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箱子里的宋人 » 一三三章

一三三章

    传习馆。

    诸位大贤进门先被一个巨大光滑如镜吸引目光。

    这次来东京城,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会看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很是巨大的东西。

    崔红妆在圆球下站定,转身对大贤们笑着说道,“前辈们,论道第一关即是此球,请前辈们仔细观瞧。”

    杨时第一个上前,在圆球前站稳脚跟仔细观瞧。

    还没用上五个呼吸,老人家已经变了脸色,先是煞白然后通红一片,如同饮了烈酒。

    不错,在他面前的正是金鸡地图。

    这是一个地球仪,自然不会标明大宋大金吐蕃西夏都等,就是华夏一千万平方公里的金鸡地图。

    杨时怎么会这么快看明白?毕竟洛阳还是洛阳,其他地域都变了名字。

    因为崔红妆把杭州、北京、开封、新疆、西藏、云南都标了显眼的标记。

    能站在这里的都不是傻子,反而都是各行业佼佼者,继杨时之后,众人纷纷变了脸色,显然是看明白了。

    崔红妆不语,静等着他们消化。

    杨时慢慢的走到圆球近前,伸出布满老人斑的手掌,轻轻的抚摸球体表面,大都、东京、真定府、临安、洛阳,一一划过,等他站到崔红妆身前时,心里已经恢复平静。

    “这个地图为何刻印在一个圆球上?”

    终究还是老人家当仁不让的第一个询问。

    崔红妆顾左右而言他,恭恭敬敬的行了一个晚辈礼,诚心求学发问,“龟山先生,小女子原本一心向佛,奈何大都督重负所托主持这天下论道,所以我专门去学了大宋理学。前辈,听闻您老有一个学生唤做胡宏,他的观点是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存心、养心、求放心和去蒙蔽、明天理的作用。他主张学以致用,其目的是培养出具有强烈社稷责任感的人才,反对以善恶言性,认为天理人欲,同体异用,圣人不去情不绝欲,只是发而中节而已。”

    崔红妆认真的看着杨时,等着他的反应或者说反击。

    二程讲存天理灭人欲,他是二程弟子,胡宏又是他的弟子,这不是欺师灭祖嘛。

    圣人可以去情不绝欲,是因为他是圣人,情指的是情绪,但是欲望不是谁都能控制的,圣人能,天下人能吗?

    二程指的是克制甚至杜绝欲望,那是想求上得中求中得下,让天下学者在这方面下功夫……谁还不生个孩子留后呢?

    宋朝理学家三妻四妾多了,见谁灭了人欲?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这个志就是欲望本身呀,没有欲望,社会根本不会发展。

    胡宏也没错,他就说了一个字……度!

    但是他身份名望各方面都扛不住祖师爷呀,所以需要拉上孔子。

    有些人为了让自己的观点理论赢得认同,会拉上名人名言,这本身就是欲望呀。

    等到朱熹出世更把前辈们的心得观点给放到夹缝中,使人容易走进极端。

    在场的早把二程理论研究的透透的,所以当时就等着老大人反击。

    谁也没想到杨时只是含笑微微点头,而后静等着崔红妆的下文。

    红妆愣了一下,不过很快沉下心,这本来就不是她的主攻方向。

    只听她又言,“据我所学,大宋理学中的天理、人欲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天理是天道规律,人欲则是无视规律的任意妄为。第二层,有意识地遵循客观规律,把生命之意义拓展于更广大时空,是为天理。欲望不受理性支配,为外物所牵役,把生命封闭于狭囿时空,是为人欲。”

    这一次红妆不问杨时了,这老头滑头的很,她对所有大贤拱手,说,“不知末进晚辈对二程理学理解的是否有误?”

    确实是这个意思,众位大贤虽没有出声附和,却也慢慢的点点头。

    杨时也是微微颔首,却还是没有说一个字。

    崔红妆一顿忽然凝视杨时,沉声质问,“理学钻研天道道法自然规律,讲究格物致知,可是,你们真的知道天道规律吗?”

    杨时第一次反击,沉声道,“圣人尚不能全知全觉,如此吾辈便不能上下摸索格物以至知了吗?”

    红妆拱拱手,让老头先消消气,别气坏了,然后轻声说道,“大都督有天书一本,其上言明,心无外物,天道规律无穷尽,比如这圆球,类似这圆球的不被我们知道的道理和规律也无穷尽,人力有时穷,理不应该向外求,而是向内求,格物不如去行,行你所知,践行即可,而不是把有限的时间生命去格物。”

    这下杨时真的怒了,斥道,“你如何知道你的知是知,如何得知你的知是正确的?”

    崔红妆也不跟老头急眼,万一真气坏了是不是背离初衷了呢,所以她弯腰行大礼,轻声说,“明心见性,前辈莫急,你看这圆球上的地图,这是天书所书,是切实无疑的,我给你解释一下,天书说我们众生其实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大圆球上,而且这个球还在转动,而不是天圆地方说,诸位前辈深研天道规律,可曾想到这一点?那你们格物格出来的理有没有可能也偏离了天道呢?”

    “一派胡言!”

    “无知!”

    “愚蠢!”

    ……

    这是犯了众怒了,红妆微微一笑,不要跟他们纠结对错,而是让他们认可,所以她挥挥手,东莽西肥南刀北瘸走了过来,用尽全身力气去转动圆球,却也只能一丝一丝的转,想要转起来显然需要更多的人才行。

    “这是佛教起源之地天竺,与我华夏相邻千年,在我们的南边,再往南就是无垠大海,这是我们华夏汉唐疆域,这里是西域,这里是丝绸之路,这里是广阔的蒙古草原,诸位再看,再往北是更大的大陆罗刹国。”

    红妆停了下来,非常真诚的看着当代大贤,“前辈们,你们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汉唐疆域就有千万里,千万里之外还有千万里,一个儒生高中进士已经接近而立之年,他有生之年能够堪破这圆球吗?”

    陈懿第一次发出质疑,“崔司正,你先解释一下我们为何会居住在一个圆球上吧,譬如我们现在正在站立,这个球另一面的人岂不是要掉落空中?”

    红妆直接了当的说,“前辈们,这不是我们论道的重点,可以略过。”

    “哈!”

    有人忍不住笑了出来,然后更多的人发笑。

    “可笑。”

    “词穷矣。”

    “语塞了吧。”

    面对群情汹涌,红妆笑着摇头,“晚辈确实是从天书上得到了答案,可是这个答案晚辈暂时没有勘破,而且这个圆球只是用来堵诸位前辈格物致知的嘴,真的不用深究。”

    “咦。”

    “切。”

    “一张嘴就天翻地覆。”

    杨时摆手阻止这些个老不羞,人一个小姑娘摆明了说自己都勘不破,你们一群老头子为何咄咄逼人?

    众人都闭上嘴了,杨老头却说,“这样,姑娘你既然勘不破,何不把天书上的答案公之于众,我们这些老朽痴长你半多个甲子,或许恰巧知晓破题之路呢。”

    红妆苦笑,苦口婆心的劝,“前辈,这个圆球真不是我们论道主题,实话说了吧,这本天书也是出自理学,只不过与你们格物致知相岔,它讲的是事上练而求内心,格物不能明心见性的,需要历练需要遇事,你坐在家里格物,把圣贤书里的颜如玉黄金屋都得了,不能学以致用,遇事依旧不能明心见性,我想表达的第一个观点是理学应当学以致用、事上练、明心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