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朕的二十四监 » 16,大明宫新主

16,大明宫新主

    这一夜,大明宫再一次轻而易举的换了主人,不过攻破皇宫的却不是外人,而是在皇宫边上的十王宅,这座大唐最豪华的猪圈中,不知何时多出了数百名全副武装的甲士,簇拥着颖王李适。在皇宫里的内应的帮助下,轻而易举的打开了宫门。

    同时,一支早有预谋的叛军迅速占据了钟楼,并将其烧毁,使皇宫无法向外求援。

    至于早就有所准备的田令孜丶杨复恭立刻就得到了消息,马不停蹄的带着早就准备好的贵重物品,从安礼门,策马狂奔逃出了长安。

    他们俩人又不是傻子,自从李瑶打发了500精锐老兵,交给了田令孜,还让他小心后,田令孜哪还不明白,长安城要生乱了。

    回了大明宫当天,田令孜也顾不得其他,立即找到了杨复恭,冷着脸盘问:“老杨,你给我说句实话,最近长安城里是不是有人要闹事?否则陛下不会特意挑了500精兵让我带到宫里,说是保护于我。”

    杨复恭颜也是一愣,有些摸不着头脑,疑惑的看着打着一脸官司的田令孜,很快就反应了过来,好似被踩住了尾巴的大猫一样,指着田令孜间尖声道:

    “老田,你什么意思?难不成你以为我要害你不成?还是你以为我会造反呀?

    我告诉你,就咱们几个大珰里?要说谁最不希望天子出事,那绝对是我!

    换了天子,你们或许还能够继续享受富贵,只有我,只有我这个成天在天子跟前伺候,还没兵没权的才是最会被清除的对象吧!”

    田令孜仔细观摩着一脸激动,唾沫星子乱飞的杨复恭,觉得他也不像作假,不过考虑到在宫里混到这地步的,演技都个顶个的扛扛,所以田令孜也只是稍微缓和了一下语气后,对杨复恭继续质问:

    “那你说,陛下派兵来干什么?还告诉我最近晚上别睡太死。

    你给我说句实话,长安城里有没有人要搞事啊?!”

    田令孜也是心里抓狂,这种知道脑袋上可能有把刀,却不知道会什么时候砍,从哪里砍的感觉实在太过糟心。

    还是那句话,对于他们这些大太监而言,只要皇帝不动他们,不把他们逼上绝路,甚至哪怕只赏他们个荣华富贵的晚年,他们就不会想着废立皇帝。

    真以为废立皇帝,是过家家,好玩啊?

    一朝天子一朝臣,这话放到大臣的身上,其实并不准确,毕竟两朝三朝甚至四五朝的元老在古代都不少,没办法,皇帝大多数干了十几年就下去了吗?

    只要不是权力太大,让皇帝感到扎眼,又没犯什么大把柄,可以混个几朝的可是不少。

    但是如他们这般太监,那就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了,没有哪个皇帝,愿意让这些与他们不熟的太监,打理自己的生活起居。

    而且大臣们退休之后,或许还能够依靠的家族势力安享晚年,甚至要是有个出息的儿子,老爹再给把力,说不得还能父子同殿。

    可他们这些毫无社会地位,又基本上没啥家庭依靠的太监,要是失了权势,那就彻底凉凉了。

    也正是因为此,所以历史上,晚唐走投无路的太监发起狠来,要比走投无路的文臣更狠,因为老子真就是烂命一条,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什么身后名声丶家族子弟,爷通通没有,自然也就无所顾忌,彻底放飞。

    田令孜丶杨复恭扯了半天后,田令孜实在找不到杨复恭的漏洞,总算是勉强暂时相信老杨应该跟这件事情无关,况且其实田令孜今天来也不是为了和杨复恭撕破脸的,现下皇宫里管事的就他们两个人,要是不同舟共济,弄不好就得被一块玩完。

    田令孜只能搁置争议,对杨复恭说道:“不管怎么说?这几日大家都不在宫里,你这管皇宫禁卫的,能能不能加强防御?免得让人混进来,到时候咱们两个脸上都不好看。”

    杨复恭闻言更是苦着脸抱怨:“老田啊,我手上这些禁卫军是什么情况,你还不知道吗?本来能用的就不多,还个个都有背景。

    说是三万,实际上满打满算也就一万出头,搞得我还只能从小监里又挑了3000健壮的,当样子货摆着。

    这不,重阳节这几天,还在皇宫里站岗的就剩了一半。就这,得知陛下不在了之后,这帮大爷们更是个个都跟撒了鹰似的。

    现在,我只怕连3000人都召集不到了,就这么点人,守这么大的宫城,你让我怎么防?”

    杨复恭这话说的是实情。

    巨唐突出的就是一个“巨”,国土的面积无需赘言,连唐长安的面积也是首居一指,至于皇城的面积更是不遑多让。

    唐朝皇宫中,仅大明宫就占地350余公顷,是明清故宫的4.5倍。绕着走一圈,大概是7.6公里。

    至于唐朝的皇宫(或者叫宫城)它的面积有明代宫城(紫禁城)的6倍。相当于今天4.5倍个明清北京故宫,顶得上3个法国凡尔赛宫,等于12个的俄罗斯的克里姆林宫,是英国的白金汉宫15倍。

    三千人,也就够看个门的。

    听得杨复恭的抱怨,田令孜也是神情一滞,白白胖胖的脸憋的通红,半天说不出话来。

    这下子,情绪上头的杨复恭可不干了,发狂似的抓着头发,一副神情崩溃的低吼:

    “老田,你好歹也是管着宫中太监宫女的,咱们宫中,宫太监宫女就有七八万人了,这,这,这要是出点事来,这这怎么管啊?”

    杨复恭这诺大的汉子都快要被急哭了,真办不到啊!

    田令孜眼见向来不可飞扬跋扈的杨复恭,下成了这般模样,也只得安慰一二,后又试探性问道:

    “如果加上我带回来的500精锐呢?”

    杨复恭没好气的对田令孜翻了个白眼:“开什么玩笑,3000人不够,再加上500人又有个屁用啊!”

    田令孜知道自己问了个蠢问题后,尴尬的轻笑了两声。

    杨复恭随之又叹了口气,指了指西面的规模庞大的掖庭以及东边众多的宫殿,脸上愁云惨淡,拉低了声音,对田令孜小声提醒:

    “老田,别人不清楚,你还不清楚,这诺大的皇宫里,不说那些贵人,单说太监宫女加起来足有六七万之多,其中有多少人靠得住,有多少是外头安排进来的?

    而这诺大的皇宫里,又有多少喑道?”

    说着,杨复恭嘿嘿冷笑一声,继续道:“咱这皇宫啊,看着是威严气派,可实际上,哎,那就是个筛子呀!”:

    脸色同样苦逼的田令孜,没有意见的点了点头,皇宫是什么德行?他太清楚了。

    莫看他和杨复恭二个人在宫里呼风唤雨,但这座皇宫里有多少秘密,却是他们二人连碰都不敢碰的忌讳。

    不过,现在田令孜要考虑的还是自己的小命,又是一声长叹,田令孜也压低了声音,脸色诚恳的向杨复恭问计:

    “唉,老杨,你向来主意多,又和大家关系近,你说咱们该怎么办?”

    此时,杨复恭倒是镇定了起来,眼珠一转,不慌不忙的拿过茶碗,喝了两口已经温凉的茶后,对眼巴巴望着的田令孜笑着点拨:“老田,天子不是已经说了吗?”

    “你是说那500老兵?”

    田令孜不太确定的问着。

    田令孜肯定的点了点头,娓娓说道:“天子对我手下的禁卫军是什么德行可是门清,让你带着500老兵回来来保护你?可不是让你来保护皇宫的?

    赶紧准备着吧,收拾要紧的物事,把皇宫里所有的好马都发给那些老兵,对了,别忘了给咱哥俩每人挑两匹最好的。

    然后,咱们两个带着信得过的手下,就说去给大家检验御马,去马球场那猫两天,若是陛下安然回宫最好,若是陛下回来之前长安出事,咱们两个立刻就从安礼门出城投奔大家。”

    自以为猜出了李瑶想法的杨复恭,脸上颇有几分得意。

    但田令孜却有几分不愿意了,他倒是不反对开溜,只是:

    “这其他东西倒还好说,那左右藏怎么办呢?那里面可有着大家的全部身家,要是丢了,这大家回来不还得撕了我呀。老杨啊,能否帮兄弟再想个法子?”

    田令孜虽然还没有以死报君的觉悟,但也明白逃走的后果,太监宫女会死多少,这个他不在乎,皇帝也不会在乎,但是那些皇帝的私房钱要是没了,他这位管钱的大太监估摸着很难落到好。

    杨复恭对此也是摊了摊手,一脸的无奈道:“老田呐,库里那么多的东西,我又不是神仙,哪能帮你搬走。”

    “那这可怎么办?”

    田令孜一脸肉痛,双手背后的在屋子里开始了来回踱步,口中不停念叨着

    眼瞅着田令孜这般爱财不要命。

    杨复恭心里虽然懒得搭理他,但考虑到现在还要靠他保命,毕竟天子派来的500士兵可是守护他姓田的,想到这,杨复恭心里就有些泛酸,却又只能开导:

    “老田你其实也不用如此担忧,你想想看,既然大家知道长安城会有乱事,而且之前还让你向军营送物资,那就说明大家应该是早有安排的,你尽力就好,不要太勉强自己。保命要紧啊,身外之物,只要大家回来以后有的是机会。”

    “现在也只能如此了。”

    田令孜既是心疼,又是气如释重负的下了决定后,便赶忙与杨复恭准备出逃的计划。

    其实他一度考虑,要不要留在皇宫?

    但想了想,还是算了吧?像他这种太监,讲真的,如果真有叛军入了宫,第一个死的就是他们!

    没办法,谁让他们这群太监在民间名声臭,社会地位没有,甚至连绑票勒索的价值也奉缺,你绑了他,也找不到家属来拿来交钱,基本都是直接被一刀拿下的下场。

    老老实实的跑吧!

    然后就一语成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