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驭灵传 » 第3章:肉眼凡胎

第3章:肉眼凡胎

    秦时睁开双眼,不敢置信的看着自己的双手,这就到炼气期一层了,没想到自己真的可以学成仙法,自此便也是神仙一般的人物了。

    他强忍住想要仰天长笑的冲动,好不容易稳住了心神,这才从怀中掏出青云道人送与他的那颗珠子,放在眼前细细观看。

    这颗珠子多少也算得上是精致与玲珑了,珠身饱满圆润,似乎是一颗熟透了的果实。

    通体呈白色,虽然状似世俗的珍珠,也具有珍珠光泽,但是其表面却没有珍珠该有的白色条痕。

    珠子内部就像是一汪春水,深邃且幽深,各种光华流转不停,让人一眼望去就再也舍不得把目光移开分毫。

    珠身除了有一孔之外,整个珠子浑然一体,摸上去细腻平滑,入手微沉,极有质感。

    不像是某种铁器,也不像是某种玉石,更不像是秦时平日里接触过的瓷器。

    秦时仔细观察了好一会儿,虽然他搞不清楚这珠子是什么材质做成的,也不知有何作用,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这颗珠子是件宝物!

    还是仙人用的宝物!

    须得好好收起来才是,只是不知道那位青云道人会不会再收回去,秦时有些患得患失的起来。

    但片刻过后,他便哑然失笑!

    那道人是何身份?

    那可是神仙一流的人物啊!送出去的东西怎么可能还会再收回去呢!像此类仙家宝物,人家手里的件数肯定是不知凡几,自然也不会惦记他手里的这一件。

    放下心来的秦时转头望向窗外,发现天边微微有些发白,原来是天亮了。

    秦时把珠子收入怀中,稍微收拾了一番情绪,故作镇定的拉开门,迈开步子走了出去。

    出了屋子,秦时只感觉整个人精神似乎比之以往旺盛了不少,而镖局的不少人早已起身忙碌了起来。

    屋子外一位十三四岁的少女,见到秦时出得房门,立即精神一振,双手掩嘴惊呼起来:

    “小公子,你醒啦!”

    “嗯,秋月姐姐,你在屋子外面站了一夜么?是爹还是娘吩咐你这么做的?”

    看着屋子外有些疲倦的少女,秦时不经意间微皱了皱眉头,他虽年幼,倒也学了秦天行几分神韵。

    虽然这叫做秋月的少女,是服侍他每日里起居的丫鬟,但他可从没把对方当作下人看待过。

    “什么站了一夜啊!奴婢可是连着守了小公子好几夜了。既然小公子醒来了,我这就告诉镖头和夫人去,他们可是再三嘱咐,小公子一旦醒来,第一时间就要通知他们的。”

    丫鬟秋月听了这话,却是两颊腮帮一鼓,吐了吐舌头,露出了一副天真可爱的样子,愕然的说到。

    “什么?你刚说连着守了几夜,这么说本公子已经睡了几日了?哎,别走急着走啊!你先说清楚……”

    “秋月姐姐!”

    ……

    丫鬟秋月还不待秦时把所有疑问说完,她便一溜烟跑了个影无踪,对此,秦时也只能苦笑着摇了摇头,便不再理会了,过会直接问问爹娘就行。

    走在院里,听着从镖局各处传来的叫喊声、惊呼声和嬉笑声,秦时感觉自己的心似乎也不像以前那般渺小狭窄了,他的目光已经放在了更高、更远,常人难以企及的地方了。

    秦时在心底默默的告诉自己,要镇定自若,要处变不惊,要泰然处之,唯有如此,他方能按捺住那股心底蹿起的兴奋劲。

    否则,他不确定会不会跑到每一位相熟之人面前,将自己种种神奇经历直言相告。

    路过花坛的时候,秦时鼻尖一耸,熟悉的“海棠花”香气扑鼻,沁入心田。

    “嗯,今日的海棠花,好像要格外的香一些!”

    秦时一边自言自语,一边向前院走去,只是今日的步子,迈得不像往日那般急切,那么浮躁了。

    不消一会,秦时便来到了用早膳的屋子,从屋外往里看去,只见父亲秦天行正独自坐在餐桌主位上。

    秦天行此时手里攥着一个小巧精致的白瓷青花酒杯,拇指一直摩擦着杯沿,眉头微蹙,凝神沉思,屋中静谧之极。

    秦时看的有些心惧,爹也不知是怎么回事,老是板着一张脸,严肃至极,若是像镖局内的叔叔伯伯们一般,那该多好。

    踌躇了片刻,秦时有些警觉的,放轻了脚步迈过门槛,生怕不小心触了父亲的霉头。

    这并没有瞒过秦天行的耳目,在秦时刚一靠近屋子的时候他便抬了抬眼,朝着秦时看来。

    不知是不是错觉,秦时发现在看见自己后,父亲脸上不自觉的展露出一丝干涩的喜色来,但很快便消失不见。

    “爹!”

    秦时怯生生的唤了一声。

    “你来啦,刚刚秋月来过了,你醒来便好,先坐下用饭吧!其它事情一会再说,我去让她们再添一双碗筷来。”

    秦天行闻言颔了颔首,放下手中的酒杯,便准备起身去吩咐负责饭食的下人。

    “嗯,先不急,娘和姐姐她们怎么不在,她们不用饭吗?”

    秦时先是出言阻止了自己父亲起身,接着朝着饭桌旁几把圆木凳扫了一眼,然后才挑了一个离秦天行距离最远的凳子坐了下来。

    “你娘昨夜没休息好,这会正在房间歇息,你三位姐姐今日功课还没有完成,正在老夫子那里受训呢。不用管她们了,我们先用饭吧。”

    秦天行边说边起身往屋外走去,秦时从后面望着那道宽大的背影,竟意外的发现,不知从何时开始,爹的背部微微有些驼了啊!

    这事还须得和娘亲说一声,让她和爹好好说道说道,这才多大岁数,就开始驼背了,秦时心里暗自盘算着。

    生老病死,是每个普通凡人都必须要经历的。无论男女,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平民百姓,无论如何都逃离不了这一自然规律,哪是他这般肉眼凡胎之人便能轻易看破的。

    或许,这便是所有凡人的无奈吧!

    秦天行很快又回到了屋里,负责饭食的丫鬟也算迅速,短短片刻,秦时面前便放好了一双碗筷,还另加了两碟小菜和大半碗菜花粥。

    饥肠辘辘的秦时,捧着瓷碗直往嘴里猛倒,都没咀嚼,菜花粥便通过喉咙直径滑入肚里,“咕咚”几声过后,那大半碗菜花粥就见了底。

    见到秦时此番狼吞虎咽的模样,饭桌对面的秦天行,先是眉眼一挑,习惯性的便要准备开口训斥几句,突然像是记起了什么,刻意放缓了语调,开口道:

    “匪石,慢点吃,又没人与你争抢,小心噎着。”

    秦时见没了粥,片刻不停的又夹了几大筷小菜塞进嘴里,这才含糊的回道:

    “唔……感觉有些饿了……”

    “吧唧……吧唧……”

    未几,看着秦时桌前一滴不剩的粥碗,再看看桌上风卷残云过后的几样小菜,秦天行摇了摇头,朝着门外吩咐道:

    “春花,去后厨多盛点粥过来,顺便让师傅再多做几个菜。”

    丫鬟春花应了声便迅速朝着后厨方向走去,不到半炷香的功夫,她便一手提着一个篮子,一手怀抱着一个有盖的白色瓷钵走了回来。

    秦时今日感觉胃口特别的好,一连添了满满三大碗粥,顺带把桌上的小菜夹了个七七八八之后,这才心满意足的放下碗筷擦拭嘴巴。

    看着秦时停下手中的碗筷,等待已久的秦天行这才询问道:

    “吃饱了吗?”

    秦时先是打了个饱嗝,接着双眼快速扫过略显狼藉的桌面,有些心虚的回道:

    “呃……饱了。”

    秦天行走到门边上,支开了门外的丫鬟春花,谨慎的四下里探了探头,确定屋外再无他人后,便关好屋门,坐回原来的凳子上,满腹疑问的他这才试探着问道:

    “匪石,道长传你的仙法,你可都学会了?有没有感觉到不适?”

    闻听此言,秦时先是挠了挠后脑勺,接着以手作枕,靠在桌面思索了起来。

    见状,秦天行虽说心里有些着急,但也没有出言催促他,就这样盯着秦时,耐心的等待着。

    思索完毕,秦时先是斟酌了一番,接着在心里组织了一下言辞,这才讪讪的道:

    “谈不上学会了,不过,大抵也算得上是入门了吧!倒是没有发现什么不适,感觉与从前一般无二。”

    听得此话,秦天行一拍脑门,哑然道:

    “也是,仙法那是那么容易就学会的。对了,你学了仙法之后,感觉有什么变化没有?”

    秦时先是偏着脑袋想了想,接着耸了耸肩,无奈道:

    “说实在的,没感觉到什么变化,除了精神旺了些,胃口好了些,也没什么其它的不同了。”

    闻言,秦天行露出了思索之色,过了好一会儿,他才面色一正,道:

    “察觉不到变化,或许是你修炼时日尚短的缘故,待过上一段时间后再看。以后在仙法的修炼上,你可千万不能有所懈怠啊!也不要好高骛远急于求成,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切须得慢慢来,切记!”

    “嗯,知道了。爹,听秋月姐姐说,我这次睡了不止一日啊!”

    秦时嘟了嘟嘴,有些不满意秦天行的啰嗦,接着便岔开了话题,生怕他揪着这个事儿说个没完没了。

    经秦天行所述,原来秦时昏睡了整整七日之久,在这期间,丫鬟秋月和另一位婢女日夜轮换候在他的屋外。

    一来是以防有人干扰到秦时,二来一旦发现秦时醒转,可以第一时间让人通知他。

    说到这里,秦天行突然想到青云道人说过,待秦时醒来他便会告辞离去。

    秦天行嘘了一口长气,站起身来正色道:

    “匪石,走,我们去拜见青云道长,等会你尽量少说话,看我眼色行事。”

    秦时一怔,现在的他已经无比确定那道人不是什么江湖骗子,而是货真价实神仙一般的人物。

    刚好,在修炼上他还有诸多疑惑,想要请教一下对方,没有出言反对,便随着秦天行起身出了房门。

    秦天行一身青色长袍,因常年习武而身姿强健有力,秦天行跟在他身后,面色再正经不过了,全没有平日里的轻浮。

    而他的脑子早已经转动个不停,除了修炼上的疑问,他在思考还应该问哪些关于神仙方面的问题。

    秦天行带着秦时刚走到客厅门口,便发现青云道人正独自坐在客厅的椅子上假寐,直到父子俩走进屋内,那道人也没有要睁开双眼的意思。

    跟在秦天行身后的秦时,悄悄抬眼望去,不知是不是错觉,他感觉青云道长的脸色不像之前那么白了,多出了几丝血色。

    秦天行急忙走到青云道人跟前,恭恭敬敬的对这位道人施了一礼,开口道:

    “青云道长,您怎么不多休息休息,等在此处是有什么事情需要吩咐在下去做吗?”

    “噢,无事,只是发现令郎已经醒来,想必贫道传授下的法决他已经掌握了,贫道是来向秦兄辞行的。”

    那道人终于睁开双眼,用有些沙哑的声音,不急不缓地说到。

    秦时愕然,站在一旁的秦天行却是突然脸色变化,竟是疾步往前踏了几步,急切道:

    “道长这就要走?何不多留几日,也好让在下尽尽地主之谊,道长顺便养好伤势再走也不迟啊!”

    急切之下,秦天行竟是犯了江湖大忌。

    此时的他,距青云道人也就半步之遥,如果对方有对他不利的心思,他可没有丝毫的把握能全身而退。

    这若要是放在平日,哪怕就是面对至交好友,他也万不可能把自己置身于如此境地的。

    而青云道人连眼皮都未抬一下,对秦天行的举动视若无睹,只淡淡地道:

    “秦兄好意贫道心领了,只是我这一身伤并非世俗药石可医,在此处久留无益,我意已决,秦兄不必再劝了。”

    他此次与人组队去那巨人废墟寻找机缘,破除了一处上古禁制,到最后因争夺宝物几人翻脸互斗了起来,赠与秦时的那枚珠子便是在那时候所得。

    由于他在几人中法力最为深厚,又是阵法师,在宝物面前顷刻间便成了众矢之的,结果被众人联手打成重伤。

    他施展了所有的手段,好不容易才逃出生天,当他逃到通天河的时候,全身法力已经所剩无几,只能施展着敛息术潜入河底,以躲避追杀。

    潜入通天河底之后,青云道人便伤势发作陷入了昏迷,他只能随波逐流,听天由命了。

    直到秦时的父亲秦天行把他救起,不然还不知道会出现什么状况,传授对方爱子修仙法决,也算是了这段尘缘。

    秦天行一冷静下来,委实有些后怕,便知自己先前这一举动实乃不妥,也知青云道人虽是好言好语,但语气中透露出的气势却是毋庸置疑。

    他心下无奈,但他对这位道长敬若神明,不敢再出言挽留,只能退而求其次,忙道:

    “道长,是在下失礼了,还请你海涵。只是顽子刚接触仙法,疑惑之处甚多,劳烦道长费些心思解惑一二。”

    听闻此言,青云道人沉默许久,抬起眼来看了秦时一眼,缓缓道:

    “虽说贫道与你有传法之情,但却无师徒之谊,所以修炼之事只能全靠你自己。况且修仙者也不能插手世俗之事,此番过后,想必你我也很难再见。倘若有一天,你侥天之幸筑基成功,可来缥缈宗寻我,到时再将你收入门下。贫道言尽于此,便就此告辞。”

    言罢,不容秦天行父子二人再言其它,青云道人随手掐了道法决,一阵清光亮起,甚是刺目,直刺的两人闭目遮挡。

    清光一阵闪烁,待父子两人睁开双眼,朝青云道人原先所坐之处望去,清光消散,早已是人去椅空,没留下半点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