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北宋汴京传 » 第21章:买山计划,新创意点子

第21章:买山计划,新创意点子

    “桃树吧?或者梨树?按照天麒的方案,不过现在这里的桃子,大多都是毛桃和山桃,果小皮厚,基本也没人买卖,到了季节,山里自然多的很,也有人家自己种的,不过多数是为了看。具体要培育蜜露桃也肯定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天麒说是他做梦时道士教他的方案。

    现下这些也就只是一个大致的想法,具体的实施他们还没想好,所以也不好说的很肯定。

    陆老汉一听七儿子家要种桃树梨树更是来气,这不有病吗?这毛桃和豆梨吃起来也就一般,大人根本不稀得花力气上山去摘,最多就锅头,盖头石头天麒几个大孩子去摘了给弟弟妹妹尝尝,好歹有些酸甜味。

    可他家七儿子还居然要去特地种?种了干嘛呢?别说卖了,这不要钱的都只孩子爱吃着玩儿,还不如弄点枣啊啥的,起码还两文钱一斤不是?

    “有了钱就不知道怎么嘚瑟好,人买地都是往好了买,就你,买个山头,听着地儿大,可种什么桃啊梨啊,能养活得了谁?养活满山麻雀,你倒能逮麻雀吃,不对,我看你那样,怕是连个麻雀都逮不住!”徐老汉越说越来气,吧嗒吧嗒的抽着烟,一不留神还给呛了两口。

    这咋解释呢?这会儿解释这天麒教他的嫁接育种陆老汉一来也听不明白,二来又得觉得他说胡话,“这不都还没定呢吗,这事儿且得想想呢,您先别上火。”哎,陆老七决定还是先帮天麒敷衍过去再说吧,等到真把树苗给栽上了,这老头儿拿自己也没啥办法不是。

    “是啊爹,这八字还没一撇呢,您急啥呀。一会儿咱们先去问问那山地的事儿吧。”陆海南虽然觉得种桃子梨子啥的有点愁人,可他七弟他现在看着也不比以前那么不靠谱了,也许这事儿另有玄机?现在听七弟的,估计不会有啥大问题。

    父子三人各怀心事各自回家。陆老七一回家,就找来了沈氏娘俩说这买山头的事儿。

    天麒虽然觉得目前先得把赚钱的主要项目给稳住,但是一听这买铺子还得转户籍,那也只能偃旗息鼓了。商业发展受阻,那也没得选了,还是得把农业发展起来不是?

    这阵子家里收入还算稳定,沈氏现在手上存了差不多二百六十多两银子,可买一座山头才一百三十多两?这不太可能吧?天麒按照现代的物价观念估算着,这山头虽然只是后山旁边的一个小土坡,可再怎么小,四五百亩总是有的,一百三十多两?开玩笑吧。

    “先去问问吧,问问又不要钱。”叫他爹陆老七问问再决定,觉得反正他这儿开荒都不要钱,说不定这山真的不贵呢?

    于是便让沈氏给找坛子大曲出来,让爹陆老七拎着去了老宅叫上了陆老汉,陆海南也说一块儿去,一旁编竹筐的陆海南,神神叨叨的陆海西俩倒没说啥,不过被陈氏周氏给推了出去,让他俩也跟着一块儿去。

    五人拎着坛酒这就到了里正宋以明家,给开门的是宋以明的媳妇陆氏,见父子五人一起来了,还以为又出了啥事儿,前两年他们一家分家,陆老七犹如二流子般在她家撒泼打滚上吊撞墙的事儿她可都还印象深刻。虽说村里现在都说陆老七大赖子发财了,可在她心里,陆家老七是个混人的记忆那一时半会儿是无法磨灭的。

    她一边让几人在院子里坐了稍等片刻,一边让孙子瘦猴赶紧去把在地里侍弄庄稼的宋以明给喊回来。陆老七伸手把带来的酒递了过去,“婶子,这是我一点心意,以前我不懂事儿,让你们见笑了,您可别放心上。”

    陆氏哪儿敢接,只说不敢当不敢当,便假意说了句灶上还烧着东西,就躲进了火房。烧的啥呀,烟囱都没冒烟,陆老七尴尬的摸了摸鼻子。

    父子五人八目相对的坐了片刻,感觉到这青砖大屋里有很多双眼睛盯着他们,可愣是不见一个人影,陆老汉越坐越气,一面气这宋以明家里也太没个讲究,另一面又气都是这个倒霉的七儿子把人家都给得罪透了。

    就当他实在坐不下去想拍屁股走人的时候,宋以明牵着孙子瘦猴,扛着锄头回来了,“老兄弟今天怎么有空来我家串门儿?老婆子!人呢?还不赶紧上茶,咋待的客啊这是!”要说还是这村长会做人些,来的客甭管喜欢不喜欢吧,这面上总得过得去。

    陆老汉敲了敲烟斗,也不想哼哼哈哈的白话了,开门见山的说:“今儿来,就想问问,我们家老七想要那后山旁边的小荒山,村里有啥条件不?”他也不想直接说是来问价钱的,照他的想法,反正开荒谁开算谁的,都不要啥钱,那这山头,说不定也不要钱呢?

    不过事实证明,不要钱那是不可能的。

    宋以明洽了口陆氏端上来的茶,用手指擦了擦嘴角,“这个到底要多少钱,也不是我说了算的,那个小土。。。小山头呢,差不多也有五百来亩吧,按照这山地的价钱算,一亩要价四分银,要买就得全买,五百亩的话差不多就要二百两。”

    陆老七:我擦,果然和天麒算的差不多。要是这个价钱就拿下。

    陆老汉:我去,抢钱啊。

    说完价钱,宋以明继续端起了茶杯喝茶,不过眼睛偷偷打量着陆家五人。这土坡子居然也有人要?这山地虽然一亩只要四分银子,可要买就得全买,谁家没事做买这个?有人愿意买,那最好不过了。虽然这价钱是定死的,但是买卖手续得他里长和村长去办,这中间可有不少好处能捞。

    见陆老七他们不说话,他便主动说道:“你们呢也别嫌贵,虽说这银钱是不能讨价还价的,但是这山地下面的那小池塘,和山脚下那圈荒地到时候也都能划给你们,那地现在看着不怎么样,但也有小五十亩,养个两三年,说不定也能种熟了不是?”陆老汉摇摇头,“这说起来容易,五十亩荒地开垦出来得费多少人力?别说种粮食了,哪怕种果蔬,也得费不少种子肥料。

    这山地本就不便宜,咱们家老七家您也知道是个啥情况,连一亩地也没有,这也是没办法才想着买点山地,好歹能养几只鸡,养几只鸭吧,这荒地说不定得开荒开到他孙子辈去。”

    “就是啊宋伯,您看我七弟家就他和我石头天麒侄子三个劳力,石头天麒还只能算是半个,还有铁头小辣椒娇儿姐娘四,让他们放个鸭放个鸡还勉强能行吧,这荒地咱不要的话能不能便宜些啊?“陆海南来就是准备做助攻的,这会儿肯定也得帮着说上几句。陆海西想着自己啥都不说也不合适,可他也不会说啥啊,只点头道:“我二哥说的是!”陆海北也附议。

    陆老七:我要的啊,我要荒地的啊,谁说我不要?!

    怕宋以明反悔,陆老七马上接着说,“宋伯,您看这样成不成?这山和荒地呢,我是想要的,您看能不能量的时候,您给那什么,量的。。。我本以为这山就五百来亩呢。”说完便捧了他带来的酒坛子递过去,宋以明与他对视了十来秒,最终还是伸手去接过了酒坛子。

    在接到酒坛子的一瞬,宋以明手里便被塞上了一块碎银,他突然爽朗一笑,“哈哈哈,还是我七侄子好眼力,这山头啊,我看着也差不多就五百来亩吧。过会儿我去跟村长打声招呼,这几天就把这事儿给你办了。”

    比起还蒙在鼓里陆海南陆海西陆海北早就发现了陆老七的小动作,顺势帮着他七弟恭维了里正几句,几人便告辞出门了。

    “我看这山地怎么都不会少于五百五十亩的,这咋就五百五十亩了呢?”陆海西出了门自己小声的嘟囔了一句。被走在边上的陆老汉拿烟斗敲了下脑袋,“废什么话,你知道个甚,赶紧回家。”

    陆老七让四人一起家去吃饭,陆老汉只说了句,等买完地再吃也不迟,便头也不回的走了。走在后面的陆海南拍了拍他七弟的肩膀,“七弟,以后有啥事儿你就尽管说,咱们别的不会,力气还是有的。”陆海西陆海北也表示二哥说的对。

    “我也不跟你们瞎客气,以后麻烦你们的事儿可还真不少,到时候咱们兄弟四,有钱一起赚,有酒一起喝,再给咱爹娘买上几个丫头,让他们也过过地主老财的日子。”爹陆老七说完便一手勾搭几个兄弟,四人嘻嘻哈哈,一路打闹,仿若回到了年少无知的日子。老大陆海东一家读书人就算了,眼高手低清高。新祖三个愣了愣笑了笑,都知道前段时间大哥一家在乡镇里抢老七的生意,还偷学老七弟的方子,农忙秋收也不回来帮忙。道理理由一套套的,爹娘只能睁只眼,闭只眼,活该老七一家不带他大哥陆海东发财。

    要说这里正宋以明,倒也勉强算个厚道人。这收了钱,就办事妥帖。不出三日,这地也量好了,官府盖了大红印章的地契也催着村乡长去办好了。这山地量下来五百亩,加上打点宋以明里正和村乡长的各五两银子,一共花费了二百两就拿下了一个实际五百多亩的山头,五十亩地,外加一个不算小的池塘。陆老七家一致认为,这钱花的值!

    不过此时家里最发愁的,就只有石头大哥和娇儿姐。

    这爹娘天麒买山干嘛,他俩也不太懂,也不敢问,怕问了又得到什么他俩压根就没听过的答案。可这么大一座山和这一大片的荒地,靠他们家几个人,可咋办啊?这开荒开一辈子,这山也可能开不完啊,再说和他爹大部分时间都不在家,这把这一大摊子留给娘和三弟,铁头小辣椒可以忽略不计,她们俩该从哪儿下手啊?--

    “大哥,娇儿姐,我觉得你们得转变下思路,”天麒听了石头大哥和娇儿姐的愁绪万千,准备耐心引导一下他俩,“你们不能按照我们个人的劳动能力,来限定自己。你想啊,哪怕是县太爷吧,他一个人的能力精力也都是有限的。他不可能一边升堂,一边抓贼吧?衙门里有衙役,有师爷,有捕快,有文吏,县太爷只需要把工作给他们分派下去就行了。他要做的就是统筹管理。

    现下我们家也是一样的,买了个小山,自己开垦那是开的吐血也做不完的,所以我们得把合适的活派给合适的人。我们要做的,就是找人,派活,发工钱。”

    “可我们家现下也没那么多钱啊,哪儿雇得起什么人。”

    “不要急,慢慢来,钱很快就会有的。”天麒说完,便朝石头大哥,娇儿姐狡黠一笑。

    哪怕就在自家院子里,石头大哥,娇儿姐仍然忍不住的压低声音,“你怎么知道钱很快就会有?”

    “嘿嘿,到时候你就知道啦。”天麒说完,便喊了黑金刚巡山去了,铁头小辣椒也吵着要一块儿去,留石头大哥和娇儿姐俩人在院子里苦苦思索,难道黑金刚又挖到啥了?又或者三弟又想出了啥吃食?

    天麒上山,是想找找有没有什么合适的地方可以移栽他和娘沈氏种的三七的。他们之前种下的三七早就已经发芽成株了,既然都有自己的山头了,那肯定还是种自己家山头更让人放心些。

    这山也不高,三人一狗一路走走看看,一会儿就到了山腰处。没想到这山腰处倒是真有一小块平地挺符合种植条件。于是天麒带着铁头小辣椒下山找了沈氏,母子俩把长成的二十多株三七给移植到了自家山头。

    这下可就放心了,二十多株三七要是过个三年能长成,那对他们家种植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可是一件大好事儿。

    今日爹陆老七他们因为买地办契的事儿,特地没开铺子,一家人正好叫上新祖宅众人,来吃顿晚饭。

    新祖宅众人现下也很能适应沈氏的做菜风格,五件套,四荤一素,再加个主食。今日沈氏让石头去买了几个肘子,卤着吃,另外还买了条大草鱼,剁成鱼块加了白菜红炖了,外加一个黄瓜炒鸡蛋,主食就蒸了一大笼二米饭。男人那里几杯酒下肚,陆老汉便开始指点江山。天麒和沈氏也没啥兴趣听,爷爷就说来说去当年读书的时候啥啥啥,当年跟进军队马帮跑单帮的时候啥啥啥,学手艺木匠的哈啊!就这几句话呗。

    天麒和娘沈氏坐在孩子们这桌上,新祖宅的女人们分三桌吃的也差不多了,沈氏便说起养鸡的事儿。

    这事儿她跟天麒商量了半天,家里买了这山头,炸鸡的摊子恐怕难有精力再干下去,天麒便提议不如把方子给卖了拉倒,反正她看市集里看他们生意好,已经有一两家也在卖炸鸡了,虽然因为选鸡和制作的方子不得法,做的不怎么好吃,生意也差强人意,但是备不住有人天生就是干厨师的料,也许过阵子就琢磨出来了。

    趁着现在他们还算是独此一家,不如早做打算。卖了炸鸡方子,他们想把养鸡的规模扩一扩,这事儿还得请宋氏陈氏周氏一起帮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