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催眠术 » 第三章:梦境中的硬币

第三章:梦境中的硬币

    回家冲个凉,岳升盖着薄毯子,把身体摆个舒服的姿势便闭上双眼,顺着意识的方向,思绪沉沉浮浮,终于在漫长的黑暗潜泳后感觉到了存在感,睁开了眼睛。

    在自己的生命里,如同一个看客,当时再深刻的事情,只要过去,就只剩下记忆里的一段描述,现实世界对于他来说,就是断断续续的感觉切换,置身其中,却没有太多亲身经历的感觉,后来就连感觉都是靠习惯。只有躲在自己最深层的梦境里,才能觉察到孤芳自赏地活着。

    他是知晓原因的,唏嘘的人生经历与渴望自由的本愿,让他在三观成长的重要阶段选择了唯心主义,后来被现实打击得支离破碎,便依赖着催眠术欺骗自己,通过修改记忆和感觉来面对现实的无奈,蝇营狗苟地活着,自称是心理医生,尤其擅长处理青少年的恐惧心理与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当然,没有读过大学,也没有参加过任何机构培训的岳升是不敢公然营业的。只能偷摸地在网络上靠着廉价的收费和自吹自擂的职业道德来吸引客户。

    进入梦乡的柳橙,迷迷糊糊地又来到了茅草屋,托之前看到那个男人一幅画的福,她能清晰地感觉到这是梦境。内心的恐惧在梦里扭曲着一切,茅草屋忽然就变成奇怪的树林,每棵树上都挂着相框,相框里是各种各样发黄的干瘪死人脸。

    “橙橙,又做噩梦了吗?”在母亲怀里醒来的柳橙感受到拥抱,恐惧慢慢褪去。

    母亲轻轻揉着她的后背:“睡吧。”

    她又进入了梦乡,一群腐烂得血肉模糊的老鼠围绕着她,“咻咻咻”地叫着,画面清楚得她能看到老鼠跳动的胡须和凝结的血痂。

    进入梦境,岳升习惯性地看着自己的手心,里面安静地躺着一枚硬币,很普通的一元硬币。他大概是知道这枚硬币与自己的渊源的。

    应该是六年前的冬天,他流浪在北方的一个小村庄里,两天只吃了三个馒头,身上穿的还是夏天的运动鞋,薄薄的衬衫外面套了一件水衣,渔民下河穿的,黑色漆皮,能挡风,却不能保暖。那时的北方农村,除了房屋,就是土地。小路两旁都有浅浅的河床,然后便是一片片的绿油油麦田了。昨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雪,他只好躲在桥洞里。桥洞是大的水泥空心管,躺着的地方是疙疙瘩瘩的土粒,还有一些麦秸秆,虽然外面飘着大雪,他也只是躺在侧边,刚好避过雪花。桥洞深处太黑了,他又恐惧里面栖息着花蛇蛤蟆之类的,迷迷糊糊熬过半宿。凌晨雪停了,天地间一片白亮,甚至能看到麦地里没有被白雪完全覆盖的点点嫩绿,大概是熬过去了,他就出了桥洞。

    怕不小心掉进井里,便沿着小路中央走,凌晨的风非常冷冽,也让他精神了不少。平原的冬雪是幼年时兴奋的风景,如今虽然冷冽,也让他觉得快乐。他看着大片大片的平原雪,中间点缀的是或高或矮的坟头,在北方视野开阔的地方,举目远眺,目光尽头总是郁郁葱葱的白杨。大雪之后是个大晴天,中午的时候雪已经融化了表层,河床上露出了黑黄的玉米秆,那是秋天未烧透的余烬。到了下午,天空便又阴郁了,还有些许阳光,仿佛昏黄的渲染画。岳升颇有些山穷水尽的悲凉感。他打算找个地方好好睡一觉。他的计划是ATM机房。终于在下午四点钟,他到了一个集市,集市此时有会,平时的街道现在围着一片片布帘,搭建成一条长长的帷幕,帷幕下是热火朝天的摊贩和川流不息的人群,烤肉串,套圈,气球枪,棉花糖,岳升远远地就听到此起彼伏的吆喝。这不是自己该去的地方,不过人气旺盛的地方让岳升身上也有了一点点暖意,通风的鼻腔也渐渐有了感觉。转过路口,他闻到油炸发面頭的味道,闻到了面頭里面是加了小葱的。他喜欢闻这个香味儿,甚至口腔里有了外皮酥脆,内里柔软,咸鲜葱香的发面頭味道。

    街道并不大,只有东西两截,南北便是寻常的农村道路了,在东街的交叉口,他找到了一个小小的邮政银行,幸运的是,里面有ATM机。他于街市周围的空地胡乱晃悠,旁人眼光里的鄙夷和不解,他早已习惯到无视了。

    夜晚,他悄悄地摸到ATM机房,其实里面依然是冷得慌,躺在金属机器旁边更是冰凉凉地,可终归是没有风雪的干燥地方。他已经困得不行了。“你已处在监控中,不办理自助业务,请马上离开”。突然,头顶上的音响大喇叭发出刺耳洪亮的电子音。岳升只好离开了。他又困又累又饿,兜里只有一枚硬币,之前一直舍不得花掉,是怕自己完全沉浸在臆想中,分不清现实与幻觉,再也无法回去了。留着这枚硬币当作护身符,也是与人海之间的系带。

    于困顿疲惫饥饿的绝望中,他反而无所谓了,藉着内心的骄傲,拿出了那枚硬币,随手一扔:“我愿意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然后,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岳升在“梦境清醒”的状态下,发现了自己手里握着的硬币,这是流浪少年潜意识里的惶恐与渴望。内心里,他从来没敢真的扔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