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异世宋 » 第七章:赵似

第七章:赵似

    他突然之间忙了起来!他还是低估了音乐对人的吸引力,特别是这个时代,在京城,人们最大的不均衡就是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和稀缺的音乐资源之间的矛盾。拥有一百三十万人口的城市,东西南北四城最繁华的地方就是“瓦子”,那是集合了杂技、歌舞、快板、说书、戏曲等综合的文化场所,当然也少不了姬女,而最高端的姬女才会才艺表演,这已经被称为艺姬了,接待的都是官宦阶层。而从皇帝到民间,大家唱的也就二百首曲目,大部分时间只是填了某个名人的新词,但曲谱却是很少有新的。

    历史上仁宗皇帝非常喜欢音乐,但是有感于音乐的匮乏,都曾自己亲自作曲让教坊司传唱。而皇宫每次的典礼反反复复都是一些老调重弹,百十年就是几十个曲目,搞的现在的大典都开始让杂技登场了。

    而文人士大夫更是对音乐充满了狂热的热爱。礼乐是儒家大事,在这个没有什么消遣的时代,这群解决了温饱的人,音乐是他们最喜欢的感官冲击。

    不过他送音乐也是没办法啊,谁有钱不送,堂堂郡王去人家府上弹曲啊!这都是没钱惹得货!按照制度王府每年有六千贯的俸禄,食邑两千户。这在京城已经不少了,宰相一年的官方收入也就三四千贯,可是架不住礼尚往来也多啊!

    宫里的妃嫔生日、王子公主的生日,受封,皇后、太后、太妃、太皇太后的生日(坤成节),皇帝的生日(兴龙节);遇到中秋、元旦、元宵、金明池军演、立冬节还要进献歌舞表演;宗室亲王、嗣王、郡王、国公、侯爷这些婚丧嫁娶等等,王府内一千多人的大小仆从、杂役、管事、护卫等节日的赏赐,服饰,日常的柴米油盐等等;整个王府的维修、养护,花鸟虫鱼的采买,王爷上半年还买了马,养的蛐蛐、鸟、狗等等......

    听着管事女官玉箫的话之后,赵似真的无语了。

    “这还是王爷现在没有成亲,王府与其他府里没有女眷来往,也没有头面首饰、衣服、胭脂水粉的采买。否则,还要再增加三四成的支出!”女官苦着脸说。“过几天有刘贵妃的生日、高国公府里国公夫人庆寿,大宁郡王纳妾,任家太妇人身体欠佳需要探病,祁国公受封......其他远一些的国公侯府都还没有走动。”

    赵似的头有些大,“那其他王府都是怎么维持的。”“回王爷,有的王府有产业,在城外置地几千亩、铺面按街算,自然收入高;还有一些王府掌着差事;还有一些做着生意,卖生药的、开酒楼的、卖首饰等等;大部分还都是像咱们这样,勉力支撑。咱们有太妃经常赏赐,还算好的。”

    玉箫,是宫里太妃专门指派的。端庄秀丽,身材曼妙,明眉皓齿,皮肤白皙,鼻梁高挑、柳眉弯弯,赵似最爱的是在鼻梁的侧边有一颗小小的美人痣,更曾几分俏丽。如今已经二十六七岁了,发育完美,正是醇熟年华,可堪采摘。

    她以后的命运就做他的妾,以后有了女主人之后帮忙管家,另外在成婚之前教他一些事,不过按照赵似的水平,她应该是没机会的,受教倒是有可能。

    他揽过玉箫,在那颗美人痣上吻了一下,“主要还是没有活钱啊,没有流水就只能坐吃山空了。玉箫,咱们府里需要这么多人吗?要不,精简些人?”

    玉箫玉面粉红,美人痣也更显得可爱。“王爷,精简不了的。”

    “王爷身边有服饰一组,试菜贴身伺候一组,沐浴一组,夜里值班一组,洁净一组,内外书房一组,古董字画一组;桌椅板凳一组、摆件一组、碗碟一组、值更一组,导引一组、浣洗一组,厨房,采买,花园绿植一组、鸟雀虫鱼一组......这还只是内院,外院还有车马组、仪仗组......”

    “现在已经把人员压缩到最少了,另外虽然咱们现在没有女主人,但也不能到事上现找人吧!丢了王府的体面,这后面还有皇帝和太妃的颜面呢!”

    看着玉箫仍然报菜名一样的小嘴,轻吻了一下,“好吧,这个你专业,是我想简单了。”赵似没有想到,要维持这个九进的王府大院真的是需要很多人。赵似两辈子第一次为了房子太大而发愁。不过,不管怎么样,还是要开源节流,能省的就省,能用软实力解决的,就不用低俗之物了。

    于是,就有了高府赵似堂前献艺的一幕。

    当时可真是把赵似给吓了一跳。刚开始,那些王妃、夫人都还在玉屏风后面,等音乐不断持续,不断的有一些夫人从屏风走到外面,后来几乎都出来了,不管是夫人还是小姐、丫鬟等,乌压压一片。更有那年纪大的,当场就有趁给王爷请安的功夫,打听王爷的年岁。里面还好点,总要顾忌点君臣礼仪,男女大防,可是外面就没办法了。刚出去,就被一票叔叔、大爷、王爷、国公给围了起来。最后还是高公纪给解了围,承诺改天一定专门安排一场演出,才从重围中出来。

    当天下午,就陆续有些王府投了拜帖,希望约定时间到王府拜访。第二天拜帖已经收了三十多份,大家都在等,等他约定的时间。第二天下午,他查看的知名的拜帖已经包括嗣濮王为主的十几个王爷,这些人不能得罪,都是些宗室叔叔大爷,惹不起,闯进门骂你也都得听着;

    以苏轼、李格非、黄庭坚、秦观为主的朝中大臣,宰相、执政等重臣顾虑礼法都没有投贴,这些人貌似也得罪不起,这些人都是一些流量之王,让你声名狼藉,也就分分钟的事情。

    以教坊司使朱长文、李公麟、刘诜、周邦彦为主的教坊司官员及其他音乐专业人员,这帮人,哎,这帮人都是音乐疯子,他们急了,可是真的敢堵住大门的,你还不能把他们怎么办,大家也只能当成一番美谈,他们的身后可是十几万的艺术从业者,万一编个曲子把他骂了,那他可真是遗臭万年了。

    这些人中,数周邦彦最为疯狂,这家伙是集音乐诗词歌赋于一体,样样精通。从昨天就开始在王府附近的樊楼酒店住了下来,一个时辰来一次,简直达到疯魔的地步。

    他正在头疼的时候,宫中传下了旨意,皇太妃为庆祝太皇太后康复,特让普宁郡王明日进宫献乐,得,这老娘开口了,其他的人都要往后排了。

    但是时间也不能推的太后了,否则,这么多人,犯了众怒,他以后就不用出门了。不管了,先去宫里献唱吧,按照目前的财务状况,他说不定还要啃老的啊。

    首先,他要解决曲子的进一步改进。那天演奏只是琵琶独奏,而要达到更好的听觉效果,就要引入合奏,现在也没有钢琴,只能用杨琴代替了。而王府现在还没有乐班,没办法,只好让门房把周邦彦请进来。

    周邦彦不愧是艺术大咖,词曲顶流,只这风流潇洒的姿容就让人甘拜下风。身材硕长,六角幞头巾,更显得身材巍峨。皮肤白皙,鼻正口阔,眼神清明,奕奕有神,颌下须髯飘飘,隐隐有出尘之意。赵似心想,自己到三十多岁,能保持这个卖相也就可以了。

    看这厮人模狗样,倒是是属狗的,粘人的狠,也没给他客气。“考功郎,我这里曲子缺两个弹杨琴的,明天进宫,不知道周大人可有推荐的。”

    周邦彦拱了拱手,没有按照王礼参拜。“王爷,听说王爷作新曲春江花月夜,京中现在均在传说,有惊天涕神之妙,不知下官是否有缘聆听仙乐。”话虽然说的很客气,却是带着不服。

    草,原来是来踢馆的。赵似面色冷了下来,当场就想让人把他叉出去,不过看这厮卖相,确实有辱斯文。谁让人家是顶流那,人言汹汹,且让他心服口服。

    赵似没有理他,只让下人燃香,而后净面,换服,又静心闭眼坐了一会,让身心完全沉浸在诗人的情绪下。而后,轻拢慢捻抹复挑,潺潺而下,不绝如缕。也许是前面的仪式做的充分,赵似感觉这次发挥的非常好。

    余音淼淼,绕梁不绝。过了许久,周邦彦才回过神来。而后,恭恭敬敬躬身施礼,而后转身离去。

    这厮,不按套路出牌啊,就这么走了,不应该倒头便拜嘛!哎!这可怎么办?难道明天再搞一次独奏。

    半个时辰后,管家来报,那周邦彦又回来了,这次带了好几十口子人,还带了好几车东西。赵似只好再次出去,在二进院子面见。这次周邦彦非常恭敬,对赵似介绍道:“王爷,这些都是京中杨琴和琵琶的高手。”半老徐娘的是徐婆惜,风韵妖娆的是封宜奴,五十岁的老人是孙三四,均是京中琵琶的魁首;少女模样的是李师师,虽然尚未出阁,但是已经艺满京华,精通六种乐器;中年的是董十五,黑皮肤的赵七,为杨琴魁首,弱不禁风的是孔三传,体胖的叫孙宽,是说书的,擅长杨琴与大鼓、快板的合奏。剩下的十几个,也无一不是鼎鼎大名的名角。

    旁边的大太监刘瑗面色潮红,对赵似耳语道:“王爷,这里面的任何一个,王府都需要提前一个月预约啊,还要看各位大家的档期,给不给面子。更不要说传说中永远不出外场的封宜奴,已经是丰乐楼大当家的徐婆惜,还有未出阁的李师师。王爷,咱王府今天的面子是到顶了!”

    赵似不满的瞥了眼刘瑗,没见过世面的样!心想,这周邦彦确实有本事,一个时辰,竟然让这些名角丢下手头事情,纷纷聚齐,而且能理解他的想法,把各种需要的人都凑齐了。有面子,有情商、有智商,果然是人才啊。

    周邦彦似乎猜到他的想法,说道:“王爷,这些人都是听说王爷春江花夜月需要协奏,才积极赶过来。我只不过说了一句话。”

    “哦,什么话。”

    周邦彦敛衣正容,大礼参拜道:“周邦彦,愿为王爷门下一走狗。”

    赵似见了这一幕,心内乐开了花,但是脸上却惊讶道:“周大人,万万使不得,你是朝廷命官,快快请起!”这周邦彦当着全汴京城的名角给他来这么一出,这是给他壮声望啊!果然见有人都脸显惊容,惋惜者有之,惊呆者有之,还有不屑的也有。实在想不明白,只一首曲子,值得周大诗人如此看待。

    周邦彦,以头抢地,说“王爷,我明天就把吏部考功员外郎辞了。一心伺候王爷,专心曲词一道。”

    赵似只好沉声道“周大人,你这是陷我于不义啊,快快请起,否则,你我就断绝来往。”

    周邦彦这才起身。他钻研音乐二十年,作为一个理论家,自然比别人看到的更多。这不仅是一首曲子,他从一首曲子里听出了完全的编曲方法,从这里他看到了源源不断诞生新曲的未来,必然继往开来,自成一派。

    “好了,以后你我君子之交,可以来我这里帮忙,但是,不能影响正事,职事也不能丢,我们的目的都是为国家尽忠。否则,我这里就不能留你了。”

    “遵王爷教诲。”

    看着满厅的名角,赵似真有种:“天下音才,入我毂中矣!”不过,他知道,这些人中大部分还是看周邦彦的威望才来,真心让他们信服,还是要露一手,可是哪个曲子那!“前几日,我与王爷在郊外赛马,特此作了一首琵琶曲,请各位大家指教!

    音乐一起,直接进入紧张的氛围。赵似用琵琶绞弦、拨弦模仿马的蹄声,这种技法现在用的还非常少,虽然没有其他的合奏,但仍然能让人感受到那骏马奔腾、争先恐后,万马齐鸣的紧张氛围,而且曲子还融合了一些草原民族的音乐元素,更让人耳目一新。

    一曲之后,众人无不惊为天人。现在的曲子主要还讲究柔和、中正、典雅的曲风,《赛马》一出,直接颠覆了大家的感受,琵琶还可以这样弹,不过确实直指人心,热血沸腾。这种表现手法,开风气之先,谱曲技艺,醇熟稳定,真不敢相信,这是一个人几天谱写出来的!一般这种丰满饱和度高的曲子,哪一首不是经过几十年甚至几百年逐渐改进才圆润完满的嘛!

    “神人、天才、转世!”已经不能用正常人的天赋、才智的词汇来表达这些人的敬意了。作为专业的艺术家,他们比一般人更能感觉音乐之中包含的东西,越是艺术的经典,越是要经历漫长时间的雕琢。而普宁郡王好像只用了几天,这绝对是千年不世出的天才。

    “这些人基本猜出了真相,他确实是转世。”看着一群人疯狂的样子,他只能让这些人先冷静一下。带着周邦彦进入三进的外书房。他虽然能弹曲子,可是曲谱他真就是一知半解,只好让周邦彦帮着录出曲谱。周邦彦已经激动坏了,他的眼光是超人一步的,他就知道,王爷绝对会谱写出更多名扬天下的曲子,而他周邦彦也会跟着青史留名。历史将会记录:元祐八年,天下名伶聚于郡王府,时人或有疑者,一代宗师赵似遂将三两日所谱《赛马》弹出,时人皆膜拜,门人周邦彦立于旁,手录曲谱。

    赵似很苦恼,他是真不敢再抄了,起码不能这么快的抄出来,应该留点缺陷。否则,这些人还不把他切片研究了。哎,现在还没有切片研究,反正肯定要把他给供起来了。

    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安排人按照谱子练习,排练,糅合等等。那些名角们都心悦诚服的配合。赵似更是将一些独特的手法技巧,传授给他们,到晚上掌灯的时分,集合了琵琶、杨琴、鼓、箜篌、方响、吹箫、笛子的合唱小队已经基本排练完成了。赵似不得不佩服这些人对音乐的造诣,他们是真的一辈子就做一件事,对乐器的感知,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比赵似还要好,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已经达到青出于蓝的效果。他们听两遍,基本上都能把曲子硬记个七七八八,大部分的时间只是大家在演练配合。

    另外又让管家给众人回帖,郡王于五日后在丰乐楼音乐答谢。又把后世音效的屏风设计、舞台设计、座次等草图讲给徐婆惜,将徐婆惜感激的快晕倒了。幸福来的太突然了,从此之后,丰乐楼将成为天下第一楼。而且两首曲谱,系统的舞台设计,让她这个从事多年的人佩服万分。如果她年轻一些的时候遇到赵似,她就是端茶倒水也要留在王爷身边,可是现在,面对这样的王爷,他只能自惭形秽,端茶倒水,哎,配不上啊。没见那未出阁的京师第一名姬李师师已经黏在王爷身边打扇子了嘛!那眼神,就好像要把王爷给吞了。

    第二日一早,集合了徐婆惜、封宜奴、李师师、董十五、赵七、孔三传、孙宽、王京奴、安娘等京师第一天团的进入了皇城。还未演出,已经名动京师。在东华门外,车队就被人发现了,一时间被挤了个水泄不通,这些名角聚在一起,这么齐,还是第一次。更有那些卖吃食的,也来凑热闹。拥堵不堪,被路过此地的朝廷官员腹诽不已,不过也不敢过分,毕竟他们的宴会都是靠这些名角们撑起来的。诗书礼乐,宴酒歌舞,人物风流不外如此,而大宋的士大夫们大多又是诗词大家,又是身居高位,自诩风流人物。

    在演出之前,赵似先要去给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太妃、皇帝、皇后、贵妃们请安。他也转生后第一次见到了这个天下第一人,他的奶奶。老太太已经很老了,擦了很多粉也没有盖住憔悴的面色,眼袋深深,但是眼神专注,仍有一股睥睨天下的气势。

    也许,她已经忘了,她只是个女人。

    她的旁边,站着一个老太监,皮肤有种不健康的白,花白的头发,眯着眼,可是赵似仍能察觉那眼缝里偶尔透出的锐利目光。他是入内内侍省都知梁惟简。

    皇宫最有权势的男人,虽然,是残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