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朕的二十四监 » 11,负荆请罪与三本帐

11,负荆请罪与三本帐

    左军中尉俱文珍,右军中尉崔忠唐,曾经两个飞扬跋扈的大太监,现在乖乖的一人一马飞奔归来,到了辕门外后,脱了上身,背着荆棘,跪在辕门外等候天子处置。

    二人白花花的后背上绑缚着一支粗大带刺的荆条,荆刺扎出的滴滴鲜血,流成了一片殷殷红线,渗进了黄土里。

    二人疼得呲牙咧嘴,任由额头上豆大的汗珠坠地,却不敢发声,揣揣不安地等待着天子的决。

    如此强烈的既视感,实在不得不让人感慨世事无常啊!

    此时,帅案上,两只锃亮锃亮的虎头大卬闪闪发亮,看这两枚军尉大印,李瑶右手握挙支着脑袋,正思考该如何处置他们两个。

    现在,俱文珍与崔忠唐二人已经是拔了毛的凤凰,没了牙的老虎,只要自己一声令下,两名士兵,三尺白刃,就能砍了他们的脑袋挂在辕门上。

    杀人很容易,杀两个已经失去了军队依靠的太监,更容易。杀了之后,李瑶连骂名都不用担心。说不得还会有人拍手叫好,称赞陛下杀的好。

    然后呢?

    杀了他们两个之后,又该如何收场?又能改变什么?

    难道杀尽太监?大唐就能变得更好吗?

    何进杀光了十常侍,东汉国祚可有起色?

    崇祯尽诛阉党,明朝可曾中兴?

    西汉丶大宋倒是没有宦官乱政,可照样不还是没了。

    诚然,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但若要非把屎盆子都扣在某一群人身上,太监可担不起这个锅!

    在安史乱后大唐一步一步走向毁灭的历程中,扮演了极不光彩角色的太监们固然难辞其罪,但真能把所有锅都甩给太监吗?

    自古祸国殃民的太监不少,可又请问,世家、士大夫出身的官员中又有几个清廉?!

    事无绝对。

    且客观来讲,晚唐太监的强势崛起,实际上是皇权衰落后,皇帝为了加强权力,保护自身而采取的无奈之举。

    天子?皇帝?九五至尊?

    自东汉陨灭,世家坐大后,其间多少王朝兴亡?天子横死?

    只有世家,千年不倒!

    隋历二世而亡,共五帝,除隋文帝外

    :隋炀帝杨广,死于江都兵变,

    隋恭帝杨侑禅让于唐高祖李渊后,仅一年便暴死长安,终年15岁。

    隋秦王杨浩被宇文化及弑杀,

    皇泰主(皇泰帝)杨侗被缢死洛阳。

    大隋皇族几乎死伤殆尽,其间有多少世家大族推波助澜?

    …

    东汉之后,皇权衰落。无数世家崛起成为了操控天下的寡头。

    朝野内外,世家大族遍布其间,一手春秋笔法,操控舆论,杀人诛心。

    上行九品中正之制,以门第自诩把持官场仕途,下制郡县小吏,控制百姓,广据田产,吞食国运为一家一族所用。

    军中,兵骄将悍本就是皇权大忌,自北魏六镇,关陇门阀大兴,北魏丶北周丶北齐皆以六镇为基,大唐自立国起,门阀子弟便已遍及军中,纵然是这天子脚下的神策军对天子又有几多忠心?

    加上大唐的频繁皇位非正常变更,早就使得军队将从龙夺位看作了升天龙门,不是野心勃勃想要效仿唐太宗的玄武门九将,就是漠不关心,任他改朝换代,只求独善其身。

    甚至连后宫也是杀机步步,先有武则天母鸡司晨,几乎戮尽皇族,再有韦后丶安乐公主东施效颦。

    真真是孤家寡人,天下皆敌。

    请问,换了你是唐朝的皇帝,除了太监以外,你又还能信谁呢?

    思前想后,明白自己现在,甚至之后还要倚仗宦官的李瑶最终决定,不杀了。

    …

    俱文珍与崔忠唐在跪了半个多时辰,几乎就要虚脱之际,西门咄带着八名黄门小儿上前,去了他们身上荆棘,又给他们上了伤药,换了身军袍后带进了帅帐。

    见了李瑶,已经冻得浑身发颤,面无血色的二人又赶忙扑通一声下脆,诚惶诚恐的磕头请罪。

    李瑶阴沉着脸,看着二人冷声道:“请罪?你二人可知所犯何罪?!”

    俱文珍赶忙膝行几步后,又磕了几个响头,惶恐谢罪:“奴婢,奴婢辜负了大家,的,没,没有将大家的神策军带好。还擅离职守。

    奴婢罪该万死,请大家饶命啊!”

    李瑶看二人实在可怜,语气便和缓了些,说道:“朕问你们,这长安城中那些吃空额的都是什么来路?你们可知道?”

    “知道,知道,奴婢,奴婢有本帐册,上面记载的清清楚楚,他们按时都会给奴婢一些孝敬。”

    之前慢了一步的崔忠唐,此时也赶忙向前爬了几步,向李瑶展现自己的价值。

    “好了好了,你二人既然已经将着中尉大印交了上来了,这神策军也别再带了,朕最近打算调整内监机构,你二人随朕一块回宫吧,朕另有任用。”

    “奴婢谢过大家!”

    知道保住了性命的霍忠唐,俱文珍二人,心中大定,齐齐叩首,连中气都足了很多。

    接下来,霍忠唐与俱文珍,因为有伤在身,被李瑶特意安排到了间僻静的帐篷里,好生“休息”。当然李瑶也没亏待了他们,也让人送了酒肉。

    之后,有不少得到信的将军和士兵也都虚头巴脑地跑回了军营,而对于这些人,李瑶并未严惩,但也没有放过,他令人在辕门外用在木板上写上了斗大的字,上书:“圣人有诏:私自出营者,杖十下。打完后,天子发赏。”

    考虑到军中文盲太多,李瑶还特令让营中的士卒轮流在营门外拿着简易的喇叭发声,一队一刻钟,然后可多领一贯钱。

    士兵流血流汗不容易,李瑶不白嫖。

    等到该关营门时,大概回来了5000多人,加上营中原有的,现下15000人。至于剩下的,估摸着要等到九月初十过完重阳后自行回来了。

    李瑶在信守承诺发了赏赐,又在军营中转了几圈,与士兵们打了个招呼,听了山声万岁之后,就将训练军卒,裁汰老弱的事情通通交给了那几位将军负责,专业的事还是交给这些专业的人来打理吧!

    此外,为了防止有人生事,李瑶特意告诉几位将军:“一定要先告知军中,凡不能在神策军中呆着的将士,若是家中贫苦无依,可以随朕回长安,朕另有安排,保管不会让他们断了活计。”

    下岗工人再就业的工作一定要到位,至少要给他们寻条活路,否则,是要生大乱子的。

    老将军们对李瑶得处理倒也还算满意,觉得这皇帝想的倒也周到,毕竟不管怎么说,大家提着脑袋为朝廷卖了多少命,临了临了的,朝廷大笔一挥,就要过河拆桥,多少让人兔死狐悲。

    其间,左刚特地来找过李瑶,先是劝他回长安,以防有变。

    “陛下不可久离宫中,使中枢空虚,况且明日九月九重阳节,照例陛下是要在宫中宴请群臣诸王的,若是陛下明日不归,只怕宫中会有流言蜚语啊!”

    但李瑶却是打定了主意绝不回宫,告诉左刚:“朕已然答应要在军营中与士卒们共同欢庆三天,岂可言而无信?”

    李瑶可不会轻易放弃这掌握军队的难得机会,再者,难得出来一次,不趁这个机会好好打草惊惊长安城里潜藏的毒蛇,岂不是暴殄天物。

    闹事?李瑶还就怕他们不闹事了!

    见李瑶心意已决,对李瑶说道:“陛下突离皇宫,末将恐有宵小之辈趁机生事,请陛下开甲杖,再征蓝田精壮入伍,如此可聚兵两万,以备不测。”

    左刚这话说的就比较犯忌,要不是今天皇帝表现不错,他还真未必敢碰这个逆鳞,李瑶想了想那波谲云诡的大唐皇宫政变史,以及这神策军中的上万的空额,不仅答应了,并且全权交由左刚处理。

    他只有一个要求:

    “神策军是朝廷的命根子,将军全权负责,切不可再让滥竽充数之辈进来了。”

    处理完这件事后,李瑶一晚上都没睡,主要在研究霍忠唐的三本帐。

    值得说的是,李瑶发现霍忠唐打仗估计是抓瞎,但是搞人,哦,不,是搞社会研究上很有一手啊!东厂提督这个活,应该让他来干了。

    霍忠唐手上有三本帐,一本详细的列出了在这营中,混吃等死吃空额的3000多名长安富家子弟。李瑶对此也没啥说的,杀了是不可能杀的,不过,你们既然这么有钱,还要占国家的便宜,那就准备接受罚款吧。

    估摸着一个人罚个2000贯不多吧!哦,钱不够?粮食丶马匹丶布帛,有什么算什么,朕也不挑。

    一本记载了关中丶河东及洛阳等地排名前一万的富豪,这不暂时用不上,牵连太大。

    另外一本,则记载了霍忠唐与俱文珍在神策军这几年里各种交易,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军功买卖,编制交易,空额分成等。

    这对李瑶来说简直就是意外之喜。

    李瑶首先看的就是第三本。

    原来,本着有市场(钱)就有需求(服务)的原则,霍忠唐与俱文珍与二人,每次向朝廷上报有军功的将士时,都会与跟他们联络,只要这些有钱人肯掏笔钱,就将他们也列进去,将那些苦哈哈的大头兵从功劳簿上挤下去。

    连挂籍签到都免了!直接送货上门。

    有功不赏,有过不罚,再加上封建军队的老传统,喝兵血,克扣士兵工资,贪污阵亡将士抚恤,这么玩下去,大唐的士兵要还能遵纪守法,那就真xx见鬼了!

    对于这些常规操作,李瑶倒也不稀奇,只是让他摸不着头脑的是,在这军功买卖里,还有阵亡名额,且占了多数的,竟然不是那些只挂个号的富家子弟,而是和尚!

    于是,李瑶就把霍忠唐找来询问,这一问才知道,人家那些掏钱在营中签到挂额的富家子弟,进入神策军,那确实是奔着仕途去的。

    作为乱世中,中央最大的倚仗,神策军享有很多特权,比如在其将吏迁转升任方面就有优先权。

    《资治通鉴》载:“开成以来,神策将吏迁官,多不闻奏,直牒中书令复奏施行,迁改殆无虚日。”翻译就是:我,神策军,要官,立马就有。

    所以,为了不妨碍以后的仕途,这些买了军籍的富家子弟们,都还是要按点签到,至少也得跟上头混个眼熟不是。

    甚至,为了解决自己不能上场玩命,但又必须要保证自己的军队,能够凑够人头出征的问题,他们往往采用重金收买、雇佣别人的形式,冒名顶替,代替自己去战场杀敌。(现在由于搞这么高端操作的人还不算太多,为此,优先请不用上场的友邻部队帮忙)。

    也就是说,当神策左军出征的时候,会有一批神车右军的苦哈哈们,顶着神策左军中的富家子弟名额上战场。

    额…

    一鱼两吃。

    当然,如果说大唐这段时间比较忙,友邻部队没空的话,那么他们就会出钱在军营附近寻找那些精壮的汉子,从军入伍。

    “等等,之前左刚对朕说,可以在蓝田招到一万精壮,难不成就是因为这门生意?”

    一般情况,以大唐现在的州县水平,一个小小的蓝田拉出一万可以从军的精壮,这本身就反常啊!感情蓝田这里是打工人聚集地呀!

    李瑶似乎是明白了什么,这个套路怎么这么眼熟呢?然后猛地一拍大腿,恍然大悟,好家伙,这不就是编外临时工吗?

    李瑶对此大受震撼,好家伙,没想到这专业代练,临时工,唐朝就有了呀!就是不知道有没有重复承包的。

    这些操作都还正常,但接下来的事情就让李瑶摸不着头脑了。

    “找人代替上战场,朕倒是可以理解,可这些出家人买了这么多阵亡名额,又是干什么?”

    李瑶很是好奇的翻着密密麻麻的阵亡名单买卖记录,惊讶的发现,买死人名单的竟然都是寺庙!

    大唐的僧人虽然有不服徭役,不服兵役的特权,但大唐的军队也确实没有禁止这些和尚入伍从军。如果这些和尚也买点军功,李瑶倒也还能理解,花和尚或者还俗之后想要在仕途上干,来个官僧勾结的也都没什么稀罕。

    可问题是,和尚占这阵亡名单有啥用呢?

    难不成是给家里的老子用?让自己死去的老爹也能光荣一把?

    这件事实在是超越了李瑶的想象力。

    李瑶特意找来了,还在养伤的霍忠唐,李瑶拿着账本也不废话,对着面如死灰的霍忠唐说道:“帮朕把这三本帐上的烂事给了了,朕带你回长安给你一份好差事。”

    松了口气的霍忠唐,咽了口口水后则很是小心的解释:“大家,其实您也知道那帮子和尚说是出家人四大皆空,可个顶个的比谁都贪财。您打听打听,长安城里光当铺,至少有三成都是那群和尚开的。

    而在长安城外,这些和寺庙都占据了不少的土地,那些在田地和尚们哪会亲自跟踪啊?还不得找农户来吗?

    但是大唐自开国,就严格限制天下的佛寺道观拥有的农户数,最多不得超过百户。

    为了合法的拥有佃户,他们就会买些这阵亡名单,如此,州府衙门的户册上,农户不就成了死户吗?…”

    现下大唐虽然军队这方面混乱,但是阵亡的家属可以在土地方面享受免税免徭役的特权,还是有的。

    至于说那些地方官员会不会清查人口?不好意思,不敢。

    唐制,京师各机构、各部门,每季派御史巡按监察。但由于神策军地位特殊,后台又硬,御史皆不敢去巡查。

    历史上,监察御史崔远认为神策军也应该被检查,便坚持按制进入了右神策军驻地,结果被杖四十,流放外州。

    所以,对于挂上神策军阵亡烈士名号的农户,地方上的官吏们哪有那个胆子去查,再说了,那些寺庙里的秃驴估摸着应该也没少打点。

    总之一场仗打完,活人的战功,让那些富家子弟拿钱买走,平日里被吃的空饷也转化成了阵亡的名单,卖给了寺院的秃驴,真真是皆大欢喜。

    无论胜败死活,都有得吃。

    霍忠唐尴尬的向李瑶解释了:什么叫做活人的钱要拿,死人的钱也不能落下,就是活死人也能刮一笔油水!

    李瑶这回算是明白了,也真切身体会到了鲁迅先生那吃人二字,“人”在“吃人”这方面还真是死人丶活人,薛定谔都不放过呀,都xx吃到量子时空去了!

    手里死死的攥着这些秃驴做得好帐,李瑶这回真是怒了,一脸杀气腾腾。

    老子不装了,老子现在不敢对宦官斩尽杀绝,不敢对勋贵百官重拳突击,老子还怕了你这秃驴不成?!

    柿子要挑软的捏,李瑶没那么头铁,他现在就想咬死这帮脑满肠肥的秃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