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洛水放屁,但我是洛神 » 投桃报李中护军

投桃报李中护军

    严世掏出弓箭瞄准司马懿,身旁的士兵也纷纷张弓搭箭。

    这时望楼上一个叫孙谦的将领,从后面猛的拉住严世的胳膊,同时向士兵们使眼色,“大事未定!”

    意思是,曹爽和司马懿,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你干嘛急着为曹爽卖命。

    严世说,放你娘的屁,甩开孙谦的手,再次搭箭。

    孙谦就再次拉拽他,如此反复拉拽几次后,二人变成激情扭打互殴,在地上滚来滚去,士兵们也不张弓搭箭了,就站在旁边看两位长官哲学摔跤。

    严世好不容易把孙谦压在身下,抬头忙去寻找司马懿的身影,司马懿的人早就疏通了街道,只留给严世一个潇洒离去的背影,老头儿心想,小样儿,回头整死你。

    完了,全完了,严世这点人可不敢追击,也不和孙谦扭打了,一屁股坐在地上茫然。

    孙谦释怀的大笑,完什么,人家太傅大人哪有时间和我们这种小人物计较。真要问起,你就说看见甲兵调动,以为贼人作乱,正欲引箭,近了才知是太傅大人,这才连忙止住士卒,小的该死,万死,砰砰的磕头就行了。

    严世无奈的看着孙谦,事已至此,就算杀了孙谦又有什么用,反倒他们同是大将军府的守卫,不管是曹爽赢还是司马懿赢,眼下统一口径才是要紧事。

    史书上只说一个叫孙谦的将领,从身后拉住严世,既然是将领,为什么没有记载具体官职。

    因为啊,孙谦是中下级军官,身份低微到没有具体官职,就是这么简单。

    而中下级军官归谁管,归司马师以前担任的中护军管……

    史书里没有记载孙谦是司马家的人,孙谦作为一个中下级军官,还不至于成为司马家拉拢的对象,自然算不上是司马家的人。

    而司马师提拔任命的中下级军官太多,以至于他本人都记不清。

    司马师一辈子可以遇见几百个上千个孙谦,但孙谦这一辈子,只能遇见一个司马师。

    有些事,大人物们不记得了,小人们却是刻骨铭心。

    孙谦一个大将军府的人,有必要这么帮司马家吗?

    那就只有一种可能。

    司马师大人啊,欠您的恩情,孙谦今日报答了!

    要说曹爽愚笨,他还知道把大将军府建在武库的必经之路上,大将军府围墙望楼,一应俱全。

    要说曹爽聪明,他当初竟然给司马师中护军!

    有道是说话有没有分量不重要,先混个脸熟。

    司马师当了几年的中护军,洛阳城里的大小军官,谁不认识他,不卖他几分面子。

    好比你说大将军曹爽,太傅司马懿,这种大人物,那些军官哪里见过。

    见过的人太少,只是听说过的多。

    可要是司马师往哪儿一站,我靠,那是我老领导啊,直系领导。

    哪怕曹爽和司马懿的官职比司马师大,大得多,县官不如现管,对这些军官而言,杀伤力最大的永远是司马师。

    更何况司马师担任中护军的时候,给了那些中下层军官,天大的好处。

    可以这么说,没有司马师,他们一辈子也混不到个中下层军官,送礼没钱,讲人情没势。

    我家哥哥不要钱不要人情,只要命呢,现在正是你们报答的时候捏!

    所以孙谦鬼事神差的去扯严世。

    所以司马懿带人冲到武库抢了武器甲胄,再冲到皇宫接管禁军面见太后,史书记载,未曾遭遇任何激烈的有效的抵抗!

    而所谓的抵抗,基本都是守军看见来人了就问,干什么的。

    司马家答紧急军务。

    什么军务?

    不是你该问的,闭嘴做好你自己的事!

    先糊弄,糊弄不过去了,就恐吓。

    让不让开,看见我身后的彪形大汉,们了吗?不让开砍死你!

    胆子小的就让,胆子大的有本事你砍死我啊。

    恐吓不行了,这个时候司马师就出来刷脸了,谁本事那么大,又是谁要砍死谁啊?

    守军看见司马师,就跟见着鬼一样,战战兢兢的闪开。

    刷脸,司马师仗着自己鲜肉,一路刷脸刷到太后寝宫!

    并不是所有守军都听司马师的,都受过司马师恩惠。

    但大多数都是中立乐子人啊,大将军在还可以勉强冲一冲,大将军不在,一个月几百块玩什么命啊。

    曹爽赢了给我发工资,司马懿赢了就不给我发工资了吗。

    我一个看大门的皇宫禁卫,对于我们这种底层小人物来说,不存在曹爽大一点还是司马师大一点,都是一样大的,因为我们,谁也惹不起!

    大人物在的时候,装模作样也要拼一拼。

    大人物不在,就要看中下层军官是什么态度。

    可是中下层军官,要么受了司马师的恩惠,要么就是和我们一样的中立乐子人,装傻装死,谁不会。

    曹爽没注意到的是,可以瞧不起底层士兵,但不能瞧不起中下层军官啊。

    你不在的时候,就靠这群老铁表态,可是老铁们没有那么铁,全被司马师划拉走了。

    曹爽还扒拉着手指头数,那些有头有脸的官职,全攥在自己手里,可是那些叫不上具体职务的中下层军官,他是一个也没放在眼里啊!

    但凡他肯用点心,不说多的,像司马师一样广结天下好友,不要钱只图命的与人为善。只要他能花点时间,和自己大将军府里的这几个中下层军官谈谈,偶尔交流交流感情再搞点小恩小惠什么的,今天司马懿从他家门前过,能被射成刺猬!

    可是大将军忙啊,日理万机,府里还有那么多妻妾,哪里有那么多时间照顾小人物的心情,就算是他府里的中下级军官,他都不一定叫得上名字。

    哪怕他找孙谦谈过一两次,用不着给孙谦多大的恩惠,今天孙谦卖他也不会卖得那么果断那么彻底!

    所以说,不要出了什么事都推给天意,天不佑我啊,天要亡我。

    不不不,细节决定成败,性格决定命运。

    司马昭代替司马懿面见了太后,递交了奏章,历数曹爽罪状,请求罢免曹爽,然后由司马家,和与司马家亲近的人,接管曹爽手里的军政大权。

    奏章里曹爽的罪状,虽然有夸大的成分在,但还没真没有冤枉他,曹爽处事乖张多有犯禁,不说人神共愤吧,但连忠于曹魏的老臣们都看不下去,这是事实,也是大势。

    史书上说,是司马懿逼迫郭太后签字盖章的,大可不必这样写,但这样写不是抹黑司马懿,反而是给郭太后留面子。

    郭家和司马家交好,一直走得很近,又是儿女亲家。

    况且曹爽也早就把郭太后得罪了,把她从小皇帝身边弄走,什么事也不向她请示,什么事也不让她过问,还从先帝的后宫偷女人,偷她以前的那些小姐妹……

    虽然那些小姐妹吧,郭太后和她们关系不一定好,但是郭太后和曹爽的关系,一定不好!

    事实上就是司马懿带人冲到太后寝宫,把前因后果给郭太后一说,自己是怎么做的有什么打算,郭太后听完不说欣然同意吧,也是举双手赞成的。

    因为本质上,就是司马家和郭家,一起薅曹家的羊毛啊,郭太后和司马懿都是被曹爽架空的人,现在有便宜占干嘛不占呢。

    但郭太后,毕竟是曹家的太后,郭家和司马家一起薅曹家羊毛的事,这样写太丢人,要顾及皇家脸面,所以写,郭太后是被司马懿逼迫的,不得已才同意。

    我甚至可以想象司马懿逼迫郭太后时的场景。

    司马懿带人冲到太后寝宫大喊,“太后我要弄曹爽,你来不?”

    郭太后小手一挥,“来人”!

    卫士们连忙拔刀上前准备护驾。

    “取太后印玺,哀家要盖章同意。”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就剩司马家的人,拿着太后盖章的命令,在洛阳城里四处接管城防和军营。

    本来司马师刷脸就够无耻的了,现在加上太后同意的命令,就是无耻他妈给无耻开门,城里的守军那是望风而降竭诚欢迎呐!

    司马懿掌控了洛阳城里的守军和禁军。

    但是曹爽带出去的,也是洛阳城里的守军和禁军啊!

    真要打起来,沾亲带故的,打不成,打不成,头痛得很。

    所以人家司马懿一开始就没想和你打啊!

    接管了守军和城防,立即下令关闭所有城门,有本事你攻城,攻不下咱们就谈呗。

    某位黑心商人说的好啊,“要么你一枪打死我,你要一枪没打死我啊,我爬起来,还和你继续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