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贼乱 » 第九章 大梁城

第九章 大梁城

    太阳缓缓从东方升起,照耀在这片被鲜血浸润的土地上,秦山军众人瘫坐在地,王老三胸口有着一道骇人的大口子,此时江叶正在给他处理伤口。

    “江叶,你别怕,俺不怕疼,你手别抖。”王老三憨声憨气地,对颤抖着手给他缝伤口的江叶说道。

    江叶白了王老三一眼:“娘的,王老三,老子这是害怕嘛?老子这是累的!别说话,再有几针就缝完了。”

    王老三脸上依旧挂着憨笑,手边放着静塞军司副都指挥使潘忠的人头。

    赵平将董奉的人头扔在地上,走向瘫坐在地的秦山军众人,先前被江叶点名的李荣此时正躺在地上,腹部有一个深深的伤口,胸口处也有几道刀痕,花广和其他几名秦山军慌忙地处置着伤口。

    赵平快步上前,抢过花广手中的针线,强迫着自己的手不颤抖,将线穿到针里,李荣看着给自己缝针的赵平:“平哥儿,某可能回不去了……”

    赵平颤抖着手,将针对准伤口,连夜的战斗和奔袭同样也使他失去了力气,同时别忘了,赵平腹部也有一道被董奉的大斧斩出的伤口,虽然只是皮外伤,但此时也在源源不断地渗出鲜血,他已经有点头晕目眩了,无奈大喊江叶,但看到江叶摇摇晃晃的走过来,赵平知道江叶此时也近乎力竭了于是还是决定自己来。

    此时,折克曙抢过了赵平手中的针线,对着赵平说道:“你先处理你自己的伤口吧,再不管你怕是要晕过去了”

    走近的江叶闻言,又将怀中的针线掏出,在用酒精浸泡后,将赵平摁在地上后,将他的甲胄扒开:“娘的,这么大个口子,还帮人缝伤口呢?”

    半晌,江叶颤抖着双手将赵平的伤口缝合,终于是瘫坐在地上。

    一刻钟后,赵平挣扎着起身,对着周围的秦山军说道:“弟兄们,尽快处理伤口和补充体力,西夏边关很快就要派人来了,已经处理完伤口的弟兄们尽快收拢财物和战马、补给。”

    说着,赵平走进董奉的营帐,两个女人躲在床上的被子里,不停地颤抖,生怕自己被人发现,赵平看了一眼,没有理会,来到书桌前,一股脑地将书信打包起来,顺带着将一些金银器物收入马鞍袋,赵平走出帐门前扭头对床上的两个女人说道:“你们要跑的话就赶快跑,西夏边军很快就来了,你们俩再不跑,那就自求多福吧。”

    走出帐门,赵平费力拎起董奉的大斧和人头,将大斧绑在一匹战马上,将董奉的帅旗斩断,将人头插了上去,又将帅旗重新插在地上,人头朝向对准营帐大门——他要让每个进入大营的人一眼就能看到董奉的人头。

    众人纷纷收拾完毕后,带上营中的数千战马,浩浩荡荡地朝泾关飞速前进,途中,赵平将静塞军司副都指挥使的人头递给了折克曙:“副都指挥使的,再加上你马上那个亲兵营统领的,绝对是妥妥的战功!”

    折克曙接过人头,对赵平道了声谢,需要人头的不是他折克曙,折继昂所说的最低副将的人头并不是当真,真正需要这个人头的是泾关的折家,他们得靠着这几个人头去汴梁城,去向那个权倾朝野的韩党乞求那本就该发往泾关的军粮。

    ……

    三天后,秦山寨,赵平正在辛旺坟前烧纸。

    “老爹,西夏人侵关了,好在我和江叶刚好去送粮,配合折家军把那些西夏人赶了出去。但是小武没了,他从小最喜欢来秦山玩,你当年还打趣让我们几个人结拜,谁曾想他就这么没了……”

    “老爹,我和江叶他们已经替小武报过仇了,我一枪便捅死了那个西夏静塞军司的都指挥使,小武在下面应该也会高兴吧,他还小,你在下面多照顾照顾他,顺便替我们给折叔道个歉,我和江叶早去一点的话,肯定可以救下他……”

    “老爹,我也不知道带着秦山军去报仇对不对,弟兄们几乎都受伤了,当年尿你一身的李荣,这次差点没挺过去,王老三的胸口也有一道好长的疤,他们这几天都在劝我说,秦山军是自愿跟着我去的,但是我心里还是过意不去,这明明都不是他们的事……”

    “……”

    赵平在坟前念叨了老半天,江叶在寨门处大喊:“赵平!别念叨了,苏安准备去大梁城找沈公了!”

    赵平恭恭敬敬地朝辛旺的坟包磕了三个头:“老爹,这次我跟江叶还有苏安,要陪沈公去京城叩阙,去给交州讨回公道,希望你在天之灵能保佑我们平安无事,顺利归来!”

    起身后,赵平便和江叶一同去找苏安,江叶看了看赵平的腹部:“赵平,你这伤还没愈合,真能去汴梁城?”

    赵平摆了摆手:“无碍,去汴梁城又不是去打草谷,咱们就是护送沈公顺利过去,平安回来。”

    说罢,赵平拉着江叶又拐回家中,先前从董奉营帐中打包的书信,已经留给了泾关折家,而从营帐中搜出来的金银器物却被赵平带了回来,其中便有一块皎洁无暇的玉佩,和一根银簪。

    赵平将这些金银器物装到包裹中,换了一身青色直袍和青布直裤,又将头发以玉簪扎起,便从秦山军统领,化身为北周的一个读书人,又从抽屉中拿出一枚玉佩,挂在腰间,当年辛旺给五人一人买了一枚玉佩,五人平日里都不佩戴在身上,江叶见状撇了撇嘴:“啧,赵平,你咋每次要去见沈公,都要打扮成这人模狗样的。”

    嘴上虽是这么说着,江叶也换了一身兰色直袍,从枕头下拿出自己的玉佩,挂在了腰间。

    两人又翻箱倒柜地找到了两把文士剑和小匕首,分别放在了腰间,此番去汴梁城不宜带着各自的长兵,只能携带文士剑和匕首这类短兵以作防身之用。

    两人又装了些银子和铜钱在包裹之中,江叶是为了去见识并批判一下汴梁城的青楼歌坊,而赵平则是需要钱财来打听一些朝中的消息。

    一切收拾完毕后,两人牵着各自的马去寨门处与苏安汇合,苏安也是和江叶等人一样的打扮,一身淡黄色直袍,腰间挂着玉佩,但总体来说,苏安比之赵平和江叶,更有一番书生气质。

    三人翻身上马,朝着交州最大的城池——大梁城赶去,沈北望预计两天后出发前往汴梁城,三人今天便要和沈北望汇合,提前商讨进京之后的诸多事宜。

    三人一路并未疾驰,反而是慢慢悠悠的从秦山一路游山玩水,让自己提前适应书生的身份,路途中赵平再三嘱咐江叶,到了大梁城不要急着去找他的两个相好,江叶点了点头,也没有具体做出什么承诺,赵平白了他一眼,也就没有再理会。

    ……

    正午时分,三人来到了大梁城外,无数的商队来往其中,大梁城作为交州最大的城池,商人们热衷于在此买卖货物,补充补给,三人在排队进入大梁城后,便被街边的叫卖声吸引:

    “锅贴锅贴!刚出炉的鸡汁锅贴!三文钱一个!”

    “冰糖~葫芦!五文钱一串咯!”

    “刚从河中打捞的河鱼!活蹦乱跳的八文钱一斤,翻肚子不动的四文钱一斤啊!都来看一看,瞧一瞧!”

    “才将从田中收割的玉米!颗粒饱满!各位老板都来看看!”

    “磨剪子嘞~戗菜刀!”

    “北周最出名的话本!《东巷记》只要十二文钱一本!且看崔姑娘和张生的后续发展!”

    “……”

    江叶凑到锅贴摊前:“给某来十五个锅贴!某要煎得焦香焦香的那种!”

    锅贴摊的小哥收下铜钱:“得嘞!十五个焦香的鸡汁锅贴!客官您稍待!”

    赵平看着城内人来人往,不由地有些羡慕,扭头对苏安说道:“要是秦山寨也能像大梁城一般热闹就好了。”

    苏安点了点头:“秦山寨如今更多的,还是百姓买卖一些粮食,若是多些商人往来,秦山寨规模还能再大一些!”

    江叶提着锅贴凑近,示意两人尝尝:“我跟你俩说,这家锅贴啊,那是真香,专门用鸡汁做的!”

    赵平和苏安两人,各自捏了一个锅贴塞入口中,刚出锅的锅贴有些烫嘴,但焦香的外皮配着鸡汁的味道,确实让两人眼前一亮。

    三人一边吃着锅贴,一边朝着府衙走去,没过多久,便来到一座富丽堂皇的建筑前,衙门口挂着恢弘大气的交州府衙四个烫金大字,四个守卫在门口站岗,赵平下马上前去:“在下赵平,应沈知州的邀请前来议事,烦请哪位大哥前去通禀一下?”

    四个守卫看了赵平一眼,其中一名守卫开口道:“你说沈知州邀你前来议事,可有证据?”

    赵平回头看了眼江叶和苏安,三人明显没有文书之类的证据,于是赵平从怀中掏出一粒碎银递给开口的守卫:“知州乃是遣人通告,确实是没有文书,烦请哪位通报一番便知。”

    四个守卫对视一眼,其中一人接过碎银,对着赵平道:“就在这等着!某去通禀一番。”

    不到一刻钟,先前进去的守卫便出来了,神色倨傲:“曹先生说知州并未与人有约,你等哪里来的便回哪里去!”

    赵平明显一愣:“敢问曹先生是?”

    守卫白了赵平一眼,越发觉得眼前这人是个投机的骗子:“沈知州的秘书曹先生都不知道,还敢说知州与你有约?走走走!别在这门口堵着!”

    说着,用刀把抵着赵平的腹部往后推,赵平捂着腹部退到马前,他的伤口似乎崩开了。

    江叶翻身下马:“诶?你这守卫怎么回事?怎么还动手呢?”

    守卫见江叶气势汹汹地质问,也是拔出了刀,指向江叶等人:“怎么?还想在我府衙前动手不成?”

    赵平一把拉住江叶:“别跟他纠缠,没有意义,咱们去沈府。”

    江叶恨恨地瞪了守卫一眼,上马与赵平和苏安二人离去。

    三人走了大半晌,终于是来到了沈府前,苏安下马来到守门的护卫前:“在下苏安,受沈知州邀约前来议事,烦请通禀一下沈知州。”

    护卫看了看苏安三人,三人的衣着不像是骗子,便开口道:“苏先生,家主此刻应该在府衙内,诸位怕是找错地方了吧?”

    苏安无奈笑了笑:“方才沈知州的秘书曹先生说知州今日无约,我等便被守卫赶走了,烦请大哥帮忙通禀一下。”

    护卫狐疑的看了看三人,被府衙的守卫赶走了?莫不是真是骗子?

    正当护卫也准备赶人时,一道清脆的声音响起:“赵大哥,苏大哥,江大哥?你们怎么在这呢?”

    一个身着翠绿色长裙的侍女站在府门外,震惊地看着赵平三人。

    赵平扭脸一看,便下马拱手行礼:“画儿姑娘!我们三个受邀来议事,只是沈公并未给予文书,我等便被府衙的守卫拦下,这不是来府上看看能不能遣人通禀一番。”

    画儿皱了皱鼻子,对三人说道:“既然如此,三位大哥先进府中稍待,我这便遣人去通禀老爷。”

    说罢,对着门口的护卫说道:“这三位是老爷的贵客,你赶快去府衙通禀!我这便带他们进去。”

    护卫心中暗道:幸好画儿姑娘及时回来了,某才没将他们赶走,不然怕不是免不了一顿责罚!

    护卫拱手称是,便急匆匆去马厩牵马,前往府衙禀告。

    画儿将三人引入府内的大堂内,吩咐下人给三人倒茶,而后又对赵平三人说道:“三位大哥在此稍待,画儿去与小姐通禀一声。”

    说罢,画儿匆忙提着裙角跑到后院,弯弯曲曲的小路边种满了各式各样的花朵,一大片竹林在风中发出簌簌的响声:“小姐!小姐!”

    屋内,一个妙龄女子正在低头写字,闻言叹了口气,看着画儿着急忙慌地跑进屋内:“画儿,着急忙慌地作甚?莫不是见到喜欢的男子了?”

    画儿捂着胸口,喘着气道:“不是!小姐,赵大哥来了!”

    妙龄女子将手中的毛笔搁至笔架,闻言猛地抬头:“谁?哪个赵大哥?”

    画儿笑盈盈地看着妙龄女子:“小姐,还能有哪个赵大哥,便是那个你倾心的赵大哥呀!”

    妙龄女子脸色羞红,轻轻拧了一把画儿:“讨打!怎么就我倾心的赵大哥了?”

    画儿揉了揉自己的胳膊:“疼~小姐,他们正在大堂坐着呢,你要不要去见见赵大哥?”

    妙龄女子撅起小嘴:“才不去!夏天的时候便说要赔我一根簪子,到现在都没送来,谁要去见他!”

    说罢,又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衣服,转头问画儿:“画儿,我的衣服可得体?要不要再重新梳个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