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歌宋 » 第二十三章 君子协定化干戈

第二十三章 君子协定化干戈

    张弘范三次试图登渔翁岛,他想与自己的部下一起喝海水,均未果。

    第一次跛着腿,被亲卫轻松拦下。

    第二次,他腿伤基本好了,只是力量不够,被苏景瞻拦下,又被二苏拖到帅帐,指着沙盘,让张弘范出兵,然后三个人就开始无休止的论战。

    第三次,张弘范腿伤彻底好了,当世名将,勇猛无敌,无人是他的对手。他快跑到岸边,准备往湖里跳的时候,柳娘出现了。只三个回合,当世名将被打翻在地,起来再战,又被打翻在地,如此三回后,一堆宋军放下手里的活计,伸长了脖子往这边看,小皇帝也站在柳娘身后坏笑。他终于放弃了。

    渔翁岛上的元军已经坚持了十天,叫骂声几乎听不到了,有爬不起来的军卒,宋军就用小船,接了送到本岛伤兵营医治,医治也很简单,喝几次红糖水,慢慢就恢复了。

    “将军,我与你定个君子协定如何”?赵窉一边给张弘范拆线,一边问道。

    张弘范有些迟疑,不知道小皇帝想干什么?“你且说说,是何协定,投降万万不能,要么就杀了我。”

    “我不杀你,也不要你投降,不过你一路从岭南杀来,杀了不少我大宋将士,且这澎湖一战,我大宋好男儿也折损了两百,伤了一千,这笔账怎么说也要算算吧?”

    张弘范心里一紧,看向渔翁岛方向,五千军卒喝了十天海水,已无一战之力,又看向赵窉,冷冷说道,“你待如何”?

    “不如这样,将军带着你的部下,为我所用,五年,五年为期,期满,你可以带着你的部下去任何地方,我绝不阻拦。”

    “你要让俺去打皇帝陛下!休想!你杀了俺吧!”张弘范有些激动。

    “将军莫要生气嘛,我不会让将军倒戈的,是这样的,你看啊,这个澎湖诸岛,这么大,要人来守吧,这岛上土地虽然贫瘠些,种点稻米,瓜菜总还可以吧,那个白糖你也是见过的,好东西吧,种点甘蔗,可以吧。”

    “你要让俺的将士给你当苦力?”张弘范更加激动。

    “当然不止这些,将军,岛上屯田哪里需要这多军士啊,还有琉求呢,屯田,采矿,这都需要人手的”。

    张弘范腾的站起身,也不管腿伤缝线没有拆完,脸憋屈的通红,愤怒的看着赵窉。

    “火药配方,我把火药配方给你”。

    “你…”。张弘范的脸憋得更红了,本因为愤怒准备发飙,后又因渴望却又难以启齿,就这么憋着。

    “将军也看到了,火药威力之大,所以,以后决定战争胜负的必然是火器”。赵窉顿了顿,示意张弘范坐下来,把腿伸着,继续拆线。

    “我现在只是利用一下已有的军械,能把火药打出去就行,这个威力就难以招架了吧,倘若去了琉求,我有时间,还能造出威力更大的火器,将军想要吗”?

    张弘范呼吸有些粗重,只是勉强维持住名将的尊严,没有吭声。

    “这些火器,火药,我都可以给将军,只要将军不拿这些火药打我大宋子民即可”。赵窉拆完了献线,还是用麻布包裹了伤口。“将军考虑一下吧,五年,我用将军的部下去开发琉求,将军得到一支天下无双的火器军,如何?”

    张弘范矜持的坐了一会,没动。待赵窉刚离开伤兵营,就迫不及待的起身,直奔湖边,大喊着让宋军送他登渔翁岛,这次没人阻拦。

    云三的船队回来的时候,发现岛上又有些变化。澎湖的入口处,有几艘战船正在把一个个的大竹筐往海里扔,竹筐甚是沉重,是用滑索拉起来,再推出去,竹筐里是一块块的大石头。

    渔翁岛上的元军已经看不到了,沿着海滩,有宋军在垒石墙,还不是随随便便的垒,是城墙,有石匠在敲打石头,哪里来的石匠?行在那里来的吧?

    海滩外面,也在垒石墙,不是城墙,一直延伸到海里,一个大大的圆形,周长有好几里,面向大海那边向内收口,石墙的外面还在继续垒石墙,虽然还没有完工,云三也知道了,这是个捕鱼场。鱼顺着涨潮进来,待退潮的时候就出不去了。

    进了湖湾,里面依然很热闹,临近湖湾的岸边,在修建圆形石屋,很多石屋,屋子有小的开口面对湖湾。远处,本岛上影影绰绰的有很多人在挖地,这是要屯田了。

    “官家真的把澎湖变成一个大坞堡了啊”!范进有些感慨。

    范进不敢耽误,一上岛,即可去了帅帐,他要向官家禀报右相的筹谋。

    “其一,右相会在梅州,潮州,赣南一带持续袭扰李恒部,迫使李恒疲于应付,无暇顾及澎湖,一直把他拖至明年三月,那时候季风是由南向北,忽必烈即使想攻打琉求,海峡内也难以行舟南下。”

    帅帐内,赵窉与二苏静静的听着。

    “其二,在此期间,做好澎湖和琉求的防御,枢相善守,可倚仗枢相筹谋布置。”

    “其三,务必与琉求蛮夷友善相处,避免内忧外患。”

    “其四,”范进顿了顿,看向赵窉,“其四,右相并不认为忽必烈会舍了倭国,来攻琉求。”

    赵窉精神一振,“怎么说?”

    “右相说,四年前忽必烈就征伐倭国,那时候我大宋还有偌大的疆土能与蒙元抗衡,他都没有全力南攻,而是两线作战,在忽必烈眼力,征伐倭国似乎更重要。”

    “传说倭国有数不尽的黄金”?赵窉忍不住问道,他听苏刘义说过这个传言,以前只是嗤之以鼻。

    “是的,官家,相传倭国皇帝的宫殿中,屋瓦都是黄金铺成的”。苏刘义补充道。“忽必烈对此深信不疑”。

    赵窉是不信这些鬼话的,那个破岛国,除了火山多地震多,要啥没啥。

    范进接过苏刘义的话:“是的,官家,右相也说,忽必烈觊觎倭国的财富久矣,且曾六次派使臣出使倭国,要求其臣服,倭国皆不允,这更让忽必烈相信倭国有大量的财富”。

    “忽必烈确实需要钱,需要很多钱。”苏刘义对蒙元的朝局也很熟悉,“那个阿合马就是专门给忽必烈敛财的大臣,忽必烈对却薛军的赏赐很重,还有北边各个大汗都指望他的赏赐,否则北边不得安定”。

    “这倒是有些意思,”赵窉心里琢磨着,“是不是可以使些手段,让忽必烈更加深信无疑呢?”

    “右相还说,十万投降的宋军依然是忽必烈的隐忧,若安置不好谢十万大军,江南必乱”。

    “右相的意思还是不变,忽必烈十万宋军去攻打倭国”?赵窉追问道。

    “官家明鉴,右相就是这个意思,不过我们该做的防御手段还是要做,右相说若倭国能够顺利拿下,他还会南下打琉求”。

    深夜,瑞福的呼噜细腻绵长,柳娘和虫儿在外间安静沉睡。赵窉把玩着那枚玉佩,有些睡不着。他知道文天祥袭扰李恒部意味着什么,同都督府的军卒只有几千人,主要是乡民府兵组成的义军,去攻打州县城关,难度很大。文天祥毅然决然去做,是不想让忽必烈过早来攻琉求,给行在多些时间做防御准备。琉求与倭国,先打谁,其实只在忽必烈一念之间。倭国有大量财富?怎会有这种传言,可笑。行在可战之兵还是少了些,即便火器威猛,也敌不住大规模攻击。该是去琉求的时候了。

    五百里外,睡不着的人还有李恒,他的主力部队依然驻守在崖山,元帅去了澎湖已有十多天,音信全无,作为经年在军中打熬的将帅,他知道,这不正常。派去澎湖打探消息的船还没有回来,他有些担心元帅的安危,但又觉得元帅深谋远虑,一向谨慎,必不会出大的纰漏。两万人马,水陆并进,除了一些散兵游勇袭扰一下,一路并没有遇到劲敌。那个小朝廷似乎也没有多少可战之兵了,即便文天祥耍了元帅一把,对战局也无大碍,只是要花费的时间再久些而已。

    “报!副帅!有宋军在大举进攻梅州城,守将寡不敌众,迫不得已封闭城门据守,命斥候来报,请副帅发兵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