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异世宋 » 第八章:梁惟简

第八章:梁惟简

    看着普宁郡王在太皇太后身边卖乖,他是一点感觉也没有。他在这个深宫里已经四十多年,什么没见过,他所见过的不过是一幕一幕的权利的重演,直到再达到一次新的平衡。

    他知道,这次的平衡又要快打破了。十年前,先皇临终前让不满九岁的太子登基,太皇太后垂帘听政,那是一次平衡。三年前,皇帝十五岁,小老虎刚露出自己稚嫩的爪牙,他就把皇帝的贴身内侍刘瑗撵了出去,那是又一次平衡。可是,这次,他不知道平衡的天平倾向哪一边!

    只见普宁郡王赵似进献给太皇太后一个巴掌大的镜子,这个东西他是真没见过,是镜子又不像,周边镶嵌了金丝楠木,雕刻着祥云,还有一个手柄。这有什么蹊跷的,太皇太后天下至尊,什么没见过,就拿这么个东西糊弄至尊,这小子还是太嫩啊!但是他不会说的,当太监,他在四十年前就学会了,千言万语不如一默。他不能有自己的主见,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在主子没有表达意思之前,他就是根木头,他就是块石头。

    “皇奶奶,这个是放大镜,您可以拿着放到文字上面,可以将文字放大,这样您就可以方便看奏章了。您试试。”普宁郡王乖巧的说。

    哦,这个东西却是真的送到太皇太后的心坎里了。真是小看了这小子。娘娘现在已经六十多岁了,已经花眼了。特别是最近半年,很多奏章,都是他和延文应帮娘娘读的。太皇太后连脾气都大了很多。

    “哦,真有这么神奇,快呈上来。”太皇太后果然非常感兴趣。他忙让小太监去取曲谱,拿着试试。太监,要把任何事情想在主子前面。果然,太皇太后拿过镜子就开始要文字实验。他也好奇的斜着身子观看。

    真滴,竟然真滴,那原来蚂蚁大小的字,竟然在镜子里变成了有拇指那么大,真是神奇。

    “这个东西真是神奇,竟然真的让孤家看清楚了。”太皇太后高兴的哈哈大笑,这样,他的垂帘听政又可以持续下去了。

    “恭喜娘娘,贺喜娘娘,这是上天的祥瑞啊,是上天假普宁郡王之手来给娘娘送来的宝贝啊!”做太监,就是把好事替主子找到跟脚,想到主子前面。他为自己的话感到高兴,反应敏捷,他还没有老!

    娘娘这个称呼,整个大宋朝,包括辽国,整个天下,只有自己这么叫。这就对四十年陪伴的认可。

    普宁郡王扫了他一眼,虽然很短,但是他仍然发现了。在皇宫中,有什么事能瞒过他的眼睛呐。“皇奶奶,梁公公说的太对了,确实如此,前几天我做梦,有个和尚在梦里对我说,皇奶奶是天上的仙子下凡,让我给皇奶奶带个东西,叫放大镜。所以我才能做出来送给您!”

    “这个小子真是乖巧啊!这样倒是能活的长点。”这个皇宫里的男人,活的长的不多,先皇神宗活了三十多岁,英宗也是活了三十多岁,看当今的模样,不到二十岁,脚步虚浮,脸色发青,早就被女色掏空了身子,也不是长寿之相。再说,明剑易躲,暗箭难防,只有聪明和乖巧的人才能活的长。当了皇帝又有怎么样那,活的久才是真的王道。

    太皇太后什么没听过,“哈哈,不愧是孤家的好孙子。好,好,非常好。梁子,赏。”

    他知道,这是真心的要大赏了。忙躬身道:‘是,娘娘,这普宁郡王是真心孝顺您呐。”说着,他拿眼瞧了下另一边的皇帝。心想“皇帝,你最近可是小动作不断哦!”用太皇太后的话就是,我可以给你,但是你不能抢。真当娘娘不知道他调整官员的用意吗?不过是还在划定的圈子内,不屑发作而已。

    “皇奶奶,您赏赐可不能赏我一人哦,这里面还有陛下的功劳,如果没有陛下调给我将作监的人员,还没有这么快的速度呐。”普宁郡王又把场面给找补回来了。

    梁惟简心想,这普宁郡王还是个八面玲珑的人物,以前真是小看他了。一堆人又虚情假意,上演了一幕天家的子孝母慈。太皇太后慈爱的说,“听延公公说,你小子对音乐颇有天赋,我是不信的,一会看看你有没有本事,演的不好,奶奶可是要打屁股的。”

    “请皇奶奶安坐,孙儿这就去准备。”

    太皇太后不信,梁惟简也不信,延文应最喜欢夸大其词,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谱曲能有多好!就是打娘胎里开始练,这才几年的功夫。于是,他又习惯的眯上了眼。

    曲目他是知道的,第一首合奏《春江花月夜》,音乐一开始,他就睁开了眼,“这......这......这......难道真有天授之人,不学而会。”随着音乐的持续,他似乎真的看见了青的山,绿的水。他想起了那年他从四川来汴京渡口的送别,那渡口的人流,那滴落的青涩的泪水。多少年了,他不是已经忘了吗!为何,今天比四十年来的任何时候都要记得清晰呐!

    太皇太后也笑了,眼色悠长,似乎陷入了回忆。没有人比梁惟简更了解娘娘。她一定又想起了江南,她自从入宫之后就没有回去过。去年的时候,娘娘原来贴身丫鬟的儿子米芾敬献给了太后一副江南秋江图,娘娘非常高兴,当时,就是这个表情。

    太皇太后又对他说:“梁子,厚赏。”

    “是!”娘娘好多年没这么高兴了,就因为这个,普宁郡王功不可没。

    趁着大家思绪的回归,徐婆惜弹了一首琵琶。有了刚才的珠玉在前,大家反应平平,好像还在刚才的情景里没有出来。这徐婆惜也是京城琵琶第一了,不过和刚才的音乐一比,立刻索然无味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也许是徐大家弹的曲子他已经听过无数遍的原因吧,他只能这样安慰自己。但是,对普宁郡王的下首曲子更期待了。

    压轴曲目来了,琵琶合奏《赛马》。没有任何过渡,突然银瓶炸裂,他的手已经不受控制的跟着节拍抖了起来,他突然坐上了骏马,奋力向前,马蹄声,呐喊声,还有附近的相扑。这种陡然的冲击力,让他不能自己。

    “好......好......好......非常好,没想到小十三还有这个本事。虽然这个曲目不是朝堂雅乐,过于喧闹,不过确实好。让我都想到了当年和英宗皇帝在牧场举行赛马的场景,名副其实,如在眼前。古人都说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你的这个赛马是乐中有画,画在眼前。”

    皇太后附和着说道:“这点倒是像他的父亲,于音乐上很有天赋!这些孩子们都是孝顺的,婆婆,是您治家有方啊!”梁惟简扫了眼旁边的皇太妃,果然见她抽了抽嘴角,但没有说话。按正常的道理,皇帝的母亲就应该封太后,可是这向太后是前朝老臣向敏中的孙女,很得文人朝臣的认可,说什么天不可两个太后,所以到现在,皇帝的母亲也只能是皇太妃。

    向太后没有儿子,在皇九子赵佶的生母死后,就养在向太后宫中。她自然是和遂宁郡王亲的。自然不希望十三太出挑,太妃已经有一个皇帝儿子了。

    “哎,这宫中的人啊,就没有一个简单的!怪不得人都说,这宫中出去的猫,都是七窍玲珑心。”

    “太皇太后,要不让普宁郡王将曲谱留下来,让宫中的人学着演奏,也省得普宁郡王以后往宫中跑了。”这时,皇帝下首的刘贵妃插嘴道。梁惟简看了下她,又看了下她上首的皇后,心里想:“皇帝真是宠信刘贵妃,完全没把皇后当回事啊。不知道以后又会闹出什么风波。”但是他保证,只要娘娘还在一天,就没人能动摇皇后的地位,因为她是娘娘选的。

    他隐约知道,皇后流产,或许有这位的首尾,只是没有证据。他知道,延文应的干儿子延滨就管着尚药局,而刘贵妃的内侍太监郝随就和延滨对食,男人和男人,真是恶心啊!

    太皇太后生病的那天,杨王和延文应一起走了很远的路,他知道有些人开始蠢蠢欲动了。不过,对杨王,他也不知道娘娘现在的想法了。

    那时候皇帝刚刚登基,娘娘为了稳定朝局,很长时间让杨王和荆王无故不得入宫,后来荆王因病没了,杨王才又来的勤了。但是也一直压制杨王。他知道娘娘的心思,有些事一点苗头都不能有,一点希望都不能给,哪怕误会也不能留,否则,就是滔天的祸事。

    可是,这几年,皇帝确实不像话。宽厚不足,狠厉有余,少年义气,急于求成,并非仁君之相,其次贪恋女色,不尊后位,将那刘贵妃从一个小小才人晋升为贵妃,没有上下尊卑。这已经很让娘娘不喜了,而且几年了只出生了一个女儿,嗣位空虚啊。

    所以杨王最近又来的勤了。可是,娘娘到底怎么想的,他也猜不透。

    “呵呵,我这个当奶奶的,可是不能白拿孙子的东西。他也没少辛苦,这么多人,不能错一星半点,真真不简单。”太皇太后说道。说完转身对皇帝说“官家,你看普宁郡王怎么赏啊!”

    “孙儿听奶奶的。要我说,就不用赏他,孙儿为奶奶尽孝,天经地义,这也是我们当孙子的福气!”皇帝也很乖巧。

    “好,那我老太太就做一次主。我看他造的这个放大镜,确实是好东西,就让他提举将作监吧。让他给京中年纪大的宰相、执政都配一只,还有宫里的老人们,这可是有利国家的好事。另外筹备中秋钧容直(禁军的乐队)的节目,做一些国家庆典的雅乐,他也是大宋朝的郡王,也要为大宋军民尽力。要体现祖宗创业维艰,太平盛世,惶惶天威,万邦来朝的气象。”

    娘娘果然还是娘娘,高兴之后,想的还是军国大事。

    “其他的赏赐,梁子,你按规矩办吧!”

    “是,娘娘!”

    按规矩,那就是:锦缎一千匹、珊瑚一百二十株、珍珠六十稠、白玉六十斤,黄金六百两......!”他心里正盘算着,普宁郡王又从戏台上过来,就见柔惠长公主迎了上去,兄妹两个开心的聊了起来。

    “哥哥,你弹的太好了,你是怎么想出来的?还有没有,我还想听。”

    “你以为曲子这么好写啊,这两首曲子是你哥我和这么多人一起苦思冥想出来的。”说着,宠溺的刮了下她光洁的鼻尖。

    “哥哥,你写的这两个曲子好是很好,就是好像都是给男人听的,有没有女孩子听的啊?”

    “傻丫头,人分男女,曲子又不分,大家的感情是一样的。”而后又沉吟了下,“不过你说的也对,现在这个时候能让女子听的曲目确实很少。”说完,又看了下众人,恍若大悟,说。“好吧,今天我就把一首还没有完善的曲子送给你。”

    这里面可有个故事。

    “哦”曲子里面还有故事,大家的兴趣都被提了起来。

    这是一个西域商人给我讲的:“传说大唐高僧玄奘法师取经路上,路过精绝国,国王是一个非常美丽善良的女王。她喜欢上了高僧,可是玄奘法师为了取经,弘扬佛法......”

    梁惟简也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玄奘法师他是知道的,可精绝国,他确实不知道。不过并不妨碍他听故事。

    “我在西域曲谱的基础上,完善了这个曲子,曲名《女儿情》。传说原作是当时的精绝女王谱写。”普宁郡王缓缓说着,不过还没有完成合奏,词虽然写好了还没找到唱词的人!。

    “既然柔惠想听,你这个当哥哥的就弹弹吧!我们也算沾了柔惠的光,今日是家宴,也没有外人。”太皇太后说。

    普宁郡王也没有重新回去,只在太皇太后身边不远坐了,脸上渐渐有哀怨表露。随着曲调持续,脸上也跟着变化,时而深情、时而哀怨,时而惋惜,时而不舍,最后,好像有泪光在眼角闪动,好像他已经变成了那精绝女王。

    梁惟简有点埋怨普宁郡王,本来好好的一场宴会,圆满结束不好嘛。搞的一群人都闷闷不乐的回去了。大家也都不开心,不是曲子不好,而是曲子太好了,勾起了大家的伤心事。在这深宫中,谁没有满腹心事,满宫的女人,就这情字最撩人!确实充满了爱恨缠绵。

    特别是皇后,眼里噙着泪水,嘴角抿动,一肚子苦水好像要溢出来了。梁惟简知道,历朝历代,皇后都是身份最尊贵的,可是本朝偏偏不仅皇太后健在,皇帝生母皇太妃健在,太皇太后也健在。偏偏她还是柔弱的性子,虽说是太皇太后满意的人,可是终究和皇帝只是表面情分。在刘贵妃得宠之后,她这个皇后也就更没有威严了。偏偏又是富贵出身,满腹的诗书,多情的种子又独守宫殿。

    “这个小十三,真是勾起了我的伤心事。”太皇太后悠悠说道。

    是啊,梁惟简知道,当年娘娘出身高贵,是原皇后的妹妹的孩子,与英宗少年时两小无猜,一起长大,生了三子一女,二十年夫妻琴瑟和谐,别说是在皇宫,就是在平常之家,也是少见的。只可惜英宗皇帝只活了三十多岁。娘娘一个人到如今已经快三十年了,虽说是天下最尊贵的人,又垂帘听政十年,可是,终究是个女人啊!

    “这曲乐比宫中雅乐短促激烈,爱恨缠绵,直指人心,心智不坚之人最容易被蛊惑,容易形成风潮,难免被有心人利用而裹挟民意,以后所出的唱词,你要多关注。”

    “是!”

    “另外,丰乐楼的演出,让鸿胪寺邀请诸国使者也去听听,感受下大宋朝的歌舞升平,文化昌盛。”

    “是!”

    梁惟简知道,娘娘现在不是谁的奶奶,也不是谁的婆婆了,她现在是天下至尊,她带上了那个杀伐果断的君王面具。在这个时候,任何人、任何事都已经在她的天秤上称好了斤两,她的话将在三省六部变成政令,通行南北二十三路,南至琼州,北至真定,东至大海,西到秦凤,亿万臣民,一体同心,天下遵奉。

    “在勋贵中选择适龄女子,为普宁郡王选妃。”看着那女儿情的俚语唱词,神情终于有点软化,喃喃道“这小子真是把女人的细腻心思把握的精妙,如此才情,可惜了......。那么,就做一个安享富贵的风流王爷吧!”这次选妃,也让圣瑞宫也看看吧。上次立皇后没让太妃参与,可是老大不愿意啊!”太皇太后冷笑着说。

    “是!”

    “让刘贵妃抄写百篇《女范》,交到皇后宫里。”

    “是!”

    “听那小子说,还有一种挂在耳朵上的放大镜,叫眼镜,不用拿着就能看清东西。告诉将作监,监中一应物料任凭取用、人员全力配合,有功重赏!如有懈怠者,严惩不贷,你亲自去安排!一应所用钱财,若有缺额,从宫中支取。”

    “是,老奴亲自督促!全力配合!”

    太皇太后脸色更严厉了几分,幽幽说道:“前几日太妃来,说十三坠马一事,是否有蹊跷?”

    梁惟简感觉喉咙有点发紧,缓了口气,“据皇城司调查,和普宁王府的一个马官有关,该人已经自杀,目前仍在追查......”

    “仍在追查,就是不了了之了!”娘娘的嘴角上翘,这是生气的预兆。

    “普宁郡王护卫指挥曾经派遣一名捕头去了西南蛮夷之地。可能有所发现。”

    “哦?”

    “好像是一种毒虫,只有西南才有。”

    “各王府佐官、护卫是否与西南蛮夷有联系的?”

    “正在查。”

    “是否与颢儿有关?”

    梁惟简看了下娘娘,觉得身上有些出汗,也许今天天气有点燥热。“回娘娘,目前来看,与杨王并无关系。”

    太皇太后看着朱红色大门,非常专注,似乎在审视那门上的金箔祥云图案。过了好一阵,梁惟简耐心等待,直到他又一次将要遁入虚无,进入冥想的状态。才听见娘娘一字一字的说道:“下诏书,英宗皇子颢,知宗正寺事有功,侍母以孝,特进封杨王为徐王。”

    “是!”梁惟简微微躬身。他感觉天气更热了,也许今年的夏天来的早。

    他想起了延文应的话,“儿子肯定要比孙子亲!太皇太后,也要为身后家族考虑吧!”

    风将起!也许燥热之后会有雨!这是新的平衡,还是天秤的发码才开始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