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驭灵传 » 第4章:煞费苦心

第4章:煞费苦心

    秦天行父子二人见到空空如也的座椅后,纷纷瞪大了双目,半晌才回过神来,回过神来的两人面面相觑,厅堂里竟一时安静了下来。

    又过了好一会,秦天行才把不甘的心思压了下去。也难怪他如此了,修仙者可不是烂大街的角色,那可是只存在传说中的人物,可遇不可求。

    再看看一旁还未回过神来的秦时,他只能无奈道:

    “人已经走了,你先出去吧,该干嘛干嘛去!”

    秦时巴不得出去,离得远远的,和秦天行呆在一块,他总感觉浑身不自在,束手束脚的。

    秦时旋即应声往门口走去,他还没踏出门外,便听到身后再次传来了秦天行的话语:

    “对了,那仙法每日里要记得勤加练习,而且你会仙法这事一定要注意保密,切忌不可让任何人知道,包括镖局内的诸人。”

    “知道了。”

    秦时头也不回的应了一声,赶紧加快步子逃离了厅堂。

    在秦时离开厅堂不久,他娘亲在丫鬟秀儿的陪同下赶来了这里,秦天行又是好一番言语,这才应付过去各种追问。

    而秦时这会儿,正往老夫子那里赶去,他不是爱读书,他只是想要修炼仙法,他就不得不学习识文断字。

    否则,拿着仙法看不明白,那与入宝山而空手回又有何异?

    教书的夫子是一位年逾花甲的老翁,一头华发早生,却是精神抖擞,没有半点暮年归鸟的屐痕。

    这位教书先生是秦天行花了大价钱聘请回来的,专门为在镖局里做事诸人的孩子做启蒙教学。

    秦时的三位姐姐不知何时已经离去,可还有镖局里别的孩童,见到秦时,夫子神色平静无波,并没有因为秦时的到来便停下讲课。

    深知这位夫子的秉性,秦时不敢出言打扰,只是行了一礼,便找到往日自己的位置处坐下,与别的孩童一般听课。

    因为仙法的缘故,他不再像从前一般厌恶读书了,那些晦涩拗口的字眼,对他而言是既陌生又新鲜。

    在秦时对读书生出极大兴趣的情况下,他每日里练武、打坐吐纳修行和跟着老夫子识文断字,便成了必不可少的事情,甚至忘了像以前一样出门去街上溜达。

    就这样,经过大半年辛辛苦苦的修炼之后,令秦时沮丧的是,他修炼这套仙法的速度竟然慢的吓人。

    他已经意识到,不是自己资质差的缘故,而是因为周围灵气不够用,任他每日花费多少时辰在仙法的修炼上,可是虚空中的灵气数量就只有那么可怜的一点。

    这就像一个胃口很好的人,本来每顿可以食饭满满的三大碗,奈何每顿仅有小半碗米饭可供食用,根本就是供不应求,满足不了需要。

    这使得秦时每次修炼的时候不得不各处换地儿,可是见效依旧不佳。整个洛城能修炼的地方,他全都试过了,与他在家时相差不大。

    这个意外的发现,严重打击到了秦时修炼仙法的积极性,差点就让他放弃努力了,他认为,照他如此速度修炼下去,没有个好几十年,根本不可能修炼到第二层。

    直到他慢慢发现,自从修炼了仙法之后,自己虽然没有变得可以呼风唤雨和移山填海般厉害,但是身体的反应变得更加敏捷,五感也变得更加敏锐,一些细微的东西也能很容易便察觉到,特别是在修炼除内功心法外的招式上,更是有过目不忘的本领,这让他在武功精进上竟是一日千里。

    有了上述这些好处,他才知晓修炼仙法对自身也并不是没有丝毫好处的,这让他重新拾起了信心,只是何时能突破到练气二层,他却是没有丝毫的把握。

    不过,他在武功的精进上也并非全归功于修行仙法,俗话说得好,穷文富武!没有一定的财力,是不要想着去练武的,就秦时每日里的伙食,都得花去大半两银子,更不用说隔上一段时日便要服用数种珍贵的药物,更甭提时不时的要用草药熬成的汤汁浸泡身子了。

    但凡拮据一点的家里,都供应不起一位练武的花销。

    在这期间,秦时还有一个意外的发现,就是服用各种珍贵的药物,竟然对修炼仙法也有一定的效用,虽是见效甚微,却是实实在在有所助益。

    秦时运行完第五个大周天,所有法力回归丹田,站起身来伸了伸懒腰,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手脚,长久的打坐吐纳,导致腿脚有些麻木。

    他习惯性理了理衣襟,抚平因长时间打坐而有些折皱的衣角,拉开屋门走了出去。

    此时正值午间,正当秦时准备出门透透气解解乏,万人往镖局迎来一位气势不凡的中年男子。

    此人头戴笠蓬,四面皆以黑纱掩之,身躯凛凛,按剑在手,似有书生之气,却又难掩杀机,从其身形观之,约么三十来岁年纪。

    镖局上下,包括秦天行在内,皆不疑有他,江湖上盖头蒙面,藏匿身形,算不得诧事。

    有生意上门,众人自是乐意,见那人谈吐举止间颇有气度,就算不是一方豪杰,也当是富贵中人。

    镖局众人不敢失了礼数,连忙请那人入内,交谈过后,方知那人有货物需要托人送往大都。

    秦天行见来人孑然一身,除了随身配剑外再无它物,便疑惑道:

    “不知阁下所托何物?”

    来人没有耽搁,单手探入怀中,取出一封火漆蜡密封好的信笺,冷冷道:

    “两月之内,请贵镖局将这封信完好无损的护送都师,事成之后定有重谢!”

    见只是护送一封信笺,众人正感奇怪,世间竟然还有人专门请镖局护送此等物件,莫不是受人指使来故意消遣他们的吧!

    这时,秦天行眉头一皱,不禁有些惊疑,但却不露声色地笑道:

    “阁下要托的东西若是如此轻松容易,随意找上几个练家子,自己也就运到大都了,何须要找我们万人往镖局?镖局出一趟镖,价钱可是不简单啊!”

    那人见秦天行心有疑惑却未点破,只是谨慎的用言语试探自己,也不气恼,轻笑一声回道:

    “在下自是有不便去都师的理由,贵镖局也不用烦恼价钱,只要东西能如约抵到大都,本人自当奉上酬金万两。我这里有定银五千两,事成之后自有人再付你另外五千两。”

    听完那人一席话之后,厅中众人顿时惊呼起来,秦天行哼了一声,道:

    “阁下可别消遣我等,一纸信笺如何值得酬金万两?”

    那人听闻秦天行质问,仍未气恼,再次伸手探入怀里,猛地掏出一张六寸大小的纸质银票,并开口道:

    “这是五千两银票,诸位可先行查看真伪!”

    镖局其他人见状,急急上前接过银票查验,从银票上独特的花纹和文字上可以看出,果真是货真价实的五千两纹银!

    银票的左右两侧,通常布满了各式各样的图案花纹,这些花纹并不是为了美观而随意涂画的,每种花纹图案都是出自名家之手,外行人想要复刻简直比登天还难。

    而且这些图文标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制作工匠们会与时俱进,经常更换图形样式,试图仿造之人可能刚研究出来点眉目,就已经被淘汰了。

    诸多手段,让那些想要作假的人根本无从下手!

    看到此幕,秦天行惊疑更甚先前,一纸信笺想不到竟然值得镖银万两,看来定是别有隐情无疑,没有表面那么简单。

    在众人看傻眼的当儿,秦天行猛地站起身来,再次道:

    “阁下看得起万人往镖局,在下自是感激,不过,我们不接这趟镖,还请阁下另寻高明吧!”

    镖局众人大吃一惊,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其中一人忙道:

    “总镖头,这可是笔大生意啊!可顶得了寻常跑多少趟镖啊!咱们何必跟银子过不去呢?”

    其余之人也是连声附和,只有个别头脑还算清醒之人没有出声,但也是疑惑丛生。

    这时又站出来一人,朗声道:

    “你们别被银子糊了眼,总镖头不接这趟镖自有他的道理。”

    那人听了秦天行这番推脱言辞,竟是不怒反喜,心下也是暗赞秦天行的干净利落,此人眼光精准,经验老道,见识绝非等闲,难怪能在江湖上闯出偌大名头来,与寻常镖师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只见来人连声大笑,直到震得厅内众人耳边余音不断,这才作罢,正色道:

    “不愧是百年老字号镖局,不愧是名誉江湖的秦总镖头,瞒不过秦总镖头的法眼,还请借一步说话。”

    秦天行深知那人有秘密相告,便一起进了书房,刚一进书房,来人便直言道:

    “实不相瞒,这趟镖实是月氏国情报,从边境处得来,需要送到当今陛下手中。之所以委托镖局,那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我也不用虚言欺你,从此物到我手中,我们一开始共有五十人护送,到现在仅剩下连我在内不足十人矣!”

    闻言,秦天行陷入了沉思,来人也不着急,任由他慢慢衡量清楚其中的利弊得失。

    若是接了这趟镖,安全护送到都师,那万人往镖局自然水涨船高,自此和朝廷也算是有了交情,对镖局以后的发展有利。

    做镖局的,可不是只有打打杀杀,更多的是人情世故。不只是结交江湖上的好汉和各路响马强盗,还要与各地方的官府衙门建立交情。

    当然,倘若护送不利,首先酬金得翻倍赔偿对方不说,以后面对各地方官府衙门说不得要被刁难。

    还有就是拒绝一途,若是拒绝为朝廷出力,那还不如护送失败,这镖局干脆也不用做了,趁早关门大吉吧!

    这确实是一个两难的选择,秦天行此时也是拿不定主意,从对方人员数量上的锐减,便可以管中窥豹看出几分此行的凶险。

    这不是行走江湖行侠仗义,可以自己一人做事一人当,因为他是总镖头,他得为手底下的人考虑。

    食倾,秦天行长长一声叹息,道:

    “这趟生意我接下了,舍命陪君子!不过,所有行程我自行安排,朝廷不得插手。”

    听到秦天行接下这桩生意,来人松了口气。月氏国派出的探子肯定是不会放弃追杀的,一定会紧追不舍。如果,仍旧由他带着信笺上路,十有八九是回不到大都的。

    完不成任务不说,小命也得丢了,其他兄弟也就白死了,当今天子盛怒之下,说不准家人也得被牵连进来。

    来人摘下笠蓬,露出一张刀削斧砍的脸庞,双手一抱拳,对着秦天行深深施了一礼,道:

    “秦总镖头大义,在下严启恒,有何安排尽管吩咐,我等一切听从,绝无二话!”

    秦天行摇了摇头,径直道:

    “阁下言重了,此行人数不在多,而在武功要好。我不准备合兵一处,打算兵分三路以混淆对方视听。只是严将军你带领的这一路人马已经摆在了明面上,所以阁下带着你的人依旧按照原先的路线往都师赶,镖局的人马再分成两路,我这一路携带信笺为暗,而另一路为明,我们三路齐出,三日后动身,在大都汇合,你看如何?”

    “此计甚妙!那便按照秦总镖头的计划去做吧!我不宜在此久留,虽说城内有朝廷人手,但人多眼杂,也不知有没有对方内应,以防对方发现端倪,提前做好应对,在下就先行告辞了!”

    来人闻言大喜,他没想到秦天行区区一介镖师,竟然也深谙兵法之道。虽然这趟镖与别的镖不太一样,不能以常理计较,但对方处置得颇为妥当,他对此更加放心了几分。

    秦天行也未作挽留,接下这单生意,细节之处得好好计较,从挑选镖师人手上和运送路径,他都得亲自安排才能放心,毕竟此行事关重大。

    众人见他这般慎重对待,也知此趟镖怕是有些棘手,都默默地打起十二分精神。

    大半年未出门的秦时,今日带着家丁和护卫又去了洛阳的街上溜达,娴熟地欺负着地痞,调戏着良家。

    很久没有去酒肆听说书先生说书了,秦时闲逛了一会觉得无聊,便动身往酒肆钻去。

    到了酒肆,秦时要了一个包厢,不过没有让小二上酒,只是吩咐小二上一壶清茶,他在包厢内,学着秦天行平日品茶的模样摆弄起来。

    此次听书,秦时的心态已然发生了变化,江湖上大多数传闻他已没了兴致。可是等了许久,也不曾听到说书先生讲神仙鬼怪之流的轶事。

    讲的几乎都是“浪子仗剑走天涯”、“一笑泯恩仇”、“冲冠一怒为红颜”、“相忘于江湖”和“一把剑一壶酒”等故事。

    每一番故事讲下来,当真是惊心动魄,个个人物都让人叹息,引得众人拍手叫好。秦时却是听得无趣,他只是想听仙人的故事,毕竟现在的他修炼了仙法,也算得上是半个仙人了吧!

    直到他往肚里灌完整整两大壶清茶,那妙语连珠的说书先生这才讲到了仙人。

    听着说书先生描述仙人的强大,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打个哈欠就引动天上雷霆,呼口气便形成凛冽飓风。

    秦时羡慕极了,幻想着有一天,招手便能腾云驾雾,随风就可扶摇直上,眨眼间便遁出了万里,千里之外毙敌于剑下。

    ……

    三日后的拂晓,安排妥当的秦天行带领镖局里的菁英共计三十人,趁着朦胧夜色,兵分两路朝着剑来国的大都方向出发了。