不动声色,眼神示意王德叫人清扫。

    待太后缓过了神,说道:“皇帝,苏氏虽留了贵妃名号,但也如同马氏般被先帝遗弃,如何能追封?!”

    皇帝却解释道:“马氏是被陛下禁足,佳贵妃却是留了名号,也没有被先帝废掉的意思,况且儿臣不仅要追封佳贵妃,儿臣还想,让被先帝未曾追封的先朝妃嫔们追封。”

    皇帝又接着说道:“母后,儿臣还想给在世的太妃太嫔们一一晋封加号,并给母后您上徽号。”

    太后诧异:“皇帝,你这是心意已决了吗?”皇帝却是反问:“母后,儿臣给母后上徽号,以显孝道,有何不可?”

    太后倒也无言以对,便只好感叹:“哀家还是老了,不中用了,你爱如何便如何吧。”

    皇帝喜悦,忙谢别太后,离开了颐宁宫。

    等到端王与苏樗回京后,皇帝便封端郡王沈弘远为端亲王,赐亲王冠服,准许随时进宫向太后请安,赐肃靖侯之妹姚氏为端王妃,董氏为端王侧妃,兴建端王府,端王久住京城。皇帝也顺带赐了苏樗大婚,娶了兵部尚书之女郇氏为妻。

    颐宁宫庭院里种了许多牡丹,太后欣赏着这些花朵,说道:“这花开得姹紫嫣红,倒是不错。”

    沉安说道:“太后,若是您喜欢,奴婢叫花房在多种些来孝敬您老人家。”

    太后却说:“罢了。沉安,皇帝追封了苏氏为恭佳贵妃,葬入皇陵,你怎么看?”

    沉安笑道:“太后不必多忧,苏氏就算追封了名号,也只是死人,就算是活着尊封了恭佳贵太妃,也得对着您行礼称臣妾,又有多少威胁呢?”

    太后显然不满意这个回答,沉安自嘲道:“奴婢还是老了,太后您是不满意奴婢这般说辞吗?太后您是怕,苏氏一族又起来,夺了唐氏一族的地位。”

    太后看了沉安一眼,又沉稳地说道:“沉安,你果然还是一点没变,事情总归还是明白的。”

    沉安谦虚道:“毕竟是跟着太后二十多年了,有些事情,奴婢以前看不清,现在也看清了。”

    太后又说道:“如今我唐家,除了田和、唐完夙他们两个,放眼哀家身后的唐氏一族,也没有几人能在前朝助哀家了。”

    沉安提醒道:“太后糊涂了,太后怕是忘了,唐氏一族,除了前朝,还有后宫呢。”

    太后知道了其中之意,说道:“老一辈的,先帝的伯父英王、辅国公田和、太傅季道含,年轻辈的,也就哀家的子侄完夙了。”

    沉安提点太后道:“太后,放眼如今,老英王都花甲岁数了,老太傅也是朝中的老大臣,年事已高,虽是这般说,可真正能就帮到太后的也只有辅国公大人了。”

    太后明白了过来,说道:“你是让哀家多多让田和与前朝的年轻一辈结交。”

    沉安点头:“如此,太后与唐家的势力,便可长久不衰,兴盛百年了。”

    太后夸赞道:“哼!真没想到,哀家身边,竟也有你这样的老狐狸啊!”

    突然,一个小宫女过来禀道:“太后娘娘,端王殿下来了。”

    太后的神情微妙,从严肃转化为喜悦,一个慈母听闻远在异乡的儿子回来的喜悦。此刻,她已不是一国的太后,只是一个母亲。“快!快点,让端王快进来。”

    西宁宫的香炉飘着浓郁的香气,希嘉手中的团扇在左右摇摆间生出的凉风,吹到了希嘉娇艳的面容之上,阵阵凉意回荡在她的感官之中。

    柏贵人用着团扇遮掩住自己飘忽不定的眼神,看出了希嘉忧愁的神色,便顺势问去:“娘娘,看您神色中有忧愁之色,可是有何心事?”

    希嘉看向了柏贵人,并未承认,也未矢口否认,只说道:“挺会察言观色的,不过就算本宫告诉你,你又有能耐替本宫出谋划策吗?”

    柏贵人盈然一笑,并未直接答应,只是谦逊道:“嫔妾不才,愿为娘娘答疑解惑。”

    希嘉半信半疑,又转念想到不如先听听,后再做打算,也无得失,便开门见山道:“那本宫便告诉你,如今前朝的池井军主帅苏樗,靠擒获手足之功,满门得幸。陛下开恩,便饶恕了当年苏氏叛乱之祸,追封先朝佳贵妃苏氏,葬入皇陵。苏氏一族牌位重入祠堂,又娶了兵部尚书之女,可谓满门荣耀。”

    希嘉满脸愁苦,忌惮苏氏一族得势,又觉自己振兴自己的大计又多了个绊脚石,便不禁埋怨起自己的父亲:“还有父亲,这么多年,还是守着浙江按察使这么个官职,真是不思进取!当年本宫嫁入正王府时,他还升了官,连带着本宫做了陛下的侧妃,与纯贵妃并尊。可如今,本宫都成了陛下的惠妃了,他还是一直不动,连累了本宫被纯贵妃压了不知一头,现在这麝香也失败了。”

    柏贵人听完,盈盈笑道:“娘娘,若您想晋封,压过纯贵妃,大可以借着纯贵妃不参争斗的弱点。”

    希嘉听着柏贵人这般说,便很好奇:“你这是何意?”

    柏贵人说道:“如今娘娘骤然复宠,纯贵妃不参宫事,陛下让您主理大多的宫中事宜,便是有意让您主理六宫。”

    “此言何意?”希嘉接着问道。

    柏贵人接着道来:“如今皇后娘娘自己关在宫里,不理宫事;纯贵妃虽受圣意主理六宫,但也很少过问后宫之事。如今正是您掌管六宫之时。”

    希嘉也不愚钝,明白道:“你说的也是,如今皇后、纯贵妃都没有了威胁,本宫也该适时跳出水面、崭露头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