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洛水放屁,但我是洛神 » 智囊不智

智囊不智

    只见一对长枪交叉向曹羲扎来,根本捅不穿明光铠,所以那长枪一开始就没想要扎他,反而是穿过他腋下把他死死架住,一人冲上前来挥刀就朝曹羲脖颈处斩去。

    却没有想象中的头颅飞起,但曹羲确实中刀了,只见他身子一斜,倒在了水中,没了动静。

    中军的曹训看见,大喊着二哥,连滚带爬的冲了过去,可是早有人把他死死按住。

    “三将军,退兵吧!”

    “三将军,走啊!”

    曹训疯了似的大喊,我不走,我不退,司马师我和你不共戴天!

    这时曹羲中军却响起了鸣金收兵的金鼓声,曹训回头大喊,谁下的命令!你们是要造反吗!是谁下的命令!本将军不退!

    却被几名禁军拖拽着往回走,曹训看见那几名禁军,边走边抹眼泪,他自然知道了,是他二哥下的命令,他二哥生前下的命令。

    “不!把我二哥的尸首抢回来!快去啊!”

    不用他说,曹羲倒下的瞬间,就有禁军在往这边赶,但是洛水暴涨,奇怪的把曹羲的人全部卷回了对岸,曹羲的尸首也被卷着朝下游冲去。

    于是曹羲的人也朝下游移动,司马师并不追击,放任他们离去。

    司马师叫来几名哨探,命他们悄悄的跟去下游查看情况。

    又自言自语到,“万一他没死呢,最好是没死。可是这样的人要是不死,不是我司马家的大患吗……”

    司马师只有无奈的摇着头回去了。

    两军激战本就是在深夜,不多时便天亮了,而曹爽彻夜难眠,枯坐在大帐中等着战报。他想了一晚上,什么都在想,甚至想起了先帝曹叡,他越发的不敢去高平陵了,此地离高平陵又太近,他现在只盼二弟的捷报赶快传来,他好立即动身返回洛阳。

    也不怪桓范心里瞧不上他,昨日要是他不小家子气,肯全军压上,就算不用天子督战,就算他不身先士卒,把部队全部交给曹羲指挥,这不是就躺赢了的吗!

    压一半留一半是什么意思?无非是怕全军压上打不赢,自己自保都成问题,倒不如留一半,就算打不赢也还有退路。

    干大事而惜身,怕死啊,是真的怕!

    谁不怕死?

    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耳!

    前线战报到了,只见来人眼圈通红,进了大帐跪在地上一言不发。

    曹爽敏锐的察觉到事情不对,连忙支走左右,蹲在那人身前小声询问,“如何?”

    那人也不敢高声言语,也小声的回禀,“二将军率军行至洛水浮桥,遭遇司马师率军堵截。两军激战,我军未能夺下浮桥,二将军力战身亡。现三将军正在洛水下游寻找二将军尸身,即刻班师回营。”

    曹爽听完只觉眼前一黑,一屁股坐在地上,还说奇袭洛阳,连洛水都过不去。

    曹爽万念俱灰,但事情没完,还没完,怎么说他也当政当了十年,我还没输,我还没输。

    他缓了缓,镇定的小声吩咐来人,下去休息吧,暂时不要走漏风声。

    前线战况对大营的军心和士气,无疑会造成毁灭打击。

    瞒是瞒不住的,只要在曹训班师回来之前想到解决办法就好,只要在曹训班师回来之前想到解决办法就好。

    曹爽努力的发挥他的聪明才智,叫来侍卫,“去请桓范先生前来议事。”

    侍卫刚走出门,他又高声止住,“慢着!算了,我亲自过去。”

    曹训率军往下游走了两三里路,沿途捡了不少落水昏迷的将士,总算在岸边发现了曹羲的尸首,众人赶忙上前查看,却惊奇的发现曹羲还有脉搏。

    曹训连忙大喊,军医!军医快过来给我二哥包扎伤口!

    军医提着药箱过来查看了一番却迟迟不见动手。

    曹训大怒你想死吗王八蛋,还愣着干什么!

    军医赶忙磕头,“回三将军,二将军身上,并无伤口!”

    嗯?

    废话,丁十三空手接白刃给他挡了啊,顺便从后面,给他后脑勺来了一石头,他只是昏了过去……

    当时丁十三拎着石头摸到他身后,眼见他要被砍,连忙伸手去挡,一边伸手一边自我催眠,我能挡住我能挡住,我要挡不住算你命苦!

    那人一刀砍下,也觉得是砍在肉上,但就是感觉不对,手感好像还差一点。还没来得及细看,丁十三就把曹羲卷走了。

    不多时曹羲渐渐醒转,天已大亮,一群人立马围了上来,军医赶忙制止,散开些散开些,于是只有曹训跪在他身边哭泣。

    曹羲缓缓问,“三弟,我死了吗?”

    “没有,没有!二哥你还活着。”

    “三弟,那我们胜了吗?”

    “也没有,我下令撤军了。”

    “撤得好,撤得好,二哥不怪你。”

    曹羲挣扎着要起来,曹训赶忙扶住他。

    曹羲也哭了,他面对着茫茫洛水,放声大喊,“洛神啊洛神!你既然不助我,为何要救我啊!”

    回应他的只有涛涛水声。

    如果丁十三醒着,应该会给他竖个中指,可是昨晚运动量太大,丁十三早就睡觉回复精力去了。

    临睡前丁十三还不忘吐槽,“看来真有必要找他要份房中术,男人不持久可不行啊。”

    见没有回应,曹羲只有轻声对曹训说,回去吧三弟,我们回伊水大营。

    曹爽走到桓范的帐中,恭敬的向他行了一礼,便坐下一言不发,思索着如何开口。桓范看他脸色,哪里会猜不到发生了什么事,偏要卖弄聪明的问他,“大将军何事?莫不是前线败了?”

    曹爽艰难的点了点头,“正欲请教先生有无对策。”

    桓范答,“略有成见,只是不如召集诸将领一同商议,以免阙漏。”

    曹爽见他如此回答,自是已有定论,也不强求,便应允待三弟班师回来,再请先生一同商议。

    桓范到死都要卖弄聪明,他不肯说,无非是现在他说了,曹爽若是不同意,一票就给他否决了。

    等到各将领聚齐再说,总会有同意的,到时候同意的人若占多数,就容不得曹爽不同意了。

    等到傍晚时分,曹训班师回营,曹爽带众人亲自去迎,方知曹羲尚存。他身上并无伤势,只是操劳过度,不光是身体上的,更主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巨大压力,以至于他路都走不稳,要人搀扶。

    曹爽查看曹羲的军队,又觉疑惑,虽是吃了败仗,伤亡不大,且军士脸上并无颓丧之色。

    怪哉,曹羲什么时候这样善于统军了?

    他哪里知道,昨晚战斗虽然激烈,但是被地形阻碍,浮桥太挤冲不过去,涉水渡河大多数人游到一半就被卷了回来。

    双方根本没有大规模接战,反而是局部厮杀尤为惨烈,固而也就双方伤亡都不大。

    而军士们的神色,就更好解释了,本来以为曹羲死了哭得死去活来的,后来又被找到曹羲,曹羲没死,失而复得的喜悦冲淡,一悲一喜之后,反倒打了败仗也没什么感触,不以为意了。

    军士们虽然没有受曹羲什么恩惠,但军士们也从来没有被曹羲苛责,大家又都知道,这个人从来是个烂好人。

    曹爽贵为大将军但不足贵,在军士们心目中,曹羲已然成了眼下这只军队的精神支柱。

    曹爽又询问曹羲是否还能参加会议,曹羲答不妨事,于是便去请桓范先生。

    等各将领都聚齐了,曹羲并不入座,“禀大将军,末将奉旨讨逆,率军至洛水浮桥,遇司马师阻截。司马师所部,非洛阳军士,尽司马氏私兵,洛阳兵力,恐有变故。司马师统军有方,末将无能战他不过,丧师败军,请大将军治罪。”

    说完便跪下磕首。

    都是自家兄弟,曹爽胡来惯了,哪会治他的罪。

    只是经此一役,曹训也成长了不少,受他二哥感染,觉得军国大事,不应当再像他大哥一样儿戏。

    也连忙跪下,“末将统中军未能及时接应,以至曹羲孤军兵败,罪责在某,请大将军降罪!”

    这下难堪的是曹爽了,这个二弟历来和自己不对付,怎么现而今三弟也学坏了。

    这倒难不倒他,“权且记下,待讨平了司马懿之后再行处置,入座吧。”

    又转身询问桓范,“今日之事,不知桓先生有何高见?”

    桓范这才不端着,反而开始全力卖弄。

    “此去许昌不远,许昌原就是大魏的龙兴之地,那里城池坚固,不惧司马懿引军来攻。

    况许昌也有武库,兵器储量不下于洛阳,足以武装数万人的军队。

    而大军战守,最重要的就是粮草辎重,我临行前带来了大司农印信,凭它就可以调运四方州郡粮草。

    况天子还在大将军身旁,只要请天子移驾许昌,公布司马懿谋逆的罪行,发布诏书,征调四方军队齐聚许昌,由大将军统一指挥。

    不愁不能讨平司马懿!”

    桓范这个计策,看起来很完美,但也仅仅是看起来完美。

    你看要守,许昌有城防是吧。要战,许昌有装备,而我又帮你解决了粮食问题。要兵,天子在手还怕摇不来人吗。

    哎,我先不说这计策的致命缺点,就说摇人这一条。

    为什么一开始曹爽想自己解决这事,摇人也要摇自己的人,而不是摇别人的人。

    除了曹爽好面子之外,为什么不能随便去摇别人的人,嗯?

    当初何进想解决十常侍,就因为自己兵力不够,于是开始摇人,摇来了董卓。

    接下来还用继续说吗?

    不要觉得是何进蠢,董卓坏。

    我来摇就好,摇来的不是董卓就好。

    摇人最大的问题就是,摇的人少了,解决不了问题,摇的人多了,那是听你的,还是听他的?

    你说我是大将军听我的,他说他的人多,不听你的,你又能怎么样?

    你一个司马懿都解决不了还要我来帮忙,那你哪里来的自信觉得你能解决掉我呢?

    你再继续摇人解决我是吧?

    那不就是呵呵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