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绍宋香皇后 » 第十二章 吃瓜群众

第十二章 吃瓜群众

    潘娴霏宫里确实有冰盆。

    潘家清贵多财,但不至于还能把金人占领的北地中存在窖的冰运回来……潘娴霏宫里的冰盆,是硝石制冰制出来的。

    此时大宋境内硝石矿并不算多,但也不少,因为从战国开始硝石就可以入药了。北狩之前的东京,路边就有以硝石制冰制作吃食的摊贩。

    不过如今赵玖忙着搞火药,虽说威力不算大……但聊胜于无,硝石消耗就大了起来。潘娴霏手里的硝石是从西夏人手里买来的,并不多。平日也不用,只在用午膳时会放一盆降温。

    有了冰,做赵玖心心念念的雪糕就简单多了。毕竟现如今的大宋,早就有了黄油与奶油……做个小布丁,对潘娴霏来说,真不是难事,所以她琢磨着这两天就做出来给赵玖尝尝。

    虽然帝妃二人互通心意,但是相处模式也没什么变化,就连夜里都还是规规矩矩各睡各的。

    这几日,潘娴霏随着官家去负责城防的、开封府尹陈规的军器营里参观火药优化,又到工坊营里跟木工们描述了一番纺织机,试图让工人试验出来。

    另外本应是杨沂中去城里搜罗的妓女,但因杨统制还在京东血战,这事儿就交给了刘晏刘平甫。

    刘晏原是徽宗赵佶那厮赐名赤心队的营将,早在明道宫时就被赵玖笼络了来。后来在杨沂中领了大半内侍省的活后,他基本就是宿卫了。刘晏虽然嘴笨拙舌,但曾是辽国正经进士,把这活交给他,赵玖还算是放心的。

    而之前说的盐场该煮盐为晒盐之事,东南那里因着路途遥远,图纸可能才刚到吕颐浩手上,也不知道这吕相公何时能试验完毕正式推行……不过赵玖也没法子,他总不能再跑去东南吧?

    至于两淮的盐场,却早就用上这个盐池图纸,已经开始大规模产盐了。等刘晏刘统制把妓女收齐,尚能劳动者,就可以直接送去做盐工。

    潘娴霏当时看书时不觉着,现下正经做事才发现,赵玖每日都忙得团团转,她一旦要插手一些事,也得跟着团团转,累的都没什么心情做吃食了……总归每天都过得很是充实。

    当然,这大约也是两人夜间相安无事的原因之一吧。

    在东京有条不紊,乱中有序的忙碌时,东平府那边战斗也要进入了尾声。伪齐元帅孔彦舟,已经被岳飞视若臂膀的兄弟部下张宪带兵乱枪戳死了,只等抓到落跑的伪齐太子刘麟,这场战争就基本算是结束了。

    此时东平府诛杀了孔彦舟,但碍于古代原始的交通导致的信息阻碍,汴梁自然是不知道的,还是如往常一般燥热无澜。

    赵官家今日难得没有觉得生活枯燥,因为他正在夕阳下与几位相公一起吃瓜。而且,这一次吃的不是寻常街头田陌常见的脆瓜,而是让赵官家欣喜异常的西瓜。

    好几年没见了,你说他能不高兴吗?

    须知道,西瓜传入中国已经不知道几百上千年了,但可能是品种没有改良,所以一直都还是西域那边日照充足的地方种植的奢侈品。

    不过,也就是这个时代,就是宋金并立之时,适合中原、江南普及栽种,跟后世大略没有差别的青皮红瓤大西瓜终于出现了。

    并且,就是在宋金局势稳定后,这种西瓜开始全面普及,成为中国人夏日消暑的必需品。

    这种足以功德成圣的品种改良,具体来源根本不清楚,但很可能是辽国时期,掌握了西域的辽国人在燕云一带培育出来的。

    当然了,回到眼前,眼下这种西瓜还没普及到所有人都能吃的地步,依然属于北方和西方才能享有的奢侈品,而赵官家今日吃的这瓜,却是金国使者高景山从河北带来的。

    一共三个,可能为了保鲜,一个居然没熟,剩下两个,一大一小,小的给后宫送过去了,赵玖让潘娴霏看着处理。他知道潘娴霏擅长做吃食,也不会亏待吴夫人与二位公主。

    大的这个赵官家也没有自己吃独食,而是召集几位相公外加御史中丞,专门入宫来吃瓜。

    三个相公吕好问、汪伯彦、许景衡,一个御史中丞李光,即所谓外朝大臣,然后一个陪侍的小林学士李景默,一个刘晏,一个大押班蓝珪,所谓内朝心腹,外加一个官家,八个大男人吃一颗瓜,不过尝个鲜罢了。

    “高景山打发了吗?”

    已经收拾的比较干净的池塘侧亭中,赵玖带头吃完瓜,先让人小心收起种子,并自己亲自拿个小布包装了,然后又起身带头在一旁铜盆里洗了手,端是惬意。唯独坐定之后,毕竟几位相公都在,所以还是不免随口论及了一些朝政闲事。

    “官家放心,已然打发了。”枢相汪伯彦赶紧做答。“按照官家言语,送了他两只官家亲手打的死兔子,以作回礼。”

    赵玖微微颔首。

    而一旁御史中丞李光不免蹙眉:“这金人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居然从大名府过来调解皇宋与伪齐战事……皇宋自与伪齐不两立,他们自立伪齐,难道不知道吗?”

    “不是真来调解的。”赵玖当即失笑,为这位前任公相李纲之弟解释了一番。

    金国使者来此并非是从燕京得了旨意,不过是在大名府隔河见到李逵、李宝的大部队越过去,情知不好。所以自作主张,专门来一趟告诉赵宋官家,此番东平得胜倒也罢了,但若真是进军济南,金军虽然不愿暑日作战,却也只好引主力出动——到时候又得变成国战,哪怕是金人也是没打算在这大夏天的时候打仗的,毕竟他们是北地黑山白水之处而来,受不得暑气。

    在场几人纷纷颔首,而李光却又微微赧然。

    因为之前李光指着御营前军在汶水不动弹,然后以此得出无能之论来弹劾岳飞。但此时朝廷这里,最起码已经知道东平府那边岳飞马上要合围了。虽不知道包抄已成,更不知今日决战,但不管如何,军事计划既然送到,且已经在执行期后半段,这弹劾就很站不住脚了。

    这里还是要解释一下的,岳飞在汶水不动,并非是什么兵法。只是梁山泊的张荣为了报早前李成与孔彦舟背叛的仇,不许杨沂中与岳飞进入战场而已。关于这水匪成将领,却改不了江湖气息之事,朝中也争论了一番。只不过赵玖心中有数,不管是弹劾还是争论,全都压了下去而已。

    “官家,”吕好问见到李光稍显尴尬,却是主动在亭内座中出言缓和气氛。“那官家又是何意,是否要出兵济南?”

    “朕以为不用!”赵玖不以为意,伪齐算是什么?不过是金国扶起的一条狗而已。大宋主要矛盾还是金国,狗过来咬一口,打回去便是。等到赵玖与金人打完,再腾出手来收拾也不迟。很不必为了这狗大动干戈……若是一击不中,陷入泥潭,等到金军南下时就是本末倒置了。

    “臣也是这般想的。”吕好问赶紧颔首。“咱们的粮秣钱帛还是很紧张,东南、荆襄都是怨言迭起,官家开了恩科,又派人封赏钟相之后,方才稍安,不能陷入其中,徒劳耗费人心……”

    “非只如此。”赵玖接过话来,也是嗤笑不及。“高景山此番匆匆拎着三个西瓜过来,虽有预料到东平府战事受挫不愿暑日扩大纷争之意,但也未必就不是存了激将之心,心中暗盼咱们能出兵济南,跟必然要拼命防御的刘豫厮杀消耗。”

    “确有此虑。”许景衡许相公也捻须相对。“官家不妨发面金牌到前线,给岳鹏举一些提醒。”

    赵玖怔了一下,总觉得哪里不对,但想了一想,还是点头不及:“可以。”

    若是潘娴霏在这,只怕瞬间就要联想到岳飞与那十二道金牌了。只不过关于这件事,潘娴霏倒也没有很在意。虽说这金牌有些晦气,但此时秦桧秦会之已经是金人右副元帅完颜挞懒座上宾,且赵玖绝非赵构之流,也不必过于纠结。

    “非只如此。”汪伯彦也继续提醒。“枢密院已有议论,都说此战后与济南相比,一个更要紧的事情在于收复兖州,而最关键的事情却是要顺势处置东平府张荣……官家何妨先发一面金牌让岳飞不要恋战,再发一面金牌给让他战后务必带着张荣来东京见一见官家?依臣之见,若张荣愿意来见官家,便是可用可存之人!”

    这就是之前被赵玖压下的弹劾张荣一事了。虽然张荣讲究江湖气,但毕竟已经招安,身为朝廷将领却还摆水匪那一套,真当朝廷是死的吗?不过这事文官们也不是统一看法,而赵玖更是对梁山好汉充满滤镜,此事总归不会有什么大事。

    几位相公纷纷颔首,赵官家也在思索片刻之后点头应许。

    话说,眼见着三位相公各自出言后,然后与官家轻易定下了这些前线大事,第一次来到这种场合的李光摆脱了尴尬之余,却也意识到这正是所谓‘君臣议政’了,也是一个文官一辈子所追求和期盼的事情。

    故此,这位御史中丞稍作考量,觉得无论如何,身为有半相之称的御史台长官,当此之时,却不能如林景默、刘晏这些内臣一般沉默,无论如何都是要发表一些建议的。

    而一念至此,李中丞稍显正色,也是出言相对:“官家,虽说岳飞有军报,说是准备合围,但伪齐在东平府毕竟兵马众多,且逆贼刘豫以下,伪都督李成、伪丞相洪涯、伪元帅孔彦舟都是些有能耐的人物,还是不可轻视……便是伪太子刘麟,听说也颇有枭雄之色,何妨再发一面金牌,让岳飞小心应对,不要大意,以免一时不慎,军事上出了差错?”

    赵玖怔了怔,对着满脸期待的李光一时无言。

    而就在这时,旁边吕相公一声清咳,却是让赵官家醒悟过来——这是人家新上任御史中丞第一次建言军国大事,便是废话也该严肃对待的。

    故此,赵玖即刻严肃起来,认真作答:“中丞说的好,朕也听说刘麟等人都是枭雄人物,不可轻易小觑,朕这就让刘晏发御前赤心骑,将数面金牌分次紧密送去,好让前线岳飞知道轻重,做到不失不误!”

    李光当即释然。

    夕阳下,吃完瓜的亭内君臣一时欢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