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洛水放屁,但我是洛神 » 曹休旧事

曹休旧事

    桓范以为自己说完会迎来满堂彩。

    结果却是鸦鹊无声,大帐里众人皆沉默了。

    曹爽不蠢,他却不能点破这个计策的缺点,这会对他个人的声望,造成很不利的影响。

    这个计策其实没有那么差,它不能保证曹爽必胜,但它能让曹爽立于不败。

    桓范急了,连忙走向曹羲,“现而今的情况,紧急到哪怕是跪地求饶,对方也不一定会放你一条生路。将军你读了那么多的书,又是统帅禁军的大将,就不发表一下你的看法和意见吗?”

    桓范也确实没有辱没“智囊”这个称号,因为在场的所有人,只有他一个人看出了司马懿的包藏祸心和歹毒程度。

    桓范没有说错,哪怕他们跪地求饶司马懿也不会放过他们,司马懿一开始就是要斩尽杀绝的!

    其它人沉默或许是云里雾里,不知所谓,曹羲沉默却是因为他也发现了这个计策的致命缺点。

    但曹羲还没有看出司马懿的狠毒,于是曹羲开口说到,“司马师一开始就有劝我退兵的打算,等我真正退兵了他也没有追击。司马家应该还是想讲和的,估计很快就会派人来交涉,不如再等等看吧。”

    反倒曹羲说完,大家一致认同了曹羲的看法,桓范叹息着自顾自的走了出去,他也想看看司马懿耍什么花招,所以现在还不至于弃曹爽而去。

    等出了大帐,曹训又近前小声的询问曹羲,二哥你怎么不和他们说你遇见了洛神,洛神还救了你的事。

    曹羲却言,“军国大事,不可寄托于鬼神。况随意提及,也是对神明不敬,三弟以后还是慎言吧。”

    曹训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等曹训走了,曹羲转身就让你看看什么叫真香定律。

    “备马车,去洛水。”

    于是曹羲只带了亲信数人,就前往洛水,他倒不担心安全问题,既然司马师不肯追击,那就算中途遇见了,现在战和未定,司马家也断然不会加害。

    司马家摆出一副完全不准备出击的态势,以至于路上连巡逻的哨骑都没遇见,曹羲及其顺利的就到了洛水,前一天晚上遇见洛神的地步。

    白天洛神没有回应他,他不知丁十三在睡觉,经验性的推断,许是洛神晚上才出来,心有不甘于是迫不及待的再次前来。

    而丁十三早就醒了,还吃着昨天剩的祭品,尝了一下曹羲供奉的酒,哎,果然古人没有发明蒸馏技术之前,这酒度数还是低,跟普通的啤酒差不多,只是味道更纯净果香也更浓。

    发现曹羲来了,丁十三自然是很高兴的,倒不是觉醒了某种特殊癖好,当年先洛神和先陈王有一段佳话,现洛神和曹将军也要搞出段佳话来。

    实在是好无聊啊,这地方鬼都逮不到一个!

    有人来和他说话,他自然高兴。

    前提是曹羲最好不要像先陈王一样,有特殊癖好,有也别被他发现!

    我尊重你的特殊癖好,但是我不会成为你的特殊癖好,只要从你嘴巴里蹦出一个相关的字来,丁十三能换块更大的石头给他脑袋开瓢。

    但实属是他多虑了,曹羲是正人君子,只是魏晋之风好男色,真不是吹的啊,十三害怕……

    于是又是标准流程,曹羲燃香祭拜供奉祭品。

    然后曹羲又开始了,一板一眼的唱祷词。

    “大魏中领军曹羲,夤夜拜祭无心冒犯,唯奉旨讨逆不成愧对圣恩,于心难安诚请洛神大人解惑!”

    哈哈哈,丁十三都被他逗笑了,他越是这么严肃,丁十三越是想要捉弄他。

    于是丁十三咳了两声,曹羲知道洛神来了,连忙侧耳去听,洛神大人说些什么。

    “那么,房中术带来了吗?”

    “什么!”

    这次曹羲依然绷不住,不仅绷不住还说出了口。

    “没有,你听错了。我是问你桓范怎么说的,曹爽答应了吗?”

    放屁,你明明找我要房中术了!

    曹羲很想爆粗,但是良好的修养让他克制住了。

    但曹羲又不得不佩服洛神大人,他到底是怎么知道的,我们向桓范问计了啊。

    于是曹羲又一五一十的把今天会议发生的事告诉了洛神。

    我怎么知道的,我看过剧本了啊,而且看了不止一遍。只是如果我随便干预的话,剧本的走向可能会改变。比如历史上曹爽和司马懿并没有打起来,可是就是因为遇见了我,曹羲和司马师在洛水浮桥那儿打得头破血流的。

    但转念又想,干预了又怎么样,凭什么别人穿越了能跃马横枪大乔小乔,我来这破地方只能天天啃不咸的咸鱼,能有个把人和我聊天,还要激动得泪流满面。

    不干预我不是亏大了,只是丁十三依旧保留原来的看法,曹家和司马家是狗咬狗,他干预的兴趣不大。

    丁十三想看看曹羲是不是可造之材,于是问他,“桓范的计策你觉得有什么不妥,说得越详细越好。”

    曹羲却不像桓范那样造作,于是一一直言相告。

    首先,不能随便摇人,不见何进董卓旧事吗。

    其次,就算能摇人,而且摇到的是好人,我们能摇,司马懿也能摇。因为我们这边有天子,司马懿那边有太后。

    一边是大将军和天子,一边是太傅和太后,而对其它州郡的长官来说,没有谁大谁小,两边他们都得罪不起,所以我们摇人他们就答应,那么司马懿去摇人,他们也会答应。

    其三,在两边都不能得罪的情况下,这些人很快就会保持中立,就是谁赢他们帮谁。而如果我们去了许昌,看上去就是司马懿赢了,情况会变得很不利。

    哪怕是我们主动退守许昌,在别人看来,也是司马懿赢了,他把我们打跑了,我们不得已而退守许昌。

    不然怎么解释,要是是我们赢了,怎么不是司马懿带着太后退守许昌,而是大将军带着天子退守许昌了,谁动就是谁输了。

    其四,就算他们不认为我们输了,无非就是两边各自摇人,我没有自信大将军能摇到的人比司马懿多。就算两边摇到的人一样多,势均力敌。我不认为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大将军能战胜司马懿,那可是凶名在外的魏国战神,而大将军的能力,远不如当年的诸葛武侯……

    其五,就算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大将军不落败,可是这样会引发什么后果?在吴蜀未平的情况下,魏国内部一分为二发生激烈的内战。如果因此丢了江山社稷,曹爽他就不配当曹家的子孙!

    为一己私欲,为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让魏国陷入无休止的内战。

    这完全是桓范揣度,大将军就是那样的人,为了逢迎大将军,而想出来的计策,桓范是在陷大将军于不义!

    最后,桓范先生的计策,虽不至于取胜,但至少能让我们立于不败。也许他想的是司马懿年事已高,只要能拖到他死,那一切就会有转机,像当初司马懿熬死诸葛亮诸葛武侯一样对付他。

    如果昨天没有和司马师交战,我或许会同意。但昨天和司马师交手,我才明白司马师这个人有多可怕,而不是大将军口中的,迂不可及,不懂变通。

    我和他也共事过几年,当时他在军中的威望就很高,士卒多有愿向他效死力的。

    熬死了司马懿,还有司马师,况大将军酒色纵欲荒淫无度,谁先死,还未可知也,当年先帝可是三十五就没了的啊!

    丁十三听完,故意等了很久,见曹羲没有想补充的了,一句一字,口齿清晰的告诉他。

    “咦,曹家还有千里驹,如曹休旧事,你回去吧。”

    曹羲这么聪明,怎么会猜不到丁十三什么意思。

    我要直接告诉你,司马懿骗你呢,他会咦,不可能吧。

    所以有些时候和聪明人交流也麻烦。

    如曹休旧事,曹休的事多了,到底是哪一件事。

    最出名的不就是周舫断发赚曹休了吗?曹休被周舫骗了,曹爽也被司马懿骗了?司马懿正准备欺骗大将军!

    等曹羲走了,丁十三又开始头疼,烈丈夫啊烈丈夫,我该安排你去哪儿呢。

    夏侯玄是曹爽的表弟,又贵为雍凉大都督,却不能让曹羲投奔夏侯玄。

    因为雍凉军区是司马家的基本盘,现在还远远没到转化成曹家的地步。

    历史上,也是曹爽死后,司马家一纸诏书就解除了夏侯玄的兵权,夏侯玄连起兵自保都做不到,雍凉的将士既不会听从他的命令也不会响应他的号召。

    扬州军区是曹家的基本盘,但是现在的扬州大都督是王陵,那家伙也不是好人,不过是劣质版的司马懿罢了。

    当然诺大的曹魏,不是只有这两个军区,也从来没有军区的说法,而是按我们现在的理解,可以大概给它划成五个军区,方便解释说明。

    除天子所在的中央军区,基本可以划分为四大军区。

    西部雍凉军区负责堵蜀汉。

    东部扬州军区负责堵东吴。

    中部荆豫军区啦啦队气氛组,默认是东部小弟。

    谁欺负它东部就过来帮忙,东部去欺负谁他也去站场,但它从来不是主力,体量太小了。

    曹魏有个荆州,东吴也有个荆州,曹魏的荆州只占了个jio,还不是一双,是只占了一个,这样应该能理解吧……

    最后的北部军区实力强横,但并不具体指哪一个州郡,因为北方的边境线太长了啊,主要就是跟北方少数民族游牧政权打仗。

    他们的态度一直是,你们打,我不参与,谁打赢了我跟谁。

    就是天下姓曹姓司马,无所谓,只要还是汉人的就行。

    不是北部军区佛系,是它顶着那么大的边防压力想搞事也搞不了啊。

    至于中央军区,现在不是正打着吗,司马懿曹爽一人占了一半,激情互殴。

    肯定不止这么点人,但双方还没拼到全力摇人的地步,而这点人也不容小觑。

    因为蜀汉和东吴也不是软柿子,你随便分一两个军区出去就想堵别人,好大的口气啊!

    有些时候堵住了最好,堵不住防线被打穿了,中央就要带着其它小弟去救火。

    中央军区,既是指挥中心,又是快速反应部队,救火是家常便饭了啦,虽然人少,但是战斗力肯定中部的最能打啦。

    曹家的忠臣良将大有人在,可是啊他们现在的势力都还太弱小,一旦露头反倒会夭折。

    曹老板啊曹老板,你没想到吧,这才多少年啊,你曹家的天下,能信赖托付的人,竟然就只剩曹爽了,偏偏他又不堪大用,这难道不是气数已尽吗。

    丁十三倒是想让曹羲去投姜维,他两个烈丈夫聚在一起,一定好玩。

    只是蜀汉和曹家,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曹羲的诉求,一直是保住曹魏的江山社稷,而不是苟全性命。

    苟全性命,凭他自己就可以做到,而不能保全曹魏的江山社稷,他宁肯去死。

    罢了,狗咬狗,先咬着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