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的老婆是蔡文姬 » 第024章 盛宪和许贡

第024章 盛宪和许贡

    聂远带着大量的百姓赶往吴郡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吴郡。

    吴郡治所吴县。

    府衙大厅。

    聚集着一群吴郡的官员。

    为首一人,是一个身材高大,面带笑容的中年文士。

    此人便是吴郡郡守盛宪。

    在盛宪的下方,左手边第一位,端坐着的人,赫然是蔡邕。

    原来,蔡邕接受了聂远的建议,带着蔡琰和蔡媛姐妹南下吴郡,赶到吴县。

    吴郡郡守盛宪早就听说了蔡邕的大名。

    在得知蔡邕要来吴郡吴县定居,他二话不说,立马将自己住宅旁边的一栋空房子空了出来,赠送给了蔡邕。

    蔡邕也不客气。

    感谢了一番之后,他便向整个江东宣传,在住处的大厅位置,开辟学院,广招学子。

    蔡邕作为当世大儒的名声非同凡响。

    他的消息散发出去,江东各个郡县都有世家大族子弟赶到吴县求学。

    就连各个世家大族的家主,都经常来听课。

    而这盛宪,是极为狂热者之一。

    甚至,盛宪聘请蔡邕为留府长史。

    在吴郡一帮官员中,是仅次于郡守盛宪的存在。

    此时,盛宪正在看一刚刚从区阿送过来的紧急情报。

    看完,盛宪扫视着所有人,笑着道:“今天特意留大家这么久,是因为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需要和大家商议。”

    众官员纷纷看向盛宪。

    而盛宪笑眯眯地看向蔡邕道:“蔡公,堂邑县左县尉聂远,据说是你唯一弟子,而且,是你未来女婿?”

    蔡邕脸上浮现一抹笑容,站起身,朝盛宪行了一礼道:“正是如此!”

    不少官员纷纷点头。

    有些人甚至一脸羡慕地看向蔡邕。

    盛宪继续道:“看来,大家都对蔡公这弟子有所耳闻。”

    “蔡公这弟子,仅仅用了大半年的时间,就带着堂邑县的流民和百姓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并且还引入了工分制度,让堂邑县今年粮食大丰收。”

    “而今天,区阿方向传来情报。”

    “蔡公这弟子,正从堂邑县南下,要赶来我们吴郡吴县。”

    “一路,不断有百姓跟随。”

    “据说,人数过于庞大,导致江都县令都不得不出面,帮蔡公这弟子,还有跟随的百姓提供船只,赶来我们这里。”

    “如此大才,大家猜猜,他多大年纪?”

    众官员顿时纷纷猜测起来道:“二十七八吧?”

    “怎么也得有三十来岁!能够有如此才华,非丰富经验不可胜任。”

    “我猜四十岁。”

    蔡邕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果然,自己的眼光是极好的,一眼就能相中聂远,不只是让他拜了自己为师,更是让他答应娶自己的长女。

    如果自己当初犹豫,那么,现在恐怕有无数世家大族想要将女儿嫁给他。

    那就没自己什么事了。

    自己总不好和其他人一般,争抢一个女婿。

    盛宪见众官员七嘴八舌,扶须大笑。

    看向蔡邕,盛宪道:“蔡公,你来告诉大家他的年纪吧!”

    蔡邕站起身,扫视着所有人,脸上尽是自豪的神色道:“小聂今年也才十六岁,来自于并州,是马邑之谋发起者聂壹的后代。”

    大厅瞬间炸裂。

    “十六岁?”

    “怎么可能!”

    “如此年少就能有如此壮举,恐怕是周家小公子也望其项背。”

    “周家小公子也是蔡长史曾经的弟子。”

    “可我怎么听说蔡公一直只承认这聂县尉为他弟子?”

    盛宪见众官员议论了一番,这才继续道:“总之呢,蔡公这弟子,如今带着数千百姓投奔到我们吴郡。”

    “不管是看在他带来的这数千百姓。”

    “还是他在堂邑县这一年展示的才华。”

    “他既然来投,我就要重用他。”

    “大家都知道,今年年初,我们吴郡都尉顾涛年事已高,故而辞去都尉一职。”

    “到现在为止,都尉一职都悬空。”

    “如今,蔡公这弟子来投,我想上表朝廷,表他让为都尉,大家以为如何?”

    蔡邕心头一喜。

    十六岁的都尉?

    若论才华和武力,自己这弟子自然是满足的。

    如果真能成功,那绝对能够载入史册。

    果然,他的前途一片光明。

    然而,虽然欢喜,蔡邕脸上依旧一副淡定从容的模样。

    其他官员听盛宪这么说,互相对视了起来。

    好一会儿,大家才纷纷出声道:“的确合适。”

    “虽然年幼了一些,但是,他的才华摆在那里,可以一试。”

    “附议!”

    盛宪见众官员都同意下来,笑着看向蔡邕道:“蔡公,那上表聂远为吴郡都尉的文书,麻烦你——”

    盛宪的话还没有说完,一阴冷的声音响起道:“府君,你痴迷于蔡公,大家都清楚。”

    “但是,作为朝廷命官,你掌握一郡之地,任用人才,怎么能任人唯亲?

    “聂远县尉的事情,我也听说过,但是,也就那般吧!”

    “换做我来,我能做得更好。”

    “区区一县之地的治理,也值得拿来炫耀?”

    “撇去他是蔡公弟子和未来女婿的名头,他的才华,又能剩下多少呢?”

    “更何况,恕我直言,带来几千人能算什么大功绩?”

    “在做的诸位,哪个不是治理一郡之地的人才?难道这些功劳,比不过区区数千人?”

    “更何况,他以前所有的功劳,都是在堂邑县做出来的。”

    “用堂邑县的功劳,来我吴郡求封赏,这是不是有些太过明目张胆地了?”

    整个府衙大厅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看向声音方向。

    那里,一个四旬左右的中年男子,一双狭长的眸子里尽是冷厉,毫不畏惧地看向郡守盛宪。

    蔡邕的眉头微微蹙起。

    许贡。

    丹阳豪族许家主家之人。

    目前,他在盛宪手底下担任主簿一职。

    许贡十分好斗,家中养了很多亡命之徒为门客。

    平日里,这些门客肆意妄为,就连郡守盛宪都要礼让三分。

    许贡的话一出,原本都赞成上表聂远为吴郡都尉。

    可此刻,却都低下头,不敢再吭声。

    盛宪环顾了一眼四周。

    他一向脾气极好,很少发脾气。

    许贡区区一个主簿,平日里嚣张跋扈也就罢了。

    可现在,他竟然想要左右自己上表朝廷的权力!

    盛宪罕见地拍了下案几,厉声道:“许主簿,休要血口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