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天命在仁 » 第二十四章 七色云烟瘴

第二十四章 七色云烟瘴

    赵益虽然没有直接说自己对寇准的看法,但是通过对王钦若的评价,就已经足够表明态度了。

    刘娥已经说了,王钦若此次前来的目的,就是为了阻止寇准回到京城,也就表明了站在寇准的对立面。

    那么赵益将王钦若定位“奸邪”,作为对立面的寇准自然也就不是同一类人了。

    当然,按照一般的逻辑......

    就算王钦若是“奸邪”,也不能代表寇准就是“忠臣”。

    只不过,刘娥和赵益之间的谈话并不是文字游戏,而是一场政治态度的交锋。

    因此,关于王钦若和寇准的定性,只有“非黑即白”两个选择,压根不存在模棱两可的评判。

    王钦若是“奸邪”的话,寇准就只能是“忠臣”,仅此而已!

    “......”

    文德殿内突然安静了下来。

    阎文应等内侍纷纷低头望向各自的脚面,仿佛在等待一场暴风雨的袭来。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刘娥不但完全没有动怒,反而还朝赵益满意地点了点头。

    “官家能够看清楚王钦若的本质,并且明白寇准的功劳,确实殊为不易。”

    刘娥端坐在珠帘后,望着赵益说道,“而能够明辨是非,就足以证明官家的识人之术合格了。”

    “儿臣多谢大娘娘夸奖!”

    虽然搞不清楚刘娥为什么突然对自己和颜悦色,但赵益还是拱了拱手,语气谦虚地道了声谢。

    刘娥没有理会赵益的反应,又淡淡地说道:“只是,想要治理好国家,维持住整个朝堂的平衡。

    光有识人之明远远不够,还需要有相应的眼界和手段。”

    “请大娘娘训示!”

    赵益闻言,顿时明白真正的重点来了,打起精神说道。

    “嗯。”

    刘娥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正所谓执国如执棋,官家作为天子,就不能只是将目光放在一枚棋子上,而要站在棋手的角度,纵观整个棋盘才行。”

    “有些时候,关键的一子足以影响整个局势,就必须不惜代价,保住这枚棋子。

    有些时候,该放弃一些棋子,获取最终的胜利时,同样要有所决断。”

    “即便你放弃的棋子,曾经为了挽回了中途崩盘的劣势,也绝对不能迟疑。”

    “儿臣......明白了!”

    赵益感受着刘娥话语中透露出的冷漠之意,心情复杂地点了点头。

    “既然明白了,那就抓紧时间入座,开始处理今天的事务吧。”

    刘娥闻言,也没有继续对赵益进行说教。

    只是淡淡地吩咐了一声,便自顾拿起面前的一份札子,重新批阅了起来。

    赵益则是来到御案后坐下,开始了上午的“工作”。

    在刚刚的谈话中,刘娥跟赵益都没有谈及该如何处理寇准的上书。

    但是,等到赵益从张茂则手上接过相应的札子时,还是得知了刘娥的最终决定。

    “不允!”

    简单的两个字,便敲定了一代名臣寇准的结局。

    只不过,刘娥同样没有给王钦若面子。

    直接在刑部尚书林特上书的札子上,写了一个“允”字,准许了对方“告老还乡”的请求。

    如果是在半刻钟之前,赵益恐怕还会觉得刘娥心胸狭窄,赏罚不分。

    但是现在......

    他却从这两份截然不同的批示上,看出了更深层次的东西。

    “刘娥针对寇准,难道真的仅仅只是出于私人恩怨么?

    对于大宋而言,一个武则天的出现,固然令人难以接受。

    可是,谁又想再看到一个‘曹操’呢?”

    ......

    就这样,赵益心情复杂地坐在文德殿内,结束了一个上午的工作。

    中午时,又前往宝慈宫吃了一顿午膳,然后回到了垂拱殿。

    因为昨天发生的事情,赵益短时间内肯定是不能再出宫了,所以只能乖乖留在皇宫内,翻看堆积在书案上的札子。

    一般情况下,刘娥处理好的札子都会直接发回中书省,再经由中书省确认后,下发到各个衙门内执行。

    等到各个衙门处理完后,又会将原先的札子连同处理结果,重新送回文德殿。

    赵益下午看的札子,大部分就是这种类型。

    没有需要紧急处理的事项,也不需要赵益做任何查漏补缺的决定。

    唯一的用途,可能就是让赵益知道一下事情结果,顺便了解朝堂上的动向罢了。

    赵益自然对这些札子没有兴趣,只是随便翻了几本,就将注意力放在书案上的白玉镇纸上。

    作为御用之物,白玉镇纸的做工自然极为精细。

    上好的羊脂白玉上,雕刻着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雁,身下则是一朵朵祥云和翻涌的浪花,造型极为生动。

    然而,就在赵益想着将这块镇纸带到一千年后,能值多少钱时,张茂则突然带着杨文广出现在了垂拱殿外。

    “臣参见官家!”

    杨文广刚一进殿,就拱手朝赵益行了一礼。

    “平身吧!”

    赵益挥了挥手,让杨文广起身。

    随后,赵益又将目光从镇纸上收回,放到了杨文广身上。

    “我让你去办的事情,有结果了么?”

    杨文广点了点头,回道:“回官家,臣已经打探清楚了。

    事发当日,除了襄阳王外,还有三个人曾经订过樊楼二层的雅间。”

    赵益闻言,眼睛顿时一亮,问道:“这些人是谁?”

    “对方分别是黑骨魔、惠国公主府的一名下人,以及......”

    杨文广说着,突然停顿了一下,朝赵益投来了一道复杂的目光。

    “楚王!”

    嘭!

    话音刚落,赵益手中的镇纸顿时滑落在地,摔成了两截。

    虽然羊脂白玉本身的材质同样值钱,但是明显已经不能用了。

    ......

    与此同时,慈宁宫内。

    阎文应轻声走入大殿,来到了刚刚批阅完一本札子的刘娥身后。

    “太后,郭槐求见!”

    刘娥闻言,将头从书案上抬起来,望向殿外道:“让他进来吧!”

    “是!”

    阎文应微微躬身,再次离开了大殿。

    不一会儿,带着一名面容阴沉、嘴唇纤薄的年老内侍来到了殿内。

    “臣,皇城司提举郭槐,参见太后!”

    “嗯。”

    刘娥望着跪在面前的郭槐,淡淡地点了点头。

    “吾让你去查的事情,查清楚了么?”

    郭槐回道:“启禀太后,臣按照吩咐,将官家前日留下的血迹交给有司检验,又亲自去了趟江陵。

    已经可以确认,官家中的乃是天机门的秘传之毒——七色云烟瘴!”

    “此毒无色无味,唯有服下之后,才会与中者体内血液结合,反射出七色光芒。

    属下已经找人试验过了,确实与官家当日的情况吻合。”

    “七色云烟瘴的功效呢?”

    刘娥闻言,没有直接发怒,而是语气平静地追问了一句。

    郭槐回道:“据说天机门乃是南唐余孽所创,其中的门主跟长老更是南唐皇宫的供奉。

    因此,七彩云烟瘴同样来源于南唐皇宫,具体功效就是为了防止后妃怀孕,扰乱宫闱......”

    砰!

    话音未落,刘娥骤然拍案而起,一脸狰狞地望向了郭槐。

    “你的意思是,官家有可能绝后?”

    “臣不敢!”

    郭槐将头埋在地上,语气惶恐地说道,“据臣所知,即便是在昔日的南唐皇宫之中,七彩云烟瘴也仅仅只是在后妃之间流传罢了。

    而‘七彩云烟瘴’的名字,也正是由那些后妃所起。”

    “至于男子中了七彩云烟瘴后,会有什么效果,臣也不知情!”

    同一时间,阎文应也跪倒在地,言辞恳切地对刘娥说道:“太后息怒!郭提举所言极是!”

    “七彩云烟瘴固然歹毒,但是说不定只对女子有效!

    官家虽然误服了此毒,但是现如今明显已经吐出来了,应该不会影响到龙嗣才对!”

    “说不定?应该?”

    刘娥冷冷地扫了眼阎文应,幽幽地问道。

    阎文应瞬间一头冷汗地趴在地面上,咬着牙回道:“臣失言!”

    “官家已经吐出了大半毒血,现今又开始习武,必然能够将七彩云烟瘴完全排出体外,彻底恢复龙体!”

    “......”

    话甫落,慈宁宫内顿时安静了下来。

    过了一会儿,刘娥的脸色逐渐平静下来,若有所思地朝阎文应点了点头。

    “你说的没错,官家一定能将七彩云烟瘴的毒性全部排出来。

    这样看来,吾同意官家习武强身,倒是做对了。”

    说罢,刘娥又将目光转移到了郭槐身上。

    “如果吾没有记错,楚王的封地应该就是江陵,对么?”

    “是。”

    刘娥沉默了片刻,又问道:“......有证据吗?”

    “臣......无能!”

    “那就不需要证据了。”

    刘娥挥了挥手,重新坐了下来,抬手揉着眉心,淡淡地说道。

    “让皇城司出马,先在开封城内散布一些流言,等到时机成熟,再一举除掉楚王府。”

    “臣遵旨!”

    “嗯,下去吧。”

    “臣告退。”

    郭槐接到刘娥的命令,从地面上站起身,朝殿外退去。

    然而,就在离开大殿的刹那,又被刘娥叫住了。

    “楚王世子现如今正在指点官家习武,吾不想这件事情牵扯到官家身上,明白么?”

    郭槐愣了一下,朝刘娥拱手鞠了一躬。

    “臣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