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天命在仁 » 第五十四章 一盏明灯

第五十四章 一盏明灯

    随着赵益和刘娥现身,昭应门外顿时伏下了一大片身影。

    这样一来,手上拎着禁军,还站在原地的襄阳王赵珏就变得无比显眼了。

    只可惜,这种引人注目的方式,完全无法让赵珏感到享受。

    相反,当赵益和刘娥的目光扫过来时,赵珏只感觉如坐针毡,额头上不禁冒出了一层冷汗。

    好在被晚风一吹,赵珏的头脑迅速冷静下来,急忙松开手上的禁军,朝赵益和刘娥拱手行了一礼。

    刘娥既然答应过赵元佐,不会对赵珏赶尽杀绝,那么自然就不会出尔反尔,趁机让人拿下对方。

    然而,赵珏先前扣押禁军、以及落后众人见礼的举动,还是给了她一个极好的借口。

    “襄阳王意图强闯宫闱在前,御前失仪、怠慢官家在后,责令回府闭门思过、罚三年俸禄。”

    刘娥淡淡地说完对襄阳王的处罚,又将目光移到了王钦若等群臣身上。

    “各位爱卿,觉得吾的处置如何?”

    “太后仁慈,臣附议!”

    王钦若感觉到刘娥落在自己背上的目光,顿时大声表态道。

    话音刚落,王钦若身后的群臣也纷纷赞成了刘娥的决定。

    “臣也附议!”

    “臣同表赞成!”

    “臣附议!”

    “......”

    一时间,现场所有人都同意了刘娥对赵珏的处罚。

    至于赵珏,现在已经心乱如麻,说不出任何话来了。

    “嗯。”

    刘娥等到所有人都表态后,又微微点了点头,重新望向了低头不语的赵珏。

    “来人,送襄阳王回府!

    从今天起,没有吾的命令,不许襄阳王离开王府一步。”

    话音刚落,现场众人纷纷心中一凛,露出了严肃的神色。

    卧槽!

    本以为襄阳王只是被关禁闭,可是看现在的架势,明明就是软禁啊!

    幸好他们之前仅仅只是求见官家和太后,并没有表现出强闯宫闱的想法。

    否则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不过话说回来,襄阳王只是想要强闯宫闱而已,有关心太后和官家的理由在,此事可大可小,怎么就落到被软禁的下场呢?

    只不过,现场众人虽然不清楚刘娥处罚赵珏的真正原因,但是着并不妨碍他们保持沉默就是了。

    先不说他们已经赞成了刘娥的决定,实在是没脸再改口,为襄阳王求情。

    就是襄阳王自己,也因为心惊胆战的缘故,所以完全没有开口为自己辩解的意思。

    现场群臣跟赵珏又不熟,显然没必要冒无所谓的风险了。

    “是。”

    先不管现场群臣的内心活动如何激烈,在得到了刘娥的命令后,当即就有两名宫中侍卫应了一声,走到了赵珏身边。

    随后,两人一左一右架住近乎虚脱的赵珏,抬脚朝宫外走去。

    赵益站在刘娥身旁,望着赵珏逐渐远处的背影,微微眯起了双眼。

    “确定了,今晚发生的事情果然和襄阳王有关!”

    随后,赵益又不动神色地看了眼身旁的刘娥。

    “就是不知道刘娥用了什么手段,轻而易举地拿下了襄阳王......”

    就在这时,刘娥又叫人将那名前来报信的禁军带了过来,并从身后的阎文应手上拿过一个锦盒,交给了对方。

    “带着盒中的信物,前往城外的龙骧卫大营,调五万禁军进城,协助开封府和刑部镇压动乱。”

    “是。”

    “那是.....”

    赵珏听到身后传来的动静,忍不住回头望去。

    在看到熟悉的锦盒后,瞬间眼前一黑,承受不住打击,彻底昏了过去。

    “不好!襄阳王好像昏过去了!”

    负责押送赵珏离开的一名禁军见状,顿时脸色微变,看向了自己同伴。

    “怎么办?需要回去跟太后和官家汇报一声吗?”

    然而,另一名禁军只是将手指伸到赵珏鼻下,确认对方没什么大碍后,便无所谓地摇了摇头。

    “算了,太后的命令只是让我们送襄阳王回府而已,又没说过要保证襄阳王的清醒。

    既然不过是昏过去了,那就没有必要汇报了。”

    说罢,这名禁军又淡淡地补充了一句。

    “再说了,你刚刚难道没有看见,襄阳王揪着我等同袍的一幕么?

    他都不在乎我等的感受,我们又管他作甚?”

    “......你说的没错。”

    放在平时,襄阳王好歹也算是皇亲国戚,即便被软禁了,这两名禁军也不敢隐瞒对方昏迷的事情。

    然而,就因为赵珏之前的一念之差,所以纵使昏迷了,也为能引起昭应门外众人的注意。

    不一会儿,赵珏的身影就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刘娥处理完开封府衙和刑部求援的事情后,又重新将目光移到了王钦若等人身上。

    “今夜宫中设宴,难免人多手杂。

    先前的骚乱,不过是宫人一时不慎,失手点燃了宫中为元夜准备的花灯罢了。”

    “现在火势已经被扑灭,吾和官家也没有任何大碍,众位爱卿请回吧!”

    王钦若等人闻言,相互看了一眼,拱手道:“臣遵旨!”

    说罢,众人纷纷起身离开现场,朝着宫外走去。

    虽然集英殿内的宴席还没有散,但是众人已经没有心情再去享用了。

    今晚发生了许多事情,全都需要众人回去好好思索才行。

    可以想象,对众人而言,今天注定要是个不眠之夜了。

    ......

    赵益见众人都散了,本想跟刘娥打个招呼,径直回转自己的福宁宫。

    不料,还未等他开口,就被刘娥叫住了。

    “吾有些事情要跟官家商量一下,官家要是不急着休息的话,就陪吾走一段路吧。”

    赵益想了想,发现自己就算回了福宁宫,也是修炼内功、顺便等赵元佐回来找自己。

    于是,点了点头道:“儿臣现在确实无心休息,就陪大娘娘回慈宁宫好了。”

    “嗯。”

    刘娥应了一声,从一旁的宫女手上拿过灯笼,径直转身离开了昭应门。

    赵益见状,也拿过一盏灯笼,抬脚跟了上去。

    至于二人身后的陈琳、阎文应,以及一众宫女和内侍,则识趣地落后了十多丈。

    过了一会儿,刘娥带着赵益经过御花园,突然开口道:“楚王身体不适,已经回去了。”

    赵益闻言,脚步骤然一顿,随即稳住手上颤抖的灯笼,语气平静地回道:“儿臣知道了。”

    刘娥直直地望着面前的道路,似乎完全没有注意到赵益的反应,又抛出了一个令赵益始料不及的消息。

    “对付襄阳王的计划,是由秦王制定的。”

    “什么?”

    赵益终于再也无法维持冷静,手中的灯笼再次剧烈摇晃起来。

    随即,呼的一声,赵益手上的灯笼瞬间被蜡烛引燃,化为了一团火球。

    “啊!”

    赵益见状,不禁惊叫了一声,松开手上着火的灯笼,将其扔在了地面上。

    后方的一众宫人看到前方的火光,下意识地就想要冲上去救驾,却又被阎文应和陈琳联手挡了下来。

    与此同时,赵益迟迟不见陈琳等人赶过来。

    只能站在原地,眼睁睁看着面前的灯笼彻底被大火吞没,然后又逐渐熄灭,化为了一堆灰烬。

    接着,刘娥的声音又从一旁传了过来。

    “知道自己犯了多少次错误么?”

    赵益下意识地抬头望向刘娥,却因为失去了一盏灯笼的缘故,导致现场光线昏暗,所以完全看不清对方脸上的表情。

    心知刘娥很可能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所有计划,赵益只能老老实实地低下了头。

    “儿臣此次一共犯了三个错误。”

    “......”

    刘娥闻言,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过了一会儿,刘娥微微吐出一口气,淡淡地说道:“十个错误。”

    “什么?”

    赵益瞳孔一震,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

    “楚王身为外臣,纵使有官家准许,也不该深夜踏入后宫。

    官家作为天子,更应该明白规矩的重要性。”

    刘娥望着前方,头也不回地说道。

    “行事轻浮,缺乏对计划产生后果的考虑,此为第一个错误。”

    “楚王虽然有宗师级别的实力,但是宫中同样有相应的战力。

    官家让楚王夜探皇宫,却没有预先为楚王安排相应的退路。

    以致楚王连真正的目标都没有遇到,就因为身份意外暴露,所以不得不提前结束了行动。

    自以为是、思虑不周,这是第二个错误。”

    “官家作为天子,行事自当堂堂正正。

    就算官家能够看穿世上九成九的阴谋算计,也绝不能以天子的身份,使用这些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

    做事冲动,这是第三错。”

    “如果官家一定要利用阴谋,才能达成目标,也该将事情交给其他人去办,而非像现在一样亲自上阵。

    自绝后路,这是第四错。”

    “楚王既然已经彻底归顺了官家,那就算是官家的人了。

    而宫内的宗师高手,严格意义上也是站在官家这边的战力。

    官家却为了心安,想让自己人发生冲突。

    敌我不分,错五。”

    “如果官家明知道楚王会和人交手,就应该提前估算宗师高手交战的破坏力,将战场安排在其他地方,而非是皇宫之内。

    即便实在不行,也该想办法将此战的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

    “明明没有掌控局势的能力,却又放任事态发展。

    有始无终,错六。”

    “......”

    赵益本来还有些不服气,在听到刘娥接连指出了自己犯下的六个错误后,不禁陷入了沉默。

    刘娥微微侧头,看了眼一言不发的赵益,语气平静地问道:“还要吾继续说下去么?”

    赵益面色苍白地摇了摇头,又朝刘娥拱手行了一礼。

    “儿臣已经知道错了,还请大娘娘告诉儿臣,应该怎么做?”

    刘娥没有直接回复,而是转身将自己的灯笼递到了赵益手上。

    “如果官家不知道前面的路该怎么走,就拿着吾的灯笼吧。”

    赵益下意识地接过灯笼,借助照明,终于看清了刘娥平静无波的表情。

    “这就是大娘娘想要告诉儿臣的话么?”

    刘娥点头道:“没错。”

    赵益又问道:“可是大娘娘将灯笼交给儿臣,岂不是就看不清前面的路了?”

    刘娥闻言,重新望向前方的黑暗,淡淡地回道:“吾要走的路,早就在心里了。”

    说罢,刘娥竟是真的不用照明,径直抬起脚步,独自踏入了漆黑的夜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